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按照企业准则的有关规定,可以把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的对象概括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
中发生的生产经营业务成本和期间费用 2、 成本核算是现代成本会计最基本的职能
3、 为了归集和结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应该分别设立“销售费用”、“管理费
用”、和“财务费用”的总账科目。企业如果单独核算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还可以增设“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总账科目。期间费用单独设
4、 在耗用的燃料总数较小、不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的企业,可不设“燃料”总账科
目,而将其并入原材料,在“原材料”账户中进行收发核算;用于基本生产的燃料费用则归集于“直接材料”成本项目。如企业未专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则用于基本生产的动力费用计于制造费用。 5、 工资的计算(P40和课后练习)
6、 无须设置“制造费用”账户的前提条件:辅助生产单一、制造费用很少或辅助生产车间
不对外提供产品或劳务,也可以不设“制造费用”。
7、 制造费用的分配顺序:若辅助生产车间设立“制造费用”账户
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的分配→归集“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归集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在基本生产车间内部各种产品中分配制造费用
8、 实际分配律法:根据当期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和确定的分配标准总量计算制造费用分配
率
9、 废品按其能否和有否必要修复可分为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复废品两种 10、 因为季节性停产和固定资产修理造成的停工损失,若单独核算计入停工损失成本项
目(生产成本明细账),如果不单独核算计入制造费用 11、 简易分批法的特点 明细账调整
(1) 除了按产品批别设立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或产品成本计算单)外,还必须按车间
分别设置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
(2) “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只按月登记直接计入成本的费用(主要是材料费用)和工
时,不按月分配和登记间接计入成本的费用,只有在该批产品完工的月份,才分配转入间接计入成本的费用,汇集计算其产品成本并予以结转。
(3) 月末,各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中,在产品的直接材料或生产工时之和,等于基本生
产成本二级账中的直接材料和生产工时数额。
12、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2种特殊情况怎么处理
分批法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进行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分配。 如果月末批内完工产品的数量占全部批量比重较小,一般可以按计划成本、定额成本或前期同类产品成本暂时先估计进行成本结转,其成本计算单上结转后的余额,即为该批产品在产品成本。
如果批内产品跨月完工的情况较多,月末批内完工产品的数量占全部批量比重较大,为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就需要将产品成本计算单中归集的生产费用,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或定额比例法等方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分别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 13、 分步法分为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分步法,逐步结束按分步法又可以分为综合结转
和分项结转两种方法 14、 成本还原的必要性:为了能够合理地考核和分析成本的构成,寻求降低产品成本的
途径,必须对产成品成本中“自制半成品”项目的成本进行“还原” 。 15、 成本还原的基本方法(P146) 16、 企业成本核算的三种方式:总分类账;二级账;明细分类账
17、 安全边际量=正常(或预计)销售量-保本点销售量
安全边际额=正常(或预计)销售额-保本点销售额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正常(或预计)销售量*100% =安全边际额/正常(或预计)销售额*100%
【例】某企业产销多种产品,年固定成本总额为16000万元,企业综合贡献边际率40%,正常年度销售额为50000万元。则企业相应指标计算如下: 保本点销售额=16000/40%=40000(万元) 安全边际额=50000-40000=10000(万元) 安全边际率=10000/50000=20% 二、 多选(10*2分=20分)
1、 现代成本会计的主要职能有: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或成本预算、成本控制、
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 2、 成本核算方式的优缺点:
(1) 集中核算方式:便于了解全场各车间的成本、费用信息,掌握全厂生产经营活动情
况,有利于监督和控制全厂的成本费用。还可减少成本会计人员和工作层次,节约管理费用。但是不便于开展责任成本核算,不利于调动广大职工群众参加成本管理的积极性。
