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市武都区桥南廉租住房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一、勘察要求
受陇南市武都区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对拟建的陇南市武都区桥南廉租住房工程场地,进行详细岩土工程勘察。
(一)本次勘察,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等国家标准要求进行。
(二)本次勘察,须查明和解决如下问题:
1、查明场地内地层结构和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等,计算和评价地基土的稳定性、承载力和变形参数;
2、查明地基土的构成和软弱层的存在及变化情况,对拟建建筑物的持力层作出评价,为建筑物的地基基础设计提供依据;
3、查明场地内不良工程地质现象的类型、分布范围,并作出评价;
4、查明场地地下水的埋藏和分布条件,测试评判地下水和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性;
5、对场地地震效应作出评价;
- 1 -
岩 土 工 程 勘 察 报 告 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6、对建筑物的地基基础设计提出建议。 二、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量
本次勘察,采用人工探井、机械钻孔、先井后探、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人工取原状样做土工试验、人工取扰动样做颗分试验、取土样做易溶盐分析试验、取水样做水质简分析试验等方法进行。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要求和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综合划分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结合建筑物总平面图、建筑场地地形与地貌特征、地层分布情况,本着既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又经济合理的原则,共布置勘探点48个。其中,机械钻孔34个、人工探井14个(探井TJ22为先井后探)。勘探点位置,见工程地质平面图。完成工作量一览表,见表1。
完成工作量一览表 (表1)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项 目 人工探井 钻 孔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 标准贯入试验 原状土样 扰动卵石样 易溶盐分析样 水样 工程测量点 实际工作量 54.0米/14口 583.2米/34口 34.5m 34次 10组 25组 4组 3组 48个
- 2 -
岩 土 工 程 勘 察 报 告 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三、工程概况
勘察场地,位于陇南市武都区长江大道南侧、武都区桥南片区赵坝路以东、赵坝滩路以北。场地上拟建6栋住宅楼,1、6号为16层,2、4号为12层,3号为11层,5号为15层,局部含2层商铺,均为框剪结构。
该场地,地面绝对高程989.40~989.80m、最大高差0.40m,地面平坦。详见工程地质平面图。
该场地,所处地区气象条件: 1、属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区;
2、年平均气温14.6C,最大冻土深度0.80m; 3、年平均降雨量487.2毫米,全年无霜期228天。 四、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 (一)地层描述
该场地,浅部天然地层,属冲积成因。本次勘察,勘探最大揭示深度25.3m。该深度内的地层主要有3层,为①耕土层及粉质粘土层、②中粗砂层、③卵石层,详见附图。分述如下:
①耕土及粉质粘土层:层厚0.8~2.2m。上部为耕土、下部为粉质粘土,上部黄褐色、下部灰褐色,上部稍湿、含植物根系及腐殖质,一般松散,下部硬塑~可塑、局部含少量砂砾。
②中粗砂层:仅场地西南侧即3、4、5号楼地段有此层,且不连续,一般层面深度1.3~2.2m、层面标高987.30~988.10m,
o
- 3 -
岩 土 工 程 勘 察 报 告 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般层厚0~13.4m、3号楼西端最厚。该层,呈灰褐色,湿,松散~稍密、以稍密为主,局部含少量卵石。
③卵石层:一般层面深度0.8~14.7m、层面标高974.70 ~988.97m,一般勘探揭示厚度2.0~21.5m、未穿透。该层,呈青灰、灰褐色,湿~饱和,扁平的圆~亚圆状,骨架颗粒成分主要为石灰岩、板岩及少量花岗岩等,骨架颗粒含量一般为50~60%、以圆砾、砂粒为主充填,一般中密。局部地段,在卵石层上部含③-1中粗砂夹层,层面深度2.0~6.5m、层面标高983.11 ~987.78m,层厚0.4~1.8m。 (二)各地层的物化力学性质指标 1、原位测试
本次勘察,对①层中的粉质粘土及②中粗砂层、共做34次标准贯入试验,对③卵石层、共做345次重型动力触探试验。见表2及附表3、4。
测试试验结果统计表 (表2)
统计 指标 ①层中的粉质粘土 ②中粗砂层 ③卵石层 N N N63.5 样本 最大数 6 28 345 最小值 8.0 9.7 13.3 平均 变异 标准 值 8.3 值 9.0 14.4 20.1 系数 差 0.062 0.516 11.4 0.113 1.290 17.9 0.065 1.170 2、室内试验
岩 土 工 程 勘 察 报 告
- 4 -
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1)室内土工试验
本次勘察,共取原状土样10组,对①层中的粉质粘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室内土工试验。试验结果见表3和附表5(土工试验成果表)。
土工试验结果主要指标统计 (表3)
指标名称 3 g/cm天然密度最大值 1.83 23.9 1.53 0.856 12.8 0.58 0.47 6.78 0.010 0.003 最小值 1.73 17.9 1.46 0.775 10.6 0.01 0.27 3.97 0.004 0.001 平均值 1.78 19.8 1.49 0.825 11.48 0.17 0.38 4.91 / / 天然含水量W(%) 3 g/cm干密度天然孔隙比e0 塑性指数IP 液性指数IL 压缩系数(MPa-1) 压缩模量(MPa) 湿陷系数S0.2 自重湿陷系数ZS (2)卵石颗分试验
