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医学免疫复习题

2023-01-26 来源:九壹网
医学免疫学复习题

1、简述抗原的分类。 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有哪些? 根据抗原性能分类:完全抗原、不完全抗原

根据诱导抗体产生是否需要T细胞辅助分类:TD-Ag: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需要Th细胞辅助。TI-Ag: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无需Th细胞辅助。 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有: 分子大小:大分子物质免疫原性强 化学性质:蛋白质>多糖>脂类、核酸

化学组成和结构:含芳香族氨基酸的蛋白质免疫原性强 物理状态:聚合状态>单体, 颗粒性>可溶性 分子构象和易接近性

遗传因素(hereditary facters) 年龄、性别和健康状态

2、自身免疫病有哪些特点?

自身免疫病的基本特点是:(1)有遗传倾向,以女性居多;(2)血清中能检测出高水平自身抗体和(或)与自身组织成分起反应的致敏淋巴细胞;(3)病情迁延反复;(4)组织损伤部位有淋巴细胞浸润;(5)自身免疫病有重叠现象;(6)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有一定疗效;可以复制出相似的动物模型。

3、免疫缺陷病有哪些共同特征?

(1)抗感染能力低下,易反复发生严重感染;通常体液免疫缺陷易发生细菌感染;细胞免疫缺陷则易患病毒感染或细胞内细菌的感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联合缺陷时会发生各种类型的感染。

(2)易患肿瘤,其中许多是由致癌病毒所引起:如:T细胞免疫缺陷病患者的肿瘤发生率比正常同龄人高100~300倍,另外,免疫缺陷病患者有伴发自身免疫病的倾向。

(3)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多种多样:引起免疫系统的不同成分缺乏可以引起不同的免疫缺陷病,同一疾病的不同患者也可有不同表现,可以涉及呼吸系统、消化系统、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骨骼系统、神经系统、皮肤粘膜等多种器官,并出现相应的功能障碍。 (4)多数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有遗传倾向性。

(5)50%以上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从婴幼儿开始发病。 4、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生物学功能)有哪些? Ig的主要功能

(一)V区功能:特异性识别结合抗原 (二)C区功能:1).激活补体系统

2.)结合Fc受体:调理作用、ADCC作用、介导Ⅰ型超敏反应 3.)通过胎盘(IgG)和黏膜(SIgA) 5、简述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一)溶菌和细胞溶解作用 (二)调理作用

(三)免疫复合物清除作用

1、过敏毒素作用:C3a、C4a、C5a。 2、趋化和激活作用:C3a、C5a 3、激肽样作用:C2a (四)炎症介质作用

(五)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

6、抗原-抗体反应特点及影响因素有哪些?

抗原—抗体反映的特异性、可逆性、带现象和可见性、阶段性 电解质、酸碱度、温度。抗原本身也是关键的影响 7、参与固有免疫的组成细胞有哪些?

(1)吞噬细胞:(单核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 (2)树突细胞

(3)自然杀伤细胞 (4)NK T细胞 (5) 细胞 (6)B1细胞

(7)其他固有免疫细胞: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8、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有何关系? 固有免疫应答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影响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类型,并协助适应性免疫应答发挥作用。

9、简述T细胞在胸腺内的发育过程。

T细胞在胸腺内的发育经历了早期发育、阳性和阴性选择三个阶段。 早期胸腺细胞发育阶段:双阴性细胞(DN,CD4-CD8-) 双阳性细胞(DP,CD4+CD8+)

阳性选择阶段:阳性选择(获得MHC限制性识别能力)

