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李嘉图学派的解体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2020-01-31 来源:九壹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8年6月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un.2008 第28卷第3期 j ournal of Yunyang Teachers College V01.28 NO.3 李嘉图学派的解体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李 蓉 ,刘吉成 (1.华中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430079; 2.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北 丹江口442700) [摘要]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是指原始实物交换条件下的交换比倒的决定法则,它必然同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条件下的商品价格决定和变动相抵触.斯密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个矛盾,但没有找到正确的 解决方法,李嘉图同样没有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但却坚持劳动价值论的普遍适用性,结果留下了被论敌攻击 的口实.马克思解决了李嘉图学派的矛盾. [关键词]李嘉图;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中图分类号IF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072(2008)O3一Oll3一O3 葡萄酒,为什么窖藏时间长的陈葡萄酒会比没有窖藏的新 I李嘉图劳动价值论中的两个矛盾 葡萄酒有更大的价值”? 1.1劳动价值论同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之间、的矛盾 1.2劳动价值论与劳动和资本相交换之间的矛盾 李嘉图在《原理》一书《论价值》章的第4、5两节中举 商品的价值由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 了个例子.假定资本家A投资了5000镑,全部作为支付 值(M)构成.其中V+M是工人新创造的价值,工人所得 工资的“流动资本”.现雇佣100个工人生产谷物,假定利 工资为V.按照等价交换原则,新创造的价值应与工人所 润率为1O%,则年终谷物的相对价值为5500镑,即工资 得(工资)相等,v+M—V,此式显然不成立,除非剩余价 5000镑,利润500镑.另假定资本家B同样投资5000镑, 值为0,但剩余价值是不可能为0的.矛盾产生了. 作为支付工资的“流动资本”雇佣100个工人制造机器.年 2 李嘉图学说的反对者和支持者之间的论战 终机器的相对价值和谷物一样,都是5500镑. 第二年,A把谷物卖掉后继续投资5000镑,雇佣100 19世纪2O~30年代英国经济学界围绕李嘉图的劳 个工人,生产出来的谷物价值和上年度一样,仍为5500 动价值论展开了一场大论战.这场论战的结局是鼎盛一时 镑.假定B在第二年利用第一年生产出来的机器,即投入 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及其价值论走向衰败和解体.论战的发 固定资本为5500镑的机器,然后再投资5000镑雇佣100 起者是马尔萨斯.他在《政治经济学定义》中指出:“李嘉图 个工人生产布匹.假定机器不磨损,即没有旧价值的转移, 所说的例外,是指所用固定资本量不等,耐用程度不同,而 则布匹的相对价值为6050镑,其中5500磅是100个工人 所用流动资本的回收时间由彼此各别的商品,这类商品为 的工资5000镑加上这笔资本的利润500镑之和,这和谷 数之多,使得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法则可以看成是例外, 物的情况一样.除此之外,还有550镑则是5500镑固定资 而这种例外反倒成为了法则”.马尔萨斯还指出:“李嘉图 本(机器)按1O%的利润率计算所应得的利润. 的理论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只有在不使用资本从而不存在 在这里李嘉图写到:“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家们 资本利润的‘文明’以前的社会中,才是适用的”. 每年在商品生产上所使用的劳动量虽然恰好相等,但所生 詹姆斯・穆勒和麦克库洛赫都是李嘉图的忠实门徒 产的商品的价值却会由于各人使用的固定资本或积累劳 和李嘉图学说的坚定信仰者和继承者,他们把李嘉图学说 动量不等而会不相等.”这个论断显然和他所坚持的活劳 看成是一个完善的体系,力图通过解释和注释来维护李嘉 动创造价值,劳动量决定价值量的基本理论相矛盾.但是 图学说体系.但是,他们没有能力解决李嘉图学说体系中 李嘉图却仅仅把它看作是价值决定的一种例外. 的内在矛盾,他们对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和利润理论的解 由这个矛盾引起的一个争论是“耗费等量劳动生产的 释实际上使得李嘉图学说庸俗化,同时也标志着李嘉图学 [收稿日期]2OO8一O4—2O [作者简介]李 蓉(1983--),女,湖北武汉人,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经济管理研究 YYSZXB l l 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李 蓉,刘吉成:李嘉图学派的解体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说体系的瓦解. 