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不是家庭学习
而是给孩子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力量
营造家庭环境回归教育本真
关颖
家庭教育沦为学校教育的体”,“故家庭成立的条件有三,附庸,从根本上说,是失去了家第一,亲属的结合;第二,包括两庭教育的本来意义和作用。真代或两代之上的亲属;第三,有正重视孩子发展的父母,不必去比较永久的共同生活”。
当老师课堂教学的“助教”和孩现在的家庭教育沦为学校子学习的“拐杖”,踏踏实实、认教育的附庸,正是父母作为孩子认真真地营造自己的家庭小环天然的教育者违背了家庭的本境,回归家庭教育的本真,方为质特征,主动放弃或忽略了家庭上策。
中最具优势的教育条件:父母对家庭教育,顾名思义是在家孩子的人际影响、家庭文化和家庭中进行的教育活动。家庭是风的浸润与传承、家庭生活这个什么?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家庭以共同生活为特征的培育社会之间的关系,父母和人的实践场……通俗的表述就子女之间的关系”。美国社会学是“耕了人家的地,荒了自家的家伯吉斯和洛克在《家庭》一书田”,干了许多得不偿失的事。
中提出:“家庭是被婚姻、血缘或人是环境的产物,社会环境收养的纽带联合起来的人的群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客观物质条体,各人以其作为父母、夫妻或件,是人的思想意识的来源。古兄弟姐妹的社会身份相互作用人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和交往,创造一个共同的文化。”“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形中国社会学家孙本文认为家庭象地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文化
怎样变迁,家庭都是每个人来到世上最先接触的环境,个人生存、家族延续、社会继替、国家维系都以家庭为基础。可以预计,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注定学校的教育内容、教学方式、师生互动将发生颠覆性的变化,未来的学校也许没有围墙、没有教室、老师不再千篇
一律地要求学生……而无论社会怎样变化、虚拟的世界如何发展,人们依然要在家里居住、生活、面对面地交往,家人之间的相互依存、情感交流、生命抚育永远不会改变。
台湾家庭教育专家黄迺毓教授认为:“现今的社会,人与人接触频繁,甚至相处时间最少的往往反倒是自己的家人,因此孩子所受的影响来自四面八方,光是父母以身作则已经不足以对抗其影响力了,因此家庭教育应该扩展至‘境教’,除了谆谆教诲和以身作则,也要给孩子一个较好的学习及成长环境,才能真正发挥家庭教育潜移默化的功效。”在我看来,这种“境教”,恰恰包括家人之间的人际影响、家庭的文化氛围以及家庭生活的实践体验等体现家庭本质的要素。不同的家庭教育效果,正是
2015年第7期]
45
“就是夫妻“是夫妻子女等亲属所结合之团
[家教顾问
不同家庭环境的创造;不同的孩子成长中的成与败,正是不同家庭环境的产物。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成年人有意识地控制未成熟者所受的教育,唯一的方法是控制他们的环境,让他们在这个环境中行动、思考和感受。”作为育人的环境,家庭与学校环境有着根本的不同,也有着学校所不具备的天然优势。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出类拔萃的父母,如果去追随学校的教学,把家庭变成学校的第二课堂,也许会换来孩子学业成绩一时的优秀,换来表面的“枝繁叶茂”。但由于放弃家庭环境的营造,使孩子失去了成长的根基、成人的基础,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力量。这种缺失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生活的拓展,在未来的人生路上无可掩盖地表现出来,使父母的梦想断然难以实现。
回归家庭教育的本真并不复杂,路径就是夫妻关系、家庭文化和家庭生活。
维护健康亲密的夫妻关系,是对孩子最有利的人际影响。家庭是人的初级生活圈,家庭的本质是家庭关系。家庭教育的过程是亲子之间的互动过程,而这种互动是否和谐、融洽,能否对孩子起到积极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夫妻关系这一最基本的人际环境。日本学者森重敏指出:“即使是通过幸福的结婚
46
[2015年第7期]
生活而获得孩子的家庭,一旦夫妻之间缺乏爱情或者感情冷淡,这种家庭气氛不仅会影响孩子,也会使母亲自身的育儿态度发生变化。“”夫妻之间的爱情对创造幸福家庭以及培养出具有情绪安定性格的孩子是最为重要的。”相反,正如荣格所言:父母对孩子的最不好的影响,莫过于让孩子觉得他们的父母没有好好过日子。
家庭文化的浸润胜过知识学习。家庭教育不是家庭学习,尤其不是学校课堂教学的重复,而是家庭文化的浸润,是世代继替中家风的传承,是营造家庭的精神环境。有的父母注重孩子的物质投入,花钱请家教、上业余学习班,而家中却没有文化氛围;有的父母一切为了孩子、服从孩子,业余时间也全搭给了孩子,而对自身的充实、进取则毫不顾及;有的父母自我否定感强,整天叹息人生不如意,为工作和生活的困难抱怨国家和社会……事实表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消极、懈怠等不良心理和行为特征,会通过言传身教在孩子身上得到复制。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尽管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多方指导、督促孩子的学习,效果总是不佳,其症结就在于父母的精神境界不高,孩子缺少积极向上的家风所激励的内在学习动力。
家庭生活是取之不尽的教
育源泉和训练场。儿童认识世界是从家庭开始的。一个家庭以怎样的方式安排日常生活,父母选择怎样的活法儿,体现在家庭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于无声处影响着孩子。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有“生活即教育”的经典论述:“是好的生活,就是好的教育;是坏的生活,就是坏的教育;是认真的生活,就是认真的教育;是马虎的生活,就是马虎的教育;是合理的生活,就是合理的教育;是不合理的生活,就是不合理的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而生活既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也是人的一种生存背景和空间。在真实的家庭生活中,孩子学习的内容是广泛的,衣食住行哪一样都包含着价值判断、行为选择、习惯养成的教育要素。孩子反复尝试、历练和实践,以自身的体验将外部的要求逐渐内化为自身的需要和主动的行为,实际上就是教育的过程、教育的效果。这种现实体验在学校教育中远远没有这么多的机会。
总而言之,家庭中的人际关系、文化氛围、生活实践等体现家庭本质的要素构成了家庭教育的真正内涵,从这些方面入手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才是家庭教育的优势所在。
(作者系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选自《中国教育报》2015-5-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