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训练及答案
一、 阅读下面的短文,做一做后面的练习。
长大以后做什么(节选)
[日本]察美千子
在春天的原野上,绿草油油。男孩和女孩正在草地上快乐地嬉戏、玩耍。女孩发现了一朵美丽的蒲公英,她突发奇想地问蒲公英:“蒲公英, 蒲公英,长大以后你想做什么?”
蒲公英说:“我, 我要做一只大狮子! 有着又浓又密的金色的鬃毛,那种威武又善良的大狮子。”
女孩兴奋地说:“你要做一只大狮子啊, 大狮子,太好了。”多么神奇的想法啊,蒲公英变成了大狮子!他的梦想真奇特。
男孩和女孩来到了小河边,他们惊喜地大叫着:“小鱼,小鱼。”男孩弯下腰问小鱼:“长大以后你想做什么?”
小鱼说:“我呀, 我要做一头大鲸鱼!畅游四大洋,一头游得飞快的大鲸鱼。”
男孩说:“你要做一头大鲸鱼啊, 太棒了。”多美的梦想呀,小鱼变成了大鲸鱼正在海洋里飞快地游泳呢。
男孩和女孩坐在地上,他们拿出蜡笔,把美丽的蒲公英和欢乐的小鱼画在了图画本上,他们一起问蜡笔:“蜡笔, 蜡笔,长大以后你想做什么?”
蜡笔说:“我们呀, 我们要做一片大森林!长满了蜡笔树,一片彩虹颜色的大森林。然后,用绿色涂原野。涂一片跑啊、跑啊,永远、永远也跑不到头儿的原野。接着,用蓝色涂大海。涂一片游啊、游啊,永远、永远也游不到头儿的大海。”
1.蒲公英、_____、蜡笔是柔弱的、细小、微不足道,_____、鲸鱼、森林是威武、巨大、辽阔无边的。小小的他们却有着大大的梦想。但是,梦想面前人人平等。
2.蒲公英、小鱼、蜡笔都有一个共同点是( ) A.不切实际 B.梦想神奇 C.坚持不懈 D.脚踏实地
1 / 18
3.根据短文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蒲公英的梦想是长大后做一只大狮子。 B.小鱼的梦想是长大后做一头大鲸鱼。 C.男孩女孩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画家。 D.蜡笔的梦想是长大后做一片大森林。
4.发挥想象,听了蒲公英、小鱼、蜡笔的梦想后,男孩和女孩会有着怎样的梦想呢?
女孩:______________ 男孩: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大自然畅想曲
大自然像一首首美丽的小诗,像一篇篇五彩的童话。
“蓝天白云飘,太阳微微笑,野花点点头,景色多美好……”孩子们在练习唱《春光好》。杨柳听了,得意地照了照“镜子”,梳理一下那动人的秀发,向小草、小花展示它婀娜多姿的身材
“知了,知了……”蝉在枝头兴奋地展示着她那美丽的歌喉。小蝌蚪找到了妈妈,同时,也被让妈妈流连忘返的地方迷住了——清澈见底的小河上漂浮着一朵朵荷花,在微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好像要告诉人们,它们是世界上最好的舞蹈家。
“沙沙沙,沙沙沙……”银杏树的叶子就像一把金黄的小扇子,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带来了秋天的凉爽。而隐居在树下的三位歌唱家——蟋蟀、蝈蝈和油葫芦,一声声、一阵阵,远
“呜——呜——”随着呼啸的北风,一场瑞雪悄然而至。清晨,遍地洁白,千树万树开满了“梨花”。孩子们嘻嘻哈哈的在这天然的纯白地毯上嬉戏、打雪仗、滑雪……一群可爱的孩子,在一望无际的雪地里追逐着!他们是那么的自由,那么的欢快!
