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临床研究・ 2008年5月第46卷第15期 153例丙型肝炎患者病毒核心抗原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覃桂芳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南宁530021) 【摘要】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患者血清病毒核心抗原与丙氨酸转氨酶检测值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丙型肝炎病毒抗 一HCV阳性血清,进行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核酸RNA和肝功能检 ̄IJ(ALT、GGT检测)。结果153例丙型 肝炎中HCV—c觚阳性65例(42.50%),65例HCV—cAg阳性的患者血清中ALT、GGT均不同程度增高,53例肝功能异常占 81.54%、HCV—RNA阳性49例占75.38%。结论HCV—cAg检测可以作为丙型肝炎患者病情判断的指标。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检测;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R5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01(2008)15—166—02 丙型肝炎是丙肝病毒引起的通过血液传播的严重肝脏疾 HCV RNA>1.0 X 10,拷贝数为阳性。定量检测的线性范围为 病。丙型肝炎病毒对肝脏的破坏是持续、隐匿、不可逆转的,80% 1O’~1O 拷贝数,测定结果进行对数转换。 以上的感染者将发展成慢性肝炎,丙肝患者最终发展成肝硬化, 1.3统计学处理 肝癌、肝衰竭的比例也远远高于其他肝炎。丙肝病毒还会加重其 采用SPSS10.0分析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观察和 他肝炎患者的病情。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很重要。我院对2005 统计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和x z检验进行组问显著性 年6月~2007年6月门诊及住院的丙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清病毒 分析。 核心抗原的检测,探讨其临床意义。 2结果 1材料与方法 153例丙型肝炎中HCV--cAg阳性患者65例(42.5O%),不同 1.1一般资料 HCV-cAg反应丙肝患者肝功能及其他检测指标比较见表1。 选择2005年6月~2007年6月在我院住院和门诊就诊的 丙型肝炎肝炎患者,纳入标准:(1)经临床检查确诊;(2)实验室 3讨论 检查丙型肝炎病毒抗一HCV阳性的患者。排除标准:(1)甲、丁、 丙型肝炎主要经血和血制品传播,也可经破损皮肤和粘膜 戊型肝炎病毒混合感染。(2)其他疾病引起的肝脏损害。本文入 传播,注射毒品、手术、针刺、美容也可传播,还可经性传播和母 选丙型肝炎患者153例,男97例,女56例,年龄21~66 婴传播。在我国输血后肝炎中60%~80%和散发性急性肝炎中 (42.30±8.45)岁。 12%~24%为丙型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毒血症6个月以上为慢 1.2方法 性感染,自然转阴率低,慢性率高达75%~80%。肝硬化和肝癌是 仪器:BAYER165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Opticon Monitocr 2TM HCV感染的最严重后果,感染1O~2O年后,至少20%患者发展为 荧光定量PCR扩增仪,酶标仪Dragen MK3。试剂:①HCV—cAg 肝硬化,10年生存率仅为25%~80%,这些患者中,3O年后肝癌 检测设空白对照一孔,阴性对照、阳性对照各两孔,样本稀释液 患病率为1%~3%,由此可见,尽早检出和早期防治丙型病毒性 100 L/孔,待测标本100 L,37℃孵育90min,洗板6次,加酶 肝炎刻不容缓。 结合物200 L,37℃孵育30min,再洗板6次,加显色剂200 L, HCV—cAg检测作为一种新的检测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 室温闭光30min后终止,492nm(参考波长630nm)读板,Cut off= 抗体检测方法不足,前者具有高度敏感性及特异性,可以明显缩 NCx+01040。HCV—cAg酶联免疫试剂盒(批号20060302)由军事 短窗口期,有利于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减少因输血传播丙型肝 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制,湖南景达基因有限公司生产。 炎的发生率㈣。本组资料显示,HCV—cAg与HCV RNA关系密切,  ̄HCV抗体测定采用万泰公司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 HCV—cAg阳性患者HCV RNA的阳性率显著高于HCV—cAg阴 盒,按试剂说明书操作。③ALT检测采用IFCC推荐的速率法定 性患者,但两者病毒含量无明显区别,这提示HCV--cAg仅与丙 量测定,试剂由上海申能公司提供。 ̄HCV—RNA荧光PCR定量 型肝炎病毒复制密切相关,而与病毒含量无直接联系。另外 检测试剂由深圳匹基公司提供,按试剂说明书操作,结果判断 HCV—cAg阳性患者肝功能异常例数明显超过阴性患者,其原因 表1 不同HCV--cA9反应丙肝患者肝功能及其他检测指标比较( ±s)【例(%)】 注:与HCV—tAg阳性组比较: <0,05,b尸<0.05 (下转第168页) 166中国现代医生CHINA MODERN DOCTOR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临床研究・ 2008年5月第46卷第15期 盖。骨折行内固定19例(包括先行骨牵引后改为内固定3例), 外固定架固定2例,骨牵引1例。