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中地理结业考试复习提纲(商务星球版)

2022-10-15 来源:九壹网
七年级上学期地理复习题(商务·星

球版)

第一单元 地 球

第1课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形状】

1.人们对地球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如我国周代就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盖天说;后来我国东汉天文学家张衡提出“浑天说”,认为“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最后人们终于知道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2.1519年9月,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出发,渡过大西洋,绕过南美洲的南端,进入太平洋,然后穿过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于1522年9月回到原来的地方。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3.1961年4月16日,苏联“东方一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宇航员加加林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亲眼目睹地球是个球体的人。 4.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1)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

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且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2)站得高,看得远。

(3)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月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地球的大小】

1.读“地球大小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A代表地球的极半径,长度是6357千米; (2)图中B代表地球的赤道半径,长度是6378千米;

(3)图中C代表地球的平均半径,长度是6371千米;

(4)图中D代表地球上的赤道,周长是40000千米;

(5)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

1

(6)从上面的数据说明,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

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2.说明地球大小的数据:①地球的半径;②地球的赤道周长;③地球的表面积。

第2课 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网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地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2.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及其分布。

3.地球仪的用途: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表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还能够形象直观地演示地球的自转、公转等现象。

4.地轴是假想的地球旋转轴。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是北极,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是南极。

5.地球表面与南、北极点距离相等且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就是赤道。 【纬线和经线】

1.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叫纬线。 2.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与赤道垂直的半圆,叫经线。

3.经线和纬线的比较: 经线 纬线 形状 半圆 圆 都相等。 长 度 是 否 相 等 不相等,赤道最长,由赤道向南北两极【纬度和经度】 1.地球线有无为了区纬线,人们标定的度数,度。 2.在南

美洲厄仪的纬数条,分每条们给它了不同叫

瓜多尔首都基多市中心以北24千米处,耸立着一

座著名的赤道纪念碑。

3.人们把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定为0°纬线,也就是赤道,度数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逐渐增大,最大值为90°;赤道以北的称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称南纬,用“S”表示;北极就是北纬90°(写作“90°N”),南极就是南纬90°(写作“90°S”)。

4.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赤道(即0°纬线)为界的;此线以北的半球为北半球,以南的半球为南半球,即纬度是北纬的就在北半球,纬度是南纬的就在南半球。

5.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的划分:(看右图) (1)图中字母表示低纬度的是A,纬度范围是0°-30°,

即0°-30°N和0°-30°S。

(2)图中字母表示中纬度的是B,纬度范围是30°-60°,

即30°N-60°N和30°S-60°S。 (3)图中字母表示高纬度的是C,纬度范围是60°-90°,

即60°N-90°N和60°N-90°S。 6.几条比较重要的纬线:赤道是0°的纬线;北回归线是23.5°N的纬线;南回归线是23.5°S的纬线;北极圈是66.5°N的纬线;南极圈是66.5°S的纬线。

7.地球仪的经线有无数条,为了区分每条经线,人们给它们标定了不同的度数,叫经度。 8.经度的划分:国际规定,把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

治天文台旧址的那条经线,定为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度数由0°经线向东西两侧逐渐增大,最大值为180°,由0°经线向东到180°为东经,用“E”表示;由0°经线向西到180°为西经,用“W”表示。180°的经线只有一条,叫180°经线。

9.两条相对的经线就组成一个经线圈,例如:70°

E和110°W就组成了一个经线圈;43°W和137°E就组成了一个经线圈。

10.国际上规定,用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2

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20°W以东到160°E的半球为东半球,20°W以西到160°E的半球为西半球;或者20°W以东,160°E以西的半球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的半球为西半球。

11.东西半球的判断:看经度,东经度大于160°E在西半球,小于160°E在东半球;西经度大于20°W在西半球,小于20°W在东半球。 12.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 【经纬网】

1.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就构成了经纬网。 2.用经纬球表面点的位方便。在

网来确定地任何一个地置,既准确又因此,经纬网事、航海、航通以及气象许多方面,都

空、交观测等有广泛的用途。 3.利用经纬网定位:(看右图) (1)写出图中A、B、C、D的经纬度: A的纬度是

50°N,经度是75°W。

B的纬度是10°N,经度是45°W。

C的纬度是50°S,经度是15°E。 D的纬度是20°S,经度是75°E。 (2)写出图中A、B、C、D四点所在半球: 在北半球的是A B,在南半球的是C D。

在东半球的是C D,在西半球的是A B。 (3)图中A、B、C、D四地:

在低纬度的是B D,在中纬度的是A C。

中央经线是75°E;西9区的中央经线是135°W。 4.时区的计算: 经度数÷15=商„余数 余数小于7.5°就用商为时区数,大于7.5°就用商+1为时区数 如:118°E就在东8时区,65°W就在西4时区。

5.伦敦时间就是中时区的区时,也就是0°经线的地方时。

6.我国东西跨5个时区,使用起来不方便,我国就使用北京所在的东8区的区时,作为统一使用时间,这就是“北京时间”。也就120°E的地方时。 7.区时的计算:记住口诀,画出下图(注意图中正数为东时区,负数为西时区),就可以计算了。

第3课 地球的自转

【昼夜更替】

1.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朝向太阳的一半为白昼,背对太阳的一半为黑夜。这样,地球上就有了昼夜之分。

2.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更替,地球表面就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1.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3.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24小时,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一天。 【时间的差异】

1.由于地球不停自西向东自转,总是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这样地球上同纬度地区偏东的地点比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也就出现了时间的差异。

2.在东西方向上由于经度不同而形成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

3.地方时的计算:看课本P12活动2、3题。 【区时和日界线】(选学)

1.国际上规定,每隔经度15°划分为1个时区,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0°经线所在的时区为中时区,向东、向西分别叫做东时区和西时区。东12区和西12区各跨经度7.5°,两个时区合并为一个时区,叫东西12区。

