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公司是由上海宝钢集团公司独家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原拟先在海外发行H股,由于国际资本市场原因,公司先在国内发行A股。
经审核,截止1999年7月31日,集团公司投入公司的资产经评估后的总值约378.58亿元,总负债 214.97亿元,净资产163.61亿元。上述净资产按照65%的比例折为股本,共计106.35亿股,股权性质界定为国家股。
集团公司改制重组前,主要生产性资产包括原宝山钢铁(集团)公司主体一二期和三期工程,集团公司还拥有其他的下属子公司,包括吸收合并的原上钢、梅山及其下属企业和资产。根据《重组及投资协议》,集团公司把一、二期工程形成的大部分生产性资产、三期工程形成的部分生产性资产、以及一些生产辅助性资产投入了本公司,同时把集团公司的一些生产职能部门划入本公司,从而使本公司拥有包括原料工程、烧结、炼铁、炼钢和轧钢等工序在内的完整生产工艺流程,以及完整的科研、生产、采购和销售体系。重组后,本公司的主要生产性资产包括:原料工程、烧结、炼铁、石灰焙烧及一炼钢、初轧、高速线材、2050热轧生产线、2030冷轧生产线、无缝钢管生产线以及与生产配套的发电厂。
除此之外,本公司还拥有下述辅助部门及其相关资产:运输部、能源部、设备部、物资采购处、设备采购处和技术部等。
重组后,保留在集团公司的资产和企业有:生产普钢为主的下属子公司及其他非钢铁主业子公司,原上钢、梅山的下属企业及普钢生产线,三期工程尚未投产达标部分的生产性资产(不含炼铁前道工序部分)、炼焦生产线等。
集团公司基本生产线中得一期、二期完整的基本生产线几乎全部进入了本公司,三期工程铁水以前的生产工序(含炼铁高炉在内的前半部分工序)也进入了本公司,一期、二期、三期工程的炼焦和三期工程的铁水以后工序保留在集团公司。
除以上基本生产线外,一、二、三期建设的绝大部分辅助生产资产,包括电厂、能源部、运输部、设备部、物资采购处、设备采购处和技术部等部门,都进入了本公司。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发行字〖2000〗140号文核准,本公司已成功发行了每股面值1.00元的人民币普通股187,700万股, 其中向一般投资者上网定价发行45,000万股,向法人投资者配售142,700万股(其中战略投资者配售44,700万股,A类一般法人投资者配售96,057.383万股,B类一般法人投资者配售1,942.617万股), 每股发行价人民币
4.18元。 经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上〖2000〗第101号《上市确认书》同意,本公司45,0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将于2000年12月12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本公司总股本1,251,200万股,可流通股本187,700万股。
主要发起人:上海宝钢集团公司的前身为宝山钢铁(集团)公司。宝山钢铁(集团)公司由上海宝山钢铁总厂于1993年更名而来,其主体生产资产于1978年12月动工兴建。第一期工程于1985年9月建成投产,第二期工程于1991年6月建成投产,形成年产671万吨粗钢的能力;第三期工程自1996年底开始陆续投产,将于2001年底全部建成,预计2002年将全面投产。三期工程全部投产后,集团公司将形成年产粗钢1,100万吨的生产规模。1998年11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宝山钢铁(集团)公司吸收合并上海冶金控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上钢)和上海梅山(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梅山),并更名为上海宝钢集团公司。集团公司是国家授权投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主营钢铁产品、冶金矿产,兼营煤炭、化工、电力、码头、仓储、运输等与钢铁相关的业务,及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和技术管理咨询业务。
集团公司是中国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和最大的钢铁企业。其核心技术装备建立在当代钢铁冶炼、冷热加工、液压传感、电子控制、计算机和信息通讯等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具有大型化、连续化、自动化的特点,总体装备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宝钢公司主营钢铁冶炼、加工,电力、煤炭、工业气体生产、码头、仓储、运输等与钢铁相关的业务,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和技术管理咨询服务,汽车修理,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及技术的出口业务,经营本企业生产、科研所需的原辅材料、仪器仪表、机械设备、零配件及技术的进口业务(国家限定公司经营和国家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经营进料加工和“三来一补”业务。
截止至2008年9月30日,在钢铁行业上市的39家公司中,宝钢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95.43亿元,排名第一;每股收益0.71元,排名第六;净利润1249070万元,排名第一;净资产980.11亿元,排名第一。公司是我国钢铁行业的龙头企业,在全球钢铁行业企业排名居第6位,国内钢铁霸主地位无可动摇。
宝钢股份属于钢铁行业, 该行业上市公司中已有34家公布2008年报。注册会计师对宝钢股份公司2008年报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据年报分析,公司利润来源稳定性削弱,赚取现金能力削弱,需特别关注。
二、宝钢股份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表一、
项目流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速动比率
2006年1.006231.42394.78290.5388
2007年1.009732.25284.630.4949
2008年0.815638.084.930.24
2008年同行业(首钢)
1.0225.2416.280.75
现金比率0.110.150.080.38
(1)流动比率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该企业08年流动比率实际值低于06和07年实际值,说明该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下降了,且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看出,本期流动比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本期速动资产周转速度下降。可能是企业资金周围出现了困难.(2)应收账款和存货的流动性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该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高于上年值,存货周转比率上年有所提高。说明该企业流动负债存在问题。
(3)进一步评价企业偿债能力,要比较速度比率。宝钢本年速度比率低于上年实际值超过了50%,通过表1,可以看出本年应收账款周转率高于去年,存货周转比率也略高于去年。可见,速动比率的降低是速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存在问题。企业要想改变就要重点检查企业的资金周围情况,及短期债务。(4)现金比率分析
在分析了速度比率低的原因后,应进一步计算现金比率。宝钢的本年现金比率比上年实际值稍有下降,进一步说明该企业用现金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有所降低。而且与同行业企业相比,资金方面不容乐观。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宝钢主要问题出在流动负债及速动资产,其下降速度过快是主要矛盾,应重点进行深入分析。
三、宝钢股份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项目
2006 2007 2008 2008年同行(首年年年钢)
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有形净值债务率利息保障倍数
42.49%0.780.7815.55
49.77%1.061.1314.98
51.09%1.041.194.29
55.00%1.251.253.78
1、资产负债率:
与2008年行业平均值55%相比,宝钢2006-2008年的资产负债率均低于行业平均值.资产负债率越低,企业偿债能力越有保证,贷款越安全,而且它还代表企业的举债能力。从宝钢的资产负债率来看,08年比06年高8.6%,比07年高1.32%,说明其举债能力在下降,这与负债的增加或资产的减少有关。2、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表明每1元股东权益借入的债务额,影响特定情况下资产净利率和权益净利率之间的关系经,是财务杠杆比率。宝钢08年是1.04,同行业企业首钢是1.25,说明企业在利用财务杠杆。3、有形净值债务率
宝钢2006-2008年的有形净值债务率均低于行业平均值,保持了一个较低的有形净值债务率。这说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较差;债权人利益的受保障程度较高。
4、利用利润表分析长期偿债能力
宝钢2006年至2008年的利息偿付倍数均说明企业具有偿还利息的能力。从理论上说,只要利息偿付倍数大于1,企业就能偿还债务利息。该指标越高,债权人利益的受保障程度越高。
年报显示,宝钢股份的财务状况总体上保持去年水平,其中资产负债管理能力、现金能力、成长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无明显改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