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在分数应用题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2022-12-23 来源:九壹网
新诨瓠导学2010.9 ・课程改革与创新・ 在分数应用题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贵州省遵义县茅栗镇下寨小学 谭祥金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教学一直以米足小学数学教学rf1 以后,很难把题中的情景和数量结合起来思考形成数量关 系。很多次,把不懂的学生叫到而前,}f:他连续地读儿遍, 而且把声音读的稍微响一点,或者针对性地把关键句或问 “头痛”的事,一些初教(甚至教了好儿年)分数( 分数)应 用题的教师,很怕教学这块内容,H 教学效果不 想。细细 分析起来,造成这一情况的原 不外乎两点:一、数量关系 较整数、小数应用题抽象,学生不易掌握;二、它关涉的量较 多,综合性和复杂性较大。基于此,我们在教学中除按一般 应用题的解题步骤指导学生学习外,应如何指导学生突破 这一难点呢? 我认为,数学教学是发展人的思维,提高人的智力的有 力手段,是培养与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的重要组 成部分。要真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师 首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树立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注重学 生的思维特别是抽象思维的培养和发展。如何真正将这些 要求体现在数学课堂教学之中呢?下面我就分数应用题教 学谈谈一些看法。我认为下面的这些做法是解决问题的正 确途径。 1.要重视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和“数学思维” 习惯的培养,夯实数学学习的基础。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 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 少?用除法计算,‘谁跟谁比,谁除以谁…;“已知一个数的 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或乘法方 程计算”。这三种类型是所有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教学 的根基,每一位学生必须熟练地会分析、列数量关系等式、 编题(以生活中的各种数量)和改编题型。要让学生掌握此 类应用题中的基本规律,认识到,分数应用题虽复杂,其基 本量却只有三个:单位“1”的量、比较量、分率。三个量中解 题关键是“单位1”的量,它可以基本判定是分数乘法或除法 应用题。如何找准“单位1”的量是分数应用题这个难点中 的难点。首先,细读教材,理解“单位l”的量的含义;其次, 抓住关键字找准“单位1”的量。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单 位1”的量前面常出现“是”、“比”、“占”、“相当于”等关键 字,我们应有意识地抓住这些关键字,找准“单位1”的量。 例如,“①甲数是360;②乙数比甲数多1/3;③比丙数少 1/3,丙数是多少?”分析:此题有三个已知条件,从“乙数比 甲数多”可以看出甲数是“单位l”的量;从“比丙数少”又可 以看出丙数是“单位1”的量。一道题有两个单位1的量,看 起来很复杂,不要紧,我们根据单位l的量的情况一步步分 析下去,用①②两个条件可求出乙数为360 x(1+l/3),乙 数变为已知量,是第三个条件中的比较量,由条件③可求出 丙数为360×(1+1/3)÷(1—1/3)。 2.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应用题阅读和分析能力 实践证明,不少学生缺乏阅读应用题的能力,题目渎了 题细渎儿遍,学生自然会解答了。这类学生,如果当面、有 针对性地辅导几次,再练一练,效果肯定会好一些。新课程 提倡“开放式”、“个性化”、“探究式”,但实践证明,对于应 用题水平低下的学生来说,“分析套路”也是很管用的,实际 上,课本例题下面的分析思路就是“套路”:把谁看作单位 “1”,根据……(关键句)可以知道“谁”的几分之儿(或 分 之儿)是多少,列成数量关系等式是……列式是……多说、 多练、多辨析,分析能力自然在“说”中培养起来。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思维处于无序思维向有 序思维的过渡阶段。因此,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和帮助学生 渡过这个阶段,引导学生在阅读数学课文和练习题时,训练 思维的条理性。例如,在教学简单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时,应 特别注重要求和指导学生分析表示数量间关系的句子,如 “我班男生人数是女生的4/5”,说说谁与谁相比,把谁看作 单位“l”,单位“l”的儿分之几是谁?然后再根据一个数乘 分数的意义列出等量关系,寻求已知量和未知量,根据关系 进行解答。 圈 3.指导学生形成知识迁移,并提高到实际运用 新知识点发现后,计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在数量关系中 寻找必要的关系,提出中问问题并解答,使学生头脑中形成 清晰的解题思路。我在教学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时, 并没有直接出现完整的例题,而是先给出“国家一级保护动 物丹顶鹤,2001年全世界约有2000只,我国占其中的1/4”, 接着问,看了这些信息,你能知道什么?学生们提出了一步 解答的问题“我国有丹顶鹤多少只?”也提出了“其他国家约 有多少只?”的两步解答的问题。顺应了前面简单的分数乘 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学生已有了严密的思维,解答起来非 常顺利。 教学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教师不可能在有限的课堂 中,教给学生受用终身的知识。因此,教师学要在传授知识 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数学课堂强化训练是学生 形成理性认识的实践活动,这是一个重要的数学过程。通 过课堂练习,能促使学生将刚理解的知识加以应用,并在应 用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从而巩固新知识,形成技能。我 在教学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巩固训练中,经常让学生结合 身边的事情,编出相应的分数应用题,这样让学生在理解的 基础上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学以致 用,进而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性。此外,这样做还可以渗 透情感教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