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姓名 上课时间 课 题 教学目标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1.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社会及思想变动 2.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的必然性 3.了解老子、孔子学说,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意义 教学过程 考点过关 学生笔记 年 级 学 科 教师姓名 [同步考点1] 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春秋:大的诸侯国扩张,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确立霸权地位 战国:①韩、赵、魏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②公元前256年,周王室被秦国吞并 华夏认同:①春秋中原各国自称华夏,周边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②战国时期,内迁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③华夏族吸收新鲜血液,成为更加稳定和分布更为广泛的族群 [同步考点2] 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1)经济发展 农业:①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广泛使用,牛耕推广 ②各国兴修水利灌溉工程,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工商业:①农业进步推动社会分工,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 ②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出现中心城市 ③私营工商业主聚集大量钱财 (2)变法运动 目的:富国强兵 变化:建立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官僚制国家 商鞅变法 时间:公元前356年 内容: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②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③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推动土地私有制发展 ④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 ⑤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特点: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变法 影响:使秦国富国强兵,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例题】 1.明代冯梦龙有诗感叹说:“春秋篡弑叹纷然,宋鲁杀君只隔年。列国若能辞贿赂,乱臣贼子岂安眠!”材料反映的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赫赫宗周,褒姒灭之” B.“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C.“王室衰微,群雄逐鹿” D.“公田不治”,“私田”发展 2.正因有了秦孝公的广纳贤才,才有了商鞅的入主秦国;也正因有了商鞅的入主秦国,才有了后来整个中国的大一统。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最深远的是( ) A.废井田,开阡陌 B.实行县制 C.奖励耕织,废除贵族特权 D.限制工商业者的活动 3.有关商鞅变法在秦国建立县制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以县制取代了封国制度 ②地方官员直接由国君任免 ③全国政治、经济、军事权力集中于国君一人 ④强化了中央集权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4.《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遂灭商君之家。”这段材料说明( ) A.商鞅变法失败的原因是触犯了奴隶主贵族利益 B.社会改革必须顺应历史潮流 C.太子即位后顺应民心处死商鞅 D.改革可能遇到重重阻力,会付出沉重代价 答案:DABD [同步考点3] 孔子和老子 (1)孔子 时期:春秋后期 国籍:鲁国 地位:儒家学派创始人 主张:①“仁”,意味关心他人,进而主张统治者推行“仁政” ②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承认制度应当改良 ③兴办私学,打破了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文献:整理《春秋》等、思想言论记录在《论语》 [图解识记] 孔子的思想体系 (2)老子 时期:春秋后期 国籍:楚国 地位:道家学派创始人 主张:①将天地万物本源归结为抽象的“道” ②具有朴的素辩证法思想 ③政治上对现实不满,反对制度束缚 ④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退回效果寡民时代 著作:《论语》 [同步考点4]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背景:①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 ②学在官府的传统被打破,文化知识向民间普及 ③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 孟子:①“仁政”(思想核心) ②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③“人性本善” 荀子:①提出“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唯物论观点 ②主张“性恶论” ③主张礼法并施 庄子:比老子更加消极、保守 墨家:“兼爱”、“非攻”“尚力”“节用” 法家:以法治国,君主独裁 兵家:研究逻辑学和探讨军事理论 阴阳家:事物运动变化规律 【例题】 1.《论语·八佾》载,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按照《周礼》,只有天子才能使用“八佾”(八列舞女)的礼乐,可是,到了春秋时期连鲁国大夫季氏也公然“八佾舞于庭”,对此,孔子很是感叹!这说明,孔子政治思想中的“礼”,是( ) A.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 B.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 C.春秋时期的社会秩序 D.春秋时期的政治制度 2.《道德经》载:“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含义是( ) A.同情人民疾苦,主张实行仁政 B.