2。1詹姆斯・穆勒对李嘉图学说体系矛盾的解释 这场争论的中心本来是李嘉图学说体系中存在的等 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和价值决定的矛盾.但却被片面化为 对新旧葡萄酒的价格问题的解释.穆勒认为,在新酒窖域 的时间内,用手直接去做的劳动即直接劳动已经结束.而 用手所生产的工具间接去做的劳动即积蓄劳动仍然在进 行.他还认为,直接劳动和积蓄劳动都是创造价值的劳动. 在生产陈葡萄酒的过程中.当人的直接劳动结束后,生产 葡萄酒时耗费的全部资本在葡萄酒窖藏期间仍在劳动,因 此葡萄酒的价值仍在增加. 对前面提到的第二个矛盾,穆勒认为.商品是由劳动 和资本共同生产的,劳动者和资本家都是商品的所有者. 商品的一部分归劳动者所有.另一部分归资本家所有.在 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为了得到生活资料,将本来属于自己 的那部分商品出卖给资本家,资本家以工资的形式支付属 于工人的那部分商品的价值。因此.劳动和资本的交换,是 普通商品之间的交换.至于劳动者的工资和资本家的利润 的大小.则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在这里,穆勒完全混淆了 劳动和劳动力。 2.2麦克库洛赫对李嘉图学说体系矛盾的解释 麦克库洛赫是通过歪曲劳动的规定性来解释第一个 矛盾.他说:“有充分理由把劳动定义为任何一种旨在引起 某一合乎愿望的结果的作用或操作.而不管它是由人、动 物、机器还是自然力量完成的”.他后来又把这个说法修改 为:“只有人占有的畜力和自然力量能够劳动和创造价 值”.他依此解释说,陈葡萄酒的价值增值完全是由自然力 量在酒桶内较长时间劳动的结果.因而.陈酒所包含的劳 动量要比新酒所包含的劳动量大很多. 针对李嘉图学说体系中的劳动价值论与资本和劳动 相交换的矛盾,麦克库洛赫是这样解释的:价值区分为“实 际价值”和“交换价值”.实际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消耗的 必要劳动量决定的,而交换价值是以它与其他商品或劳动 所能交换到的劳动量或商品量来表示的.劳动和其他商品 一样,也是普通商品.所以在市场上.商品和商品的交换是 按等价进行的,劳动和资本也是等价交换的,这样就没有 利润产生了.但是,利润实际上是存在的.麦克库洛赫又解 释到:实际价值和交换价值只是在供求均衡时才会一致, 现实中他们往往是不一致的.交换价值总是大于实际价 值.二者差额就是利润.麦克库洛赫在同李嘉图的反对者 马尔萨斯的论战中实际上完全背叛了李嘉图.而是站到了 马尔萨斯的阵营里,因为正是马尔萨斯将资本与劳动的交 换说成是少数劳动和多量劳动的交换,来否认劳动价值 论,并将利润归结为来自流通. YYSZXB l l 4 2。3马克思: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1885年,恩格斯在《资本论》第2卷《序言》中.要求那 些污蔑马克思“剽窃”的“经济学家们”证明:“相等的平均 利润率怎样能够并且必须不仅不违反价值规律.而且反而 以价值规律为基础来形成.”对这个问题.在以后的1O年 间 不少资产阶级学者提出了各自的解释,但没有一个正 确答案.直到1894年《资本论》第3卷问世,才以生产价格 理论作出了科学的回答. 其实.在《资本论》第1卷定稿前,马克思就已经最终 完成了生产价格理论.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每一个商品的 价值构成包括三个部分,即不变资本的价值(C)、可变资 本的价值(V)和剩余价值(M).用公式来表示,就是:W= C+V+M.其中C+V是资本家的生产费用.也叫做成本 价格(用K来表示)。于是.原来的公式w=C+V+M,现 在可以表示为W=K+M。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中.既有 部门内部的竞争,又有各部门之间的竞争,部门内部的竞 争形成商品的社会价值和部门利润率.在此基础上,等量 资本要求等量利润,必然引起资本在部门之间的竞争,结 果使各部门不同的利润率转化成全社会一般的利润率,即 平均利润率.按照平均利润率归资本家占有的利润.就是 平均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也就转化为生产价 格.生产价格就是成本价格和平均利润之和.李嘉图的例 子清楚的证明了价值(C十V十M)转化为生产价格(C十V +P).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后,商品市场价格就不再是以 商品价值为中心而是以生产价格为中心,上下波动.当然, 这并不是说价值规律不起作用了.只是作用的表现形式发 生了变化.生产价格的形成依然是以价值规律为基础的, 生产价格的变化最终取决于价值的变化和部门之间的竞 争状况.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到一定高 度的产物.是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和发达商品经济条件 下价值规律的具体表现形式.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商品按 照他们的价值或接近于他们的价值进行交换,比那种按照 他们的生产价格进行交换.所要求的发展阶段要低得多, 而按照他们的生产价格进行的交换,则需要资本主义的发 展达到一定的高度.”在简单的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商品 只能按价值进行交换;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商品也只是 在较大范围内按社会价值进行交换;只有到机器大工业阶 段,资本主义关系取得统治地位以后,形成了自由竞争的 环境,资本和劳动力可以在各部门之间自由转移,在这种 条件下,利润才能转化为平均利润,从而价值才能转化为 生产价格. 