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0699030 U(45)授权公告日 2020.06.09
(21)申请号 201921635286.5(22)申请日 2019.09.29
(73)专利权人 江西凯马百路佳客车有限公司
地址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昌北经济技术
开区玉屏西大街149号(72)发明人 黄接银 李晓雷 付尊亮 罗根平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昌青远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6123
代理人 涂志刚(51)Int.Cl.
B01D 29/33(2006.01)B01D 35/00(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CN 210699030 U(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冷却液过滤器及具有该冷却液过滤器的液冷系统(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冷却系统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却液过滤器及具有该冷却液过滤器的液冷系统,包括壳体、端盖以及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呈筒状结构的滤芯、缓释药剂包和旁通阀,所述缓释药剂包呈筒状结构固
所定于所述滤芯的内壁远离所述端盖的一端上,
述旁通阀设置于所述缓释药剂包的内侧;所述端盖内壁上设有呈环形的用于插入所述滤芯内侧的限位凸起;所述壳体的端部内壁上设有呈环形的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二限位凸起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冷却水通过的通孔,所述第二限位凸起的内壁外端部设有呈环形的限位槽,所述外缘与所述限位槽匹配卡合。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滤芯,能够有效过滤掉冷却液中的杂质,防止液冷系统中产生锈迹、结冻和水垢。
CN 210699030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冷却液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端盖(2)以及过滤组件,所述壳体(1)呈中空圆柱形结构,其一端设有与之连通进水管(3),另一端与所述端盖(2)的一端连接形成用于放置过滤组件的内腔,所述端盖(2)的另一端设有与之连通的出水管(4);
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呈筒状结构的滤芯(5)、缓释药剂包(6)和旁通阀(7),所述缓释药剂包(6)呈筒状结构固定于所述滤芯(5)的内壁远离所述端盖(2)的一端上,所述旁通阀(7)设置于所述缓释药剂包(6)的内侧;
所述端盖(2)内壁上设有呈环形的用于插入所述滤芯(5)内侧的限位凸起(21);所述壳体(1)的端部内壁上设有呈环形的第二限位凸起(11),所述第二限位凸起(11)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冷却水通过的通孔,所述第二限位凸起(11)的内壁外端部设有呈环形的限位槽(13),所述旁通阀(7)的外端设有呈环形的外缘(71),所述外缘(71)与所述限位槽(13)匹配卡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液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3)的外壁上设有与之连通的补水管(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却液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21)与所述出水管(4)同轴,其外径与所述滤芯(5)的内径相等,其内径与所述出水管(4)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二限位凸起(11)与所述进水管(3)同轴,其外径与所述进水管(3)的内径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冷却液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阀(7)包括套装于所述缓释药剂包(6)内侧的阀体(72)、阀块(73)、以及压缩弹簧(74),所述阀体(72)呈筒状结构,其内壁上设有用于所述阀块(73)滑动的滑槽(75),所述压缩弹簧(74)的一端与所述阀块(73)的内端面相连,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阀体(72)内壁远离所述外缘(71)的一端上;所述外缘(71)一体成型于所述阀体(72)的外端面上;所述滑槽(75)的内壁上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出水口(7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冷却液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端部与所述端盖(2)的端部通过密封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冷却液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外壁上设有安装座(9),所述安装座(9)呈方形结构,其顶部设有与所述壳体(1)的外壁形状相匹配的半圆弧型的安装槽,所述安装座(9)的侧壁下方设有安装耳板(91),所述安装耳板(91)上设有安装孔(92)。