阴性选择阶段:阴性选择(获得自身耐受)→成熟的单阳性细胞 10、比较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异同点。 固有免疫应答 适应性免疫应答 参黏膜上皮细 T细胞、B2与胞、吞噬细胞、细胞 细树突细胞、NK胞 细胞、NK T 细胞、 T细胞、B1细胞 参补体、细胞因特异性抗体、细与子、抗菌蛋白、胞因子 分酶类物质 子 作即刻~96小时 96小时以后 用时相 识模式识别受特异性抗原识别体,胚系基因别受体,胚系基受直接编码,较因重排编码,具体 少多样性 有高度多样性 识直接识别病原识别APC提呈别体某些共有高的抗原肽—特度保守的分子MHC分子复合点 结构(即物或直接识别BPAMP),具有细胞表位,具有泛特异性 高度特异性 作未经克隆扩增经克隆扩增和用和分化,具有分化,成为效应特产生免疫作细胞后发挥免点 用,没有免疫疫作用,有免疫记忆功能 记忆功能 维维持时间较短 维持时间较长 持时间

11、简述MHCⅡ类分子提呈抗原的途径。简述MHCⅠ类分子提呈抗原的途径。

MHC-II类分子提呈抗原途经:外源性抗原→内体(吞噬体)→溶酶体→早期内体/溶酶体→晚期内体/溶酶体→与CLIP结合,形成恒定链—MHC—Ⅱ类分子复合体→形成抗原肽—MHC—Ⅱ类分子复合体→CD4+细胞识别

MHCⅠ类分子提呈抗原的途径:内源性蛋白抗原—蛋白酶体降解—TAP转运至ER内—在内质网内与抗原肽形成MHC-抗原肽复合物—经高尔基体转运至细胞表面—提成给CD8+阳性T细胞

体中降解成肽,与MHCⅡ类分子(在内质网合成)结合后表达于细胞表面,供CD8+T细胞识别。外源性抗原加工中需要Ii链和HLA-DM分子的参与。Ii链与MHCⅡ类分子的转运有关,并通过CLIP封闭MHCⅡ类分子的肽结合部位,阻止Ⅱ类分子在内质网中与内源性抗原肽结合。HLA-DM分子促使CLIP从MHCⅡ类分子肽结合区解离,有利抗原肽与MHCⅡ类分子结合。

12、CTL细胞杀靶细胞的方式有哪些? (1)穿孔素介导的细胞溶解 (2)颗粒酶介导的细胞凋亡

(3)Fasl与Fas结合介导的细胞凋亡

(4)TNF——β与TNFR—Ⅰ结合介导的细胞凋亡 13、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Ⅱ型超敏反应也叫细胞毒型,由IgG抗体介导, IgG抗体与靶细胞抗原结合后可以通过三种途径造成靶细胞损伤,(1)激活补体(2)调理吞噬(3)NK的细胞毒作用。 14、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哪一型超敏反应?简述发病机制。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Ⅲ型超敏反应。发病机制:(1)中分子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形成(2)中分子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形成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强:(3)中分子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后引起的组织损伤。免疫复合物沉积后,可通过激活补体系统、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引起组织细胞损伤。

15、简述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

(1)肿瘤抗原免疫原性微弱和抗原调变 (2)肿瘤细胞的“漏逸”

(3)肿瘤细胞表面MHC-Ⅰ类分子表达低下或缺失 (4)肿瘤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低下或缺失 (5)肿瘤细胞抗凋亡和诱导免疫效应细胞凋亡 (6)肿瘤细胞导致的免疫抑制

名词解释: Antibody,(Ab抗体)是B细胞识别抗原后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Immunity免疫:指免疫系统识别“自己”与“非己”,对自身成分产生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成分产生排异效应的生理反应。

McAb单克隆抗体:由单一克隆杂交瘤细胞产生的识别某一特定抗原表位的同源抗体。 TCR:T细胞受体:是T细胞识别蛋白质抗原的特异性受体。 BCR:(B细胞受体):是B细胞的表面免疫球蛋白:sIg只有sIgM、 sIgD两种,而且均是单体。BCR可识别可溶性蛋白抗原分子。