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 C.统治者应清净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 D.统治者要接受被统治者的监督 3.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百家杂陈。与孔子的“仁”相比,墨子的“兼爱”注重( ) A.恻隐之心,人的善良本性 B.倡导重义轻利 C.道德的重要 D.无等级名分差别 4.《汉书·艺文志》在评价战国时期的某一学派时说:“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人君南面之术也。”它所评价的是( ) A.墨家 B.道家 C.儒家 D.法家 5.《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文中的“他们”指的是( ) A.儒家学派 B.道家学派 C.法家学派 D.墨家学派 答案:ACDBC 1.归纳比较——先秦时期儒家思想的比较 项目 “仁”的同 思想 民本思想 孔子 爱人 为政以德 孟子 “仁政” 民贵君轻 荀子 仁义 君舟民水 人性论 异 目的 性相近 性本善 性本恶 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 缓和阶级矛盾,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统治 2.归纳比较——诸子百家中相对立的观点 (1)治国上,儒家主张“仁政”,反对严刑峻法,而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 (2)在人性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而荀子主张“性本恶”。 (3)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荀子主张“制天命”,而老子主张“顺自然”。 (4)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而道家则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强调“超脱”。 1.下图为山东出土的东汉耕耱画像石(局部),前为一农夫驱一牛一马耕地,后为一农夫驱一牛耱地(粉碎、平整已耕翻的土地)。这反映出当时( ) A.传统耕犁构造定型 B.耕作技术日趋完善 C.土地私有制开始出现 D.铁犁牛耕推广到南方 2. 《史记·河渠书》简要叙述了从上古至秦汉的水利发展情况,包括治理水害、修筑漕渠和灌渠,阐述人们变水害为水利的伟大斗争。当时水利事业的进步( ) A.奠定了中华文明的根基 B.促进了农耕经济的发展 C.导致了铁制农具的使用 D.推动了中央集权制的巩固 3.“(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以上表述,主要肯定了商鞅变法的( ) ①“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 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③奖励军功,按功授爵 ④燔诗书而明法令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 4.电视剧《老大的幸福》热播后,引发了一场关于幸福的大讨论,老大“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越比越憋屈;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越比越幸福”的观点体现了一种“知足常乐”的洒脱。与之最为接近的思想是( ) A.孟子“民贵君轻”的儒家思想 B.老子“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 C.韩非“严刑峻法”的法家思想 D.荀子“人之性恶”的儒家思想 5.孔子说“学而优则仕”,而他的弟子曾参要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表明儒家( ) A.强调学养与修养并重 B.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C.以“仁”为思想核心 D.注重追求功名的官本位思想 6.战国时期除道、儒、墨、法四大学派之外,还有一些有影响的学派。其中主要有讨论合纵、连横的纵横家,提倡重农政策和探究农业技术的农家,研究军事理论的兵家,以及综合各派学说的杂家等。这表明当时( ) A.社会分化加剧 B.礼崩乐坏统治失序 C.民本思想盛行 D.诸子学说注重实用 7.荀子在《大略》中提到“大略: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据此可知荀子主张( ) A.以礼为本 B.依法治国 C.隆礼重法 D.君主集权 答案:BBCBB/AC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并。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狄遇之。 ——司马迁《史记·秦本纪》 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检索传世文献,对秦国最恰如其分的评价是“虎狼之国”……秦朝速亡,则又与其“虎狼之国”的特性有关。秦是从兼并统一战争中发展起来的。但是,“虎狼之国”的传统并没有因秦的统一而有所改变。 ——刘德增《虎狼之国——秦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秦国在西部崛起时面临怎样的形势?当时秦国的政治处境如何? (2)材料二所指的是商鞅变法的哪一项内容?这一措施对秦国旧制度的冲击突出表现在哪一方面? (3)据材料三,秦形成“虎狼之国”的特性与材料二的改革措施有何关系?秦统一后继续保持“虎狼之国”的传统,产生了怎样的严重后果? 答案: (1)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偏远落后,不被中原各国看重(政治、外交地位卑微)。 (2)军功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军功地主势力上升。 (3)奖励军功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养成了秦军好战斗勇的特性。实行暴政,二世而亡。(答具体内容也可)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材料二 子曰:“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乌)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辞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论,则以关东的齐鲁三晋郑卫周等地最为兴盛。 ——摘自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 (2)概括材料二中关于财富与道德的主要观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对中国古代学术发展的影响。 答案: (1)主要内涵:强调君民相互依存;君主应重视民意,顺应民心。 理想的政治:君主用贤人,行仁政。 (2)追求财富是人的本能;要以符合道德的途径获得富贵;道德比富贵更重要(“仁”是道德的根本,要坚守“仁”)。 (3)特点: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 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先河;奠定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地域风格;有利于中国思想文化宽容开放和“兼容并包”;为中国古代治国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论述题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民主启蒙思想家简介(部分) 人物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康有为 梁启超 籍贯 浙江 江苏 湖南 广东 广东 思想主张 天下为主,君为客 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循天下之公 圣人之为治法也,随时而变义,时移而法亦移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严复 孙中山 福建 广东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从材料中提取一项有关中国民主启蒙思想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要求:所提取信息明确清晰、论据准确、逻辑严密。) 【答案】示例一:
信息:中国民主启蒙思想家多集中于沿海地区
分析:明清时期江南沿海地区率先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明末清初出现的反君主专制思想,在一定意义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反映,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近代中国沿海地区最早遭到列强入侵,较早受到西方文化影响,较多接受了西方民主观念,所以中国的民主启蒙思想家多集中在沿海地区。
这表明,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示例二:
信息:明末清初的反专制思想,为近代中国民主启蒙思想家提供了思想武器
分析:明末清初时期的一些进步思想家提出了限制君权、实行众治等主张,对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批判,为近代反专制斗争提供了思想武器,有利于近代民主思想产生。近代中国维新派提出实行君主立宪,革命派要求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对明末清初民主思想的继承。 【解析】
材料的信息是与“有关中国民主启蒙思想”有关。我们先看人物的时代背景,从明清时期到中国近代,说明材料的启蒙思想是从明请开始的,我们需要格外注意到这一点。籍贯主要体现在思想出现的方位,我们也可以从这一点入手来分析。思想主张我们可以找不同,也可以找相同,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申报月刊》“中国现代化问题”讨论1933年,《申报月刊》发起了“中国现代化问题”的讨论。讨论范围集中于生产和经济方面,并将问题析分为两项:(1)中国现代化的困难和障碍;(2)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方式《申报月刊》第二卷第七号出版了“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并对发起讨论的原因进行了说明。《编辑之言》指出:““中国现代化”这个问题,与其说它是一个新问题,无(母)宁说它是一个八九十年来的宿题。须知今后中国,若于生产方面,再不赶快顺着“现代化”的方向进展…我们整个的民族,将难逃渐归淘汰,万劫不复的厄运。
讨论共收到10篇短文和16篇专论。其中,明确主张采取社会主义方式的有9篇,将社会主义作为现代化终极目标的1篇,主张非资本主义的3篇,主张计划经济的1篇,主张兼采个人主义与社会主义的1篇,主张受节制的资本主义的1篇,明确主张个人主义方式的1篇,未回答采取社会主义抑或资本主义,只是提出具体主张的8篇。
——据《申报月刊》第二卷第七号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申报月刊》中国现代化问题”讨论”进行评述。(要
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答案】【评分参考】
观点:层次三:观点明确、合理(2分)。 层次二:观点较为明确、合理(1分)。 阐释:评述应结合史实,主要包括以下角度: ①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现代化历程及镜况(2分);
②20世纪三十年代国内背景,包括民族危机严重,国内经济落后等(3分); ③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际背景,包括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资本主义经济危机(3分)。
(若从其他角度论述,合理即可得2分)
表述:层次三:表述成文,论证充分,思路清晰,逻辑严密(2分)。 层次二:能表述成文,论证较充分,思路较清晰(1分)。 层次一:仅罗列要点,思路不清(0分)。 【解析】 【详解】
观点:据材料“《申报月刊》发起了“中国现代化问题”的讨论……并将问题析分为两项:(1)中国现代化的困难和障碍;(2)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方式”可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方式
评述:据材料“《申报月刊》发起了“中国现代化问题”的讨论……并将问题析分为两项:(1)中国现代化的困难和障碍;(2)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方式”可知,1933年《申报月刊》就“中国现代化问题”发起讨论。讨论范围集中于生产和经济方面,并将问题析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中国现代化的困难和障碍;另一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方式。据材料“须知今后中国,若于生产方面,再不赶快顺着‘现代化’的方向进展…我们整个的民族,将难逃渐归淘汰,万劫不复的厄运。”可知,材料强调了现代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据材料“讨论共收到10篇短文和16篇专论。其中,明确主张采取社会主义方式的有9篇,将社会主义作为现代化终极目标的1篇……”可知,在这次“中国现代化问题”的讨论中收到了10篇短文和16篇专论,给中国现代化提出了诸多的方案,大致有两种,即欧美方案(走资本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方案。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汉娜·阿伦特 “革命这一现代概念与这样一种观念是息息相关的,这种观念认为,历史进程突然重新开始了,一个全新的故事,一个之前从不为人所知、为人所道的故事将要展开 “只有人们在革命之前就明白命之后做些什么,革命才能创造一个(意)萨托利 更好的政体。革命的创造性有赖于对一个合理或至少是有利的替代世界的展望” (美)迈克尔·罗斯金等 “革命是一种快速的、剧烈的系统变革。变革在这里意味着将旧体系与它的精英一起抛弃”
