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和加拿大,职业道德一般称为职业伦理(professional ethics)。教师职业伦理规范主要调节教师的工作所涉及的各种关系,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教师与同事的关系等。
美国的师德规范大体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师德理想;二是师德原则;三是师德规则。这是从高到低三个不同层次的道德要求。
1.师德理想。美国的师德理想是:“相信每一个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真理,力争卓越,培养民主信念。“这是对教师提出的最高要求,它指明了教师应当努力的方向。
2.师德原则。师德原则是以师德理想为基础,受师德理想制约的指导教师行为的准则。美国的师德原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在对待学生方面,要力争帮助每个学生实现自身的潜能,使他们成为有价值而且有用的社会成员;第二,在对待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上,要竭尽全力提高专业的水准,争取条件来吸引那些值得信赖的人从事教育工作,并且防止不合格的人从事教育专业。
3.师德规则。在美国《教育专业伦理规范》中,师德规则所占比重最大,它反映的是作为一个称职的教师最基本的要求。与师德理想、师德原则相比,美国的师德规则更加明确、更加具体,在教育实践中也更具有可操作性,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限定着教师在课堂内外各方面的表现。这些规则是从教师对待自己的学生和所从事的专业两个方面讲的。
其一,在对待学生方面:
(1)不得无故压制学生求学中的独立活动。在学习过程中,要允许并鼓励学生独立地进行活动。如果教师要对这些活动加以阻止,就要提出适当的理由。
(2)不得无故阻止学生接触各种不同的观点。教学中传递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观点,教师本人对某一问题的认识也不见得是正确无误的。因此,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接触并接受与教材、教师不同的观点是正常的,这本身反映的是教学的民主性。
(3)不得故意隐瞒或歪曲与学生进步有关的材料。对于成长中的中小学生来说,获知自己在学习等方面的任何进步尤为重要,这样的反馈对他们而言不仅能增强其成就感,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热情,而且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教师不能因为自己的偏见或私利,而对这些材料秘而不宣或加以歪曲。
(4)必须做出合理的努力以保护学生不受到对学习或者健康和安全有害的环境的影响。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种简化或纯化了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应剔除那些有可能对学生发展不利的因素,应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来加以组织和设计。教师要从保护学生的立场出发,及时观察那些有可能对学生学习、健康、安全造成损害的因素,尽力使学生免受他们的影响。
(5)不得有意为难或者贬低学生。教师对学生应有善意和爱心,不能以任何理由故意设置种种障碍为难学生,也不能故意贬低学生。
(6)不得根据种族、肤色、信条、性别、原有国籍、婚姻状况、政治或宗教信仰、家庭、社会或文化背景或者性别,不公正地排斥任何一个学生参加任何课程,剥夺任何一个学生的任何利益,给予任何一个学生以任何有利的条件。这与美国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相一致。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几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都在美国有一席之地。
(7)不得利用与学生的专业关系牟取私利。相对其他职业关系而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较为特殊,二者的关系一是相对稳定,二是相互制约。第二点表现的尤为突出。一般来说,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授受关系,常常使得学生在心理上依赖教师,教师所表现出的权威意识也会使学生依从教师的指令。这种特定的关系容易导致教师借机谋取私利,这是必须加以杜绝的。
(8)如果不是出于令人信服的专业目的,或者处于法律的要求,不得泄露专业服务过程中获得的有关学生的信息。
其二,在对待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方面:这一方面主要指教师谋求教学职位、职称以及在处理与周围同事的关系时,应遵守的行为规则。这些行为规则在一定程度上与上述对待学生的行为是相一致的。
(9)不得在申请某一专业职位时故意做虚假的陈述,或者隐瞒与能力和资格相关的重要事实。
(10)不得出具不符事实的专业资格证明。
(11)不得帮助明知在品格、教育或其他有关品质上不合格者混入教育事业。因为对于那些将要从事教师职业的人来说,资深教师的推荐常常是比较重要的。
(12)不得在有关某一专业职位候选人的资格陈述上故意弄虚作假。
(13)如果不是出于令人信服的专业目的或者出于法律的要求,不得泄露专业服务过程中获得的有关同事的信息。
(14)不得造谣中伤或诽谤同事。
《教育专业伦理规范》是专就师德问题公布的文件,此外还有其他一些规定也反映着有关师德的要求。如美国的《优秀教师行为守则》,就从教学行为方面对教师提出了一些道德要求。
《守则》包括 26 条。其中涉及的师德内容包括:
1.记住学生姓名;
2.注意参考以往学校对学生的评语,但不持有偏见,并且与辅导员联系;
3.对学生真诚相待、富于幽默感,力争公道;
4.要言而有信,步调一致,不能对同一错误行为采取今天从严、明天从宽的态度;