本次勘察,在ZK3、ZK16、ZK34、ZK47、TJ12、TJ22中,共取扰动卵石样25组,进行了颗分试验。试验结果,见附表6。 (3)地基土样易溶盐分析试验
本次勘察,在TJ12、TJ15、TJ22、TJ25中,对①层中的粉质粘土取样4组,进行了易溶盐分析试验。试验结果,见表4及附表7
- 5 -
岩 土 工 程 勘 察 报 告 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土腐蚀性试验报告表)。
土样易溶盐分析试验结果 (表4)
Mg2+ 项目 (mg/kg) TJ12 TJ15 TJ22 TJ25 21 25 22 23 106 96 112 87 26 30 34 28 201 188 188 179 273 281 283 294 8.43 8.41 8.39 8.08 Ca2+ Cl- SO42- HCO3- PH (4)水质简分析试验
本次勘察,在探井TJ1、TJ27、TJ46中各取水样1组,做水质简分析试验。 试验结果,见表 5及附表8(水质分析成果表)。
水质简分析试验结果 (表5)
Mg2+ 项目 (mg/L) TJ1 TJ27 TJ46 10.94 15.20 12.52 72.34 75.95 68.54 34.74 33.33 36.87 81.65 126.80 88.86 222.71 212.95 237.97 7.86 7.83 7.81 Ca2+ Cl- SO42- HCO- PH 五、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
该场地,勘探期间,地下水水面深度为3.4~3.8m、水面标高985.86~986.29m,属潜水类型、主要由大气降水及地表径流
- 6 -
岩 土 工 程 勘 察 报 告 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补给,③卵石层及②中粗砂层为主要含水层。 六、综合分析评价 (一)场地地层
①耕土及粉质粘土层,层厚0.8~2.2m,不均匀、上部松散,不考虑作建筑物的基础持力层。
②中粗砂层,场地西南侧有此层,一般层厚0~13.4m,经地基处理可作建筑物的基础持力层。
③卵石层,一般层面深度0.8~14.7m,层厚较大,是该工程建筑物较好的基础持力层。
综合分析本次勘察结果,该场地内部分地段的卵石层面起伏大、层面坡角约30°,应特别注意桩底的稳定性。
(二)各地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压缩(变形)模量ES(E0)
根据野外鉴定、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结果等综合分析,该场地各地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压缩(变形)模量ES(E0)推荐使用值,见表6。
承载力特征值fak及压缩(变形)模量Es(E0) (表6)
地层名称 ①层中的粉质粘土 ②中粗砂层 ③卵石层 fak(kPa) 100 150 550 ES(E0)(MPa) 3 5 (35) 依据 标准贯入试验、土工试验 标准贯入试验 动力触探、颗分试验 (三)场地地下水及地基土腐蚀性评价
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中
岩 土 工 程 勘 察 报 告
- 7 -
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表G.0.1判定,该场地属Ⅰ类环境,按表12.2.1、12.2.4判定,该场地地下水及①层中的粉质粘土,对砼结构及钢筋砼结构中钢筋,均为微腐蚀。 (四)场地的湿陷性评价
在①层中的粉质粘土中取原状土样10组,做了湿陷性试验,结果见附表5(土工试验成果表)。该场地,为非湿陷性场地。 (五)波速测试
该场地,对钻孔ZK2、ZK18、ZK24、ZK29、ZK40、ZK48进行了波速测试。根据实测场地土层的剪切波速:①第四系耕土及粉质粘土层的剪切波速加权平均值为105m/s属软弱土;②中粗砂层的剪切波速加权平均值为147m/s属中软土;③卵石层的剪切波速加权平均值为435m/s属中硬土。场地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常见值为296m/s,取场地覆盖层厚度22米时,建筑的场地类别划分为Π类场地。结果见附表9(波速测试报告)。 (六)地震效应
根据现场波速测试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该场地抗震设防烈度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20g,属第二组,该场地为中硬场地土,场地类别Π类,可按对建筑抗震的一般地段考虑。 七、基础持力层选择和基础型式建议
建议该工程,采用天然地基、筏(箱)基础为主,应以③卵
- 8 -
岩 土 工 程 勘 察 报 告 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石层为基础持力层;3号楼及4号楼也可采用桩筏(箱)基础、桩底进入③卵石层的深度不宜小于桩径的1~3倍,桩底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在控制沉渣的前提下可按qPK=2800 kPa采用,平均桩侧极限摩阻力可取55 kPa。 八、结论与建议
1、该场地,在勘探深度内,地层从上至下一般分为3层,即①耕土及粉质粘土层、②中粗砂层、③卵石层。
2、该场地西南角的卵石层面起伏大、层面坡角达30°,应特别注意桩底的稳定性。
3、主要地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①层中的粉质粘土 100kPa; ②中粗砂层 150kPa; ③卵石层 550kPa。
4、该场地地下水及①层中的粉质粘土对普通硅酸盐砼结构及钢筋砼结构中钢筋,均为微腐蚀。
5、标准冻土深度,可按0.80m考虑。
6、该工程场地,抗震设防烈度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20g,属第二组,为中硬场地土,场地类别Π类,该场地可按对建筑抗震的一般地段考虑。
7、该场地,为非湿陷性场地。 8、地基基础方案:
- 9 -
岩 土 工 程 勘 察 报 告 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建议该工程,采用天然地基、筏(箱)基础为主,应以③卵石层为基础持力层;3号楼及4号楼也可采用桩筏(箱)基础、桩底进入③卵石层的深度不宜小于桩径的1~3倍,桩底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在控制沉渣的前提下可按qPK=2800 kPa采用,平均桩侧极限摩阻力可取55 kPa。
9、基础施工时,应通知勘察单位验槽;如出现与勘察报告 不符的突变现象,应及时与勘察单位联系。
- 10 -
岩 土 工 程 勘 察 报 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