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学校德育社会环境的时代构建的前提是研究当代学校德育社会环境的时代特征。 一、当代学校德育社会环境的结构性变化 (一)当代社会环境子系统的变迁
研讨学校德育社会环境的变化,我们认为应从环境因素(子系统)及其物质和精神结构两个角度予以展开。所谓社会环境的子系统包括客观系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心理,中观系统的社区,微观系统的家庭和作为中间系统的大众传媒。
当代社会就其宏观角度来看,全球正处在后现代化和现代化的巨变过程之中。一部分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的国家在经济、文化诸领域均已达到了目前人类社会所达到的最高成就。但是工具理性和个人主义为特征的现代文明又带来了技术专制、金权社会、紧张的人际关系及天人关系等,从而也带来了人的物化,主体的失落,与他人的对峙及其伴生物道德论表与麻木等,西方发达国家正在寻找现代化的出口——后现代化之路。因此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既因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契机。60年代以后北美西欧诸国兴起的道德教育的研究热潮及其在现实中对学校德育的强化趋势正是因应这一宏观系统的变化。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则正在现代化的入口处努力。在努力推进经济、政治体制的现代化转轨的同时,人的现代化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之一。一方面“培植独立的个人主体是我们的当务之急”“人的解放不只是政治解放,而且是经济解放、社会解放。当前实现的市场经济有多方面的作用,而最根本的就是解放人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从族群主体转向个人本位,是价值观念体系的重大变革。伴随着个人从多年的人性压抑中解放出来,人的情欲会喷勃而出,一时形成泛滥,这是难以避免的”。[1]由宏观社会结构转转型导致的宏观社会系统在组织、制度、意识形态、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巨大变化,许多社会问题已严重突显。国内有学者已归纳为:1.社会失调,如(1)人口问题,(2)就业问题,(3)农民工问题,(4)环境污染问题,(5)家庭问题,(6)贫富分化,(7)干部腐败;2.社会颓风,如(1)关系网,(2)公费吃喝,(3)毁坏公物,(4)利他行为减弱,(5)假冒伪劣;3.社会病态,(1)卖淫嫖娼,(2)淫秽物品,(3)拐卖妇女儿童,(4)吸毒贩毒;4.社会犯罪,(1)青少年犯罪,(2)公职人员犯罪,(3)车匪路霸;5.心理失常,(1)自杀率上升,(2)精神病患者增多[2]。中国社会既要面对西方社会的市范效应实现扬长避短,又要克服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努力走出转型的阵痛期突现的社会问题。社会问题给学校德育环境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也给学校德育提出了必须与宏观社会变必同步并解决矛盾的任务。学校德育显然不能回避历史的趋势。
作为中观系统的社区也正处在变革的涡流之中。就中国社区的状况而言,最突出的特征表现为二。一是大都市的现代病症日益突显,人口问题、就业问题、污染问题、犯罪问题、低俗文化泛滥问题等都已同西方先进的文明成分一起进入国门(或在国内滋生)。二是城市化速度加快使中国的社区环境有了前所未有的特征。农村地区(尤其沿海地区)迅速崛起一批中小城镇,就地消化了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全国各大都市都涌动着农民工潮。城市化带来了人口流动,人品流动改变了原有的社会分层。从地域上讲许多地区城乡边缘模糊、交错、一体,成员社会身份变化迅速。从文化上讲,全国各地区的人们都面临着价值的冲突与适应问题。转型期社会环境的变化必然给学校德育带来全新的影响(源),使学校德育同社区一起进入转型期的调试。
家庭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外部环境也正处在巨变之中。首先从全球范围来看,影响学校德育及其德育对象的重要因素家庭结构及其稳定性都正在发生令人不安的变化。核心,单亲家庭数量正不断增加,离婚率上
