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闫萍
来源:《学周刊》2021年第15期
摘 要:写字教学和书法教育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和能力,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其审美能力。从古至今,每个时期都有非常优秀的书法大家,书法文化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故而在教学中应重视书法教育,提升學生的书法水平。文章对小学写字教学有效性与书法教育特色的实践进行了相关研究。
关键词:写字教学;有效性;书法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15-007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5.038
书法具有能够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体验到传统书法文化的魅力与美感,而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较小,对很多事物都有好奇心,在此时加强写字教学与书法教育,能够激发学生对传统书法文化的兴趣,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还能提升其书法水平,并且有利于传承我国的书法文化。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对写字教学有效性与书法教育特色的实践研究,将二者融合在一起,全面强化写字教学与书法教育的价值。 一、小学书法教学现状
从我国当前小学阶段的书法教育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与教学重点出现偏差,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重视识字教学,忽视书写的重要性。这是很多教师都会犯的错误,在讲解和分析汉字的过程中,没有将识字教学与书写练习结合起来,导致教学活动与实际教学需求、教学目标脱节,课堂教学中学生练习的时间较少,教师也没有针对学生书写的方法进行指导,导致写字教学有效性与书法教育特色难以实现。
第二,教师普遍将学生练习写字的时间安排在课余,教师的要求就是简单的书法练习,只要求学生会写,这样很难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同时,教师也很难发现学生书法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导致学生虽然能够写字,但是字的规范性、工整性都受到影响[1]。
第三,教师本身没有意识到书法教育的重要性。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只要会认字、会写字就可以,没有意识到书法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价值;甚至个别教师认为书法教育可有可无,对于学生是否掌握字形、是否掌握正确的书法技巧等并不关心,忽视学生按照正确笔顺书写的作用,导致学生养成不良习惯,影响书法教学效果。 二、小学写字教学有效性与书法教育特色融合的作用
小学写字教学有效性与书法教育特色融合起来,作用非常明显:其一,有利于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汉字是构成文化的基础,在汉字的支持下我们能够对其他知识进行正确解读,了解不同时期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文化特色,并且传承这一特色。其二,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字的美观性、工整性直接影响他人的看法,“字如其人”这一说法在现代化的社会中仍然很重要,很多人在不了解的情况下,还是会通过“字”来判断和初步评价另一个人。其三,陶冶性情。练字能使一个人静心、修身,在练字时总是考虑如何将其写好,花费较多的精力,不仅能够拓展兴趣,还能够达到陶冶性情的目的。
三、小学写字教学有效性与书法教育特色的实践 (一)加强教学趣味性
书法是我国非常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书法教育特色中教师可以将其与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方法结合起来,加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培养学生对书法的兴趣,使其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掌握更多的书法知识。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好奇心能够使其对趣味性较强的内容保持热情,因此教师在写字和书法教学中进行创新教学,始终保持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保持对学生的吸引力,并且以学生对书法知识的了解作为基础,设计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在讲解书法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有效措施使学生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准确记住书法基础知识的每个细节;同时,在练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全心全意投入,从实践角度提升学生的书法水平。写字作为小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教学中融入书法教育,在认字和写字练习中增加书法形式的写字练习,使学生在认字的同时,掌握书法技巧,既提高写字教学的有效性,又能够实现书法教育目标。但无论采用何种形式将二者融合,都需要教师注意教学活动的趣味性。 (二)理论与练习结合
小学写字教学有效性与书法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将理论与练习结合起来,利用书法大家的个人事迹、书法历史以及书法技巧等进行理论知识教学,并在完成本节课理论教学内容后指导学生练习。因此,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保证课上既有理论内容,又有时间练习,将理论与练习科学地结合起来,保持课堂教学的新鲜感,促使学生在整节课中都保持良好的状态学习书法知识[2]。
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因好奇心的驱使会对教学内容产生探索的兴趣,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书法练习时也可以利用这一点,使其积极地参与,将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在练习中。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可以综合考虑影响学生积极性的因素,充分融合理论与练习知识,注意预留练习时间,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练习,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实现书法特色教育的同时,提高写字教学的有效性。 (三)营造良好的氛围
