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神经功能重建治疗仪治疗偏瘫病人的疗效观察

2022-06-30 来源:九壹网
CHINESE JOURNAl ()F IN I、E(,RATI x,’I MEI)IC1N'E ON CARDI()一/CEREBROVASCUI AR DISEASE December 2010 Vo1.8 No.12 ST段T波改变及各种心律失常多见。心电图改变和心肌酶升 高随着病情的改善而逐渐恢复正常.或遗留有轻度片常。脑血 管病人发病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激活, 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另外大脑深部病变影响视丘下部自主神经 中枢,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失调,交感神经兴佰,儿茶酚胺合成 增加,其代谢产生的自【}1基,对心肌有毒性作用,引起心肌细胞 灶性坏死,心肌酶释放 』。大量儿茶酚胺亦导致心肌臼律件和 从本组病例巾观察发现。腑血管病人急性期心脏、血压、血 糖会发生~一系列变化。这 变化是机体有利的防御反应,但因 过度应激对机体产,{ 损伤 加重病情。一系列的应激变化与疾 病的性质无明显关系.但 病情的严蓖程度有关,脑损害越严 重,应激性反应越明显,预后也越差.积极治疗原发病,积极调控 脑血管病急性期的应激反应.对于提高脑血管病的治愈率,降低 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韩英,张颖琪,吴晓华.急性脑卒中后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和肌钙蛋 白T的变化[J].I临床荟苇.2003.18(3):134—1 35. [2]楼小亮,李晓革.急性脑血管病患者I札清酶学及心电图检测分析 EJ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4,24(2):98—99. 异位起波点增加,冠状动脉痉挛,造成心肌缺II=f1.损伤。 本组患者中44.3 病人 现应激性高血 ,高血压在脑血 管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激活, 导致全身小血管收缩、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血压增高,肾 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血管紧张案Ⅱ通过其受体和酶的作 用,导致血管收缩和损伤,使内皮依赖性舒血管作用消火,m压 调节失常。 [0:陆再英.钟南L【I.内科学[Mj.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779. 急性期脑血管病血糖增高的原 较多.应激状态下,交感神 经肾上腺系统功能亢进,儿茶酚胺分泌增多.促肾_J 腺皮质激 [4: 黄如训.苏镇培.脑卒巾[MI.北京:人民卫生H{版社,2001:235— 236. 作者简介:袁文俊(1 963).女。副主任医师.现T作于山西省临汾市隰 县人民医院(邮编:041 300)。 (收稿日期:2Ol0—09—06) (本文编辑郭怀印) 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牛K激素等胰岛素 拮抗激素分泌增加,可使糖耐量减低 现一一过性血糖升高 。 另外应激状态下,外周胰岛素依赖的组织对胰岛索不敏感,对葡 萄糖的利用减少,导致血糖升高。急性脑血管病时,脑f的糖调 节中枢受损或受到影响,糖调节失衡也可以导致血糖增高 。 神经功能重建治疗仪治疗偏瘫病人的疗效观察 逯尔慧,赵月梅 中图分类号:R743.2 R25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349(2010)l2—1526—02 近年来随着脑血管病在巾老年人rrl发病率的增加,其致残 率高达7o --80 。因为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严 体的功能位摆放,针灸。适时站觅行走平衡功能等训练)。治疗 组病人在对照组的基础I 增加神经功能重建治疗仪进行治疗。 病人取半卧位,保持环境安静.清沽并干燥治疗部位皮肤,根据 重影响了病人的生存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 雨的负担。 因此积极研究如何减少腑血管病后遗症, 病人最人限度地同 归家庭与社会,脑血管病后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神经功能重建治疗仪被广泛应用于临j术.我院神经内科 不同的治疗方案放置电极片并确定体位。单通道治疗时,用一 条导连线将黑色电极、白色电极与电极片连接好贴在患肢肌腱 上,绿色电极贴在黑色、白色两电极之间。若用双通道治疗时, 于2009年9月一2Ol0年7月对9o例脑血管病引起的偏瘫病人 在常规药物治疗及一般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神经功能重建治 疗仪治疗,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9年9月 :Ol0年7月伸绎内科 收治首 使用两条导连线并将导连线电极与电极片连接贴在患肢肌腱 侧,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选择不同的电极片的贴放方法。每次 治疗一般为20 rain,每日1次或2次。电流的刺激量依病人的 耐受力程度及全身情况而定.一般下肢比上肢电流强度大一些。 治疗过程中,使病人集中精力,尽力活动患肢,不能活动者使病 人通过意念、想象做相应肌肉的主动收缩运动,仪器可以测到并 在屏幕上显示肌肉收缩的电信号,自动调节阈值后输出一次电 发脑血管病偏瘫病人9O例,均符合WH()诊断标准:经 颅CT 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确诊为初次发病;璃人意识清楚,生 命体征稳定;无严重的心、肺、肝、肾等器质性疾痫;有不同程度 的肢体功能障碍,肌力0级~Iv级;脑出血病人病情稳定后;偏 瘫肢体局部皮肤无肿胀,无感染、无皮肤过敏者。随机分为治疗 刺激,协助患肢肌肉达到一次有效的收缩。在刺激过程中,可将 刺激频率及重建强度视病人耐受情况做适当调整。 1.3评价方法肌力评定:按照同际上应用的肌力分级方法, 即6级(0级~5级)分级法:。简式Fugl Meyer(FMA)运动功 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5例,男2O例,女25例,年龄51岁~72 岁,平均62岁;治疗组45例.男21例,女24例,年龄jl岁~71 岁,平均61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病变忡质等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 能评分。