(2) 分散核算方式:有利于开展和加强责任成本核算,有利于调动各车间及群众参加成
本管理和降低产品成本的积极性。但是,不便于了解各车间的成本费用信息,难以掌握全厂生产经营活动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很难及时、有效地进行监督和管理。同时,也必然要增加管理费用。
3、 成本核算的原则:合法性原则;可靠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分期核算的原则;配比的原
则;按实际成本计价的原则;一致性原则;重要性原则 4、 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
(1) 核算要与管理相结合,根据管理的要求进行核算 (2) 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
(3) 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的方法
(4) 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制定和修订各项定额;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
原始记录;厂内计划价格的制定和修订
(5) 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5、 费用的分类
(1) 按经济内容:外购材料;外购燃料;外购动力;工资;其他职工薪酬;折旧费;利
息费用;税金(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土地使用税);其他费用
(2) 按经济用途:直接材料;燃料和动力;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3) 按计入产品成本或劳务成本的方法:直接计入费用;间接计入费用
6、 制造费用的内容:车间生产用机器设备的折旧费、修理费、经营租赁费和保险费,生产
用周转材料摊销费用。 7、 分批法的适用范围
(1) 根据顾客订单组织的小批生产 (2) 按单件组织的大件复杂生产 (3) 品种经常变动的产品生产 (4) 安装、修理以及更新改造项目 (5) 新产品试制
8、 简易分批法的优点:可以简化间接计入费用的分配和登记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的工作,
月末未完工产品的批数越多,核算工作就越简化。而且符合实际成本计价原则,不会影响灰机报表的质量。
缺点:这种方法在各月间按费用水平相差悬殊的情况下不宜采用,不然就会影响各月产品成本的正确性。另外,如果月末未完工产品的批数不多,也不宜采用这种方法。 适用条件:各个月份的间接计入费用的水平相差不多;月末未完工产品的批数比较多 9、 平行结转分步法的特点
(1) 成本计算对象是各生产步骤和最终完工产品 (2) 半成品成本不随实物转移而转移 (3) 不设置“自制半成品”账户
(4)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10、 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的适用条件 (1) 各月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少
(2) 是否计算在产品成本对于完工产品成本的影响很小 (3) 管理上不要求计算在产品成本 (4) 为了简化核算工作 11、 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适用条件 (1) 在产品数量较小
(2) 在产品数量虽大、但各月之间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 (3) 月初、月末在产品成本的差额不大
(4) 是否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差额,对完工产品成本的影响不大 (5) 为了简化核算工作,同时又反映在产品占用的资金 12、 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的适用条件:各月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数量变化
也较大,同时原材料费用在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的产品。 13、 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的适用条件:定额管理基础比较好,各项消费定额或费用
定额比较准确、稳定,而且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的产品。 14、 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预测经营前景;参与经营决策;规划经营目标;控制经营活
动;考核评价经营业绩 15、 成本按性态、习性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 16、 固定成本的分类
(1) 约束性固定成本。如厂房、机器设备折旧费、不动产税、保险费、管理人员薪金等。 (2) 酌量性固定成本。这类成本包括:根据企业的经营方针的确定、在一定预算期内安
排开支的广告费、职工培训费、新产品开发费和经营租赁费等。
17、 变动成本的分类
(1) 技术性变动成本。例如,生产某型号柴油机需要外购配套的油嘴油泵等部件,在外
购价格一定的条件下其成本就属于受设计技术影响的、与柴油机产量成正比例关系的技术性变动成本。再如某热电厂的锅炉必须是用由某煤矿生产的燃烧值在一定千卡以上的精煤,在这种情况下,燃料成本就属于随发电量变化成正比例变动的技术性变动成本。另外在工资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流动作业生产岗位上的工人,工资和福利也是受工艺流程影响的变动成本。
(2) 酌量性变动成本。如在质量能够得以保证、单耗不变的前提下,企业可以在不同地
区或不同供货单位采购到价格水平不同的某种原材料,其成本消耗就属于酌量性变动成本。再如分散作业的计件工资制下,由于计件单价受管理当局决策的制约,其工资成本随完工产量成正比例变动,故它也是一种酌量性变动成本。
18、 混合成本的分类:阶梯式混合成本;标准混合成本;低坡式混合成本;曲线式混合