我爱大自然,爱它的春光明媚,爱它的蝉声阵阵,爱它的麦浪滚滚,爱它的银装素裹……
2 / 18
1.短文第二自然段中的“镜子”指的是_______,“秀发”指的是_______。 2.短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写出了哪些有代表性的景物?请你按顺序总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的结构是( )。
A.分总 B.总分 C.总分总 4.你爱大自然吗?爱它的什么?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梧桐树
校园里的梧桐树,你是我们的好朋友。
春天,你发芽了。一个个灰白色的,有细柔绒毛的芽苞,快乐地绽开在枝头,就像小弟弟微笑着睁开眼睛。
夏天,我们在你的树荫下做功课,多么凉爽。有时,我仰起头来,透过密匝匝的绿叶,我看见金色的阳光在闪烁。我好像看见了你明亮的眼睛。
秋天,你悄悄地落叶了,我们把落叶积起来,点燃了。火苗跳跃着,发出呵呵的笑声。我们把黑色的草灰埋在你的脚下。让它变成养料,使你长得更加粗壮。
冬天,在我做功课的地方,照射着灿烂的阳光。我明白了,梧桐树!你落了叶,好让阳光给我们更多的温暖。
校园里的梧桐树,你是我们的好朋友。 1.找出短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再填空。
①短文中的“你”指的是________;②“快乐地绽开在枝头上”的“绽开”意思是________;③“透过密匝匝的绿叶”的“密匝匝”的意思是________。 3.找出比喻句,用“________”划出来,句子中是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4.这篇短文是按________顺序写的。
3 / 18
四、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此地无银三百两
古时候有个人,名叫张三。他好不容易攒了三百两银子,心里很高兴。但是,他又很苦恼,总担心别人把银子偷去,不知藏到哪里才保险。
想了好久,张三决定把三百两银子藏在一只小箱子里,箱外加上两把大锁,但是,又觉得这个办法也不妥当,万一小偷将银子和箱子一起偷走怎么办呢?他越想越不放心,感到屋子里简直找不到藏银子的安全地方。
后来,张三想出一个好主意。他趁着黑夜在房后墙脚下挖一个坑,悄悄地把银子埋在坑里。但是,他仍然不放心,害怕别人怀疑这个地方埋了银子。他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一个自以为巧妙的办法。他在一张纸上写下“此地无银三百两”七个大字,然后把纸贴在埋银子那个地方的墙上。他觉得这下总算安全了,就放心地去睡觉了。
张三的一举一动,都被隔壁邻居王二看得清清楚楚。到了半夜,张三睡熟以后,王二就去屋后悄悄地把三百两银子挖出来,偷走了。
王二怕张三怀疑自己偷了银子,于是灵机一动,也在埋银子那个地方的墙上,贴了一张纸,上面写道:“隔壁王二不曾偷”七个醒目的大字。 1.用自己的话简要地概括这个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张三和王二是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短文,判断哪个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行为,是的打“√”,不是的打“×”。
①妈妈将积攒的五万元钱存进银行,并给自己办的银行卡设了密码。(____) ②下课时,贝贝没有经过朵朵同意就看了朵朵新买的《寓言故事》。放学后,贝贝告诉朵朵,自己并没有看她的《寓言故事》。(____)
③冬冬把自己给环保组织捐款的小秘密告诉了好朋友文文,并请文文为自己保守这个秘密。(____)
五、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4 / 18
还童石
还童山下,有条清澈见底的溪流,溪底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鹅卵石。传说有一种七彩鹅卵石,谁捡到它,谁就能返老还童变成一个小孩。然而,从来没人找到过这种“还童石”。
有一天,又有不少人到小溪中寻找“还童石”,他们当中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也想返老还童变成一个小孩。老爷爷不是为了乐一乐,而是为了实现埋在心里很久很久的一个愿望。原来,在他还是小孩的时候,有一天在学校偷摘了一朵十分美丽的花,可他对老师撒了谎,没承认是他摘的。这件事,他后悔了一辈子,因为他一生中,就撒了这么一次谎啊!现在,他站在溪水中,默默地向溪流诉说着自己的心愿……
溪流明白了老爷爷的心事,悄悄地把一颗七彩鹅卵石送到了他的脚边。老爷爷捡起了鹅卵石,果然变成了一个小孩。他又惊又喜,跨出小溪飞奔起来。他直奔一家花店,买了一株特别美丽的鲜花,又一口气奔进从前上过学的小学,把鲜花栽到花坛里。当他心满意足地跨出学校的大门时,身子忽然变得又高又大,一下子恢复到了原来的模样,又成了个老爷爷。那颗“还童石”呢,也就没了踪影。
1.本文是一篇( ) A.寓言 B.童话故事 C.神话故事
2.给加下划线的汉字加上正确的拼音。
承认________ 跨出________ 恢复________ 踪影________ 3.那么多人寻找“还童石”,为什么只有老爷爷找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爷爷拿到“还童石”后做了什么?