升导致的破损家庭在西方发达国家及中国的一些大都市都已有相当大的数目。一些悲观的社会学家甚至认为家庭的消亡之期已经不远了。家庭的小型化、家庭意识的淡化等利于儿童个人的主体表现,但社会关系和家庭关怀的缺损带来了不利影响。目前这两种影响都正趋强化过程中。其次,我国开始步入老龄社会,老人赡养及相关伦理问题日渐突显。由于西方生活方式的入侵等原因,在我国,婚前、婚外性行为大量增加,同居、情人、纳妾、嫖娼等现象开始泛滥。在家庭本身的伦理建设都处在亟待加强的情境当中,学校所担负的德育任务显然是十分沉重的。最后,中国和发达国家一样,也面临着信息社会所带来的文化反哺现象和代沟现象等。家庭作为学校德育的外环境急待在现代文明不断进步的基本上得以整治和优化。 大众传媒作为学校德育外环境的中间系统正在品种、数量、规模和影响力上加速度发展。这已使现代文化越来越具有商业化、大众化的特征。大众传媒迅速而有效地渗透影响了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个体独立判断力的衰减。大众文化的反复强化使人来的及思考就接受了传媒所灌输的有关政治、伦理、职业、消费、娱乐等观念。与此相联系人们往往趋同,肯定既成秩序与价值观,文化批判能力弱化,从而形成马尔库塞所谓的“单向度的人”。大众传媒的影响隐蔽而强制,其结果是,“一方面现代化过程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体创造性,并且也确实为个体创造力的展现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现代工业社会在通过企业管理制度、国家机构及法律体系等实现对个体外在控制的同时,又借助大众文化而操纵个人内在的精神世界、从而使人的主体性有形无形地受到窒息”[3]。由于现代化的“后发性”,中国目前的现代化进程之中的传媒建设的速度相对高于发达国家传媒发展所经历的自然发展的速度,因此在较短的时间里,在没有充分心理准备的条件下,如何理性地生存于现代传媒的剧烈辐射之中,这是现代化进程中中国人民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学校德育如何正确利用传媒影响,削弱其负效应,也是这一挑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我们分析学校德育环境各子系统的时代变化时,我们更多地谈到了挑战性的一面,需要说明的是,无论现代化或后现代化,不断进步的现代文明带给学校德育的积极果实都还是丰硕的。即使是巨大的负效应也往往是同样巨大的正效应相伴而来的。就中国而言,市场经济体制尚在建立之中,破与立之间尚有许多空隙地带,一些混乱和失范是在所难免的。但这丝毫不能否定后现代化过程中的发达国家和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社会给学校德育带来的环境的复杂性和危险性。 (二)当代社会环境巨系统的结构变化
整个社会巨系统的结构变化,主要包括物质层面的群体结构、组织结构等,以及精神层面的意识形态或价值观的连接。现代化进程打破了自然经济时期社会人群的静止分层体系,使个体从组织中突现出来并发挥了巨大的能量,同时也使社会各子系统的精神连接发生了巨变。理性取代了迷信,自主取代了盲从等。但现代化进程在最先进的国家既带来了组织和分工的严密,也带来了人群内部的感情荒漠。信息化社会和自由经济、民主体制的进一步发展及人类理性的进一步提升所带来的将是发达国家社会群体结构、组织结构的新变化,同时也将使这一物质结构的内核——精神结构发生突变。辩证理性取代工具理性,后主体性取代主体性将是后现代化精神变革的主题。学校德育首先必须密切关注这一变革的方向。
中国所进行的是现代化而非后现代化。目前中国发生的转轨与工业化社会所发生的结构性变化并不处于同一水平。就物质结构来看,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的全面变革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社会的群体结构变化剧烈。由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中国社会静态的社会分层体系已被打破,原来几乎静止的人群和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等已被细分为全民、集体、私营企业的工人、个体工商户的帮工、三资企业和混合型企业的雇员、失业和待业工人、农村劳动者、乡镇企业工人、流动打工者、农村雇工、小业主、个体户、乡镇企业领导人、农民知识分子等等。工人与农民、城里人和乡下人等等级森严的壁垒在许多领域都已开始动摇。社会利益群体重新组合,传统的两大阶级界线日益模糊,原来稳定的社会关系开始走向复杂。伴随着这一进程的是一些企业家、个体户、私营业者等阶层的暴富,收入差距拉大,阶层间对立情绪开始滋长和漫延。其次,社会组织结构也在发生巨大变化。改革之前的中国人分属不同的劳动集体和工作单位,权