成本 19、 相关成本:是只收某一特定决策影响的各项成本,也就是其数额会因做出和实施该
决策而在原来基础上增加或减少的那些成本。
不相关成本:是指不受某一特定决策影响的各项成本,也就是其数额不会因作出和实施该决策而在原来基础上增加或减少的那些成本。 20、 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1) 应用前提条件不同
变动成本法下,固定制造费用,全部销售及管理费用作为期间成本处理,直接从当期收益中扣除。而完全成本计算法要求将全部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划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 (2) 产品成本及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 (3) 销货成本及存货成本的水平不同 (4) 损益确定程序不同 (5) 提供的信息途径不同 21、 完全成本法的优缺点 优点:(1)促使企业通过扩大生产经营的规模,获取规模经济效益 (2)易于确定产品价格
(3) 能够满足企业对外报告的需要 缺点:(1)有时难以真实反映生产经营管理的业绩,甚至会掩盖其中所存在的重要问题 (2)采用完全成本法不便于企业进行预测和决策分析 (3) 成本核算工作量繁重 22、 营业利润差额的变化规律
(1) 如果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包含的固定制造费用等于期初存货包含的固定制造费
用,则两种成本法计算确定的营业利润差额必然为零,即它们的营业利润相等。
(2) 如果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包含的固定制造费用大于期初存货包含的固定制造费
用,则两种成本法计算确定的营业利润差额必然大于零,即完全成本法计算确定的营业利润大于变动成本法计算确定的营业利润。
(3) 如果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包含的固定制造费用小于期初存货包含的固定制造费
用,则两种成本法计算确定的营业利润差额必然小于零,即完全成本法计算确定的营业利润小于变动成本法计算确定的营业利润。
三、 名词解释(4*5分=20分)
1、 狭义的会计成本:主要指成本核算,是按照一定的程序、标准和方法,对企业发生的各
种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从而计算出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系列程序和方法。 2、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生产车间(部门)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是产品制造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废品损失:是指由于产生废品而发生的损失。具体来说,废品损失是不可修复废品的生
产成本和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减去可做材料或废料回收和责任人赔偿后的净损失。 4、 停工损失:是指车间或车间内某个班组在停工期间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停工期间发生
的原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等。
5、 在产品:是指没有完成全部生产过程、不能作为商品销售的产品。包括正在车间加工中
的在产品、需要继续加工的半成品、等待验收入库的产品、正在返修和等待返修的废品等。对外销售的自制半成品属于商品产品,不可修复废品也不属于在产品。以上在产品时从广义的或者就整个企业来说的,而从狭义的或者只就某一车间或某一生产步骤来说,在产品只包括本车间或本生产步骤正在加工中的那部分在产品,完工的半成品不包括在内。
6、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是按照产品品种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7、 管理会计:是把会计和管理结合起来的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它主要是通过运用一系
列的专门方法,对财务会计及其他相关资料进行深加工,为企业内部进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业绩考核评价服务的一整套信息处理系统。
8、 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成本总额不受业务量变动影响,一定期间的总额能保持
相当稳定的成本。
9、 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随产量变化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10、 沉没成本:是指在过去发生,但在当前和今后仍可继续发挥效用使企业受益而不必
支付现金的各项成本。 11、 机会成本:是指在决策过程中,由于选取最优方案而放弃次优方案所丧失的潜在收
益,也即选择目前接受的方案所付出的代价。 四、 简答(2*10分=20分) 1、“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与“定额比例法”的区别 (1)两种方法思路不同
定额成本计价法用抵减法,先计算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成本,然后倒挤出完工产品成本; 定额比例法用比例分配法,各成本项目根据定额比例分配 (2)成本差异的处理方式不同
定额成本计价法成本差异全部计入完工产品
定额比例法成本差异按定额比例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由二者共同承担 (3)适用条件不同
定额成本计价法适用于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的产品 定额比例法适用于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的产品 2、分项结转与综合结转的不同 (1)自制半成品的结转不同 分项结转:分别成本项目的结转 (2)成本项目的设立的不同