5 / 1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本文,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习题。
水泥道像铺(pū pù)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每一张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zhān nián)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lín líng)乱。然而,这更增(zēn zēng)添了水泥道的美。
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我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要是不怕上课迟到,我会走得很慢很慢的。 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当我背着书包上学的时候,我第一次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_______地走着 ______ 地数着 _______地跳着 2.选择括号内正确的读音,打“√”。 3.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填空 水泥道像________。 梧桐树的落叶像________。 棕红色的小雨靴像________。
4.根据对语句的理解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这多像两只棕红色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① 这里把人走路的样子比作两只蹦跳着、歌唱着的小鸟。( ) ② 这句话表现了行走在这样的水泥道上的快乐心情。( ) ③ 句中的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 ( )
6 / 18
④ 写水泥道的语句写出了静态的画面,而这句话写出了动态的画面。( )
七、 阅读下面的短文,做一做后面的练习。
老槐树
校园里有一棵老槐树,高大、粗壮。说它高大,一点也不过分,它的树梢快要碰到三层楼的楼顶了。说它粗壮,确实够惊人的,它那灰褐色的树干,两个小朋友也合抱不过来。那笔直的树干撑起巨大的树冠,活像一把张开的绿色大伞。茂密的树叶把阳光遮得严严实实,同学们最爱在大树下游戏、玩耍。一阵阵风吹过树梢,树叶哗啦啦地响,似乎老槐树也同我们一起发出了欢笑。 1.写近义词
确实——(________) 似乎——(_________) 2.在文章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矮小——(_________) 稀疏——(_________) 3.校园的老槐树有多高?有多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请用横线画出来。
5.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用波浪线将它画出来。你能仿照它也写一个比喻句吗?
八、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一阵清风吹过,池水泛起了层层波纹。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啜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他叹了口气,说:“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1.用文中的词语填空。
(______)的身段 (______)的角 (______)的珊瑚 (______)的腿
7 / 18
2.文中画“ ”的句子是_____句,表达了鹿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3.不改变句子意思,给画“﹏﹏”的句子换个说法:__________________。 4.最后一段在朗读时要读出(遗憾、叹息)的语气。说一说为什么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态度前后有了差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景点介绍
武夷山风景区内有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岩及一百零八景点。不仅全年有景,四季不同,而且阴晴风雨,其山川景色亦变幻莫测,瑰丽多姿。它兼有黄山之奇、桂林之秀、泰山之雄、华山之险、西湖之美。
交通出行
出了武夷山机场就是公交车站,靠机场一边去市区方向,票价为2元;过马路后的一侧去度假区方向,票价为3元,市区与度假区的公交车每5分钟就有一班。在此区间无论搭哪一路公交车,均能到达市区或三姑度假区。
出了武夷山火车站可以搭乘公交车2路、5路等,另武夷山火车站有很多面的(dī)去武夷山景区,价格在20元左右,可适当砍价。
美食攻略
武夷山的美食独具特色。文公菜为武夷山一带的民间传统名菜。据传此菜为朱熹当年在武夷精舍讲学时宴请宾客的菜品,后来为纪念朱熹,取名“文公菜”。建瓯板鸭是武夷山一带颇有名气的风味食品,色泽白嫩光润,肉质肥厚,味道香美。
此外,还有一种武夷山美食——“饴仔”(怡解):每年农历七月十五,在武夷山本地就会有叫作“怡解”的东西吃了。 1.武夷山景点有什么特点?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 ...A.数量非常多。 B.四季景色不同。 C.冬天不能游玩。
8 / 18
D.兼有黄山、桂林、泰山、华山、西湖景色的特点。
2.文中画“ ”的句子体现了武夷山交通出行( )的特点。 A.困难 B.方便 C.方式单一
3.暑假里,状状与爸爸一起去武夷山旅行,在武夷山火车站下车,可他们怎样去武夷山景区呢?下列方式不恰当的是( ) ...