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具有极其重要的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它科学的解决了劳动价值论和等量 资本获取等量利润之间的矛盾,证明了生产价格规律只是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李 蓉,刘吉成:李嘉图学派的解体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价值规律作用的具体形式,两者并不存在实质上的矛盾. 的价值就是维持劳动力所有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新、陈葡萄酒由于窖藏时期不同,即资本周转时期不 工人把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即劳动,让渡给资本家,资 同而具有不等的利润,在资本流动较慢的情况下,由于平 本家就占有了劳动.而用来交换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本身 均利润率的形成,因而陈葡萄酒的生产价格会超过其自身 只是不付等价物而占有别人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因为劳 的价值,会超过新葡萄酒的生产价格.马克思的理论从实 动者除了生产出自身的价值外,还创造了剩余价值,剩余 质上解决了这个难题. , 价值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是物化的剩余劳 动.剩余劳动的表现是剩余产品,被资本家无偿占有.. 3 马克思:劳动和劳动力不同 马克思区分了劳动和劳动力,并且指出了资本家剥削 李嘉图体系的支持者混淆了劳动和劳动力,因此不能 的实质,解决了这个难题. 解决等价交换与资本和劳动相交换的矛盾.实际上,工人 出卖的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而劳动力本身也不是一种普 [参考文献] 通商品,而是一种能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特殊商品,资 本家把一定数额的货币转化为可变资本用来购买劳动力, [1]汤在新.价值论的革命变革[J].经济论坛.2005,(2). 而工人则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取得劳动力商品的价 [2]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 值.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这种特殊商品所必需 京:人民出版社,2001:197—198. 的劳动时间决定的.由于劳动力的生产就是维持人体生存 [3]吴树青.政治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的生活过程,因而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可化为 生产劳动者生活资料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或者说,劳动力 【编校:胡军福】 Disintegrati0n of Ricardo's School and Marks Labour Value Theory LI—Rong ,LIU Ji—cheng (1.School of Economy,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 2.Yunyang Teachers"College,Da ̄iangkou 442700.China) Abstract:The labour value theory of British classical political economics refers tO the determining rules of change rat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primitive goods exchange,which inevitably confront against goods price determination and fluctuat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apitalist free competition.Adam Smith had discovered this contradiction,but he has no correct resolution ̄while Ricardo has no effective resolution,but he proposed the universality of labour value theory, which became the stocking of attack from the opponents.This paper has explained the two contradictions in Ricardo's la— bour value theory,discussed the arguments between the supporters and opponent of Ricardds School,and Marx's solution to the contradiction of Ricardo S schoo1. Key words:Ricardo;Marx;labour value theory YYSZXB l l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