利和义务十分明确,组织活动的原则上强调集体利益,单位制级着个人的行为模式和流动。由于经济和政治体制的巨变,传统的组织结构的资源独占性、功能全面性及控制的严密性都正在为新的机制特征取代。与全民、集体所有制相对,出现了许多不同性质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组织或单位;政府机构、群众团体、党派等组织作用下降;同时基层组织的自主性、活力及无序性增长迅速,传统组织中成员对组织的高度依赖及组织的强整合性也因人事制度改革、第二职业、劳务市场的发展等因素而趋于瓦解,组织的开放程度大大增加。这样的组织结构的变迁和群体结构的变迁都大大有利于市场经济所需要的个体主体从族群主体中解放出来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但是转轨时期的制度衔接困难导致了新旧体制间的冲突、脱节、真空、无序和失范现象十分严重。这已构成了目前中国社会多种病态的直接原因。社会病态既已构成学校德育的环境因素,同时对社会病态的认识、解释和防范又是学校德育不能回避的内容。
群体结构及社会组织结构的上述变化的一个最直接的后果是个体的解放及利益的多元化,这一变化的具体表现见诸外在的社会、社区、家庭、媒介等子系统的一系列变化,也势必影响到社会的内层结构。中国社会的精神结构变化的特征主要表现为:1.利益主体的多元导致了价值体系的多元;2.价值体系的多元带来了令人晕眩的价值冲突和道德相对主义:不冲突的多元价值观带给社会主体的是价值选择的困难。而这一选择困难既使个人产生无所适从的“边际人”的感觉,也使学校德育陷入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学校课程与社会影响的巨大差距、矛盾和冲突之中。由于中国社会长期的高整合性惯性的存在,价值观冲突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矛盾均已胶着在一起,中国人既要从物质和精神的层面进入现代,但同时又必须尽可能超越工具理性、个人主义、价值相对主义等西方文明的局限,这已构成了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一大二律背反。从目标、功能、内容和方法、手段的选择上,全面陷入窘态的学校德育如何适应和超越以上社会结构尤其是社会精神结构的变迁,学校德育不仅应从体系内部进行探索,而且必须以社会主体力量之一的身份出现,参与社会环境的变革与整合,从而创造自己生存、发展和提升的优化环境。 二、优化的学校德育社会环境的构建
建立优化的学校德育之社会环境,需要发挥学校、政府以及社会三方面的主体性。 (一)学校角色的正确定位
当代中国学校德育社会环境的时代特征在于社会环境的动态、失范和价值观的现实多元性。而学校德育只有在同社会环境结成统一整体时才能对德育对象发挥有效的作用。因此构建优化的社会环境是学校德育必须选择的出路,也是学校德育主体性的表现之一。
面对日趋变动的社会环境,国内有学者认为学校教育应该“主动适应”,“一是教育要面向未来走在社会发展的前头,不再简单地为已存和现存社会培养人才,而要真正灰一个尚不存在而行将出现的社会培养人才;二是教育不再仅仅为社会生活做准备,被动地接受社会的指令,而是积极地干预和参与社会生活及其发展。[4]针对德育的环境适应,有学者进一步提出了学校道德教育的“超越论”,主张“在当前德育改革中,培养市场需要的具有道德意义的种种品质固然重要,但德育的着眼点还应该在培养当代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完善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上”“道德教育还应包括超越现实的理想人格的引导和培养。这种超越本身也是一种适应”。[5]以上论点都就教育、德育系统如何因应社会环境的时代变革而在系统内的运作作出了较为科学的回答。笔者认为为了达成主动适应或超越的目标,学校德育的主体性还应延伸到学校德育之外,使学校德育不仅定位于校园之内,而且定位于社会环境之中,成为主动营造优化环境的主体力量。
作营造社会环境的主体力量的内涵主要表现为之。其一是学校德育主动直接地参与社会环境的建设。学校本身固然不是一般的社会机关,但学校本身可以是文化尤其是先进道德文化的讲坛和舆论阵地,可以辐射其影响于社会。学校德育活动如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如不流于形式也可以对社区乃至全社会进行正面的价
值导向等。二是学校德育应作为个体道德成长社会环境网络中最能动的力量去主动连接其他社会环境系统,组合各种正面影响形成合力。上海市真如中学通过“真如中学社会教育委员会”,将当地镇(乡)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社区企事业单位、学校家庭所属村民、居委会和学校联系起来,不仅动员了社会各界力量的教育参与,创造了较好的社会条件,而且通过学校、家庭与社会之间的沟通在形成学校内部与外部目标、方向一致的三位一体的大德育体系,营造学校德育良好环境上作出了可贵的探索[6]。三是学校德育和教育应在体系内进行改造,努力形成适应和超越学校环境的中介机制,使学校德育社会环境中的正面德育影响源最大限度地转向为现实的德育影响,同时促进社会环境中的德育影响有序化,开发学校德育社会环境的现实空间。