A.乘坐飞机 B.搭乘2路、5路等公交车 C.搭乘面的 4.武夷山美食“文公菜”是为了纪念( )而得名。 A.郑文公 B.朱熹 C.白居易 D.苏轼
5.状状与爸爸到达武夷山的时间是农历六月十五,他们能吃上美食“饴仔”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它们有的独自荡来荡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住缸壁。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它们会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腿,腿末端那副钳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也一翘一翘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如果这时碰到正在闲游的同伴,说不定就要打起来。小虾的搏斗很激烈,蹦出水面是常有的事,有时还会蹦到缸外的地面上。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近义词:立即________________ 激烈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__________”画出来。
3.小虾自由活动时,有的__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这些虾生活得真__________________。 4.小虾受到惊扰时,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它们会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立即”一词说明小虾反应快。_______
B.作者抓住小虾的动作、神态来写受到惊扰的小虾生气时的表现,说明了小虾脾气坏。_______
9 / 18
C.小虾相处和睦,是不会发生搏斗的。________
十一、 课内阅读。
①方法是把用剩的碎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上点儿水,和弄和弄,使它融化.然后用一支竹笔套管,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吹成一个轻圆的网球大小的泡儿,再轻轻地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管上落了下来,软悠悠地在空中飘游。若用扇子在下面轻轻地扇送,有时能飞得很高很高。
……
②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目送着她们,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1.段落①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段落①“慢慢地”“轻轻地”等词语,可以看出“我们”吹肥皂泡______________。
3.肥皂泡“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 A.我读出了肥皂泡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B.从四个“那么”中,我读出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____”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作者想象出来的画面,寄托着作者的美好愿望。
B.这句话真实地描写了肥皂泡在空中飘飞的样子,表明“我们”吹的肥皂泡很结实,可以飘过大海,飞跃山巅。
十二、 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回答问题。
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lán)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
10 / 18
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五月,正是它摆开绿叶白花衣裳的季节,婆娑(suō)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
中秋时节,银梨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它的外形扁圆扁圆的,与苹果的形状相似。它总爱“三只一群”“五只一伙”地生长着。开始,果子的颜色呈淡绿色,后来颜色变深变黄了。来到这里的人们一看就会想到山区人民的生活一定比蜜甜。
走进果园,微风阵阵,你还可以闻到一股股清香,当好客的主人把又大又甜的银梨送给你品尝时,你就会知道银梨皮薄、肉脆、水多、味甜,可口极了,银梨确实可与北京鸭梨婉(pì)美。
银梨,你不但把美的花和美的果实奉献给人们,还为家乡人民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
我爱家乡的银梨。
1.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内。
________的细雨 _______的露珠 _______的绿叶 ________的梨花 ________的阳光 _______的海洋 2.读短文,找出银梨果的特点填空。
(1)形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人句: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
(2)颜色:开始呈_________________,后来__________________。 (3)气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短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用“ ”画出来,再找出一个拟人句用“﹏﹏”画出来。千万别丢题!