TAA(肿瘤相关性抗原):是指非肿瘤细胞所特有的、在正常细胞和其他组织上也表达的抗原物质,只是其含量在细胞癌变时期明显增高。

TSA(肿瘤特异性抗原):是表达于肿瘤细胞表面而不存在于正常细胞的抗原。 Vaccine(疫苗)用微生物制成的用于预防某些传染病的生物制品称为疫苗

Immunological tolerance(免疫耐受): 是机体免疫系统接受某种抗原作用后产生的特异性免疫无应答状态。 Ag(抗原):指能与T细胞抗原受体(TCR)和B细胞抗原受体(BCR)特异性结合,导致T/B淋巴细胞产生正免疫应答,即诱导抗体和/或效应T细胞产生,并能与之特异性结合,产生免疫效应或反应的物质。 Epitope(表位):抗原决定基是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表位 APC(抗原提呈细胞):具有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肽提呈给T/B 淋巴细胞,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类细胞。 Complement system(补体系统):是由人或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不耐热可溶性蛋白和表达于细胞表面的一组膜蛋白所组成。 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属固相酶免疫技术,其基本原理为:包被抗原或抗体后,通过抗原抗体反应使酶标抗体结合到载体上,使结合的酶标抗体和游离的酶标抗体分离,洗去酶标抗体,加入底物显色,根据颜色深浅定性或定量。 选择题

1. 免疫学中的“非己物质”不包括:(D ) A.异种物质 B.同种异体物体

C.结构发生改变的自身物质 D.机体自身红细胞 E.机体自身脑组织

2. 以下关于固有性免疫应答的说法错误的是( E) A. 作用迅速 B. 无免疫记忆

C. 对病原体无严格选择性 D. 又称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E. 作用过程无炎症细胞参与 3.抗原的特异性取决于:(C) A. 抗原表位的数量 B. 抗原分子量的大小

C. 抗原决定基的性质、结构及空间构型 D. 抗原结构的复杂性 E. 抗原的化学组成 A. 防止局部炎症的产生

4. 必需与蛋白质载体结合才具有免疫原性的是:(A) A. 半抗原 B. 免疫佐剂 C. 变应原 D. 耐受原 E. 超抗原

5. 下列哪种物质是隐蔽抗原?(B) A. 肾上腺素 B. 脑组织

C. Rh血型物质 D. ABO血型抗原 E. HLA-DR抗原

6.迟发型超敏性炎症的形成是因为( B) . A.有Th 细胞参与

B.有活化的CD4+ Th1细胞释放多种细胞因子 C.有巨噬细胞提呈抗原

D.有Th活化的第一信号存在 E.有Th活化的第二信号存在

7.DiGeorge综合症是指( C ) A.慢性肉芽肿病

B.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 C.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 D.性联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E. 选择性IgA缺乏症

8.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的方法是( B ) A.自然自动免疫 B.人工自动免疫 C.自然被动免疫 D.人工被动免疫 E.自然免疫

9.既有趋化作用又可激发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补体裂解产物是:(D) A. C3b B. C4b C. C4a D. C5a E. C2a 10.下列哪种成分是C5转化酶?(D) A. C3bBbP B. C4b2b

C. C3bBb D. C3bBb3b E. C5b~9 11.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的共同点是:(E)

A. 参与的补体成分相同 B. 所需离子相同 C. C3转化酶的组成相同 D. 激活物质相同 E. 膜攻击复合物的形成及其溶解细胞效应相同 12.下列哪项不属于细胞因子 (E ) A. 白细胞介素 B. 干扰素 C. 肿瘤坏死因子 D. 集落刺激因子 E. C5a

13.细胞因子主要特点是 (E )

A. 低分子量的蛋白 B. 旁分泌作用方式 C. 具有多效性 D. 自分泌作用方式 E. 以上都是

14. 刺激多种造血细胞分化成熟的细胞因子是:(B) A. TNF B. SCF C. IL D. TGF E. IFN 15. 抗原的免疫反应性是指(A )

A.与相应抗体和/或效应淋巴细胞在体内外特异性结合的性能 B.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效应淋巴细胞的性能 C.与相应抗体在体内外特异性结合的性能

D.与相应效应淋巴细胞在体内外特异结合的性能 E.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的性能 16.对细胞因子的错误理解是 ( C )