(二)政府功能的正确发挥
政府是社会改造的组织主体也应是学校德育之社会环境的改造主体之一。虽然现代政治经济体制的运转模式与趋势决定了社会生活中不能过分强化行政手段和政府行为的作用,但是一定程度的政府对社会生活尤其是德育社会环境的改造逐是十分重要和必需的。政府功能的正确发挥至少可以在三个方面对学校德育环境的优化起重要作用。
1.政府作经济、政治、文化等宏观环境系统发展的自觉力量。政府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其性质及运作固然受制于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但政府又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主体力量,其主体性表现为它对社会运转目标的设计和全面调控等。对于学校德育的优化环境创造来说,政府首先可以在社会发展目标的选择上起宏观调控作用,而社会发展目标的选择实际上是价值取向上的社会选择,从而也是学校德育宏观社会环境方向和质量上的选择。一个理智的政府即使不能直接对学校德育起更多的直接的领导作用,倘能建设一个健康的社会,在学校德育的大气候上自觉不自觉地有所作为,实质上它已经参与了学校德育。严格地说,在社会大众的德育自觉尚未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前,大德育观的实现可以仰赖的最自觉的社会主体力量只能是政府行为。新加坡等国政府之强有力的政府行为在战后物质文明、精神建设中取得了杰出成就,这不仅为学校德育营造了良好的外部氛围,而且也增强了新加坡人的民族自信。这是新加坡学校德育转为成功的原因之一。
2.引导社会环境子系统的建设。学校德育社会环境子系统尤其是社区、家庭、传媒等等究竟在何种程度上具有德育自觉,一方面取决于宏观上政府在精神文明建设上的成就,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政府对各子系统的直接领导。这表现在政府从舆论导向、立法及制度上对子系统在学校德育支持上的明确规范,以及对社区、家庭、传媒作为社会文化环境的品质的监控,也表现为一些看似联系不大但实质上亦间接影响学校德育的措施。前者如不少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已把学校德育的发展作为社会、社区发展的整体目标之一列入发展计划,不少国家和地区对大众传媒的文化品味都作出了立法或管理上的规定。这些都对学校德充环境的优化起到了正向作用。后者如中国苏南地区一些中小城市在市政建设上对新建的建筑物提出要求,规定不能在同一城市建设同一图纸的建筑物,建筑必须与城市绿化和园林建设同步进行等。这些措施不仅净化了学校德育的外部物质环境,而且对一定社会区德育对象的社会区自豪感及文明行为规范建设等学校德育内容起到了一定的间接促进作用。
3.结构社会环境子系统形成德育影响的合力。
学校德育本身可做与社会环境诸系统的连接力量,这是学校德育主体性的表现之一。但是学校角色是学校德育的内部因素,其能量有限,因而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外部粘合力存在。这一粘合力就其有形的方面来说即应来自政府。
在社会环境子系统与学校德育的亲和力的培养上,我国已有经验证明,一味的政府行为是低效或无效的。过去社区教育的过度政府干预并未真正造成真正的社会区教育,反而变成了政府和社区的双重负担,削弱了社区教育发展的动力。故近年理论界不断有呼吁要使社区与教育的结合由政府行为转化为社会行为。但是社区、传媒、家庭、学校本是各自独立的运行系统,要想使其德育影响在方向上趋同,力量上整合,又必须有粘合机制存在。而粘合机制无非是在舆论上的导向以发展其德育自学整合的内驱力,和制度上的连接以形成其运作形式。要实现这两点,在目前的中国社会完全脱离政府的作用是难以想象的。这不仅是因为政府的权威和力量,而且是因为在全社会宏观层次上看只有政府才可能实现全国范围及全方位的环境子系统的连接。因此无论是造成各子系统在学校德育影响上携手的自觉,还是促成诸系统在运行上的有序结合,适当的政府行为是不可或缺的。此外,即便是各系统的连接由政府行为向社会行为的过渡,其中介因素社会德育自觉程度的提高也难以离开政府主体能动作用而实现。目前我国一些地区的“学校、家庭、社会德育一体化”实验的成功,实际上同政府的整合作用是分不开的。 (三)社会精神实体的重构
哲学家黑格尔认为一个具有现实性的民族必要条件是有其自己的伦理精神实体。康德亦在区别文明与文化概念时将文化(绝对的道德观念)视为文明外壳(文明)的深层本质加以强调。在当代文明的外部形态演变剧烈的情况下,社会精神实体也发生潜移默化、同时、因应外部形态的变化,人类也必须实现价值的重新选择即实现社会精神实体的重构,转型期的中国更是如此。
