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复习总结(春秋战国时期的
政治和经济 )
[真诚为您服务]
复习内容: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
复习重点: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
复习难点:对春秋战国时期争霸战争的认识;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和成功的原因、启示。
复习方法:启发引导法、讨论法、分析法、练习法
课前准备:课件《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和经济》
夯实基础
一、时代特征
春秋战国时期是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春秋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公元前475年,我国进入封建社会。
二、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
1.背景:周朝王室衰微,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不再朝觐和纳贡。
2.目的:取得更多的土地和人民,支配其他诸侯国。 3.过程
(1)齐桓公称霸:任用管仲改革,以 ;尊王攘夷 ;为口号;标志事件是公元前7世纪的葵丘会盟。
(2)晋楚争霸:晋文公称霸的标志是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军,公元前6世纪初称霸的是楚庄王。
(3)吴越争霸: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是春秋后期的霸主。
三、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
1.背景: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标志着七雄争霸的格局开始形成。 2.过程
(1)魏齐争霸:时间是公元前4世纪中期,经过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魏国削弱。
(2)秦国独霸:公元前260年,秦军在长平之战中大胜赵军,这是战国时期兼并战争中规模最大、杀伤最多的一次战役。
四、对春秋战国时期争霸战争的认识
1.客观作用: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民族融合加强,为统一奠定了基础。
2.破坏作用:破坏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痛苦和灾难。
五、社会经济
1.发展原因:①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②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革新。③统治者的重视。④水利工程的推动。 2.表现
(1)农业:①生产工具:铁器时代到来的表现是铁农具的广泛使用,标志着我国
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牛耕出现的意义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②兴修水利:中原地区普遍用桔槔灌溉农田;春秋时期楚相孙叔敖修芍陂;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主要有秦国蜀守李冰修的都江堰和水工郑国修的郑国渠。
(2)手工业:冶铸业成就有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比欧洲早两千年以上;青铜铸造成就有春秋中期的珍品莲鹤方壶、金银错技术和雕铸技术;漆工艺采用夹纻技术;纺织业成就有长沙楚墓出土的战国麻布残片;其他行业有煮盐业、酿酒业;手工业工艺专著《考工记》。
(3)商业:中原市场繁荣,许多城市既是繁华的商业中心,也是各国的政治中心。
六、社会变革
1.原因:①经济基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剥削方式出现,由公田到私田的转变表明了这一点,新的国家赋税制度和法律条文也促使了土地所有制的转变,如齐国管仲的 ;相地而衰征 ;和鲁国的 ;初税亩 ;。②阶级基础:新兴地主阶级的经济和政治势力的增长,要求进行改革,建立地主阶级统治。③思想基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2.表现:①魏国的李悝变法。②楚国的吴起变法。③秦国的商鞅变法,时间:公元前356年,两次变法的主要内容:实行什伍连坐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废分封,行县制;废井田,开阡陌。性质: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评价: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使秦国日渐强盛,为统一奠定了基础。
3.影响:最终确立了封建制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