结果优21例,良1例。皮肤耐 磨性及关节功能良好。 3讨论 3.1损伤特点 后再做一次清创后闭合创面,以补充首次清创的不足,不使医师 急诊在疲劳中完成手术,而有充裕时间考虑手术方案,增加手术 成功的把握,而提高创面关闭的成功率,减少瘢痕形成,减轻肢 体功能障碍。 3.3不同创面覆盖方法的优缺点 I期全厚皮原位缝合法和I期中厚皮植皮法,优点是方法 该类损伤系张力碾压及砸压暴力作用于肢体,使作用处皮 简单易行,成活后皮肤韧性好,较耐磨,且取自于原损伤处无供 区,不破坏供区功能。缺点是I期原挫伤皮肤挫伤程度及血循环 (活性)不易判断,不易于渗出液排出而易于发生感染、缺血坏死 肤挫灭并自深筋膜撕脱,若暴力方向与肢体纵轴夹角较小时则 发生套状撕脱与深层组织分离。本组病例所有片状撕脱的两端 均有较大范围的潜行撕脱,撕脱的皮肤带有全层脂肪组织,可见 断裂的血管,破坏的脂肪呈油滴状漂浮于伤口。暴力直接作用或 及瘢痕形成。邮票植皮法,优点是成活率高,简单易行,易于渗出 液排出和愈合。缺点是皮肤耐磨性差易破损,瘢痕较多,不适于 关节处、易摩擦处及儿童患者。Ⅱ期游离植皮法,优点是成活率 撕脱皮肤的牵扯造成肌肉等深部组织挫伤。并将尘埃及异物牢 固地粘附于创面,甚至进入组织间隙和组织内造成严重污染,导 致清创困难。即使清创时组织尚有活力、有活动出血,而由于挫 伤造成的血管内膜损伤、继发性的血栓形成及创伤组织的反应 性水肿进一步加重等引起继发性血循环障碍,发生皮肤及深层 组织继发性坏死。不少学者阐明了继发性皮肤坏死的发生机 制【l1 ,而继发性坏死、组织水肿引发感染,感染的渗出又使皮肤 漂浮及组织水肿加重、坏死加重,形成恶性循环。本组I期植皮 高,易于操作。缺点是需要供区,影响供区功能,换药时间长(需 10~20d),不利于骨折的治疗 。il期原位植皮法,综合了上述 各种方法的优点,避免了它们的缺点,而且不需要特殊的设备。 3.4骨折的治疗 应依据骨折处软组织情况和血循环情况而定。原则是软组 织损伤重、挫伤组织判断不清或无把握控制感染者行骨牵引或 外固定架治疗。在清创彻底、有控制感染的把握时采用内固定治 疗。对于Ⅱ期原位植皮法均可行内固定治疗。 3.5关于截肢问题 术后3~4d大部分肿胀、坏死均伴有大量渗出液及深部组织坏 死,这是I期植皮失败的主要原因。 3.2彻底清创是治疗成败的关键 由于现代假肢技术的发展,我们建议对于损伤造成肢体软 组织严重毁损,修复后功能差或几乎无功能者,应尽早行截肢 术,以免给患者增加痛苦和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刘远达,李康仁,徐永华.肢体大面积套状撕脱伤的治疗咖.中华骨科 杂志,1987,7(3):198—200. 由于污染严重,污物进入组织间隙、潜行的皮下,甚至组织 内,我们常规于麻醉后肥皂水刷洗,双氧水、盐水冲洗,切开撕脱 皮肤,彻底清除一切坏死组织、皮下脂肪、污染的组织(血管和神 经除外,污染严重的清除外膜)及异物,再行双氧水、盐水反复冲 洗,观察组织、皮缘渗血情况,并行再次清创,直到创缘有渗血为 止,再行0.1%新沽尔灭泡洗5rain及再次盐水冲洗后处理活动性 出血和渗血,后修复植皮。本组采用各种方法I期关闭创面未取 f2]鲁开化.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特点及处理们.中华骨科杂志,1979, 12(4):270-272. 得满意结果,究其原因就是未充分考虑到组织继发性坏死和反 [3】将振营,张彦军,屈冠军,等.52例肢体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合并骨折的 治疗fJ1.中华创伤杂志,2000,16(1):56—57. 【4]蒋卫东.原位植皮术治疗四肢皮肤软组织撕脱伤【J】.中国现代医生, 2007.45(3):33. 应性水肿、渗出的可能,而且由于清创当时不能确定组织是否继 发性坏死及坏死的范围,清创只能达到皮肤和肌肉断面有新鲜 渗血为止,以免损害肢体功能。本组皮肤坏死或感染后行二次清 创的病例清创时发现初次清创时循环尚好有新鲜渗血的组织苍 白、水肿,组织间隙有大量渗液,因此我们认为对于此类损伤不 要急于I期关闭创面,可在清创后3 4d继发性坏死范围清楚 (上接第166页) [5】蔡卫东,窦庆寅.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I期原位再植49例临床分 析【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6,4(4):3-31.0 (收稿日期:2008—01—21) 可能是HCV—cAg容易激活机体免疫系统,使其免疫耐受遭到破 坏,导致肝功能异常。侯远沛等l引发现ALT水平与HCV—RNA有 一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丙型肝炎诊断假阳性率,有利于丙型肝炎临 床上的病情判断。 定关系,而本组资料也证实HCV—cAg阳性患者AIJT和 一GGT血浆浓度明显高于阴性患者,这是由于阳性患者体内病 【参考文献】 【11范庆杰.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检测的临床应用与分析[J】.中国实验 诊断学,2006,10(12):1059—1061. 毒复制活跃,机体对病毒感染的免疫反应强烈,肝细胞受损严 重,导致ALT、GGT明显升高。由于HCV感染机体后1~2周才 可检测到HCV—RNA,而2周后方可检测到抗体,因此本研究中 HCV—cAg阳性患者HCV抗体阳性例数也明显多于HCV—cAg阴 性患者,另外由于PCR引物的设计及基因变异,也使HCV—cAg 与抗HCV检测结果不一致,因此HCV—cAg的检测可作为补充 [2】王光辉.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检测的临床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 2006,8(23):84—85. [31侯远沛,刘成永,朱春玲,等.丙型肝炎核心抗原检测及其临床应用阴. 临床荟萃,2007,22(16):1203—1204. (收稿13期:2008—01—22) 实验,进一步降低抗HCV阳性血清的漏检率。HCV—cAg检测还 1611中国现代医生CHINA MODERN DOCTOR ,’ ll,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