2.每个时区均采用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这是该时区的“区时”。

3.中央经线的计算:时区数×15°。如:东5区的

3

区时计算办法巧, 时差(时区之差)先算好, 明

确时差再计算, 东加西减就知晓。 如:东5区的时间为5月1日8时25分,则西6

区的时间是4月30日21时25分,北京时间是5月1日11时25分。

计算过程:西6区时间=5月1日8时25分-{5-(-6)}时=4月30日21时25分

北京时间=5月1日8时25分+(8-5)时=5月1日11时25分

8.1884年召开的国际经度会议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9.日界线西侧的东12区与东侧的西12区时刻相同,日期正好相差一天,从东12区向东越过日界线进入西12区,日期要退1天;从西12区向西越过日界线进入东12区,日期要进1天。

第4课 地球的公转

【四季变化】

生活中,四季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冷暖的不同,植物生长的变化,太阳升落时间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正午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 【公转的方向和周期】

1.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叫地球的公转。 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3.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4.地球公转的重要特征: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这样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从而形成四季的变化。 5.读右下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 (1)在地球公转轨道上标出地球公转方向和在北

极上空标出地球自转方向。(如图箭头) (2)当地球公转到A位置时,太阳直射赤道(纬

线),北半球是春分日(节气),日期是3月 21日前后;当地球公转到B位置时,太阳直 射23.5°N(纬线),北半球是夏至日(节气), 日期是6月22日前后;当地球公转到C位置 时,太阳直射赤道(纬线),北半球是秋分日(节气),日期是9月23日前后;当地球公转到D位置时,太阳直射23.5°S(纬线),北半球是冬至日(节气),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

(3)表示北半球春季的是A→B,月份是3、4、5

月,南半球为秋季(季节);表示北半球夏季的是B→C,月份是6、7、8月,南半球为冬季(季节);表示北半球秋季的是C→D,月份是9、10、11月,南半球为春季(季节);表示北半球冬季的是D→A,月份是12、1、2月,南半球为夏季(季节)。

(4)北半球白昼最长的一天是夏至,最短的一天

是冬至。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是夏季,最低的季节是冬季。 【五带的划分】

1.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纬度不同的地方,受到阳光照射的情况也不同,冷热就有差别。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2.读右图“五带划分示意图”,回答:

4

(1)划分五带的根据是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

(2)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五带名称及范围:

A是热 带,纬度范围是0°-23.5°。 B是南温带,纬度范围是23.5°S-66.5°S。 C是南寒带,纬度范围是66.5°S-90°S。 D是北温带,纬度范围是23.5°N-66.5°N。 E是北寒带,纬度范围是66.5°N-90°N。

B

和D合称温带, C和E合称寒带。 (3)填出五带分界线

的名称及度数:

a是北极圈,纬度是66.5°N; b是北回归线,纬度是23.5°N;

c是南回归线,纬度是23.5°S; d是南极圈,纬度是66.5°S。

(4)有阳光直射的是热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寒带(或北寒带和南寒带),既无阳光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温带(或北温带和南温带)。

(5)我国地跨五带中的北温带和热带,大部分地区在北温带。

(6)热带的气候特点是终年炎热;温带的气候特

点是四季变化明显;寒带的气候特点是终年寒冷。

【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选学)

1.读“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

图“,回答问题: (1)一年中,太阳直

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有规律地

作回归运动。

(2)北半球的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随后直射点北移;

到了夏至日,太阳直射点移到了北回归线上,之后向

南移;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回到了赤道上,并继续向

南移;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到达南回归线,之

后向北移;第二年的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回到赤道。至此完成一次回归,并开始进行下一次回归移动。

(3)一年中,在南北回归线上,太阳直射一次;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直射二次。 2.读右图“太阳光照图”,回答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23.5°N,日期是6月22日

前后,北半球是夏至(节气)。

(2)在A、B、C、D、E五地中,昼短夜长的是D地,昼长夜

短的是B地,昼夜等长的是C地,有极昼现象的是A地,

有极夜现象的是E地。

3.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与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

节气 夏至 秋分 冬至 春分 赤道 居中 昼夜等长 南回归线 最小 昼短夜长 赤道 居中 昼夜等长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北回归线 正午太阳高度 最大 昼长夜短 昼夜长短 第1课 地图的基本要素

【绘制校园平面图】

1.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和图例和注记。 2.根据比例尺可以算出图上两点间的实地距离;根据指向标可以确定方向;根据图例和注记可以知道图中符号的含义。 【地图上的方向】

1.看地图,要学会辨方向。在地图上有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确定了东南西北方向,就能确定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方向。

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线确定方向,即: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来定向。在北极点,四面八方都朝向南方;在南极点,四面八方都朝向北方。

3.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定方向,一般指向方。 4.既无经指向标常用“面北下南,定方向。 【比例尺】

1.地图上的比例尺,是指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又叫缩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比例尺有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三种表示方法。

写法如下: 数字式 文字式 线段式 纬网,又无的地图,通对地图,上左西右东”标指向北

例如:“1:1000000”或者“1/1000000”或者 例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千米”或例如:。 3.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反之,比例尺越大。比例尺小的地图表示的范围大,内容简略;比例尺大的地图表示的范围小,内容详细。

【图例和注记】

第二单元 地 图

5

1..图例和注记是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符号和它们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能够帮助我们区别不同类型的地理事物,了解它们的特征。 2.记住课本P23页图2.9的常见图例。

地形图。

3.等高线图的基本特点:①同一条等高线上海拔高度相等;②等高距(指两条相邻等高线的高度差)全图一致;③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只是有的不能在一幅图上完全呈现出来;④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但在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合;⑤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等高线愈密集,则坡度愈陡,等高线愈稀疏,则坡度愈缓。 4.主要地貌的地形部位和等高线形态特征: 地形部位 地 形 部 位 特 征 等 高 线 特 如征 图 第2课 地形图的判读

【海拔和相对高度】

1.地面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也叫绝对高度),单位是米;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2.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总称地形。 3.常见的地形类型有平原、高原、丘陵、山地和盆地等五种。

4.五种主要地形类型的特征:

