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西湖雨doc

2021-12-19 来源:九壹网
中呂·紅繡鞋·西湖雨 張可久

刪抹了東坡詩句[一],糊塗了西子妝梳[二],山色空濛水模糊。 行雲神女夢[三],潑墨範寬圖[四],掛黑龍天外雨。

[一]“刪抹了”句: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詩:“湖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這裏只有雨,沒有晴,因而看不到“湖光瀲灩”的景色,所以說“刪抹了東坡詩句。”

[二]“糊塗了”句: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詩:“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這裏也只有“濃抹”而沒有“淡妝”。

[三]行雲神女夢:此用宋玉《神女賦序》言楚襄王夜夢神女事。

[四]潑墨:中國畫法的一種技術,多指筆勢豪放,墨如潑出的畫法。

範寬:北宋著名的畫家。範寬:北宋著名的畫家。 他作畫對景造意,落筆雄健,與關同、李成為五代、北宋間山水畫三個主要流派的創始人之一。他作畫對景造意,落筆雄健,與關同、李成為五代、北宋間山水畫三個主要流派的創始人之一。

巧妙化用前人詩句的。如張可久【中呂·紅繡鞋】《西湖雨》“濃抹了東坡詩句,糊塗了西子妝梳。山色空 水模糊,行雲神女夢,潑墨範寬圖,掛黑龍天外雨。”我們知道蘇軾曾寫過一篇讚美西湖的《欽湖上初睛後雨》,被譽為西湖千古定評;後人吟唱西湖之美,幾乎都把蘇詩當作一種審美規範。而張氏小令雖受到了蘇軾的影響,但卻捕捉住暴風雨中西湖別致之美,並以獨特的藝術視角和多樣化的手法,淋漓盡致地抒寫了自己的審美感受。開頭兩句寫只有雨,

沒有晴,一場暴風雨竟將蘇軾讚美西湖的詩句給塗抹了。由於只有“濃抹”沒有“淡妝”,所以將西子美人梳妝也搞模糊了。用語俏皮風趣,頗富散曲韻味。“山色空 水模糊”是變蘇詩“山色空 雨亦奇”而來,暗點一個“雨”字。“行雲神女夢,潑墨範寬圖”,前者寫西湖具有朦朧陰柔之美,後者寫西湖具有粗獷陽剛之美,寫出西湖雨景變化多姿,既豐富了審美意蘊,又深化了審美感受。“掛黑龍天外雨”是暗化蘇軾《有美堂暴雨》中的詩句“天外黑風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同是杭州夏天,時間地點情景都相似,但顯出張氏善於化用前人詩句的巧妙手腕。

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水光瀲灧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粧濃抹總相宜。

瀲灧──水波相連,水光閃爍貌。

題目是「初晴後雨」,著重的自然在前兩句,作者對於氣氛的轉變與控制把握得往好,尤其是虛字的運用,乃是七絕精髓所在,這裏用「晴方好」和「雨亦奇」,一個「方」字,一個「亦」字前後呼應,造成一種氣氛,正是「初晴後雨」的醞釀。本來水光瀲灧的時候覺得西湖的晴光正美,忽然山色空濛、寒煙籠罩,又覺得這番景色更是奇絕美絕,就如一個天生絕色的女子,濃粧淡抹,各有千秋。有此妙喻,已足以使西湖、西子與東坡同其千古不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