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
摘要:通过多学科交叉、课堂内外结合、线上线下结合、优化教学
案例、丰富教学话语等手段,促进高校思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高校思政课堂课趣味性与课外实用性,帮助大学生更好的吸收掌握思政课理论知识,掌握实践技能,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同时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一条崭新路径。
关键词:高校 思政课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华北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
践项目“‘后疫’时代高校思政课理论与实践教学创新融合研究”(项目编号:L2059)成果。
高校思政课的目的是立德树人。思政课理论知识能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规范其言行、培养其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实践技能则能让大学生融入社会、了解国情、开阔视野、增长才干、锻炼能力。就大学生而言,思政课理论知识是营养的灌输,是血液和灵魂的浇筑,实践技能是力量的铸造,是骨骼和肌肉的堆积。高校思政课教学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融合创新协同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其育人之功效,将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高校思政课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的重要意义 (一)增加思政课活力与魅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深入理解课堂知识,唯有亲身实践才能获取真知。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突破传统的说教形式,更注重培养大学生的
学习兴趣,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政课学习习惯。思政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课堂上的被动吸收变为主动摄取,从而强化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思政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主动思考能力,鼓励大学生互帮互助团结协作;思政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丰富课程内容深入并贴近学生生活,增强了课程的活力与魅力。
(二)冲破校园与社会的壁垒
人是“社会的人”,高等教育首先应该明确的就是“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大学生品格再高尚,成绩再优异也终究是要进入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为社会主义建设而服务。思政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让大学生更早的接触社会,了解国情民情,树立远大理想与家国情怀;思政课与实践相结合,能让大学生更快的适应社会,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在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社会中快速找准自己的位置;思政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让大学生准确的读懂社会,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铸就伟大的中国梦。
(三)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素质
科技与社会的迅猛发展,使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对大学生的要求也日益苛刻,“一专多能”已成为大学生进入社会的基本要求。高校丰富的教学科研资源也需要借助各种实践活动才能将功能发挥到极致。思政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高效的帮助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大学生知识认知和把握水平;思政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有针对性的帮助大学生增长实践技能,提升大学生的生存和应变能力;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健全大学的心智,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思想课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创新路径研究 (一)全面构建“大思政课”格局
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主渠道,在当今复杂环境下单一课堂的思政课已不能满足人才培养之需要。构建多维立体虚实融合内容丰富知行合一的“大思政课”格局就显得尤为重要。构建“大思政课”要站在时代发展之前沿,要面向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之使命,从丰富与优化教学案例,凝练与完善教学话语入手,结合课堂内外、网络上下,打破时间空间界限,不断延伸思政课教育边界,扩大思政课的教育对象,提升思政课教学手段,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并致力于将课堂上教师的主动教转变为课堂上学生的主动学,将思政教育从课堂教育考试科目变为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积极培养大学生思政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技能养成的良好习惯。
(二)全面提升“校园文化”建设
环境影响人,环境塑造人,优秀的“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践载体,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土壤和养分。优秀又充满底蕴的“校园文化”不仅能感染激励大学生健康成长,还可将优秀文化传播到社会各个角落。“校园文化”建设应服务于大学生思政教育,立足于人才培养与全面发展,面向社会与未来。结合学校人文地理环境,历史发展进程,学科特色优势,结合时代与社会发展背景,大学生成长成才之规律,利用各种潮流手段与工具,主动探索大胆尝试形成特色。不断突出校园文化生命力,不断发挥校园文化育人与实践之功效,与高校思政课形成课内课外遥相呼应之势,相互配合,激发校园思政育人潜力。
(三)全面优化“三全育人”路径
“三全育人”讲合力,既不可各自为战,亦不可袖手旁观;“三全育人”讲系统,即是社会之责,亦是个人之责;“三全育人”就是要抓好合力、强化意识、明确责任。优化“三全育人”路径就是要让更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更多人参与,让更多事相结合。首先,建立育人责任意识,挖掘育人资源潜力,做到从任课教师到机关干部,从务工人员到学生本身,从优秀校友到退休职工都是育人实践主体中的一员;其次,建立育人实践协同机制,构建从教学到管理,从学习到生活的完善规章制度及奖惩措施,做到赏罚分明;最后,建立育人平台,广泛利用网络新媒体,发掘社会资源,增强对外交流合作,推进校企合作、校城融合。
三、结论与建议
1、以构建“大思政”课为背景,加强高校思政课主渠道课程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强各学科“课程思政”建设,做到思想品行与文化知识齐头并进。
2、充分了解学生所需,紧跟时代步伐,运用互联网+、党建+等手段,打造信息化网络思政新媒体平台,并不断加强高校对外交流合作,以此为契机加强高校思政课教育内容与手段改革。
3、思政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是让学生动起来,让知识活起来,让教师严起来,让校园忙起来,让学生在不断的理论与实践中掌握知识学习技能增长才干。
参考文献:
[1]狄勇.高校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设计研究[J].微电机,2021,54(03):123.
[2]黄凯,黄乘顺.思修课守正创新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设与批判相统一[J].现代职业教育,2020(27):36-38.
[3]杨柯.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J].当代家庭教育,2019(34):114.
[5]曹竣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设计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2,43(05):233.
[6]朱敏,钟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路径创新——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2021,42(09):2847-284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