地形类型 海 拔 特 征 地面广阔平坦。 地 表 形 态 特 征 山 中间高,四周等高线闭合,等高图峰 低 线标高由外向内递① 增 盆地或洼地 陡 垂直的山坡 地面起伏和缓,边缘陡峻。 崖 中间低,周围等高线闭合,等高图高 线标高由外向内递② 减 等高线重叠在一起 图⑥ 平 200米以原 下 高 500米以原 上 山 500米以地 上 坡度较陡,沟谷较深,相对高度大于100米。 相对高度较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小于100米。 鞍 两个山峰之间山谷线最高处 部 的低地 图⑤ 丘 不超过陵 500米 山 山顶到山麓凸脊 出高耸的部分 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图③ 山 山脊之间低洼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图谷 的部分 ④ 盆 没有一定地 的标准 四周高,中间低。 5.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制作而成的,是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着上深浅不同的颜色,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和海底的起伏状况的地图。

6. 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立体感强,它既能表示海拔,又能表示相对高度;既能表示地势,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示各种地形类型。

6

【等高线地形图】

1.在地图上,将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高线;在地图上,将水域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

2.用等高线来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叫等高线

第3课 地图的应用

【地图与生活】

1. 地图的种类很多,一般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两大类。其中,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水文图、气候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人口图、交通图、工业图、农业图等。

2.地图的种类很多,不同种类的地图有不同的用途,在生活中要学会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助我们设计合理的旅游线路和旅游方案;地形图在军事指挥中作用重大,在公路、铁路等工程建设中又可以帮助我们优化线路选址。 【地图家族新成员】

1.今天利用高科技手段,可以制作各种各样的新型地图,如影像地图,电子地图等。

2.影像地图,电子地图在资源调查、卫星导航、气象观测、天气预报、防灾救灾和军事指挥等方面的用途十分广泛。

如:城区图可以帮助我们确定目的地的位置,并根据目的地选择快捷的路线;交通旅游图可以帮

7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国土与居民

第1课 中国的疆域

1、地理位置:①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②纬度位置: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没有寒带,南部小部分位于热带;③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2、疆域:①疆域辽阔:南北跨纬度近50 度,长约5500千米;东西跨经度60多度,长约5200千米;②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陆上疆界22000多千米。

3、濒临海洋:①四海一洋:从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②内海:渤海、琼州海峡。③海岸线及岛屿:海岸线长约18000多千米,我国第一大岛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是海南岛。

4、领土四至: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最南端在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5、邻国:陆上临国共有14个: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为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4、位置的优越性:①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一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南北跨纬度很广,气候差异大、类型多,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②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东部沿海多优良海港,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国际贸易。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与众多临国发展边境贸易。 第2课 行政区划

1、三级行政区划:基本划分为省、县、乡三级。

2、省级行政区:共34个,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3、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的省是台湾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 4、记住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行政中心:(见书9页的表) 5、记住各省级行政区地图的轮廓特征及位置。

第3课 众多的人口

1、我国人口总数12、95亿。占世界人口的1/5以上。 2、我国人口的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3、人口的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政策的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4、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交通拥挤、住房困难、资源短缺、失业严重、环境恶化等

5、人口分布特点:东部多,西部少。人口地理界线:黑龙江省的黑河到云南省的腾冲一线。原因:东部地区多平原和丘陵,气候湿润多雨,交通便利,所以人口稠密。西部地区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干旱少雨,交通不便,生产力低,所以人口稀少。

第4课 和睦的民族大家庭

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占92﹪。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2、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

3、民族政策:各民族无论大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第二单元 自然环境

第1课 地形地势特征

1、地形类型: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2、我国地形特征: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地面积广大。(山地比重最大)

3、我国的地势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势第一、二阶梯分界线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三阶梯分界线是: 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一线。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丰沛的降水,同时使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沟通了中国东部和西部地区,方便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在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

8

富,宜建大型水电站。但在阶梯交界处也给东西交通带来不便。

第2课 地形分布

1、 山脉是地形的骨架。主要山脉: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东北—西南走向:台湾山脉、长白山—武夷山、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小兴安岭。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

2、四大高原及各自特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地表千沟万壑)、内蒙古高原(地面平坦,大部分是一望无际的原野)、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云贵高原( 地表崎岖不平,其中山间小盆地(或称坝子)是当地主要农耕区)。

3、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4、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5、 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6、 我国地形分布:东部以平原丘陵为主,中西部以高原盆地为主。 7、山脉两侧的地形区(29页活动1),三级阶梯内的主要地形区(29页活动2)。

第3课 气温和降水

1、气温分布:①冬季分布特点:总体上气温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很大。②夏季分布特点: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③温度带:根据积温的多少,划分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高原气候区。④1月等温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2、降水分布:①空间分布:东部多于西部,南方多于北方,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②时间分布:受季风影响,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多集中在夏秋季节,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降水年际变化大。③干湿地区:划分依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四类: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第4课 气候的基本特征

1、季风气候显著:两类季风:冬、夏季风(36页读图填表),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为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一线。季风区降水多,非风季风区降水少。季风气候主要自然灾害:旱涝灾害和寒潮。

2、大陆性气候显著:与世界上同纬度地区相比,全国大部分地区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较大,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3、气候复杂多样:①东部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西北部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地区形成高原山地气候。

第5课 长江

1、概况:发源地唐古拉山脉,流经省区有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共11个省市。流经地形区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上中下游划分地点:宜昌和湖口。注入海洋东海、长度6300千米。它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记住主要支流及位置)

2、①水能宝库:水能集中在上游河段,著名水电站有葛洲坝、三峡、二滩。②黄金水道:干流横贯东西,宜宾以下四季通航。 ③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以防洪为首要目标,兼有发电、航行、灌溉等多种功能。

3、防洪是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九曲回肠”的荆江河段的治理措施主要是裁弯取直。 4、开发利用长江:①航运,②发电,③灌溉,④淡水养殖。

第6课 黄河

1、概况:①发源地巴颜喀拉山脉,流经九个省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流经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四大地形区。注入渤海。上中下游分界点:河口、旧孟津。②知道主要支流:汾河、渭河、泾河。知道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具体位置。③我国第二长河(流量先天不足)。 2、黄河的治理:

②中游:(河口—旧孟津)忧患:大量泥沙入河,含沙量大增。成因:水土流失严重。治理措施: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

9

③下游:(旧孟津—入海口)忧患:地上河,易决堤出现洪灾,断流。成因:大量泥沙沉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治理措施:加固大堤,修建一批分洪、蓄洪工程。