A. 是低分子量的蛋白 B. 具有多效性

C. 能够与抗原结合 D. 自分泌的方式发挥作用 E. 具有拮抗或协同效应

17、B淋巴细胞主要定居在淋巴结的哪个区( C )

A.皮质区 B.深皮质区 C.浅皮质区 D.副皮质区 E.髓窦 18.免疫系统包括( E )

A. 中枢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

B. 免疫细胞、粘膜免疫系统、中枢免疫器官 C. 中枢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皮肤免疫系统 D. 免疫分子、粘膜免疫系统、皮肤免疫系统 E.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19.淋巴结的功能不包括( E )

A. 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 B. 产生初始免疫应答的场所

C. 参与淋巴细胞的再循环 D. 过滤作用 E. T、B细胞进行阴性选择的基地 20.免疫细胞包括( E )

A. 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粒细胞 B. 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红细胞 C. 淋巴细胞、粒细胞、红细胞、血小板

D. 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粒细胞、红细胞

E. 干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粒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肥大细胞、NK细胞等 21.以下关于固有性免疫应答的说法错误的是( E) A. 作用迅速 B. 无免疫记忆

C. 对病原体无严格选择性 D. 又称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E. 作用过程无炎症细胞参与

22.在最终清除病原体起主导作用的免疫应答类型是(C ) A. 固有性免疫应答 B. 非特异免疫应答 C. 适应性免疫应答 D. 细胞免疫 E. 体液免疫

23.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A )

A.骨髓 B.法氏囊 C.脾脏 D.胸腺 E.淋巴结 24.T淋巴细胞主要定居在淋巴结的哪个区( B )

A.皮质区 B.深皮质区 C.浅皮质区 D.副皮质区 E.髓窦 25.淋巴结的功能不包括( B ) A. 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

B.T、B细胞进行阴性选择的基地 C. 参与淋巴细胞的再循环 D. 过滤作用

E. 产生初始免疫应答的场所

26.鉴别T细胞与B细胞的依据是(C) A.大小不同

B.胞浆颗粒的差异,是否有异染颗粒 C.膜表面标志的差异 D.细胞核的差异 E.细胞形态不同

27.抗体与抗原结合的部位是( E )

A.CH区 B.VH区 C.CL区 D.VL区 E.VH和VL区 28.在免疫应答中最早合成的Ig是( A )

A. IgM B. IgG C. IgA D. IgD E. IgE 29.能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的Ig是( B ) A. IgG1、IgG2、IgG4、IgM B. IgG1、IgG2、IgG3、IgM C. IgG、IgA、IgE、IgM D. IgG4、IgA、IgE、IgD E. 凝聚的IgG4、IgA、IgE

30.主要在粘膜局部抗感染的Ig是( C )

A. IgM B. IgG C. SigA D. IgD E. IgE 31.BCR识别抗原的特点是( D ) A.受MHC-I类分子的限制性 B.受MHC-II类分子的限制性

C.识别抗原的线性决定簇 D.直接捕获外源性抗原 E.受MHC样分子的限制

32.与性联低丙种球蛋白血症不符的是( A ) A.患儿T细胞数目较低 B.只在男性患儿发病

C.患儿反复发生化脓性感染

D.又称Bruton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E.患儿血清Ig水平很低

33.新生儿从初乳中获得的Ig主要是( D)

A.IgM B.IgG C.IgD D.SIgA E.IgE 34. 在个体发育中Ig的产生顺序是(D) A. IgA、IgG、IgM B. IgG、IgM、IgA C. IgM、IgA、IgG D. IgM、IgG、IgA E. IgG、IgA、IgM X型题

3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DE )

A.英国医生Jenner发明牛痘苗预防天花,为人类消灭天花做出了卓越贡献。

B.Bering和Kitasato用减毒白喉外毒素免疫动物获得抗血清,治疗白喉获得成功并因此获诺贝尔奖。

C.Burnet在1958年提出了抗体生成的克隆选择学说。 D.Medawar最先成功诱导出获得性移植耐受

E.Zinkernagal和Doherty证实在免疫应答过程中, 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受MHC限制。 36.HLA的生物学功能包括( BCDE ) A. 降解抗原 B. 呈递抗原