分项结转无需增设“自制半成品”成本项目;综合结转需要增设“自制半成品”成本项目 (4) 自制半成品明细账的设立不同
分项结转需设立成本项目式明细账;综合结转需设立数量金额式明细账 (5) 成本还原不同
分项结转无需进行成本还原;综合结转需要进行成本还原 3、平行结转分步法与逐步结转分步法的比较 (1)成本管理的要求不同
平行结转各生产步骤只归集本步发生费用,不计算半成品成本,适用于管理上要求分布控制费用,不要求计算半成品成本的企业。
逐步结转各生产步骤逐步计算和结转半成品成本,适用于管理上要求分步控制费用,且需要计算半成品成本的企业。 (2)产成品成本的计算方式不同
平行结转首先由各生产步骤同时计算出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然后将各生产步骤应计入相同产成品成本的份额想家,就可以求得产成品成本。各生产步骤的成本计算工作可以同时进行,加速和简化了成本会计工作。
逐步结转是按照产品成本计算所划分的生产步骤,逐步计算和结转半成品成本,直到最后生产步骤计算出产成品成品。各生产步骤的成本计算要等待上一步骤的成本计算结果(结转的半成品成本)。
(3)在产品的含义不同
平行结转不计算也不结转半成品成本,各生产步骤完工产品只指最终产成品所耗用的本步骤的半成品;期末在产品则既包括本步骤正在加工的在制品,又包括已经完工交给以后个步骤,但尚未最终完工的半成品,即广义在产品。
逐步结转分步法逐步计算并结转半成品成本,半成品成本随着其食物的转移而结转。各生产步骤的完工产品是指本步骤已经完工的半成品(最后步骤为产成品),在产品只指本步骤正在加工的在制品,即狭义在产品。 (4)产成品成本取得的时间不同
平行结转成本计算在步骤之间是平行的,后面步骤不必使用前面步骤的资料即可计算出本步骤的成本资料,因此成本计算可以在各步骤间同时计算,而在产品成本去的比较及时。
逐步结转成本计算在步骤之间是连续的,逐步计算产成品的成本,其资料取得比较不及时。
4、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1)工作侧重点不同
财务会计侧重服务于企业外部各利益关系人(对外报告会计) 管理会计侧重服务于企业内部各管理层次(对内报告会计) (2)工作依据不同
财务会计受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约束
管理会计不受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约束,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3)工作程序不同
财务会计程序固定,凭证—账簿—报表 管理会计没有固定程序 (4)作用时效不同
财务会计反映过去,侧重于核算和监督
管理会计控制现在,规划未来,属于经营管理会计 (5)工作范围不同
财务会计反映企业整体信息
管理会计反映局部信息,如部门、产品、方案等 (6)计算方法不同
财务会计运用一般数学方法(加减乘除)
管理会计大量营运现代数学方法(微积分、线性规划、概率论等) (7)信息精确程度不同
财务会计力求精确,数字必须平衡 管理会计相对精确 (8)计量尺度不同 财务会计用货币计量
管理会计用货币计量、非货币计量,如:实物量度、关系量度 (9)报表不同
财务会计:报告重点—整个企业;具有法律责任;定期报告
管理会计:报告重点—企业各部门、各地区、产品的财务成本资料;不具有法律责任;不定期报告
五、 业务题(3*10分=30分) 1、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P58)
某企业设有供电车间和供水车间两个辅助生产车间,4月供电车间发生费用为56 000元,
供水车间发生费用为10 000元,劳务供应情况如下表: 受益单位 甲产品 基本生产车间 乙产品 一般耗用 辅助生产车间 供电车间 供水车间 合计 供电车间(度) 40 000 30 000 25 000 — 12 000 5 000 112 000 供水车间(吨) 1 000 1 500 300 800 — 400 4 000 行政管理部门 假设供电车间计划单位成本0.5元/度,供水车间计划单位成本3.5元/度。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采用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分别分配辅助生产成本。
2、 预定分配率法(P72+P76:2)
某车间制造费用全年预算额为115 460元,全年各种产品计划产量为:甲产品2 200件,乙产品1 500件。单位产品工时定额为:甲产品8小时,乙产品5小时。3月份的实际产量为:甲产品180件,乙产品120件。3月份实际发生制造费用为9 200元。 要求:(1)按预定分配率法分配3月份制造费用。
(2)若全年实际制造费用发生额为114 608元,按预定分配率法已分配制造费用116 000元,实际产量为:甲产品2 300件,乙产品1 450件。对“制造费用”科目的年末余额进行调整,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3、约当产量比例法(P92) 4、定额比例法(P97)
企业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丙产品费用,有关资料如下表: 成本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定额 3 000 2 000(工时) 实际 3 500 2 500 1 500 7 500 本月生产成本 定额 7 000 3 000(工时) 实际 7 500 3 500 2 500 13 500 本月丙产品完工100件。单件定额:原材料80元,工时定额40小时。
要求: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及月末在产品成本。 5、简易分批法(P126)
6、假定某企业只产销一种产品,其有关资料如下:生产量2000件,销售量1800件,期初存货0件,边际贡献率60%,原材料6000元,计件工资4000元,其他变动制造费用每件0.4元,固定制造费用总额2000元,变动销售与管理费用每件0.2元,固定销售与管理费用总额为300元。
(1)根据给定的边际贡献率确定售价 (2)用两种方法计算单位产品成本 (3)用两种成本法编制损益表
(4)说明两种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不同的原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