4.短文是按时间顺序来描写银梨的,表明时间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的“ ”上。 6.作者为什么爱家乡的银梨?请把原因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 18
十三、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美丽的秋天
秋,是个如诗如画的季节,它带给人们收获的喜悦。
秋是多彩多姿的季节。秋天里,盛开的菊花,衬托着红红的枫叶,像一幅美丽的图画。走进田野,金黄色的稻穗弯了腰,轻吻着大地。
秋是收获的季节。农民们手挥镰刀,将一株株稻穗割下来,虽然忙得汗流浃背,却仍面带笑容。走过了田野,踏进晒谷场,放眼望去,堆积如山的谷子呈现在眼前,这都是农民辛劳的成果。可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走到郊外,悦耳的鸟鸣,正此起彼落地传来,抬头一看,天空中,飘着三三两两的白云,深吸一口,淡淡的花香,已隐隐传来。
夜晚来临了,树木下,草丛里,虫儿的音乐会开始了。青蛙大声高唱着,仿佛它是一位歌王,飞舞的萤火虫,提着一盏盏小灯笼,在野草间穿梭着。
我爱可爱的秋天。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呈现(___________) 辛劳(______)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悦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起彼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和“﹏﹏”分别画上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 4.用“ ”标出第3自然段的中心句。 5.全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找出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选取了哪些植物、动物来描绘秋天美丽的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篇短文采用_____________结构方法来叙述的。
十四、 课内阅读。
我们奇妙的世界(节选)
冬天,我们看到了冰雪,它们好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闪耀,等到
12 / 18
积雪融化时,从房檐上落下的每一滴水,都像一个透明的玩具气球。
( )我们仔细地观察、寻找,( )能从极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各种形状的卵石,三桅小船的模型,颜色各异的羽毛。 1.照样子写词语。
一把把(刀剑) 一颗颗(________) 一把把(________) 一颗颗(________) 2.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到文中括号里。 如果……就…… 只要……就……
3.作者通过仔细地_______、_______从房檐上垂下来的______和落下来的______,发现了冬天的美。 4.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注释说明 B.表示意思的递进
C.表示意思的转折 D.表示声音的延长或感情的延续
十五、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
苏珊是个可爱的女孩。可是,7岁这年,她突热生病了。住院时,她接受了3个月的化学治疗。出院后,她显得更瘦小了,也不如以往那么活泼了。更(害怕 可怕)的,原先她那一头美丽的金发,现在差不多都快掉光了。______她那蓬勃的生命力和渴望生活的信念足以与死神一争高低,她的聪明好学也足以补上被落下的课,______每天顶着一(颗 棵)光秃秃的脑袋到学校去上课,对于她这样一个原本美丽的小女孩来说,无疑是非常残酷的事情。
得到苏珊要回校上课的信息,她班上的老师海伦,找来几个同学悄悄地商议起来…… 就在苏珊返校上课前的那个周末,海伦老师热情而(慎重 郑重)地在班上宣布:“从下个星期一开始,我们要学习认识各种各样的帽子,所有的同学都要(戴 带)着自己喜欢的帽子到学校来,越新奇越好!”
星期一到了,离开学校3个多月的苏珊第一次回到她所熟悉的学校。但是,她站在教室门外却迟迟没敢迈步,她犹豫了……
可是,当苏珊向教室里望去时,真令她难以置信:她的每一个同学头上都有一顶帽子,和他们五花八门的帽子比起来,自己头上的那顶帽子显得那样平
13 / 18
