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对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茁壮成长,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有些碰壁。下面店铺为你整理了关于家长的心语集锦一些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家长心语篇一:《家长心语》
家长心语
虽然孩子在校只有短短的一年时间,但我们都能看到她各方面的进步,作为家长我们感到很欣慰。——李彦萱家长
郭俊杰回来已经知道主动去预习课文了。而且在校期间,他一直夸学校的饭菜好吃!谢谢老师们。——郭俊杰家长
孩子在学校学习生活整整一个学年了,谢谢老师们的关心和呵护,在这里我们家长表示感谢。
——王梓函家长
当我站在教室门口,准备接他回家时,我看见他满脸都是笑容,课堂上活跃的表现,我就知道他已经非常适应这里的小学生活,从他的话语间也流露出他很喜欢这所学校。感谢老师们的细心、耐心和亲切,让我们的孩子能自信、活泼、开朗、快乐成长每一天!——李昱谊家长
在老师的帮助下,李亚宁进步明显,希望老师多关注他,并严格要求他。谢谢!——李亚宁家长
这周宝贝回来给我们唱英语歌,边唱边跳,让我们感到很欣慰,宝贝对班主任和英语老师特别喜欢!谢谢你们!——刘棋萱家长
刘晢敏小朋友现在有了很大的进步哦,现在回家会跟爸爸妈妈说在学校里的学习情况,学了哪些内容也会读给我们听了,老师辛苦了,谢谢! ——刘晢敏家长 家长心语篇二:《家长心语》
家长心语1
我为“小组”而学习
吃午饭时,儿子一本正经地说:“妈妈,中午我要好好读课文。”
咦,一向对作业漫不经心的儿子今天怎么了?我好奇地问:“为什么?”我想:不用问他肯定会说这是老师布置的。他出乎意料地回答:“我是为了我们的小组。”
真得感谢他的老师,刚刚经过两个多月的新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已经在孩子幼小的心灵播下了种子。
家长心语2
“我来帮你量一量”
儿子准备了三把长度各异的尺子,在家里量着桌子、椅子、转笔刀、床的长度,边量还边进行登记100cm、58cm,仿佛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在屋子里转来转去,一副乐此不疲的样子。一会儿,他又用米尺量了自己的身高和双臂的长度,仿佛发现“新大陆”地喊:“妈妈,快来看啊!我的身高和双臂的长度都是119cm。你也是这样吗?快!我来帮你量一量。”
——那涨红的小脸,不正闪着创新的火花吗? 家长心语3 “我的办法……”
儿子今年6周岁半了,他同我一起在美丽的九月走进新课程。看着他天天轻松地学习,快乐地成长。我深深的地体会到“课改,最大的受益者是孩子”。 有一天,他正坐在沙发上,津津有味地看着语文书。我走过去一看,原来是拼音复习四“我会讲”一图,图片色彩鲜艳,画着一只要到河对岸上学的小兔和对面要过桥来的猴妈妈、猴宝宝,双方都必须经过仅容一人通过的独木桥。这可怎么办呢?我问儿子:“你替他们想一个办法吧。”我想:他可能会说小兔让猴子先过,或猴子让小兔先过。没想到,他却说:“猴宝宝发现旁边有一棵大树,他和猴妈妈抓住树枝,用力一甩,就到河对岸的桃树上了,小兔高高兴兴从独木桥
走过去上学。”我耳目一新,不禁在他的脸颊上 送他一个响吻,赞叹:“你的办法真妙,还有其他办法吗?”他想了想,又说:“小猴他们走到独木桥中间,看见小兔走过来,就把扁担架在独木桥上,两人跳下独木桥,用双手吊在桥沿上,小兔就可以跳过扁担,走过独木
桥了。”瞧,还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呢。我说:“哇,你真会想,还有别的办法吗?”他抓了抓后脑勺,想了一会儿,说“还有一种方法是猴爸爸挑着箩筐走到桥中,小猴和小兔分别跳入箩筐,猴爸爸转身180度,小猴和小兔跳下箩筐,就可以走到了。”我不解地问:“怎么又变成猴爸爸了?”他一本正经地说:“猴爸爸比较有力气,挑得动。”儿子的想法令我兴奋不已,也深深地触动了我。成人的思维方式和孩子的思维方式究竟有多大的区别?我们常以成年人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也应是这样的。可孩子眼中的世界是怎样呢?从儿子的口中,我看到了一个美丽新奇、充满爱心、富有灵性的世界。他的想法不一定可行,却那么富有独创性。我不管是作为一名实验教师,还是一个孩子的家长,都有责任来呵护这种的独创的幼苗,蹲下来耐心地倾听孩子们的心语,用心体验那奇妙而富有个性的思维过程,试着以孩子的眼光来看待世界,让幼苗在阳光下茁壮成长。我暗暗庆幸:儿子,你真幸福,遇到新课程! 家长心语篇三:《家长心语》
孩子考完了,要奖吗
对于孩子的考试,现在我们能听到家长说的最多的是“如果你考到什么分数,我就给你买,而电子产品基本是现在孩子的首选。旅游也是普遍家庭的选择,反正只要孩子达到家长心中的分数。家庭条件允许的话,家长就会毫不犹豫的兑现承诺。这就是现代社会应运而生的“奖励经济”。
是不是要无原则的奖励呢?
