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青少年厌学成因及对策

2021-08-07 来源:九壹网


青少年厌学成因及对策

生活快乐,是一个人最简单也是最大的愿望。对一个青少年学生来讲,谁不想学习优秀?谁不想受人称赞?可是他们中有一部分人却要从学习中逃开,这是为什么?

首先,我国现行教育体制存在一定弊端。一月前,正值我校月考,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在考场上问我:“老师,咱们现在这考试,有什么意思呀?”

无独有偶,2012年4月9日,启东市某中学经历了一场不小的“风波”。当天上午,学校举行升国旗仪式,高二文科班学生江某在国旗下发表讲话时,将之前老师“把关”过的演讲稿,悄悄换成另外一篇抨击教育制度的文章。“我们不是机器,即使是机器,学校也不该把我们当成追求升学率的工具!”“现在的生活根本不是我们想要的!”

中国教育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却忽略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我国很多一线教师也觉得中国教育有弊病,而且专家、政府也在不宜余力地加以改革。无论如何,教育应该是让青少年快乐参与的一项事业。尊重学生的个性,倡导学生的自由发展,应是我们教育改革一直追求和最终达到的目标。

其次,学校方面原因。在大环境中考、高考压力下,虽然学校高举素质教育的大旗,却不得不被迫进行考考考的演练,否则生源成问题,生存成问题。一线教师在尝试教育改革之余,还要时刻牢记成绩这一经典的过关秘籍,并时刻拿出,演练一番。一方面,受中考、高考压力的影响,要提高学生成绩,就要给学生创造竞争的氛围;另一方面,要尊重学生隐私,就不能让其他学生知道其他孩子的成绩,可是家长、上级却问你要升学率,怎么办,只能在夹缝中想办法,一不小心,就成了违规操作!一线教师在夹缝中生存,学生在这样的升学压力下,也可能失去学习兴趣。

再者,社会因素。整个社会都以中招成绩、高考成绩衡量学校的知名度、教学质量;强大的就业压力使人们也笃信成绩就是一切;文凭的高低还是职场转战的重要砝码,这都迫使教育必须紧跟中考、高考这颗指挥棒来转动。

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一方面希望孩子在学校受到人性化的尊重,一方面却问学校要成绩、要质量。学校也只有投入这一怪圈,督促孩子勤加练习,于是,部分孩子可能因此而厌学。我们不禁要问:教育何去何从?

最后,学生长期从事学习,厌学现象不可避免会时有发生。“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是一句人人皆知的古语。但是我们成年人都知道,任何一件事的成功,都需要毅力、坚持。可是,学生有时却做不到,于是厌学现象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

青少年学生、专家学者、一线教师还有家长客观上都不愿意孩子们讨厌学习,

如何解决厌学现象成为有识之士都在关心和探讨的问题。

一、改革现存教育体制,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现在的分数虽然已经不能成为衡量学生学业的成绩的全部,但是在中招、高招这些重分量的考试中,仍然占有绝对的重要位置。重视学生的教育不仅是要改革中招、高招模式,而且更应该是让青少年按照他们所渴望的去学习,喜欢什么,就学习什么。国外有很多五花八门的课程,甚至会教学生如何去生活,如何做木工,如何谈恋爱,这些都会作为大学录取的参考,这种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借鉴。著名学者易中天认为:“中国教育至少在口头上是讲‘全面发展’的,但从来不讲‘自由发展’”。当然现行教育体制也有好处,比如让学生学会吃苦耐劳,有定力,有耐心,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比如教他们如何尊敬师长,尊敬上级,锻炼记忆力等。

二、改变教学方式

长期让成年人从事枯燥的活动,也会厌倦,青少年更是如此。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校应多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活跃校园生活,使学生爱校如家,乐学思学;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有益尝试和创新,多给与学生展示个性的舞台;教师应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多与学生交流沟通,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学习上的困难,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令而行,行其所服”。共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师生在科学的大道上携手而行。

三、依法打击不良经营行为,树立良好道德风尚;社会、家长还要形成宽松的氛围,不以文凭、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好坏、优劣

对于网吧、歌舞厅等场合的违规行为要依法予以制裁,大力树立社会主义良好道德风尚,为青少年学习保驾护航;社会应倡导不拘一格降人才,改变人才评价机制,让真正有能力的人能脱颖而出。家长应多些鼓励,少些抱怨;多给孩子一些选择空间。

四、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和意志力教育,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的持久性

学习是一件持之以恒的事情,要不得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只有自己努力学习,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才能为国家社会做贡献,也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自身价值。当前青少年普遍缺乏奋斗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毅力,这是我们仍然必须花大力气引导的。

青少年厌学问题,是个社会性的综合问题,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青少年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才能最终解决。希望经过我们的努力,未来中国的青少年能够发自内心的觉得学习是一件非常的快乐的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