3、治黄的关键是治沙,治黄的根本是搞好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 4、“塞上江南”——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第三单元 自然资源

第1课 自然资源

1、 自然资源:自然界中对人类具有利用价值的物质和能量。 2、 分类: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3、 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空间分布不均衡。 第2课 土地资源

1、 土地资源类型:①农业用地:耕地、林地、草地;②非农业用地(建设用地)。

2、 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①类型齐全,耕地、林地比重小,草地比重最大。②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小,而且各类土地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3、 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及分布:①耕地主要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耕地类型:秦岭—淮河以北是旱地,以南是水田。②草地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MM的非季风区西北内陆高原、山地。③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边远山区。

4、 土地资源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水土流失,乱占耕地,土地荒漠化等。(59页阅读) 5、 利用和保护土地的基本国策:“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第3课 水资源

1、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占全球总淡水的0.3%。

2、我国水资源的分布:①空间上东多西少,南多北少;(东南沿海最多,西北内陆最少)。我国缺水的地区:华北和西北地区。我国水、土资源的配合不合理,进一步加剧了北方的缺水状况。(华北地区:地多水少)。②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 3、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问题一:如何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解决方案: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工程,66页阅读);问题二:如何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解决方案:修建水库;问题三:如何解决浪费和污染严重?解决方案: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第四单元 经济与文化

第1课 农业的分布

1、 农业概况:大致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把我国分为东部农耕区和西部牧业区。农业的四大部门: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重要性: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2、 种植业分布:在东部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地区。南方:耕地类型:水田。粮食作物:水稻。经济作物:油菜、甘蔗。耕作制度:一年两熟或三熟。北方:耕地类型:旱地。粮食作物——小麦。经济作物——花生、大豆、甜菜。耕作制度:一年一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3、林业的分布:三大林区:东北林区(最大)、东南林区、西南林区。 4、牧业的分布:①类型:牧区畜牧业,农耕区畜牧业。②四大牧区:新疆牧区、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③著名畜种分别是:内蒙古三河马、三河牛,宁夏滩羊,西藏牦牛、藏山羊、藏绵羊,新疆细毛羊。

5、渔业的分布: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四大海洋渔场: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部沿海渔场、北部湾渔场。我国最大渔场是位于东海的舟山渔场。

第2课 农业的发展

1、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充分利用各地自然条件的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是我国农业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2、建设农业基地:①九大商品粮基地: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江淮地区、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②商品棉基地:华北平原、淮北、新疆(南部)。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

3、走现代农业之路:运用现代农业技术,发展高效农业。同时发展生态农业、节水农业等。 第3课 工业的分布

10

1、 地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2、 重工业是以生产生产资料为主的工业;轻工业是以生产生活资料为主的工业。

3、 我国工业分布呈现出沿海、沿江河、沿铁路线分布的特点。基本形成了东部沿海和长江沿岸两大工业地带。四大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重工业为主)、京津唐工业基地(北方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轻工业为主)。

4、82页活动图4.8和图4.9。

第4课 工业的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①特点:1.从业人员中科研人员所占的比重大;2.成本中用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所占比例大;3.产品科技含量高,更新换代快。4、此外能源、原材料消耗少,对环境污染小,产品附加值高。②分布:依附于大城市,大分散、小集中。③北京的中关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 第5课 交通运输网

1、 铁路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铁路枢纽有:北京、郑州、兰州、株洲、徐州。铁路干线:东西干线有: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南北干线:京哈—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

2、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运、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3、分布:东部铁路公路网密度大,西部铁路公路网密度小;高速公路主要:东部沿海地区。

4、水上运输:包括内河航运和海洋运输;内河航运:长江、珠江、松花江、京杭运河地位重要;内河干流航线多沿东西方向延伸,支流航线多沿南北方向延伸;南方的内河通航能力比北方大。海洋运输:沿海航线有北方航线(上海、大连为中心)、南方航线(广州、香港为中心)。 5、航空运输:主要国际航空港:北京、上海、广州、香港。

第6课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贵重或急需的货物而数量不大的用航空运输(飞机);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短程用公路运输(汽车)、远程用铁路运输(火车);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用铁路运输(火车)或水运(船舶)。 第7课 丰富多彩的文化

1、 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①传统民居与地理环境:北方民居:院落开阔(地形平坦),坐北朝南(便于采光),墙厚窗小(冬季低温,保温)。南方民居:院落较小(地形复杂),墙薄窗大(夏季高温,散热),屋顶坡度大(降水多,便于雨水流泻)。傣家竹楼:下层架空,上层住人(炎热,潮湿)。陕北窑洞:(气候干燥,冬季低温)。②饮食文化与地理环境:北方吃面食(种小麦);南方吃米饭(种水稻);新疆等地以肉奶为主(牧区);北方饮暖性的红茶和花茶(低温);南方饮绿茶(炎热)。

2、 地方文化与旅游业的发展:民俗旅游:黎族—竹竿舞;傣族—泼水节;汉族—赶庙会、扭秧歌、舞狮子、赛龙舟。中国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长城、北京故宫、苏州古典园林、丽江古城、承德避暑山庄、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皖南古村落、黄山、泰山等。

11

星球地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 我国的地理差异

第1课 四大地理区域

1、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气候、地形等自然地理要素。

2、 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3、 划分界线: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大兴安岭-长城一线;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一线;青藏地区与其它三地区: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一线。

4、 秦岭-淮河一线作为南、北方地区分界线的依据:1月0℃等温线、800 mm年等降水量线与该线吻合。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在气温、降水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同时在地形、水文、矿产、农业生产、传统文化等方面也有所不同。

5、 学习区域地理知识的常用方法:综合法和比较法。

第2课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 地形:(图5、5)北方地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太行山脉、黄土高原;南方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东南丘陵。

2、 气候:北方地区: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400-800mm;南方地区: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800 mm以上。