位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他挑出一些喜欢绘画的孩子分成两组,一组许诺“画得好就给奖赏”,另一组只告知“想看看你们的画”。三个星期后,前组的孩子们大多不情愿主动去绘画,兴趣明显降低了。而后组的孩子却一如既往地积极绘画。
奖赏固然可以强化某种良性行为,但它又有使人只对奖赏感兴趣,而对被奖行为失去兴趣的危险。
奖励该奖些什么呢?
对于给孩子的奖励完全可以,但是要用心,千万不可今天定的目
标,明天就奖。
迟一步的奖励,更容易有惊喜
在红旗出版社出版的《向香港小朋友学作文》里,香港嘉诺撒圣书院中学一年级的萧娴,写了一篇作文《连环礼物》,讲的是她希望得到一部触屏手机的故事。
她跟爸爸提了要求,爸爸是个的士司机,收入可能也一般,她也一直不敢提太过分的要求。有一年圣诞节,她看到同学们收到各种电子产品礼物,也很希望自己得到一部触屏手机。她鼓起勇气跟爸爸提了,爸爸有些犹豫,还是答应了。
可是圣诞当天,孩子拆开礼物却发现,礼物不是触摸手机,而是一支画笔。爸爸跟她说,触屏手机十分昂贵,你现在也用不着那么多功能的手机,你画画技术那么好,如果你勤加练习,发展个人兴趣,将来可以成为一名出色的画家。
孩子起先不理解,很无奈也很失望,但还是用爸爸送的画笔,画出了一幅幅作品。
终于有一天,她的一幅作品获奖了。到了颁奖日,爸爸又送给女儿一份礼物,是触屏手机。这也是爸爸这么长时间的努力结果,多么温暖的故事,多么激励人心的礼物。
奖励努力的过程,更讨巧
许多家长本身就觉得假期中要一家人去某个地方游玩。而正好在孩子们大考的时候,就顺便给孩子定了一个小目标---这个小目标也不会太严苛,孩子只要认真对待,就可以欢快地享受这个丰盛的假期。这么一来,孩子压力不大,考前会很有动力,考完了呢,又很有成就感。
孩子最渴望被认可,而不是物质奖励
“用物质激发孩子的动力,是比较简单、偷懒的办法。”浙师大教务处处长李伟健教授,对期末家长的突发物质奖励,不以为然。 有这么一个孩子,上小学四年级了,跟着爸妈的调动,转学到美国上学。去了美国以后,他的书包越来越轻,爸爸一看这情况,感到很担心,“孩子太轻松了吧?”
没想到一个月不到,孩子就来找他,“爸爸,我想写篇论文,研究饺子和中国文化的关系。”爸爸听了吓一跳,很意外也很惊喜。接下去几个月,爸爸带着儿子到各类图书馆找资料,儿子一点点整理写成论文,最后,这个四年级的孩子,写了整整七页,关于中国的饺子文化,他的学习热情就是这么释放的。“这就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激发的。”
“外在的、物质的鼓励,会让孩子对物质越来越期待。但人的物质欲望是无穷尽的,到后来,家长会满足不了孩子的物质要求。而且总是被物质来刺激成就感的孩子,特别容易放弃,因为他如果感到自己做不到,大不了只是一个电脑或者一个手机没有了,他暂时不要了。但这个环节在他的成长过程来讲,是不利的。”
研究人员说,人们需要得到肯定和赏识。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更渴望得到的是被认可的感觉,而不是具体的物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