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树怎么砍、采伐怎么管 《关于改革和完善集体林采伐管理的意见》政策解析

来源:九壹网
树怎么砍 采伎怎么管 《关于改革和完善集体林采伐管理的意见》政策解析 2008年7月14日,国家林业局下 森林可持续经营原则编制森林经营方 案。 林采伐管理方式。《意见》提出,实行伐 区简易设计,将林业主管部门以往对森 林采伐实行“伐前设计、伐中检查、伐后 验收”的全过程管理,调整为“森林经营 发了《关于改革和完善集体林采伐管理 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全面 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举 措。 一(三)简化了森林采伐的类型。《意 见》规定,商品林采伐类型简化为主伐、 抚育采伐和其他采伐;公益林采伐类型 、者伐前、伐中和伐后自主管理,林业主 管部门提供指导服务和监督管理”。 (六)推行了森林采伐公示制度。 集体林采伐管理改革的重点内 简化为抚育采伐、更新采伐和其他采 伐;将低产(低效)林改造、灾害性采伐 容 坚持以放活经营、富裕林农、服务 林农为出发点,分类指导、分区施策、分 步推进,从九个方面,改革和完善集体 林采伐管理。 及征占林地等非常 规性采伐分别纳入 其他采伐。 (四)简化了森 (一)非林业用地林木采伐不纳入 限额管理。《意见》指出了非林业用地上 的林木,不纳入采伐限额管理,由经营 者自主经营、自主采伐。 (二)突出了森林经营方案的地位。 林采伐管理环节。 《意见》要求基层林 业工作站协助经营 者办理林木采伐许 可证,要求林业部门 《意见》明确了依据森林经营方案核定 提供“一站式”服务。 (五)改变了森 年森林采伐限额,鼓励森林经营者按照 ≯ 蛰 鬈0 誊 ≮ 、 囊≯ 。 掺 相关部门正在加紧研究加大林业 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政策措施,将森 林防火、病虫害防治以及林业行政执 虫害防治等给予补贴,对木本粮油、生物 质能源林、珍贵树种及大径材培育给予 扶持,降低农民营造林成本,减轻农民发 展林业生产的经济负担。 限最长可为l0年,小额林农贷款的实际 利率负担原则上不超过基准利率的1.3 倍,积极开展森林保险试点,推进森林保 险工作。下~步,金融机构币啉业部门将 紧密配合,大力开发适合林业特点的信贷 产品,拓宽林业融资渠道;加大林业信贷 投放,完善林业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发展 法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人民 政府基本建设规划,将林区发展纳入 新农村建设和村镇建设规划的重要内 容,把镇(乡)域规划内容从简单的基 础设施配套,推进到将镇(乡)域行政 四、推进林业投融资改革。 推进林业投融资改革,建立林fj 射 贷款和森林保险制度,对解决集体林地家 对林业的,J 额贷款;进~步完善林业信贷 担保方式,健全林权抵押贷款制度;逐步 提高财政对农民森林保费的补贴比例,开 发多种森林保险产品,吸引农民参保投 庭承包经营后单家独户发展林业生产资 金困难问题大有稗益,可提高农民抵御经 地域作为空间规划的范围,实现山、 水、林、田、路、房(村)统一规划。开展 林区村镇人居环境整治,着力推进林 营林业风险的能力。2009年5月中国人 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保嗌会、国家林 业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集体林权制度 改革与林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 见》,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切实加大对林 保,提高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 农民发展林业生产的风险。 区村庄的整治工作,指导农民做好空 心村整治、村庄改水、改路、改厕及垃 圾清运等工作,推动对林区环境的保 五、加大林业基础设施建设 投入力度。 护与治理,切实改善林区农村的生态 与人居环境。 业发展的有效信贷投入,明确林业贷款期 《意见》要求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推行 森林采伐公示制度,保障采伐指标分配 科学、公平、公开、公正。 (七)实行了采伐限额“蓄积量”单 一是让林农得到森林资产和经营 (一)《意见》把区域性改革试验示 山林的实惠,富裕林农,激活林业。采伐 管理改革,调动的是广大农民的主观动 范与完善宏观政策紧密结合起来。 在森林采伐管理改革试验基础上, 力,收获的是富裕林农、激活林业的客 观成果,最终实现“生态受保护、农民得 实惠”的目标。建立科学的林木采伐管 理制度,使造林经营得到应有的回报, 从编制实施森林经营方案人手,在试点 地区跟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的试验 内容。按照《意见》要求,抓好森林采伐 管理改革试点,及时总结,将经过实践 项控制。《意见》将采伐限额由“蓄积量、 材积量”双项控制调整为蓄积量单向控 制。 (八)允许经营期内采伐指标结转。 《意见》规定,商品林各项指标可以在五 年采伐限额执行期内,向后各年度结转 使用。 让经营者充分共享林业发展成果,才能 形成森林保护与利用的良『生循环。二是 从集体林采伐管理改革人手,构建森林 资源管理新体制。要通过改革和完善采 伐限额管理制度,逐步建立以森林经营 方案为基础的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新体 检验、广大森林经营者满意的试点成 果,吸收到相关的技术规程和政策法规 中去。 (二)《意见》要求强化木材运输检 查监督。 《意见》要求各地进一步理顺木材 运输检查管理体制,切实解决木材检查 人员编制和经费;组织编制《全国木材 (九)实行了年度木材生产计划备 案制。《意见》针对集体林提出,将年度 木材生产计划由原来的审核审批制改 为备案制。 二、为什么要进行集体林采伐管理 改革 制,实现由限额指标管理转向森林可持 续经营、多功能发挥和多目标管理。 三、科学的森林采伐管理贯穿于森 林可持续经营全过程 检查站建设规划》,合理调整木材检查 站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和执法装备建 设;逐步建立起以固定检查为主、流动 (一)林权落实后“树怎么砍、采伐 《意见》明确提出了要构建森林可 持续经营管理的“四个体系”,即:以全 国林业发展区划及森林资源经营管理 分区施策导则为基础的宏观指导体系; 怎么管”问题凸显 一检查为辅的木材运输检查监督新机制; 执行持证上岗和统一装识制度,规范执 法行为;实行全国统一的木材运输证; 是长期以来,采伐管理是“只认 林,不认地”,除农民自留地和房前屋后 的林木,一律纳入采伐限额管理;同时, 对商品林与公益林在采伐上基本没有 体现分类经营的政策激励。二是采伐管 理偏重于森林资源消耗量的控制,而忽 略了采伐对森林经营质量的作用,忽略 以区域可持续经营规划为基础的区域 决策体系;以森林经营方案为基础的经 营管理体系;以多种森林经营方法、模 式为基础的技术支撑体系。 在国家层面上,重点是按照林业发 在报刊、网站等媒体以及木材检查站公 告栏,公布各地凭证运输名录,规范木 材运输秩序。 (三)《意见》要求推进森林资源调 查监测工作。 了森林经营方案规范和引导森林经营 者科学合理经营森林的作用。三是林木 采伐审批环节多,林农申请采伐手续繁 琐;采伐限额分项越来越细,指标不能 展区划,根据不同的自然、地理特点和 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合理区划,实行不同 区域、不同森林类型有差别的森林资源 经营管理政策;在省、县级层面上,重点 及时开展新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 工作,修订完善基础数表,为森林采伐 管理和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翔实、可靠 的依据;系统清理、修订、补充和完善现 结转,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采伐审批 和指标分配不透明,有悖于依法行政, 干扰了执法监督和流通秩序。四是集体 是开展森林经营规划,落实宏观区划的 具体布局,明确各类森林的培育方向和 经营模式;在经营单位层面上,重点是 行规程、规范,为森林采伐管理创造良 好的政策环境。 (四)《意见》提出了改革的保障措 施。 林简单套用国有林采伐管理模式,采伐 类型设置过多过细,既影响了农民的经 科学编制和实施森林经营方案,将经营 措施落实到山头地块,推广应用先进技 术和最佳经营方法,提高林地生产率, 实现不同林分的目标效益最大化;特别 《意见》要求加强对集体林采伐管 理改革的组织领导;加大各级财政对基 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强化队伍建设,全 营自主权,又严重超出了管理者实施监 管的实际承受能力。五是采伐限额实行 “蓄积量、材积量”双项控制,而实际采 伐常常出现材积量不足而蓄积量尚有 节余的问题;同时,年度木材生产计划 层层下达,严重滞后于木材生产季节, 是要积极引导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通过 实施森林经营方案,逐步走上集约化、 规模化、科学化轨道。 四、完善集体林采伐管理要协同推 进基础工作和改革 面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监管能力和执 法水平;要求国家林业局各派驻森林资 源监督机构和各直属林业调查规划设 计院强化服务意识,调整检查方法和监 督内容,充分发挥监督检查的作用;要 求各地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对借 造成了森林经营者、基层管理者陷入无 所适从、难以操作的尴尬境地。 (二)采伐管理改革是“以人为本”, 解放林业生产力的必举之策 采伐管理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系统 性的改革,必须协同推进,切实做好相 关的基础工作和配套改革。 机出现的严重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 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