7.一种具有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冷却液过滤器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ATS冷却包(100)、膨胀水箱(101)、水泵(102)以及冷却液过滤器(103),所述冷却液过滤器(103)设置于所述ATS冷却包(100)与水泵(102)之间,所述ATS冷却包(100)的冷却包出水口(1001)与所述冷却液过滤器(103)的进水管(3)连通,所述膨胀水箱(101)的膨胀水箱出水口(1011)与所述冷却液过滤器(103)的补水管(8)连通,所述冷却液过滤器(103)的出水管(4)与所述水泵(102)的水泵入水口(1021)连通。
2
CN 210699030 U
说 明 书
1/4页
一种冷却液过滤器及具有该冷却液过滤器的液冷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冷却系统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却液过滤器,同时公开了具有该冷却液过滤器的液冷系统。
背景技术
[0002]新能源车辆三电系统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为了保证三电系统始终处于合适的工作温度,就需要给三电系统进行适当的冷却。目前由ATS冷却包、膨胀水箱、电动水泵和连接管路为主要部件构成的液冷系统能够很好的满足三电系统的冷却需求,但同时也因为冷却液中含有杂质而出现了一些电动水泵故障和系统冷却液管路锈蚀的问题。[0003]为了避免冷却液中的杂质进入电动水泵和三电系统的冷却液管路中,防止电动水泵因杂质而发生故障,防止管路中产生水垢和锈蚀,使整个液冷系统能够正常工作,提高车辆使用可靠性。本实用新型专利设计了一种集多重功能于一体的冷却液过滤器,能够有效的过滤掉冷却液中的杂质,防止电动水泵因杂质而发生故障和管路中产生水垢和锈蚀[0004]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冷却液过滤器及具有该冷却液过滤器的液冷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冷却液过滤器及具有该冷却液过滤器的液冷系统。
[0006]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0007]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却液过滤器,包括壳体、端盖以及过滤组件,所述壳体呈中空圆柱形结构,其一端设有与之连通进水管,另一端与所述端盖的一端连接形成用于放置过滤组件的内腔,所述端盖的另一端设有与之连通的出水管;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呈筒状结构的滤芯、缓释药剂包和旁通阀,所述缓释药剂包呈筒状结构固定于所述滤芯的内壁远离所述端盖的一端上,所述旁通阀设置于所述缓释药剂包的内侧;所述端盖内壁上设有呈环形的用于插入所述滤芯内侧的限位凸起;所述壳体的端部内壁上设有呈环形的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二限位凸起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冷却水通过的通孔,所述第二限位凸起的内壁外端部设有呈环形的限位槽,所述旁通阀的外端设有呈环形的外缘,所述外缘与所述限位槽匹配卡合。
[0008]所述进水管的外壁上设有与之连通的补水管。[0009]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出水管同轴,其外径与所述滤芯的内径相等,其内径与所述出水管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二限位凸起与所述进水管同轴,其外径与所述进水管的内径相等。
[0010]所述旁通阀包括套装于所述缓释药剂包内侧的阀体、阀块、以及压缩弹簧,所述阀体呈筒状结构,其内壁上设有用于所述阀块滑动的滑槽,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阀块的内端面相连,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阀体内壁远离所述外缘的一端上;所述外缘一体成型于
3
CN 210699030 U
说 明 书
2/4页
所述阀体的外端面上,所述滑槽的内壁上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出水口。[0011]所述壳体的端部与所述端盖的端部通过密封螺纹连接。[0012]所述壳体的外壁上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呈方形结构,其顶部设有与所述壳体的外壁形状相匹配的半圆弧型的安装槽,所述安装座的侧壁下方设有安装耳板,所述安装耳板上设有安装孔。
[0013]一种具有该冷却液过滤器的液冷系统,包括ATS冷却包、膨胀水箱、水泵以及冷却液过滤器,所述冷却液过滤器设置于所述ATS冷却包与水泵之间,所述ATS冷却包的冷却包出水口与所述冷却液过滤器的进水管连通,所述膨胀水箱的膨胀水箱出水口与所述冷却液过滤器的补水管连通,所述冷却液过滤器的出水管与所述水泵的水泵入水口连通。[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0015]1. 通过在内腔安装滤芯,能够有效过滤掉冷却液中的各种杂质,防止液冷系统中产生锈迹、结冻和水垢。[0016]2. 通过在内腔安装缓释药剂包,改变冷却液的化学属性,使得液冷系统中的金属管道不会被氧化、腐蚀。[0017]3. 通过在内腔安装旁通阀,当滤芯被异常堵塞是,能够有效防止电动水泵损坏,保证液冷系统的冷却性能。[0018]4. 通过将补水管集成在壳体上,使得液冷系统中不需额外设置补水口,简化了系统结构,节省了布置液冷系统所需的空间。[0019]5. 通过将安装座集成在壳体上,使得冷却液过滤器安装布置变得简单方便,左右对称的安装座布置方式增加了零部件的通用性。[0020]6.壳体和端盖采用可重复拆卸的密封螺纹连接方式,使后期保养可以单独更换滤芯和缓释药剂包,而不需要更换整个总成,降低了使用成本。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冷却液过滤器的半剖面图;[002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冷却液过滤器的左视图;[002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液冷系统的布置示意图;[0024]图4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0025]图中,1壳体,11第二限位凸起,13限位槽,2端盖,21限位凸起,3进水管,4出水管,5滤芯,6缓释药剂包,7旁通阀,71外缘,72阀体,73阀块,74压缩弹簧,75滑槽,76出水口,8补水管,9安装座,91安装耳板,92安装孔,100ATS冷却包,1001冷却包出水口,101膨胀水箱,1011膨胀水箱出水口,102水泵,1021水泵入水口,103冷却液过滤器。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0027]参见图1-4。
