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事故或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完全可预料 相当可能 可能,但不经常 可能性小 很不可能,完全意外 极不可能 实际不可能
分值 10 6 3 2 1 0.5 E=频繁程度 连续暴露 每天几次暴露 每周几次暴露 每月几次暴露 每年几次暴露 非常罕见地暴露 C=后果 3人及以上死亡 2~3人死亡 1人死亡或3人以上重伤 重伤或4人以上轻伤 1~3人轻伤 微伤 危害因素(危险源): 从物、人、环境三个方面分析可能造成危害事件的直接原因(可参考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人、物、环境和管理)。 物的因素:物体本身的性质或设备设计、安装、老化等原因造成对人伤害的可能性; 人的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例如技术或能力欠缺,精神不集中、操作失误、违章操作及未正确佩戴PPE等; 环境因素:不良的工作环境,如操作空间狭窄、噪声、粉尘、高温及低温环境等。 风险等级 a 不可容许风险 b c d e f g 可容许风险 重大风险 高风险 中度风险 低风险 轻度风险 轻微风险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D=L×E×C D≥600 600>D≥300 300>D≥100 100>D≥50 50>D≥20 20>D≥10 D<10 余风险进行评价。1. 技能:操作人员应具备的操作资质。如:特种作业操作证(电工、焊接、易燃易爆等),高风险作业培训(登高、安全锁定、受限空间等),其他培训; 2. 控制:当前所采取的对应预防措施。可采取“工程控制,SOS/JIS,SOP,警示,PPE,作业许可,PM/TPM”等措施; 3. 应急:对已发生的事件的处置措施,以降低事件造成的伤害程度。如:应急预案、现场急救、消防器材、医药箱、应急疏散、应急物资等措施。 不可接受风险:要有目标方案或其他工程控制措施,并应对其残可接受风险:填写现状控制(除非有目标方案);风险控制策划: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