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储存原则的事
【虫蛀】害虫来源及生长条件
中药材在采收、加工、炮制、运输等过程中都可能因未能有效地将害虫或虫卵杀灭等原因受到污染;此外在中药材贮藏场所和容器内有害虫生存,有可能侵入药材并进行繁殖。通常情况下,害虫生长环境温度为16℃~35℃,相对湿度70%以上;此外药材成分中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营养成分更易使害虫滋生,如人参、鹿茸等。常见的有害昆虫与活螨种类很多,在许多中药材和中成药中均可寄生,如甲虫类的米象、谷象、大谷盗等,蛾类的印度谷螟、谷蛾等;螨类的粉螨、干酪螨等。虫害的防治方法 1.温度处理法:低温法、高温法;2.传统养护法:利用某些物质的特殊成分或特殊气味,以达到防虫的目的,如:牡丹皮与泽泻同放、陈皮与高良姜同放、花椒或细辛、大蒜、乙醇等;3.化学杀虫法:化学杀虫剂可在较短时间内杀灭害虫和虫卵,但可能对人体健康以及药材的质量产生一定影响;4.君合百安的气调剂养护法:调节贮藏系统内的气体组分,充入氮气或二氧化碳,降低氧气含量,致使害虫缺氧窒息而死亡;安全、无毒、绿色环保。5.除氧剂密封贮藏;6.核辐射灭菌技术。
【霉变】霉变产生原因
霉变是指真菌在药材表面或内部滋生的现象。大气中的真菌孢子散落在药材表面,在适当的温度、湿度、药材含水量、适宜的环境和足够的营养条件下,即萌发为菌丝,分泌酵素,溶蚀药材组织,促使
腐败变质,失去药效。常见的真菌种类 常见的真菌为根霉属、毛霉属、青霉属、曲霉属等。有些真菌能产生毒素,如曲霉属中的某些黄曲霉,其代谢产物为黄曲霉毒素,对肝脏有强烈毒性。霉变的防治方法 1.水分控制法:采用通风、干燥、吸湿剂或吸湿机降湿等方法,控制药材含水量在安全水分最高临界含水量以下;2.温度控制法:将库房温度调节至15℃以下,或采用日晒、烘干、蒸等高温处理法;3.密封法:利用严密的包装或其他方法与外环境隔绝,从而达到防霉的目的。4.百合君安气调剂养护法将氧浓度下降到2%以下,并保持一定的时间后,各虫态害虫和好氧性霉菌就会被杀灭。从而达到长期持久的防霉防菌
【变色】
色泽是药材品质的重要标志。引起药材变色的原因主要有:1.药材所含的某些成分在酶的作用下,易氧化、聚合成大分子有色化合物;含有糖、糖酸类成分的药材易分解产生糠醛或其他类似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有活泼的羟基,能与含氮化合物缩合成棕色色素;某些含有蛋白质的药材中含有氨基酸,能与还原糖作用而生成大分子棕色物质。2.外界条件:如日照或烘干时温度过高;使用某些杀虫剂,如硫熏;贮藏日久;贮藏不当,致使药材生虫、发霉。防止药材变色的方法主要是干燥、冷藏和避光。
【走油】
某些含油药材因贮藏不当,油质泛于药材表面,以及某些含糖药材在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呈现油样物质的变化。如柏子仁、苦
杏仁、当归、肉桂、党参、麦冬等。走油的原因除与药材自身成分有关外,主要是贮存温度过高或贮存过久。防止药材走油方法是保持低温、干燥环境,减少与空气的接触。易走油的药材,应储存于阴凉干燥的库房,堆码不宜过高、过大。
【其他】
重要仓储中常见的变质现象还有风化(如明矾、芒硝、胆矾等)、挥发严重(如樟脑、冰片等)、自然分解(如绵马贯众)等,应采用不同的养护措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