社会精神实体重构对于学校德育外部环境建设的意义在于:如果没有健康进步的社会精神实体,仅靠政府、学校去作社会环境诸系统的连接,则这一连接就会仅仅是外层或物质层面的连接,没有精神或内在的粘合力。而且,没有精神实体,政府行为、学校德育本身即是没有灵魂和方向的。因此要适应时代变迁,建设优化的学校德育的外环境,就必须由外而内,由显性而隐性地进入社会精神实体的重构。
要实现社会精神实体的重构,首先要处理好系统和过程的关系。一方面由于人类实践和文明的共性,任何民族的精神实体中都有与其他民族同构的部分,同时任一精神实体的系统要实现质变也就必须吸收外系统的精华。中国文化传统中对整体思维的强调对群体价值的尊重等是我们民族稳定性和渊源流长的精神内核,但是过分强调群性,在过去的历史中已经导致了对个性的否定与扼杀。因此,因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需要,中华民族必须吸收以分析思维见长,尊重个人权利和创造性的西方价值体系中的合理成份。有识之士已得出了“增植个人主体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7]的结论。但是只是系统的实体是无生命的。精神实体是系统亦是过程。任一民族的精神实体都有其传统或根由。在西方文明对个人主义、主体性、价值多元和道德相对主义追求过度以致于非批判无以实现后现代化的今天,只谈横的移植就谈不上中华民族精神实体的重构。由于西方文明的成就显著,其“示范性”几乎不可抗拒,发展中国家是牺牲传统复印西方伦理价值的优、缺点,同处绝境,还是立足于自己的传统进入现代化又超越西式现代化的精神病症,是一个世界性课题。在中国,目前的情况是,西方个人主义、物质主义、价值相对主主义呈泛滥之势,它既造成了社会病态,也给学校德育带来了负面环境作用。学校德育的根本出路在于同整个社会一起实现传统文化与外来价值观的合理嫁接,以造成适应现代文明新质的新的道德文化。
作为文明内核的精神实体的重构还是一个面向未来对历史和现实实现超越的过程。因此社会精神实体的重构还必须处理好适应和超越的关系。社会精神实体朝向未来的超越性质来源于人类主体的能动性。”对人来说,现实世界是可以改变的,人的活动就是要以他所拟设的可能世界去取代现实世界。正是这种现实和可能的矛盾运动中人类才得以驰骋于历史创造的无限空间,人类社会才得以不断前进和发展。[8]学校德育所需的优化的社会环境,其优化条件之一当是社会伦理精神的积极向上。所谓“积极向上”主要指社会的未来发展方向及价值体系的未来取向十分明确。考察历史不难发现,任何一个民族或阶级,其上升时期都是其具有发展和价值的明确方向的时期。中国正在实现现代化,进行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轨,但未来的现
代化应是一个什么样的现代化?未来中国市场经济应蕴含什么样的价值内核?这些都是中国社会必须明确的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精神文明建设是不允许“摸着石头过河”的。目前中国社会随着市场经济建设而出现的道德、价值失范现象已相当严重、重构社会精神实体的当务之急是应给国人以描向未来的社会理想和适合历史趋势的价值导向。因此一些学者呼吁学校德育应注意对现实的超越性是完全正确的。但对现实的超越之前提是整个社会精神实体的未来超越。唯有后者才能给学校德育以超越的方向、内容、力量,也唯有后者才能给社会注入新灵魂从而给学校德育超越现实的优化的社会环境。
以上从学校、政府、社会三大主体的角度分别讨论了优化的社会环境的时代构建。从三者统一的角度看,目前亟待建立的是一种网络全社会的大德育意识。只有全社会建立起了较为充分的对于学校德育的义务感和德育的自觉,我们所追求的学校德育的社会环境优化才可能走向现实。准此,德育社会学关于社会环境的研究,目前的努力方向也许应当是着力于探索提高社会主体德育自觉程度之具体和有效的途径。
学生成长与社会环境初探
李志文
桃源县第一中学 李志文
马克思曾说:“人创造环境,环境创造人”。这句话高度地概括了人与环境的关系,强调了人对环境的主导作用,同时又强调了环境对人的反作用。 在我国,孟母三迁的故事,几乎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这个故事也许太古老,太遥远!我们再看桃源县佘家坪乡竹林村一家三兄妹考上清华北大的故事,他们的母亲叫郭大晓,这位杰出的母亲并没有因为家境的贫寒而让子女放弃学业,而是千方百计为子女的成才营造良好的环境。老大杜勇是桃源一中高167班学生,1994年考入清华。老二郭丹随母亲姓,就读于桃源一中高183班,1997年考入北京医科大学,后并入北大。老三郭道平,也是桃源一中高218班毕业生,2000年考入北大。他们三兄妹为什么都这么出类拔萃呢?这与他们成长的环境是密切相关的。在学校他们能够自觉地抵御不良风气的影响,专心学习,艰苦朴素,不和同学比吃比穿。杜勇为了学英语,母亲给他买了一个“随身听”,可不知怎么被杜勇弄丢了,母子俩心疼得不得了,当时由于家庭经济紧张,就没有及时买,没想到两个月后,杜勇又有了一部“随身听”,一追问,才知道是孩子利用星期天休息时间,和几位同学包了一场基建土方工程,每人分得了150元,抚摸着孩子满是血泡的手,做为母亲的郭大晓心疼得半响说不出一句话。这个发生在几年前真实感人的故事,说明了人才的成长需要一个好的环境。可见,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人才的成长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好的环境造就人才,