3、 土壤:北方地区:东北平原为“黑土地”,华北平原、黄土高原为“黄土地”;南方地区:东南丘陵为红壤,平原地区为水稻土。

4、 农业:北方地区:旱地为主,小麦、玉米、大豆、高粱、谷子、甜菜、棉花、苹果、梨等;南方地区:水田为主,水稻、柑橘、甘蔗、茶叶、荔枝、天然橡胶、蚕丝、椰子等。

5、 矿产:北方地区:煤炭、石油为主,山西煤炭、大庆油田等工业基地;南方地区:水能、有色金属为主,宜昌电力、湘中有色金属等工业基地。

6、 面积:北方地区占全国20%,南方地区占全国40%。

7、 人口:北方地区占全国40%,南方地区占全国55%。

8、 文化:北方地区:四合院、冰雕、滑冰、陕北窑洞、面食;南方地区:划龙舟、傣族竹楼、水上人家、傣族泼水节。

第3课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A、 西北地区: 1、 地形:(图5、8)内蒙古高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阿尔泰山、天山山脉、准噶尔盆地、吐鲁番盆地、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

2、 范围: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脉-阿尔金山-昆仑山脉一线以北,包括新疆、内蒙古以及甘肃、宁夏的北部。

3、 面积、人口:面积占全国30%,人口占全国4%。

4、 自然环境特征:本区地处大陆内部,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广大,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干旱是本区最主要的自然特征。

5、 植被分布:自东向西依次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原因为本区自东向西距海渐远,因而自东向西降水量渐少,从东部400 mm下降到西部50 mm以下。

6、 水资源:本区水资源匮乏,河湖稀少,多内流河,塔里木河是本区最长的内流河,水资源往往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7、 坎儿井:其水源来自高山冰雪融水,主要作用为新疆绿洲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8、 生态环境:本区大部分地区干旱缺水,植被覆盖率低,生态环境脆弱。 9、 民族:汉族和蒙古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等。

B、青藏地区:

1、 范围: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南,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

2、 面积、人口:面积占全国25%,人口不足全国1%。 3、 地形:(图5、12)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喜马拉雅山脉;

12

4、 河湖:黄河、长江(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青海湖、察尔汗盐湖。 5、 气候:高原气候和高山气候;冬寒夏凉,气温日较差大,太阳辐射强烈,日平均日照时间长,拉萨被称为“日光城”。 6、 民族:汉族、藏族;

7、 文化:藏族多信佛教,主要礼节有献哈达,敬青稞酒和酥油茶。

第六单元 首都-北京

第1课 祖国的心脏

1、 自然环境:北京位于华北平原西北端,东部、南部为平原,北部、西部为山地,东面为天津市,其它各面临河北省,气候为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2、 政治文化中心:政治中心:我国首都;中南海是党中央、国务院所在地;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新华通讯社、中央电视台是我国最重要的新闻机构。文化中心:集中了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众多科研机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百余所高等院校;国家图书馆、亚运村等众多文化体育场所。

3、 历史文化名城:50万年人类生活史、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众多的城楼、胡同、坛庙、寺观、王府建筑以及京剧、曲艺等。

第2课 现代化大都市

1、国际交往中心:北京与世界各地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首都国际机场是我国最大的国际航空港。 2、、交通运输建设:路网建设:地铁、轻轨铁路、各条环路、放射路、高速公路、立交桥;枢纽站点建设:北京西客站、北京站、首都机场。

3、街区建设: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交相辉映,如新建的平安大街。 4、城市绿地建设。

5、城市水网建设:新开挖的转河。

6、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四合院的存废、历史文化遗存、人口迅猛增长、沙尘暴天气、水资源匮乏、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

7、规划与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规划建设重点功能区:包括中央商务区(CBD)、国际传媒中心、金融街、王府井商业街等;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关村科技园区。 8、城市建设目标:建设人与环境和谐的城市环境。

第七单元 黄土高原

第1课 世界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1、位置、范围:太行山脉以西,乌鞘(shāo)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海拔1000-2000米。

2、地理环境的过渡性:地形:从平原向高原、山地过渡;干湿区:从湿润、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干旱区过渡;农业:从农区向牧区过渡。

3、地貌:覆盖着深厚的黄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分布区。地表破碎,沟壑纵横,黄土塬、黄土墚、黄土峁等黄土地貌广布。

4、地貌发育:塬、墚、峁分别处于黄土地貌的不同发展阶段。在流水强烈冲刷、切割作用下,黄土层先形成黄土塬,黄土塬进一步发展形成黄土墚,黄土墚再发展演变为黄土峁。

5、黄土高原的形成:风成说,黄土的老家远在蒙古高原、中亚以及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那里气候干燥,地表岩石在风化作用下不断破碎,形成粗细不等的颗粒,在风力的作用下将细小的尘土带来本区,经过百万年堆积,形成今天的黄土高原。

6、文化: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是我国农耕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黄河流域成为世界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黄土风情:戴白头巾,以面食为主。 第2课 黄土高原的治理和开发

1、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

2、水土流失的危害:导致土地肥力下降、河流含沙量剧增、旱涝灾害频繁等,严重制约着本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13

3、水土流失的原因:黄土质地疏松,多孔隙,易受流水侵蚀;黄土层受水侵蚀后,强度降低,极易塌陷;地表缺少植被保护,夏季多暴雨;乱垦滥伐和过度放牧破坏了地表植被;修路、采矿等工程建设对地表的破坏;人多地少,生产方式落后等。

4、综合治理:一方面把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筑梯田、修堤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逐步退耕还林、还草,杜绝过度放牧等。

5、煤炭资源丰富,其储量、产量均居全国第一,是全国的能源基地。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大,能源开发必须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同步进行。

第八单元 珠江三角洲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第1课 珠江三角洲

1、开放的前沿:优越的地理位置: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香港、澳门,南临南海,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国家的扶持政策:1980年,我国建立4个经济特区,其中深圳、珠海均位于珠江三角洲,1985年,整个珠江三角洲被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著名的侨乡。

2、外向型经济:珠江三角洲利用紧邻港澳优势,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先进经营管理方式、最新工商科技信息,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本区已成为我国重要外贸出口基地。

3、“前店后厂”的地域经济合作模式:“前店”:香港;“后厂”:珠江三角洲。

4、产业结构调整:目前,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心转移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上,珠江三角洲逐渐成为我国电子信息产品的重要制造和加工基地。

