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语文课堂教学要结合学生实际开展

2021-06-30 来源:九壹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语文课堂教学要结合学生实际开展

作者:王成容

来源:《魅力中国》2018年第17期

摘要:丰富的“人文内涵”是语文教学的一大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不同形式来尝试“以人为本”的旗帜。

关键词:以人为本;语文课;教学尝试;学生实际

语文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可见,丰富的人文内涵是语文教学的一大特点,课标还指出,只要遵循这一规律,就可以发挥学生潜能的10%——30%,期适应生活的能力是原来的2——3倍。因此,课堂教学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一、通过预习掌握学生实际

认识事物,先知其“然”,而后知其“所以然”,了解课文的“然”,也就是让学生先感知课文,在感知的基础上有“点滴意识”,这种点滴意识也就是在培养学生冷静成熟的心态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有了这种心态和习惯的人,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的世界就不会束手无策,也不会在顺境或逆境中喜怒无常,同时,这也是我们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课文是实现目标的载体,面对一篇篇生动而感人的文章,我与其他老师一样,布置了“预习”,老师们往往叫同学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僻的字词,叫同学们读读课文就可以了。我当然不反对这样做,但还在其基础上要求学生谈一点感受和看法,并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我认为这样可以打破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强加给学生的思维定式,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思考性,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讲授《皇帝的新装》时,学生的预习本上写到:“我并不认为皇帝愚蠢和可笑,因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面对美丽漂亮的玲珑绸缎,很少有人不被诱惑,况且他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他相信自己,治国有方,臣民不会欺骗他,尽管他最后出丑了,但他一定会把这件事情当作一次深刻的教训,重新去整顿和治理好他的国家。在没有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学生能够自己把握课文的内容,并在其基础上有心得体会。预习《紫藤萝瀑布》一文,有同学写到:“紫藤萝很美,把作者的忧伤和痛苦都带走了,我曾经欣赏过比藤萝还美的鸽子花,但它永远不可能占据我的心灵,因为这一天,父亲和母亲离婚了。”同样是痛苦,文中作者欣赏花的心态和我的学生的感受却迥然不同,因为他不但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识,而且,期间也闪耀着自己的人文思想。诸如此类的例子还很多,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初略的有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识,再经过老师的分析讲解,在认识问题上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二、通过课堂“讨论”掌握学生实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讨论教学是面对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教师的教育就发挥了学生积极主动的精神,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形成独立的人格和高尚的精神风貌。我的语文课堂教学常常开展小组讨论的形式解决问题,这是面向全体和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的有效方法。平常教学中,一般提出问题后,教师就挑选举手的同学回答。个别同学的答案得到肯定后就结束,把个别同学的答案替代了其他同学的想法,其实大部分同学是怎样想的,有多少人经历了思考过程,有多少人还处于一知半解状态,教师是比较模糊的。这样,又怎么谈面向全体呢?又怎么讲尊重学生思维发展呢?如果问题出现后,能创设一个讨论的环境,就能促使全体同学参加,人人经历思维过程,保证每个人都有说的机会。从而体现人的地位。讲授《项链》一文结束后,我以小组的形式组织讨论此文的主题思想,然后小组推荐同学进行发言并激励,本组的同学和其它组的同学可以补充,可以说自己的见解。

发言的同学一个接一个,就连最不爱发言的学生都急忙补充自己的看法,我们暂且不看答案是什么?因为事先准备好的答案此时此刻已经显得苍白无力了,但是,我们要看到: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都调动起来了,他们这么多的个性的解读,正是今天教育对人性的尊重和张扬,正是对课本人文内涵的发掘。俗话说:“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鸟飞”“鱼跃”的前提条件是“海阔”“天高”,对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发展而言,最需要的是激发他们的潜能的宽松,融洽的环境,反之,有了这样的环境,学生就可以健康成长和自由发展。因此,要让我们学生高扬“人文旗帜”,就采用“课堂讨论”形式进行教学吧! 三、通过“作文”掌握语文知识

课改理念下,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表达力求有个性,有新意。因此,作文就是学生思想、情感、思维与表达等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它对学生健全人格和高品味思维的形成至关重要,过去,学生的文章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忽视学生个性创作,从而忽略学生的创新思维。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我的作文教学结合了学生的“爱好、气质、情感、性格、能力”等方面,充分挖掘潜力,开发智力,培养创新意识。

讲授以《爱》为主题的口头作文时,我采用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用音乐的形式贯穿整节课,授课时的程序为:展示四个爱的片段——老师读(有时学生读)——学生找出最感人的场面(一句话,一个词语,一个动作)——谈为何感人——总结(“爱”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不是缺少“爱”,而是不善于发现“爱”)——最后,联系生活实际谈身边的爱。教学过程中,在轻音乐的启发下,学生积极思维,积极发言。特别是最后联系生活实际谈身边的爱时,把整节课推入了高潮。下面是王强同学写的作文:

“冬天来了,天气突然变冷,我带的衣服很少,一次晚自习,我躲在墙角瑟瑟发抖,老師走进教室开始上课了,突然之间,老师发现了我,赶忙脱下自己的衣服,然后转向其他同学交待:你们应该关心他。”短短一句话,让我非常感动,因为我是差生,想不到老师还是这样关爱我,并且在老师的带动下,许多同学也脱下了自己的上衣。(泣不成声)“爱”确实不难发现,但是,如果我们老师不去创设这一情景,不去擦亮其思维的火花,也许,他们对爱的理解仍然是盲目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思维是需要训练的。思维能力更要训练创造性。因为思维能力是作为训练的核心。在作为训练设计中,教师应该把如何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放在设计首位。这种设计,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尊重了学生个性,作为教学中的“人文”性,以得到充分体验。在尝试以人为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只有尊重学生,培养学生,教育才会日新月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