不好的环境也会淹没人才。
古人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势必产生多元化的价值理念,我们青少年学生在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情况下,很容易偏离正常轨道,严重的甚至有可能造成遗恨终生的后果。“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这说明栽种植物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按米丘林学说的理论解释,这就是环境对生物的蒙导作用。植物的生长是这样,人才的成长也是一样的道理。
人是社会的产物,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当人置身于社会大环境中,不管他是自觉还是不自觉的,都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秉性,这些差异是如何形成的呢?人从母体出身天性是一样的,但每个人的成长环境、生活经历、受到的教育却是不一样的,随着年纪的增长,这些不同的差异导致每个人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从而决定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当前,大多数中小学校都有着非常怡人的自然环境,在这个基础上,师生们一定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优美的人文环境,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就是最好的人文环境。我看到一所学校的宣传牌上写着:校园美如画,咱是画中人。这句话应该这样理解,作为学校的师生员工不仅仅是画中的普通人,更是画中的主人,从这个角度上说,校长、老师和学生人人都是环境,个个都是形象。这充分说明,只有创造出优美、高雅、文明的校园环境,才会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有用之才。
为建设和谐的校园环境,强化学生良好的环境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我们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中,一定要融入环境育人的理念,十分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是学校发展进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具有无形的教育功能,对师生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校园文化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它能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心志得到改善,情操得到陶冶,视野得到拓宽,品位得到提升,那些消极、颓废的文化就能得到有效抑制。笔者认为,作为学校的管理者,首先要尽力美化自然环境。爱美是人类的天性。优美的自然环境具有陶冶学生心灵、熏陶学生行为、启发学生美好想象的作用。通过绿化、香化、净化、园林化、知识化.让校园的一景一物、每堵墙壁、每个角落都在无声地“说话”。其次要优化人际环境。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的保证。调查表明,“领导+长者+朋友”型的领导角色,“师长+父母+朋友”型的教师角色,互助互爱、情同手足的同学角色是现代教育中的新型角色,颇受学生欢迎。再次要净化学生的心理环境。市场经济条件下激烈的竞争给人的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冲击和压力,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校和作为社会一分子的学生自然受到影响。通过心理咨询活动,突出情、知、理,“心病要用心药治,心药最好是心语”,师长的心语会像甘泉,滋润学生纯美而健康的心田,从而真正达到“环境育人”的效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