:对两组病人上下肢各项运动功能进行评定。每项分 3级进行评定(0分~2分)。其中0分表示不能完成该动作,1 分表示能完成该动作,2分表示能顺利完成该动作。满分100 1.2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如床上肢 分,表示被检查者肢体运动功能正常,其中肢体轻度障碍为85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年12月第8卷第12期 分~9O分,明显运动功能障碍为5O分~84分,若得分<5O分, 表示肢体运动功能严重障碍。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采用MBI, 于对照组。肌力恢复正常者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对照 组肌力从0级升到2级18例,从2级升到3级27例,肌力提升 评定的内容共8项,包括用餐、用厕、大小便控制、上下楼梯、穿 衣、梳头、移动、行走。 2 结 果 幅度小,恢复缓慢。治疗组从0级升到3级5例,从1级升到4 级28例,从2级升到5级12例,肌力提升幅度大,速度较快,肌 力恢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两组运动功能、日常活动能力的恢复比较(见表1) 分 2.1两组肌张力恢复情况 肌张力恢复正常者治疗组明显高 表1 两组运动功能、日常活动能力的恢复比较(j±s)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O.O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1 3讨论 动训练的特征。通过9O例脑血管病后偏瘫病人临床实验研究 脑血管病遗留的肢体运动障碍严重影响了病人的日常生 活,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负担。有研究显示:中枢神经系 统受损后,在一定过程中和~定范围内存在神经系统的可塑性 和功能重组 ],脑皮质的神经重建是脑血管病后神经功能恢复 的基础。神经功能重建仪对脑血管病偏瘫病人的康复有促进作 用,通过神经功能重建治疗,可增强病人治疗疾病的信心,启发 病人的主动性,积极配合治疗与功能锻炼,有利于病人肢体功能 的恢复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使病人关注的焦点从疾病和药 发现: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病人肢体活动能力得 到明显改善,部分病人不需帮助就能照料自己的日常生活,使康 复时间缩短,使病人尽早的回归家庭与社会,提高了病人的生存 质量。 参考文献: [1]谢德利.现代康复护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 68. [23燕铁斌.现代康复治疗学[M3.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363— 367. 物上转移到积极寻求身体健康上。AM—lO00A生物反馈技术 将病人意识不到的自身生物信号一肌电值,通过视觉和图形运用 反馈展现在病人面前,让病人重新感知自身的生理信号和现存 的功能。运用认知再学习的方法来调动和激发病人的主动参与 1-33王强,李铁山.脑卒中康复治疗技术[M3.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3:75—80. [4]万利华.脑病变病人康复的研究及护理进展[J3.中华护理杂志, 2000,5(3):l17一l18. 意识,唤醒病人的意志过程,让病人重新建立积极、主动的认知 过程。病人根据自身的肌电信号主动自发地调节设备参考阈值 作者简介:逯尔慧(1968一),女,现工作于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中心医院 (邮编:030024);赵月梅,工作于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中心医院。 (收稿日期:2010一O9—21) (本文编辑郭怀印) 的高低。康复训练仪能从显示屏上直观自己的肌电值增长,并 且有语音提示,使病人在肢体感觉方面接受多元的刺激,更能激 发病人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用意识控制收缩和放松肌肉,具有主 卒中后抑郁早期防治的临床意义 郭志龙 摘要:目的 探讨卒中后抑郁早期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6例卒中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口服百忧解(盐酸氟西汀) 20 mg,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时间均为40 d,对治疗前后两组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总有效率为91.25 ,优于对照组(的69.73 P<O.05)。结论重要作用。 治疗组 早期干预对卒中后抑郁的病人的功能康复及改善其心理状态起到 关键词:卒中后抑郁;早期防治;盐酸氟西汀 中图分类号:R743.3 R255.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349(2010)12—1527—02 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以情绪低落、 兴趣下降等为主的病症。据文献报道,约有2O ~68 的脑血 此识别率仅为l5.5 ,大部分病人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这对脑卒中病人恢复健康有消极影响,降低了康复治疗的效果, 延缓神经功能缺损和认知功能恢复,使病人生活质量显著下降, 管病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状态¨1 j,在卒中后抑郁中有 25 的病人发生在脑卒中急性期,即1个月之内 ’ 。病人通常 明显增加病死率。因此,对PSD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国内外众多 学者的重视。本文就我科2008年1月一2O1O年1月收治的脑 卒中急性期病人进行卒中后抑郁的早期干预并对神经功能的恢 表现为悲伤或失望,身体的不适可能是抑郁的潜在表现,这使得 抑郁症状很难与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症状相鉴别,故以往临床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