学习氛围是指班级内学生针对某一知识或学科所形成的学习风尚,班级中的学习氛围是影响学生积极性的关键因素,故而营造良好的氛围具有必要性。小学阶段的书法教育不是关键性的文化课,很多学生不够重视,不仅影响教学质量,还影响学生对我国书法传统文化的认识,影响文化的传承。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对学生加以引导,在班级内营造良好的氛围,则能够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进行书法练习,在课堂教学中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在课余时间也能积极练习书法,以认真的态度面对书法练习。为达到营造良好氛围的目的,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优化教学环节,利用有效措施调动学生学习书法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练习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长期坚持练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教学讨论,使其逐步爱上书法。此外,写字与书法有很多相通之处,提升学生的书法水平,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写字质量,保证写字教学的有效性。 (四)重视写字规范性
小学写字教学对规范性的要求较高,教师的范写尤为重要,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掌握写字的运笔过程和方法、落笔轻重,还能点燃学生写字的热情,使其清楚正确的书写方法,写出优美的汉字;同时,这个过程还能够激发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写字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尽量选择具有普遍和典型意义的,可以从字的结构上指导学生汉字的书写方法,教师示范时要尽量放慢动作,将汉字分解。小学阶段的学生模仿能力极强,教师的言行会对其产生很大影响,写字教学也不例外。教师想要保证写字教学有效性和书法教育特色,在实践中就需要重视写字规范性,并做好示范教学,在提高学生写字效率和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书法能力,实现写字教学和书法教育目标。 (五)对学生严格要求
严格要求学生,是保证小学写字教学有效性和书法教育特色的重要措施。掌握笔画的正确书写方法,才能保证写字的正确性与美观性,所以想要学生写好字,就要指导学生掌握笔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严格指导学生,一笔一画、认认真真地完成汉字的书写练习。首先,汉字有很多结构,在小学阶段通常使用田字格、方格本练习,这就需要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即学生要观察字的结构,确定汉字在田字格或方格中所占的位置和比例;而后按照范例反复练习,逐渐掌握字的形态,最终在没有田字格或方格的约束下也能够写好字[3]。整个书写的过程要保证规范性和准确性,并在完成之后与范例进行对比,分析“字”
的不足,通过练习不断强化写字能力。在写字的过程中还要保持心态平和,掌握字的形体和结构,了解我国汉字书写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才能写好字,并且有利于学生寫出有特色的汉字。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手把手教的方式帮助学生进步。一个班级中的学生能力各不相同,在写字教学和书法教育中的学习效果也会有差别,对于感悟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手把手教的方式进行汉字的示范教学,耐心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其熟悉正确的运笔方法,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运笔习惯。经过长期的学习和练习,学生能积累丰富的知识,掌握科学的写字方法,在保证写字教学有效性和书法教育特色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六)提高评价科学性
新课改更为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写字教学与书法教育同样如此,学校需要按照新课改的相关要求,优化写字教学与书法教育,完善评价的科学性,保证对学生评价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做好以下几点:1.确定评价目标,促使学生朝着目标发展。2.制订统一的评价标准,将写字、书法学习的过程、方法、知识技能、价值观以及情感态度等内容融入其中,保证评价的全面性。3.丰富评价内容,从立体化、全方位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正确评价,对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及结果等展开评价。4.重视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对课堂教学内外进行综合评价。5.在评价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健全评价机制。在写字教学与书法教育中,只有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全面性、完善性,才能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从而保证写字教学有效性和书法教育特色,实现教学目标。 三、结语
新课改对小学阶段的教育提出很多要求,教师不仅要在教学过程中讲解基本知识,还需要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养成更多更好的兴趣爱好。书法不仅是小学阶段的教学任务,还要以学生喜欢的方式激发其对书法的兴趣,使学生将书法作为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学习和发展。此外,教师将写字教学有效性与书法教育特色结合起来,可显著提高学生写字能力和书法水平,有利于实现写字和书法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平宏.书法教育的坚守与创新——以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书法特色学校建设为例[J].江苏教育,2019(93):11.
[2]赵彦.小学写字教学有效性与书法教育特色的实践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3):58.
[3]陈伟伟.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6):164.
[责任编辑 张宏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