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我的“美食作文”教学故事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 潘静燕
江南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苏州人凭着得天独厚的美食资源和勤劳智慧的烹饪技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苏州美食文化,苏州美食也因此远近闻名。学生对美食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在习作教学中,我便着力挖掘身边“饮食”资源,尝试将其引入作文教学。多次实践也告诉我:在作文教学中,挖掘饮食资源,不仅丰富了孩子的生活体验和习作内容,而且激发了学生表达的热情,提高了其写作能力。
一、尝,让文字溢满滋味
每当周末节日,家长们经常会带孩子去城市的街头巷尾尝尝特色小吃、品品美味佳肴。孩子们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也正全身心投入感受体验、细心观察发现的过程,在美好愉悦的实践中不知不觉地积累着丰富的素材,激发着孩子写作表达的热情。
在习作指导课上,我就引导学生围绕“吃”展开讨论、表达。学生谈“食”说“吃”,眉飞色舞,口若悬河。他们你一言我一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着自己品尝美食的经历和体验。不多时,一篇篇成文的草稿便产生了,文中的“美味”千姿百态、色香俱全:
大闸蟹热气腾腾地出锅了,瞧,大闸蟹的盔甲不翼而飞了,换上了橘红色的便服来到我的面前。一股儿蟹黄味儿顿时扑鼻而来,让我垂涎欲滴!我急忙从桌上拿一只蟹,拨开外壳,黄灿灿的蟹黄显而易见,远远望去,就如同一块块金子。我用勺子舀一点醋放在蟹盖里,酸溜溜的醋加上甜滋滋的蟹黄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简直就是“人间极品”哪!我三下五除二,就把蟹盖里的所有东西全部清除完了。接下来,我又把大闸蟹掰成两半,顿时,白生生、香喷喷的蟹肉映入了我的眼帘。 ——张瑞华《美味的大闸蟹》。饮食是孩子们日常的生活内容,孩子们热爱品尝美食,乐于谈论
美食话题,也有兴趣分享美食体验,这便能成为写作题材的宝库,老
师稍加点拨引导,美食便可成为学生自由而广阔的表达天地。这样的
习作练习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立足于学生的“真实经历”,有助
于他们表达出内心真切的感受。多次习作之后,学生的写作视角更加
与众不同,表达内容也越来越多样有趣。他们渐渐学会用精彩的文字
描述着自己一饱口福的美好体验,描绘着餐桌上的众生吃相,还讲述
着寻觅美食的难忘经历。
孩子们带着浓浓兴趣去发现、寻找、体会着生活中的美食,热情
不辍地书写着,将各种各样的美味融入了自己的习作。那一篇篇“美
食”作文语言生动、表达自然,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独特感受,让这些
稚嫩的文字仿佛有了“香气”,有了“味道”……
二、做,让文字更添趣味
一次作文课,我一走进教室,便笑眯眯地告诉学生:“今天我们
先来学包馄饨!”话音刚落,他们一片欢腾!我便开始给每一小组分
发馄饨皮和馅料。简单指导过后,制作开始了。“馄饨”作品一一呈
现,我就请学生开始把刚才的制作过程写下来,并未过多进行写作指
导和讲解,学生们的文章一气呵成。
于是,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张皮子铺在手心上,用筷子夹了一
大块肉馅包了起来,把皮子的两端弯向中间,用力地使出吃奶的劲儿一挤,也许是用力有点猛,挤破了皮子,馅都露出来了,哎,这下可
怎么办好?我手忙脚乱,赶紧“补救”把破的地方捏一下,刚捏完,哪知那边又破了,气得我直跺脚!我干脆两头都捏起来,这下可好,肚皮上彻底撑破了。此时耳边传来了旁边组员一串幸灾乐祸的“窃笑”。——唐悦《包馄饨》。
只见老师那修长的手指灵活地动起来,她先拿起一片皮,熟练地放上一勺肉,手指轻轻地一捏、一翻、一转、一按。看!一只漂亮小巧的馄饨就展现在了我们面前。我们都学着老师的样子包起来,越包越来劲。——陈琳《学包馄饨》。
细读着孩子们的文字,我欣喜万分。这样的作文课上,孩子们不再愁眉紧锁、冥思苦想,而是真正地有事可写,有情可抒,且语言表达也更加生动有趣。可见,学生亲手实践、亲身体验让他们自然而然情动而辞发,作文便更加入情、入境、入“味”了。
为拓展写作视野,平时我也会邀请家长、食堂大厨给孩子们做美食,讲美食。学生在多样的活动中听着、想着、品着、写着……一篇篇小练笔精彩纷呈,一学年的收获满满,这些都是他们学习路上的财富。
三、访,让舌尖文化在文字中回味
“柴米油盐酱醋茶,厨房中的繁杂琐事,生活中的切切察察;悠悠上下五千年,时代中的巨大变迁,历史中的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有着巨大魅力,一道道佳肴背后都蕴藏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反映着一段段历史记忆,传递着一缕缕独有的饮食文化。无论是当地的传统小吃,或是与他乡融合的别样菜式,孩子们都能从中感受到多元的饮食文化,汲取丰富的写作灵感。我让孩子们充分利用节假日走出去了解自己喜爱的美食,去采访、
调查有关的美食历史、制作和吃法,去感受、学习特色美食的文化和习俗。由此,孩子们欣赏到了更宽广的“美食”风景,产生了更多的体悟。孩子们在笔下记录着自己的见闻和探索,描绘着美食背后的丰富内容,抒发着对美食历史文化的热爱。 “松鼠鳜鱼”是苏帮菜中的极品。听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苏州松鹤楼,见神台上有一只活蹦乱跳的鲤鱼,便指名要吃。厨师不敢有丝毫怠慢,不仅在口味上下功夫,还将鱼烧成松鼠的模样。皇上吃后大加赞赏,松鼠鱼便由此出名,后来便发展成了有名的“松鼠鳜鱼”。唐诗中“桃花流水鳜鱼肥”一句就赞美了鳜鱼的鲜美,还向我们介绍了吃鳜鱼的好时节,品尝松鼠桂鱼最好是在每年三、四月间。春暖花开的季节来苏州,可不要错过“松鼠鳜鱼”哦!那美味定会让你“口水直流三千尺”!——马宇《松鼠鳜鱼》。学生调查了解的内容不仅有我们的苏州美食,也探访了其他的地方风味。他们去川菜馆发现火锅的魅力,在小吃铺访求蟹壳黄的制作秘诀,去烤鸭店探寻北京烤鸭的悠久历史。他们在走访探索中积累感悟,写成的作文散发着文化的韵味,令人回味无穷。总之,习作教学要关注日常生活的“吃”,引导学生通过对身边美食的品尝、制作、探访等途径,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积累习作素材,丰富习作内容,帮助学生获取习作灵感,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和热情,同时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去投入文字创作,学生的习作也因此更添灵气、更有滋有味。
732016年第07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