5、主要工业部门:世界著名的家用电器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

第2课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1、1997年7月1日与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分别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2、香港特别行政区:位于我国南海沿岸,珠江口东侧,西与澳门遥遥相对,北与深圳市毗邻,由香港岛、九龙、新界三部分等组成,陆地总面积1000多平方千米,人口约600多万。

3、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珠江口西南,背靠珠江三角洲,北临珠海市,东面距香港70千米,包括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等,陆地面积25平方千米,人口44万。 4、香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旅游中心,“东方之珠”、“购物者天堂”。

5、澳门:旅游博彩业、“海上花园”。 6、祖国内地对港澳的支持:内地促进了港澳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港澳经济结构的调整。

第九单元 台湾省 第1课 台湾省的自然环境

1、位置、组成: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海域,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临东海,南临南海。全省由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等组成,总面积3.6万平方千米。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在海洋交通运输和海防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分布在中部和东部,平原多分布在西部沿海,山地占三分之二,平原占三分之一,浊水溪是最长的河流。

3、气候:中部、北部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南海沿海为热带季风气候。6-10月多台风。

第2课 台湾省的经济与人口

1、生物资源:森林、樟脑、红桧、兰花、蝴蝶;农作物:水稻、小麦、甘蔗;水果:香蕉、菠萝、柑橘;“森林之海”、“海上米仓”、“东方糖库”。 2、矿产资源:东部山地:金、铜;西部平原:煤、石油;北部火山区:天然硫磺;大陆架:石油、天然气;“东南盐仓”。

3、海洋水产资源:台湾海峡是优良渔场。

4、旅游资源:日月潭、阿里山、阳明山。

5、以出口加工为主的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20世纪60年代前:农产品加工工业、纺织工业为主;20世纪60-70年代:吸收外资,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20世纪80年代后:高新技术产业和重工业:新竹高科技工业园区。 6、工业分布:西部平原。

7、工业城市:台北、基隆、高雄。

14

8、交通:环岛电气化铁路和高速公路;桃园机场时台湾最大机场;海运以高雄、基隆为中心。 9、城市:台北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省第一大城市;高雄为全省最大工业中心和最大港口。 10、人口:2200多万,多分布在西部平原。汉族占98%,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 11、文化:汉族祖籍多为福建、广东,闽南语为台湾主要方言,通用语为普通话。 附“中国之最”

1.中国省级单位邻国最多(8个)——新疆 2.中国最大的省级单位(160多万)——新疆 3.中国跨经度最广的省级单位——内蒙古 4.中国最大的岛——台湾岛 5.中国最大的沙岛——崇明岛

6.中国东部最高的山——台湾玉山 7.中国最长的河——长江

8.中国含沙量最多的河——黄河

9.中国黄土地貌最大的高原——黄土高原 10.中国最大的湖——青海湖

11.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 12.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

13.中国煤炭含量最多的省——山西省 14.中国海岸线最长的省级单位——山东省 15.中国最冷的省级单位——黑龙江 16.中国最大的海——南海

17.中国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

18.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19.中国最大的市——重庆市

20.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市

21.中国最年轻的省级行政单位——澳门特别行政区 22.中国长绒棉最多的省级单位——新疆 23.中国民族最多的省级单位——云南省 24.中国人口最多的省——河南省

25.中国人口密度最多的省级单位——澳门特别行政区 26.中国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 27.中国雨极——台湾火烧寮 28.中国最广的气候灾害——干旱

29.中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安徽省主要知识点

1)我省的行政中心是合肥,简称为皖。

2)流经我省的三大水系,自北向南分别是淮河、长江、新安江。

3)淮河将我省分为南方与北方。

4) 我省淮河以北是暖温带半湿润地区,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地区,季风气候明显。

5)我省淮河以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熟制为一年两熟。以北为小麦,熟制也为一年两熟。 6)我省两大粮食作物南方是水稻、北方是小麦,油料作物是油菜,经济作物是棉花。 7)位于我省淡水湖泊是巢湖。

8)我国十大旅游胜地中位于我省的是黄山。 9)我省最高峰是黄山莲花峰1873米。

10)按方位,我省位于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华东地区。

15

11)江南地区出现的伏旱在7月中旬到8月下旬,梅雨出现在春末夏初,洪涝在夏秋季节。

12)我省的最大气象灾害是旱涝灾害。宣城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的季节是夏季,梅雨是重要的降水过程。 13)我省主要地形自北向南为淮北平原、江淮低山丘陵、长江沿岸平原和皖南山区,另外还有一个巢湖盆地夹在其中,巢湖地区有我省的“鱼米之乡”之美称。宣城地形以丘陵为主。 14)我省人口6700多万人,面积为13.94万平方千米。

15)我省主要的少数民族有回族、壮族、满族。

16)安徽省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有黄山、西递村和宏村。

17)位于马鞍山的是铁矿,位于铜陵是铜有色金属矿,位于淮南、淮北的是煤矿。 18)我省有我国主要的南北向的铁路干线中京九和京沪线,东西向的陇海线。 19)安徽省有位于六安市的淠史杭灌溉工程。

20)我国历史上的四大米市,位于安徽省的是芜湖。 21)安徽省靠近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沪宁杭工业基地。 22)与安徽省相邻的省级行政区共有6个。

初中地理会考模拟试题(一)

一、选择题。

1、我国最东端、最北端所在省区是( )

A、黑龙江 B、内蒙古、黑龙江 C、黑龙江、辽宁 D、新疆、黑龙江 2、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是( ) A、蒙古 B、朝鲜 C、越南 D、日本

3、下列省区与简称、人民政府驻地的连线,正确的是( ) A、广西—桂—桂林 B、福建—闽—厦门 C、青海—甘—兰州 D、贵州—黔—贵阳

4、下列各组国家中,与我国云南省相邻的一组是( )

A、蒙古、俄罗斯 B、越南、老挝 C、尼泊尔、锡金 D、阿富汗、巴基斯坦 5、我国下列省级行政区中,有两个简称的是( )

A、湖北、湖南 B、西藏、台湾 C、山西、吉林 D、四川、云南 6、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维吾尔族 B、壮族 C、蒙古族 D、藏族 7、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 )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D、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秦岭—淮河