[0028]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却液过滤器,如图1、图4所示,包括壳体1、端盖2以及过滤组件,所述壳体1呈中空圆柱形结构,其一端设有与之连通进水管3,另一端与所述端盖2的一端连接形成用于放置过滤组件的内腔,所述端盖2的另一端设有与之连通的出水管4;
4
CN 210699030 U
说 明 书
3/4页
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呈筒状结构的滤芯5、缓释药剂包6和旁通阀7,所述缓释药剂包6呈筒状结构固定于所述滤芯5的内壁远离所述端盖2的一端上,所述旁通阀7设置于所述缓释药剂包6的内侧;所述端盖2内壁上设有呈环形的用于插入所述滤芯5内侧的限位凸起21;所述壳体1的端部内壁上设有呈环形的第二限位凸起11,所述第二限位凸起11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冷却水通过的通孔,所述第二限位凸起11的内壁外端部设有呈环形的限位槽13,所述旁通阀7的外端设有呈环形的外缘71,所述外缘71与所述限位槽13匹配卡合,通过在内腔安装滤芯5,能够有效过滤掉冷却液中的各种杂质,防止液冷系统中产生锈迹、结冻和水垢;通过在内腔安装缓释药剂包6,改变冷却液的化学属性,使得液冷系统中的金属管道不会被氧化、腐蚀;通过在内腔安装旁通阀7,当滤芯5被异常堵塞是,能够有效防止电动水泵损坏,保证液冷系统的冷却性能。[0029]安装过程:将滤芯5套在旁通阀7外侧,缓释药剂包6镶嵌在滤芯5内侧,三者装配好后形成一个小总成固定于内腔,在出水管4一端,滤芯5的内圈套装于端盖2内壁上的限位凸起21外部,然后将端盖2与壳体1通过螺纹连接拧紧,拧紧过程中,在进水管3的一端,旁通阀7上的外缘71与第二限位凸起11内侧的限位槽13卡合完成安装,安装方便简单,且便于更换与维护。
[0030]工作过程:冷却水由进水管3进入壳体1内腔,然后经过第二限位凸起11侧壁上的通孔进入滤芯5外壁与壳体1内壁形成的通道,之后流到滤芯5外侧,经过过滤精度为30微米的高性能不锈钢滤网后流入滤芯5内部,有效的过滤掉了冷却液中的各种杂质,防止液冷系统中产生锈迹、结冻和水垢;冷却液在滤芯内部与缓释药剂包6接触,使冷却液中的酸性物质被中和,冷却液被软化,呈弱碱性状态,使的液冷系统中的金属管道不会被氧化、腐蚀,从而达到防腐的目的;当滤芯5被异常堵塞,水泵102的吸力大于旁通阀7开启的压力时,冷却水推动阀体72的外端面,使其沿着滑槽75滑动,直至运动至出水口76,冷却水由出水口76流向出水管4。
[0031]所述进水管3的外壁上设有与之连通的补水管8,通过将与膨胀水箱连接的补水管8集成在壳体1上,使得液冷系统中不需额外设置补水口,简化了系统结构,节省了布置液冷系统所需的空间。
[0032]所述限位凸起21与所述出水管4同轴,其外径与所述滤芯5的内径相等,其内径与所述出水管4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二限位凸起11与所述进水管3同轴,其外径与所述进水管3的内径相等,
[0033]所述旁通阀7包括套装于所述缓释药剂包6内侧的阀体72、阀块73、以及压缩弹簧74,所述阀体72呈筒状结构,其内壁上设有用于所述阀块73滑动的滑槽75,所述压缩弹簧74的一端与所述阀块73的内端面相连,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阀体72内壁远离所述外缘71的一端上;所述外缘71一体成型于所述阀体72的外端面上,所述滑槽75的内壁上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出水口76。
[0034]所述壳体1的端部与所述端盖2的端部通过密封螺纹连接,使后期保养可以单独更换滤芯5和缓释药剂包6,而不需要更换整个总成,降低了使用成本。[0035]如图2所示,所述壳体1的外壁上设有安装座9,所述安装座9呈方形结构,其顶部设有与所述壳体1的外壁形状相匹配的半圆弧型的安装槽,所述安装座9的侧壁下方设有安装耳板91,所述安装耳板91上设有安装孔92,通过将安装座9集成在壳体1上,使得冷却液过滤
5
CN 210699030 U
说 明 书
4/4页
器安装布置变得简单方便,左右对称的安装座布置方式增加了零部件的通用性。[0036]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该冷却液过滤器的液冷系统,包括ATS冷却包100、膨胀水箱101、水泵102以及冷却液过滤器103,所述冷却液过滤器103设置于所述ATS冷却包100与水泵102之间,所述ATS冷却包100的冷却包出水口1001与所述冷却液过滤器103的进水管3连通,所述膨胀水箱101的膨胀水箱出水口1011与所述冷却液过滤器103的补水管8连通,所述冷却液过滤器103的出水管4与所述水泵102的水泵入水口1021连通;在液冷系统中,冷却液过滤器103布置在ATS冷却包100和水泵102之间,冷却液过滤器103上的补水管8与置于高位的膨胀水箱101连接,ATS冷却包100和膨胀水箱101里面的水在水泵102吸力作用下分别从冷却液过滤器103的进水管3和补水管8进入过滤器内腔,经过滤芯5和缓释药剂包6到达冷却液过滤器的出水管4,然后进人水泵入水口1021;当滤芯5被异常堵塞,水泵102的吸力达到旁通阀7开启压力时,旁通阀7打开,冷却水不经过滤芯5,直接从旁通阀7流入电动水泵入水口1021,以防止水泵因负荷过大而损坏,保证液冷系统的冷却性能。[00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6
CN 210699030 U
说 明 书 附 图
1/4页
图1
7
CN 210699030 U
说 明 书 附 图
2/4页
图2
8
CN 210699030 U
说 明 书 附 图
3/4页
图3
9
CN 210699030 U
说 明 书 附 图
4/4页
图4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