C. 诱导胸腺内T细胞分化 D. 制约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E. 引发移植排斥反应

35.关于细胞免疫正确的叙述是( ABCE ) A. 由TD抗原诱导

B. 效应Tc细胞特异性杀伤靶细胞

C. TH1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 D. IL-1为T细胞活化第一信号 E. 抗原呈递细胞参与其中

37. 人工被动免疫常用的制剂有:(ADE )

A.抗毒素 B.减毒活疫苗 C.死疫苗 D.单抗制剂 E.细胞因子制剂 38.免疫复合物沉积后引起的组织损伤是因为( BC)

A.有大量淋巴细胞在动脉壁沉着 B.有嗜中性粒细胞浸润 C. 激活补体 D.小血管周围单核细胞浸润 E.没有细胞浸润 39.II型超敏反应主要特征是 ( AC)

A.补体参与引起细胞溶解 B.IgE抗体参与 C.NK细胞参与

D.组织胺释放在早期阶段起重要作用 E.T细胞是细胞溶解的主要效应细胞 40.参与I型超敏反应的细胞有 (C E )

A.红细胞 B. 多形核白细胞 C. 肥大细胞 D. 血小板 E.嗜碱性粒细胞 41.能够形成免疫耐受的细胞有 ( AB)

A. T细胞 B. B细胞 C. 巨噬细胞 D. 树突状细胞 E. NK细胞 42.参与III型超敏反应的分子有 ( BC)

A. IgE B. C3 C. IgG D. 干扰素 E. 肿瘤坏死因子

43.免疫标记技术常用的标记物有 (ABDE ) A. 荧光素 B. 酶

C. 琼脂凝胶 D. 放射性核素 E. 胶体金

44 常见的II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是 ( AB) A. 血清病

B. 类风湿性关节炎 C. 接触性皮炎 D. 新生儿溶血症

E. 青霉素引发的药物过敏性休克

45.参与I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成分有 ( CD) A. 细胞表面抗原 B. 免疫复合物 C. 变应素

D. 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E. 效应T细胞

46.对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正确理解是 (AB ) A. 淋巴细胞经淋巴液循环 B. 淋巴细胞经血液循环 C. 淋巴细胞只在胸腺中生存

D. 淋巴细胞通过血液只能进入脾脏 E. 淋巴细胞通过淋巴液只能进入淋巴结 47.与抗原的免疫原性有关的因素包括:( ABCDE) A. 抗原分子的大小

B. 抗原的化学组成和分子构象 C. 抗原的异物性

D. 抗原进入机体的途径 E.抗原的物理因素

48.关于Ⅲ型超敏反应发生的机制( ABD ) A. 中分子IC沉积是其重要原因 B. 补体起重要作用 C. 单核细胞在局部沉积

D. 局部发生水肿、缺血、坏死

E. 小分子免疫复合物易沉积在肾小球和关节等部位 49. 用于人工主动免疫的制剂是 ( AD)

A. 疫苗 B. 抗体 C. 抗毒素 D. 类毒素 E. 细胞因子 填空:

1、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免疫自稳。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和免疫分子组成。

2、人体血清中分子量最大的的免疫球蛋白为IgM能穿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为IgG,行使局部粘膜免疫功能的免疫球蛋白为SIgA。

3、补体系统由:固有成分、调节蛋白、补体受体三部分组成。补体系统有三条激活途径:经典(传统)途径、甘露糖结合凝集素途径、旁路(替代)途径三方面。

4、细胞因子大多以旁分泌、自分泌方式对临近或自身细胞发挥作用,也可以内分泌方式作用于远处。

5、细胞免疫应答过程中效应性Th1释放的细胞因子有IL-2、IFN-γ和TNF-α/β。 6、表面具有IgE Fc受体的细胞有吞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7.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有同种型、同种异型、独特型适应性免疫应答有(识别活化阶段)(增殖分化阶段)(效应阶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