——摘编自陈家刚《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逻辑及其后果》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就“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逻辑”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要从材料中提炼,“阐述”须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答案】示例一论题:中国民主革命历程体现了批判(或创新)的逻辑。
阐述: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一党独裁统治。因此,在对原有政体的批判基础上中国民主革命不断向前发展。
示例二论题:中国民主革命历程体现了继承的逻辑。
阐述:太平天国运动以推翻清政府为主要目标,最终以失败告终;后来的辛亥革命则推翻了清政府,但辛亥革命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这一任务在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才完成。因此,中国民主革命在继承前面革命成果基础上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示例三论题:中国民主革命历程体现了批判(或创新)与继承共存的逻辑。 阐述:言之有理即可。(提示:可结合示例一与示例二的“阐述”) (“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标准答案) 【解析】 【详解】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最大限度地从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并应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材料内容主要阐述了三个学者对“革命”的论述,从材料中围绕“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逻辑”自拟论题,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阐述。答题时选择自己熟悉的角度,可以选择中国民主革命历程体现了批判(或创新)的逻辑,利用所学的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知识加以阐述;也可以选择中国民主革命历程体现了继承逻辑的角度,利用太平天国、辛亥革命的知识论述。
5.反对和议
1842年,给事中董宗远上奏皇帝反对和议,认为屈膝求和,将招致严重后果:“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心矣,边境自此多事矣”,他指出:“民穷财尽,殆不可支,将何以裕国用厚民生乎?”
问题: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请简要评述材料中董宗远的观点。
【答案】观点:《南京条约》的签订,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依据:在董宗远看来,自此“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边境自此多事”。 评价:中国自此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此后,中国所面临的外来侵略日益增多,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董宗远是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需要出发,他担心的不仅是对外国威的丧失,更在于对内难以控制人民。
董宗远的看法,代表了封建统治者内部的士大夫阶级,在经历鸦片战争的刺激之后,对社会危机的忧虑。 【解析】 【详解】
评述:首先根据材料可知其涉及的历史事件是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结合董宗远所言“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边境自此多事”,可以概括出其观点:《南京条约》的签订,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危害。评价:从《南京条约》的影响看,条约签订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且此后民族危急日益严重。从董宗远的立场来看,其出发点是维护统治。从其阶级属性来看,董宗远代表了封建统治者内部的士大夫阶级对社会危机的忧虑。
6.逸出旧轨的洋务运动
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和行为却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试用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
【答案】本题评分要素:1、对问题理解与史实论述(10分)2、组织结构(2分) 水平1:能围绕与问题相关性较强的核心知识进行回答
水平2:仅运用与问题缺乏关联的边缘知识或部分问题的核心知识进行回答 水平3:其他答案
论证问题包括:洋务运动的“主观动机、指导思想、活动内容及客观效果”
主观目的: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1分),没有真心打破“旧轨”愿望(“中体”,中国固有政治制度和纲常名教的)(1分);
指导思想:“中体西用”中的“西用”(“力师西法”)主张(1分),在思想意识和文化观念方面为西学的引进打开了方便之门,因而包含了逸出“旧轨”趋势(1分);
活动内容及客观效果:包括设立总理衙门、兴办近代工矿企业、编练新式陆海军、设立学校、派遣留学生等措施(2分),就其客观效果看,不仅促进了西学新知的传播和社会观念的变革(1分),也使中国在对外、经济、海防、人才培养等方面,向现代化道路迈出了第一步(2分),无疑也有逸出“旧轨”的趋势(1分)。
组织结构(2分):水平1:叙述成结构(2分);水平2:叙述一般或简单罗列史实(1分);水平3:不成结构或史实错误(0分)。 【解析】
试题分析:洋务运动是在维护封建统治的前提下,地主阶级进行的一场封建自救运动,虽然从根本上来时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但所采取的措施却加速了自身的灭亡。西方先进技术的引进,瓦解了旧的生产组织形式,同时也引起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为自己准备了掘墓人;留学生的归来,既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也带来了西方的民主思想,瓦解了旧的传统思想体系,这些都出乎始作俑者之料。同时要注意条例、清晰、语言的简洁等。 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