淡无奇,几乎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一下子,她觉得自己和别人没什么两样了,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妨碍她与伙伴们自如地见面了。她轻松地笑了,笑得那样甜,笑得那样美。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现在,苏珊已忘记自己头上还有一顶帽子,而同学们呢,似乎也忘了。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 2.在第1自然段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她班上的老师海伦,找来几个同学悄悄地商议起来……”,她们会商议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4.“她站在教室门外却迟迟没敢迈步,她犹豫了……”她为什么犹豫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5.“她轻松地笑了,笑得那样甜,笑得那样美。”她为什么笑了?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 小鱼 狮子 2.B 3.C
4. 示例:女孩:那我长大以后,要和狮子一起赛跑。跑啊,跑啊,一直跑到原野的尽头。 男孩:那我长大以后,要和鲸鱼一起游泳。游啊,游啊,一直游到大海的尽头。 2、
1. 小河 柳条
2.短文按时间顺序写的,描写了春天的小草、野花、柳树;夏天的蝉、荷花、青蛙;秋天的银杏叶、蟋蟀、蝈蝈、油葫芦;冬天的雪。 3.C
14 / 18
4.例如:我爱大自然,爱它的繁花似锦,爱它的郁郁葱葱。 3、
1.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2.梧桐树 开放 密密麻麻,茂盛
3.一个个灰白色的,有细柔绒毛的芽苞,快乐地绽开在枝头,就像小弟弟微笑着睁开眼睛。 把有细柔绒毛的芽苞比作小弟弟微笑着睁开的眼睛 4.季节 4、
1.古时候有个叫张三的人,埋了三百两银子,怕银子别人偷走,在纸上写上“此地无银三百两”贴在埋银子的地方的墙上。隔壁的王二偷走了银子,害怕被张三知道,就在埋银子的地方贴上一张纸,上面写着“隔壁王二不曾偷”。 2.张三和王二都是自作聪明的人 3. × √ × 5、 1.B
2. chénɡ kuà huī zōnɡ
3.因为老爷爷找“还童石”是为了实现埋在心里很久很久的一个愿望。 4.他变成小孩后买了一株鲜花栽到了学校的花坛里。 5.示例:做了错事要及时改正;说谎是不对的,要勇于弥补。 6、
1.小心 仔细 愉快 2.pū zhān líng zēng
3.每一张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zhān nián)在水泥道上。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一块彩色的地毯 一个金色的小巴掌 一个金色的小巴掌 4.① ×②√③ ×④ √ 7、
1. 的确 好像
15 / 18
2. 高大 稠密
3.高:树梢快要碰到三层楼的楼顶了。 粗:灰褐色的树干,两个小朋友也合抱不过来。那笔直的树干撑起巨大的树冠,活像一把张开的绿色大伞。茂密的树叶把阳光遮得严严实实。 4.校园里有一棵老槐树,高大、粗壮。
5.那笔直的树干撑起巨大的树冠,活像一把张开的绿色大伞。细细的春雨就像春姑娘纺出的线。 8、
1. 匀称 精美别致 美丽 难看 2. 感叹 对鹿角非常喜爱 3.这四条腿太细了,配不上这两只美丽的角
4.因为美的鹿角差点儿要了他的命,四条难看的腿让他狮口逃生。 9、 1.C 2.B 3.A 4.B
5.不能,因为吃美食“饴仔”的时间是农历七月十五。 10、
1. 立刻 马上 热烈 强烈 2.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
3. 独自荡来荡去 互相追逐 紧贴住缸壁 有趣 4. √ × × 11、
1.吹泡泡的方法
2.十分小心,担心肥皂泡破裂
3.圆满、自由、透明、美丽 十分喜欢肥皂泡 4.A 12、
1. 蒙蒙 甜润 逗人喜爱 洁白 明媚 银色
16 / 18
2. 外形扁圆扁圆的,与苹果的形状相似 绿色 颜色变深变黄了 一股股清香
3.比喻句:五月,正是它摆开绿叶白花衣裳的季节,婆娑(suō)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
拟人句: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4. 阳春三月 中秋时节 五月 5.我爱家乡的银梨
6.银梨,你不但把美的花和美的果实奉献给人们,还为家乡人民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 13、
1. 出现 辛苦
2. 动听;好听 这里起来,那里下去, 形容接连不断。 3.秋天里,盛开的菊花,衬托着红红的枫叶,像一幅美丽的图画。 夜晚来临了,树木下,草丛里,虫儿的音乐会开始了。 4.秋是收获的季节
5.秋,是个如诗如画的季节,它带给人们收获的喜悦。 6.菊花、枫叶、稻穗、青蛙、萤火虫 7.总分总 14、
1.珍珠 扇子 宝石 2.只要 就
3.观察 寻找 冰柱 小水滴 4.A 15、
1.可怕;颗;郑重;戴; 2.虽然 但是
3.商议如何面对苏珊治疗后第一次进教室上课。 4.犹豫大家会不会嘲笑自己。
5.因为大家并没有另眼看她,她觉得自己和别人没什么两样了,没有什么东西
17 / 18
可以妨碍她与伙伴们自如地见面了。
18 / 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