16

8、在渝、鄂两省区交界处的山脉是( ) A、太行山 B、武夷山 C、巫山 D、祁连山

9、当黑龙江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已在春耕生产了,这是由于我国(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B、东西距海远近判别大 C、地势垂直变化差异大 D、南北跨纬度很广 10、有关我国冬夏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 B、冬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吐鲁番 C、影响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冬季风 D、漠河镇是我国冬、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11、湖南省所属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是( ) A、暖温带、湿润地区 B、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C、亚热带、半湿润地区 D、亚热带、湿润地区 12、我国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区分别是( ) A、广州市和托克逊 B、海口和呼和浩特 C、火烧寮和托克逊 D、大连和拉萨

13、我国海域辽阔,素有“天然鱼仓”之称并分布有我国最大渔场的海域是( ) A、黄海 B、东海 C、南海 D、渤海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黑龙江北部降水少属于干旱地区 B、塔里木盆地气温较高属于热带 C、海南省属于热带 D、珠江三角洲属于热带 15、下列地形区中,位于非季风区的是( )

A、东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准噶尔盆地 D、云贵高原 16、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 )

A、曾母暗沙 B、海南岛 C、漠河 D、吐鲁番 17、我国内流区大致位于( )

A、东南部季风区 B、西北部非季风区 C、南部湿润地区 D、北部湿润地区 18、关于塔里木盆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暖温带 ②半干旱地区 ③干旱地区 ④草原广阔 ⑤地表植被以荒漠为主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⑤ 19、黄河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河段是( )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中下游

17

20、关于长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中游河段

B、“千里长江,险在荆江”,荆江河段水患最频繁 C、长江的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1/2,被称为“水能宝库”

D、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丰富、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但它不是我国第一大河

二、综合题

21、与我国陆上相邻的东南亚国家是 、 、缅甸。

22、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该地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族。 23、我国共有 个少数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 族。 24、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 ; ”。 25、我国地形的特点是 , 。

26、我国最大的高原是 ,最大的盆地是 。 27、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 ,最长的人工运河是 。 28、长江发源于 山脉,黄河泥沙主要来自 河段。

29、冬季我国南北温差 ,主要受 因素影响而形成的。 30、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区是 ,夏季气温最高的地区是 。 3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山脉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⑵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A B C D E F

⑶a、b、c三条河流中,含沙量最大的是 ,水量最丰富的是 ,汛期最长的是 。

⑷我国1月份0℃等温线经过图中的 山脉,它是我国 和 两个干湿地区的分界线,也是亚热带和 两个温度带的分界线。

18

3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上图省级行政区的简称依次为:( )

A、藏、桂、陕、湘 B、新、粤、甘、湘 C、青、秦、粤、湘 D、湘、甘、粤、新 ⑵上图中4个省区中的河流分别是:

A图 B图 C图 D图

⑶四省区降水量由多到少的排列为 ,反映了我国降水量地区分布的规律是 。

⑷A图中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该省区的地形特点是 。

⑸A、B两省区的民居建筑屋顶的差异是 。 33、读图回答问题:

⑴图中箭头所示的风是 风,风向是 。 ⑵受这种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是 区。

⑶在①②③④四城市中,降水量由多到少的排列是 ,说明我国降水的分布趋势是 。

19

34、用直线将下列地区与其所处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连接起来。 暖温带 东北平原 半湿润地区 中温带 塔里木盆地 湿润地区 热带 四川盆地 干旱地区 亚热带 海南省 半干旱地区 35、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⑴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水电站或水利枢纽:A C 支流:D E

⑵划分黄河上游和中游的地点是 ,图中数字代号是 。

⑶历史上有“黄河一害,惟富一套”之说。上游的 平原由于黄河的灌溉,形成了富庶的农业区;“害”主要发生在黄河的 河段。

⑷“地上河”主要是黄河泥沙大量在河床淤积,致使河床不断升高,最终超出地表而成为“地上河”。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 地区。

初中地理(中考)会考模拟试题(一)

参考答案

一、1、A 2、D 3、D 4、B 5、D 6、B 7、C 8、C 9、D 10、A 11、D 12、C 13、B 14、C 15、C 16、D 17、B 18、A 19、B 20、B

二、21、越南 老挝 22、新疆 维吾尔族 23、55 壮 24、大杂居 小聚居25、地形

20

多种多样 山区面积广大 26、青藏高原 塔里木盆地 27、塔里木河 京杭运河 28、唐古拉 中游 29、大 纬度位置 30、火烧寮 吐鲁番 31、⑴①天山 ②秦岭 ③大兴安岭 ④太行山 ⑵A青藏高原 B塔里木盆地 C内蒙古高原 D东北平原 E黄土高原 F华北平原 ⑶a b c ⑷②秦岭 湿润 半湿润 暖温带 32、⑴B ⑵塔里木河 珠江 黄河 长江 ⑶B、D、C、A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⑷维吾尔族 三山夹两盆 ⑸A平顶 B斜顶 33、⑴夏季 偏南 ⑵非季风 ⑶①②③④ 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34、A—②—c B—①—a C—④—b D—③—d 35、⑴A龙羊峡 C三门峡 D汾河 E渭河 ⑵河口 ② ⑶河套 下游 ⑷黄土高原

初中地理会考模拟试题(二)

一、选择题。

1、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我国多少毫米的年降水量线与一月平均气温多少度的等温线相吻合( )

A、800毫米年降水量线、0℃等温线 B、400毫米年降水量线、0℃等温线 C、800毫米年降水量线、5℃等温线 D、800毫米年降水量线、—5℃等温线 2、关于西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阿尔泰山位于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之间 B、塔里木盆地是天山断层陷落而形成的

C、哈密盆地海拔—155米,为我国陆地地势最低的地方 D、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 3、新疆瓜果特别甜的主要原因是( ) A、植物生长期长,夏季气温高,日照充足

B、云量少,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C、气温低,风力强 D、沙性土壤肥沃 4、下列地理事物中,与青藏高原“高”、“寒”特征无关的是( ) A、雪山连绵,冰川纵横 B、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

C、地热资源丰富 D、城镇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 5、关于台湾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西部平原地区水稻种植普遍 ②甘蔗和蔗糖闻名于世 ③四季鲜果不断,有热带、亚热带“水果之乡”的美称 ④茶叶、香蕉、菠萝驰名中外

