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上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镇。在我国农村里面,出现了一个这样的群体——留守老人。随着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的提出,留守老人的现象也随之被社会发现。虽然,政府每年都会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去慰问老人,但是这些关注是远远不够的,老人的医疗卫生、心理方面还是得不到有效解决。因此,社会需要完善各种赡养制度,让这些老人颐养天年。 关键词:留守老人;赡养 此次我们德育实践小组赴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李家坪村进行实地留守老人慰问,小组一行9人的力量有限,在与村委接洽后,被安排了总共15位留守问题较为严重的老人进行调查、走访。并就我们所了解的一些政府措施与老人的实际需要进行了对比,目的在于呼吁社会等相关部门提高对留守老人的关注程度。
一、调查情况
2010年7月12日,“向留守老人伸出关爱之手”德育实践项目组赴李家坪村与当地村委进行了简短的了解会议。我们了解到,该村村名一千多人,符合标准的留守老人接近15%,这样的比例在该县来说还算是少的。据书记介绍,该村虽然经济条件不错,但是大部分都是青壮年外出打工,留下孤独的老人独自在家,并且留下儿童给老人抚养。这样的情况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慢慢的形成了,通过我项目组提议,村支书同意给我们小组介绍15户条件极其困难的留守老人进行此次调查、慰问。
二、调查所发现留守老人面临的问题
1、孤独养老,子女不在身边
留守老人的家中本来都有几个孩子,但随着孩子的长大,种地赚钱很少,出外打工成为了他们的选择。于是,不少孩子在十七八岁,就纷纷外出打工谋生,而一旦外出就极少再专门回家。当初,父母们生养儿女就希望年老时可以有所依靠。但当儿女们纷纷为自己小家庭的生机在他乡日夜奔波时,却让这群生活在故乡的老人们颇显无奈:如果不让自己的子女外出打工,虽然可以有看似儿孙绕膝的幸福,但有些老人儿女们却连自己也养不起;如果让他们外出,那么,自己就必将一直过着这样孤独养老的生活。在我们调查中,有3位老人的子女都有过几年没有回过家,逢年过节的时候家里基本只有老人一个人,这样的生活在我们小组队员看来都会觉得心酸。 2、医疗卫生状况不容乐观
由于生理因素,老人上了一定年岁后,身体的各项机能逐渐下降,大多数老年人都或多或少地患有诸如风湿、类风湿等慢性疾病,或是高血压、心脏病等突发性疾病。《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五条规定老年人依法享有的医疗待遇必须得到保障,但是农村老人很难依法享有医疗待遇。加上农村医疗机构不健全,医务人员少,儿女常年在外务工,对“留守老人”疏于照顾,无法尽到赡养职责,所以“留守老人”一旦头痛发热就常常缺医少药,无人照料,加上家务操劳,往往使小病拖成了大病。对农村留守老人来说,每年医疗费支出是一笔庞大的开支,无病时生活收支尚可持平,遇到疾病就无能
为力了。
3、老人情感生活令人堪忧
子女的精神慰籍是老人身心健康必不可少的条件,但许多子女都忽视了对父母的精神慰籍和关怀。《中国农村留守老人》认为留守老人的孤寂问题一方面归因于外出子女与留守老人的联系不够频繁,更重要的原因是留守老人与外出子女之间的体谅和关心阻碍了双方的相互关爱。访谈发现:尽管97·1%的外出子女对留守老人生活和健康状况存在不同程度的担心,但留守老人为了不增加子女的心理负担,不论在电话沟通还是在子女回家时,都不会把自己的苦恼和心事告诉子女。例如“不忍心和他们说,怕他们在外做事不安心”“不想给儿子添麻烦”“怕他们担心,小事说给他听他不舒服,影响他做事,可能会跑回来”“一般不好的事情都不会说,自己有个小毛病也不会说”。有事不告诉外出子女是留守老人支持子女工作、减少子女担忧的普遍做法。由此可以看出,老人们的这种做法更加加深了自己情感上的寂寞。这种“相互的体谅和关心”成了老人们情感上的阻碍,也是造成老人孤独的部分原因。
4、老人娱乐活动过于单调
留守在家的老人大多年迈力衰、精力有限,加上农活多家务忙,很难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而且大多数农村还没有真正建立起具有实际意义的老年组织,老人们一般除了空闲时间看电视、聊天、打牌外就没有消遣的办法了。在我们的走访老人中,多数老人表示电视节目看不懂,到了晚上就早早的上床睡觉了。这样单调的娱乐生活,
是造成老人孤单的又一大原因。 5、社会有关机构的扶持力度不强
在我们所访问的李家坪村,15%左右的留守老人中基本上都属于国家五保户,国家每年给予一定的补贴。但是这样的补贴是远远不够的,每年几百块钱的补助对于一个年老多病的老人来说是非常少的。不仅仅国家补助机制不到位,如老年人活动中心等一些硬件设施也还没有到位,这些方面的不足,都在无形中加重了留守老人问题的严重性。
三、调查中所产生的思考以及浅谈解决对策
1、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决农村“留守老人”的医疗问题,就要加快发展农村卫生医疗事业,强化农村公共卫生医疗服务。要不断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财政补助水平,对老年人治病发生的门诊、医药费按一定比例报销;同时加强农村医院的建设,政府要加大调控力度,把城市富余、闲置的医疗卫生资源向农村转移,同时要增加财政投入,增添必要的医疗设备。
2、保障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从长远看,通过社会保障体系使老人安度晚年,是解决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重要途径。政府应给农村老人以国民待遇。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应共同出钱建立农村养老保障体制,规定一定年限给农村老人们发放一定数量的养老金,让其老有所养。政府还应逐步推行城乡一体化的低保制度,把符合条件的农村留守老人全部纳入低保范围,从经济上保证老年人达到基本生活水平。
3、完善老年人赡养制度
各级党委政府应该积极探索在农村建立完善集中赡养制度,对于留守老人,特别是高龄的农村留守老人,可以全部集中到养老院供养,或者像城镇社区那样,政府和社会积极为养老创造有利条件,大力发展社会为老人服务的事业,如开设家庭病床,举办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组织家庭服务员为农村留守老人提供服务。对一些有病、活动不便的老人,可委托邻居帮忙照顾,由留守老人子女或者地方政府给予一定报酬。
4、号召外出打工子女回乡工作
据我们调查统计,近几年李家坪新建楼房的农户占总户数的45%,这此建房投入的资金几乎全部是劳务收入,青壮年劳动力远离故土打工很大程度上也是迫不得已。所以在政府可以考虑在农村周边扶持一些小型企业,出台优惠政策,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工作岗位。
农村留守老人的现状说明,我们必须加强对于贫困农村地区的留守问题的关注,尽快建立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让农村的留守老人这个心酸的问题成为历史。
参考文献:
【1】叶警忠,贺聪志. 《静寞夕阳:中国农村留守老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8-1 【2】陈浩.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研究[J].湖南农机.2007(9) 【3】王全胜.农村留守老人问题初探[J].学习论坛.2007(1).73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