5.不得使用不能实施的威胁性语言;
6.不得因少数学生的不轨而责备全部学生;
7.不得当众发火;
8.不得在大庭广众之下让学生丢脸;
9.注意听取学生的不同反映,但同时也应有自己的主见;
10.要求学生尊敬教师,对学生也要以礼相待
11.不要与学生过分亲热或过分随便;
12 .不要使学习成为学生的精神负担;
13 .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如有偏差,应敢于承认错误;
14 .避免与学生公开争论,应个别交换意见;
15.要与学生广泛接触,互相交谈;
16.少提批评性意见;
17.避免过问或了解学生们的每个细节;
18 .要保持精神饱满,意识到自己的言谈举止都会影响学生的行为;
19.要利用电话等手段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
20.在处理学生问题时,要注意与行政部门保持联系;
21.要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与我国不同,美国的师德规范注重的不是师德规范,而是师德规则。这些规则直接制约教师各方面的行为,规范着教师这样一个特定的职业。美国在教师职前培训中,不以师
德为名专门设课,而是将教师的道德教育渗透在学校的日常道德教育之中,其对学生进行的日常道德教育主要包括:
1.道德教育目标。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爱国精神,能对国家尽到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责任公民”,以维持一个统一强大的美利坚合众国。其中培养学生具有美国精神,具有美国社会的基本思想和价值观,把知识的富有和道德的完美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关键。围绕这一目标,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价值观教育、人才教育、文明史教育以及心理教育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而其核心内容,如民主、自由、人权、个人主义等价值观念则长期保持基本不变。
2.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公民教育。美国学校对学生实施的道德教育一般包含在社会学科里,社会学科包括历史、地理、公民三门课程。在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知识的同时,了解美国民族的历史传统和国家进步。公民教育的内容首要是了解美国的政治制度、宪法和公民的基本权利。此外,公民教育课还包含了许多“政治观”的教育内容,比如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宣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也是重要内容,使学生在与自己祖国的关系中形成一种“我们”的意识,并认为“美国是世界上最好的国家”“当一名美国人比任何其他国家的国民都好”。
道德教育。美国的道德教育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价值观和道德品质,具体包括:第一,诚实与勇敢,这是美国人生活中一致推崇的品德。他们认为,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因而具有普遍意义。勇敢包括冒险精神,这是美国人心目中一直崇尚的开拓精神。第二,公正和正直,包括尊重所有人的价值和权利,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能与持不同观点的人共同工作,利己不损人。第三,自爱自律,养成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习惯,戒除各种
有损于这些目标实现的嗜好。培养与家庭生活准则一致的态度。自律强调自我约束,不仅要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而且要做自己并不愿意做、但社会需要做的正当的事情。另外,还有勤奋刻苦、忠诚守信、宽宏大量等。
宗教教育。美国公立学校强调“教育世俗化”,即“教育必须与宗教脱钩”,但是在美国庞大的私立学校系统中,宗教教育的大量内容已渗透在学科教育中,如《圣经》。
3.道德教育方法
注重正面引导。美国没有一个全国通用或各类学校统一的德育目标和要求,不同的州、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都可根据各自的价值观去确立德育目标。没有专职的德育工作者,没有统一的德育教材。
间接教育,全方位渗透。美国教育工作者认为,将道德教育有机地渗透于各科教学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比直接灌输收益更大。因为这种间接方法不易使学生产生受灌输和被强制感,从而不易引发逆反心理和意义障碍。
强调道德实践,培养良好品德。美国大学重视开展校内外各种实践活动来塑造学生品德、使学生加深对道德观念的理解。
注重心理咨询。心理咨询的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和自助能力,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在思想和心理上的成熟,健全人格。
美国师德教育的基本特点:
1.美国师德规范的形成具有地方性和行会性;
2.师德教育的要求提出以法律为准绳,各种行为规则的形成均在法律的框架下进行;
3.在对师德的具体要求上,偏重于教师的外显行为,而不是一般地作为笼统地提倡教师应具备的某些品质;
4.美国职业伦理规范条目不多,表述上多采用限制性语言(不准、不得),可见对教师的要求定调不高,少有理想主义的东西,这与我国师德要求教师作为完人和社会的楷模那种理想主义形成鲜明的对比;
5.师德教育方面不是采取直接灌输,而是通过间接渗透的方式进行的;
6.注重师德教育的实践性和渐进性是师德教育的又一特色。
1 23456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