21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6、下列关于香港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位于珠江口西侧 ②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③香港岛和九龙半岛之间的水域,是世界上最优良的天然海港之一 ④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和金融中心之一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7、香港对外贸易比澳门发达,最主要的原因是( )

A、香港人口比澳门多 B、香港有可停泊海洋巨轮的天然深水港湾 C、澳门与广州间没有铁路运输 D、澳门的自然资源没有香港丰富

8、下列地区中,依靠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发展成为我国著名灌溉农业区的是( ) A、河套平原 B、宁夏平原 C、河西走廊 D、成都平原

9、下面四幅图中的斜线部分,能正确表示我国主要牧区分布范围的是( )

10、我国北方农业以旱作为主,是由于( )

A、水分不足 B、热量不足 C、地势较高 D、土壤肥沃 11、西双版纳位于下列哪个省区( )

12、下列四幅图中,反映傣族人民生活的是( )

13、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的突出优势是( )

A、原有工业基础好 B、能源资源丰富

C、高等教育发达 D、紧邻香港、东南亚,便于引进外资和技术 14、珠江三角洲地区农作物熟制是( )

A、一年两熟或三熟 B、一年两熟 C、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D、一年一熟 15、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运动 B、流水侵蚀 C、流水堆积 D、风力侵蚀

22

16、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

①植被的破坏 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③开矿 ④发展畜牧业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7、治理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有( )

①修水库 ②平整土地 ③植树造林 ④修水平梯田 ⑤深耕改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⑤ 18、关于黄土高原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黄河下游,由黄河冲积物构成 B、北抵阴山与内蒙古高原相邻 C、位于太兴安岭—太行山脉一线以西地区 D、位于秦岭以北 19、长江沿江地带地形以( )

A、盆地、丘陵为主 B、平原、丘陵为主 C、平原、盆地为主 D、低山、丘陵为主 20、关于上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位于长江入海口,是全国最大的港口 B、拥有杨浦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C、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和重要的科技教育中心 D、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和重要的金融中心

二、综合题

21、我国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南方地区的主要植被类型是 。

22、我国西北地区地形以高原和 为主,青藏地区著名的畜种是 。 23、新中国的首都是 ,它位于 平原的北部边缘,背靠群山,面向渤海。

24、位于珠江口东侧的特别行政区是 ,西侧的特别行政区是 。 25、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 ,岛上面积最大的湖泊是 。 26、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是 ,最长的内流河是 。 27、位于珠江三角洲的两个经济特区是 、 。

28、西双版纳的典型植被是 ,与西双版纳相邻的国家是老挝和 。 29、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其原因之一是降水集中在 月份,且多 。 30、长江沿江地带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与 关系密切,这里有全国最大的城市 。

31、甲、乙、丙、丁四幅图分别是我国东部季风区南、北方四个平原地区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和各月降水柱状图,据图回答:

23

⑴四图中,农作物能一年三熟的是 图,一年一熟的是 图。 ⑵四图中,耕地类型是旱地的是 图,是水田的是 图。

⑶四图中,以种植冬小麦为主的是 图,能够种植甘蔗的是 图。 ⑷下列对乙图地区居民生活描述正确的是( )

A、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B、交通运输以陆路运输为主,汽车、马车是经常使用的交通运输工具 C、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D、水运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

⑸如果四图分别代表四座城市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则其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甲——北京 乙——武汉 丙——广州 丁——哈尔滨 B、甲——哈尔滨 乙——武汉 丙——广州 丁——北京 C、甲——哈尔滨 乙——广州 丙——武汉 丁——北京 D、甲——北京 乙——广州 丙——武汉 丁——哈尔滨 3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① (城市)② (城市)③ (核电站)④ (特别行政区)

⑵本区在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方法的优势下,发展了以 为主的多种加工工业和制造业。

33、读“台湾海峡两岸地区略图”,回答有关问题:

24

⑴图中①②③代表的我国的三大特大城市,根据它们的位置判断其名称分别是( ) A、①厦门 ②台北 ③高雄 B、①福州 ②台北 ③高雄 C、①厦门 ②基隆 ③高雄 D、①福州 ②基隆 ③高雄 ⑵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山) B (岛) C (湖泊) D (岛) 34、读“黄土高原位置图”完成下列各题。

⑴填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A B 省会名称:C D ⑵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主要表现在:

A B

⑶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特征是 ,水土流失是形成这一自然景观的主原因。 ⑷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应一方面采取 措施与 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 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35、读“长江沿江地带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25

⑴图中与长江干流相交的铁路干线,自西向东依次是:

A 线B 线C 线D 线E 线

⑵长江沿岸的大型钢铁工业基地除上海、重庆外,还有④附近的 钢铁工业基地,⑤附近的 钢铁工业基地,⑥附近的 钢铁工业基地。

⑶图中代号②代表的是 商品粮基地,③代表的是 商品粮基地。 ⑷长江沿江地带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列举两个)

初中地理(中考)会考模拟试题(二) 参考答案

一、1、A 2、D 3、ABC 4、C 5、C 6、D 7、B 8、C 9、D 10、A 11、D 12、B 13、D 14、A 15、B 16、C 17、C 18、D 19、B 20、B

二、21、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2、盆地 牦牛 23、北京 华北 24、香港 澳门 25、台湾岛 日月潭 26、塔克拉玛干沙漠 塔里木河 27、深圳 珠海 28、热带雨林 缅甸 29、7、8 暴雨 30、河流 上海31、⑴丙 甲 ⑵甲、丁 乙、丙 ⑶丁 丙 ⑷CD ⑸B 32、⑴广州 深圳 大亚湾 澳门 ⑵外向型 33、⑴B ⑵玉山 澎湖列岛 日月潭 钓鱼岛 34、⑴太行山 秦岭 兰州 银川 ⑵黄土高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 黄土高原的环境遭到破坏后很难恢复 ⑶千沟万壑 ⑷工程 生物 生产 35、⑴成昆 焦柳 京广 京九 京沪 ⑵攀枝花 武汉 马鞍山 ⑶洞庭湖 鄱阳湖 ⑷水土流失 洪涝灾害、酸雨等

26

2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