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中小学生,学校应当及时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取得联系。 A:上课讲话 B:旷课 C:吸烟
D:不交作业
2、1889年清政府派人参加了由法国政府举办的巴黎世界博览会,参会者可能看到的展品有____ ①电话②柴油内燃机③汽车④无线电报 A:①② B:③④ C:c.①③ D:②④
3、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称为____ A:态度的认知 B:态度的评价 C:态度的情感 D:态度的意向
4、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常使用的“ABCDE”治疗法属于____ A:行为改变法 B:认知改变法 C:精神分析法 D:运动改变法
5、中国最早的教育学教科书是从哪个国家翻译过来的__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日本
6、教师资格的认定程序不包括以下哪一种?__ A.提出申请 B.受理
C.参加资格考试 D.颁发证书 7、《学记》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E:重视个别差异
8、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对活动本身进行的评价属于。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绝对评价
9、生态系统是一种控制系统或反馈系统,它具有反馈机能,能并维持自己的正常功能。 A:自动调节 B:主动调节 C:被动调节 D:循环调节
10、幼儿园教育活动具有广泛和复杂的内容,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与需要,灵活选择、运用适宜的评价方法。这反映了()的要求。 A:评价取向的多元化 B:评价情境自然化 C:评价类型的多样化 D: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11、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巨大动力是。 A:专业理想 B:专业情操 C:专业性向 D:专业自我
12、把一个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子问题,设立各种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目标,人们将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之为() A:目的手段法 B:反推法 C:简化法 D:类比法
13、教育事业的生命线是____ A:数量 B:类型 C:改革 D:质量
14、下列所述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没有关系的一项是() A:虎门销烟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英国在中英两国的贸易中处于贸易逆差的地位 D: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 15、《荷塘月色》的作者是() A:郁达夫 B:朱自清 C:鲁迅 D:郭沫若
16、教育现代化的最高目的是实现() A:教育观念现代化
B:教育内容现代化 C:教育管理现代化 D:人的现代化 17、”教育有法可依,但无定法可抄”,这句话说明了教师的劳动应具有。 A:示范性 B:创造性 C:情景性 D:个别性
E:重视个别差异
18、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B: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前者为主 C: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后者为主 D:学与教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心理规律 19、学校管理的起始环节是() A:计划 B:实施 C:检查 D:总结 20、每个人最大的成长空间在其最强的优势领域。一个人才的奇迹都是在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和最能发挥自己优势的领域中创造出来的。使用人才应当唯器是适。用其所长,各得其宜。大才大用,中才中用,小才小用。这段话的主旨是____ A:要重视和培养人才 B:人才使用应尽其所能
C:人才的成长空间在其优势领域 D:人才使用应各得其所
21、德育过程的矛盾包括__。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德育与智育的矛盾 C.德育与教学过程的矛盾
D.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E.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 22、发生火灾时,进行安全疏散的正确顺序应是。
A:按先着火层一着火层的上层一着火层的下层的顺序疏散 B:按先近后远的顺序疏散
C:从建筑物最上层按楼层顺序从上往下疏散 D:从建筑物最下层按楼层顺序从下往上疏散 23、《石室之死亡》的作者是() A:余光中 B:罗门 C:洛夫 D:郑愁予
二、多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行为不属于偶然防卫的一项是。
A:甲正准备枪杀乙时。丙在后面对甲先开了一枪,将其打死。而丙在开枪时并不知道甲正准备杀乙.纯粹是出于报复泄愤的目的杀甲.结果保护了乙的生命 B:甲与乙积怨很深,某日发生冲突后。甲回家拿了手枪打算去杀乙.两人在路上正好碰上.甲先开枪杀死了乙.但开枪时不知乙的右手已抓住Vl袋中的手枪正准备对其射击
C:甲身穿警服带着电警棍,冒充警察去“抓赌”,甲抓住乙搜身时,乙将甲打伤后逃离,甲未能得手
D:甲与乙醉酒后发生激烈冲突.两人相互厮打至马路上.正当甲要捡起路边砖头击打乙时,围观人群中有人喊“警察来啦”,甲受惊吓不慎跌落路边河沟溺水身亡,乙安全无事
2、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__ A.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B.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C.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正确应对和驾驭经济全球化
3、学生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这种心理症状是一种。 A:抑郁症 B:恐怖症 C:强迫症 D:焦虑症
4、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有() A.群众性活动 B.小组活动 C.社团活动 D.个人活动 E.校外活动
5、对一个玩具,儿童既可按颜色归类,也可按形状归类,还可以按大小归类,说明这时儿童的认知水平已达到。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自____起施行。 A:994年月日 B:994年9月0日 C:993年月日 D:995年月日
7、主张教师不再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而是辅导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的教学组织形式是__。 A.复式教育 B.分组教学
C.设计教学 D.道尔顿制 E.个别教学
8、人的身心发展的两个特殊性是指__。 A.顺序性和发展性 B.社会实践性和阶段性 C.社会实践性和能动性 D.不平衡性和均衡性
9、认知一结构学习论在教学中主张____ A:斯金纳 B:普莱西 C:加涅 D:布鲁纳
10、地方人民政府对违反《教师法》规定,拖欠教师工资或者侵犯教师其他合法权益的,应当() A:责令其限期改正 B:给予行政处分
C: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D:对其处以罚款并责令改正
11、教师对学生的错误不能持完全否定态度,更不应指责,要给予一定的肯定。这体现了在塑造创造性的个性时要注意__。 A.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B.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C.鼓励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D.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12、照料者应对婴儿的要求给予及时的回应,这是因为: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在生命的第一年婴儿面临的基本冲突是。(2014年上半年统考) A:基本信任对不信任 B:自我统一性对角色混乱 C:主动性对内疚 D:自主性对害羞
13、对待儿童,成人要做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尊重了。 A: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B:学生是独特的人
C: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D:学生是有创造性的人
14、(二)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就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教师在选取教学方法时有何依据__[不定项选择题] A.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 B.依据教学内容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C.根据学生实际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D.依据教师的自身素质选择教学方法 15、在心理测验中,智力测验属于。 A:认知测验 B:能力测验 C:人格测验 D:智商测验
16、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是() A:焦虑症 B:抑郁症 C:强迫症 D:恐怖症 E:睡眠障碍
17、学校咨询活动要取得成效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__。 A.积极关注和信任来访学生 B.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学生 C.注重来访学生的主动参与
D.个别学生,个别问题,个别对待 E.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 18、”字字写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和“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分别讲的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 A:《水浒》和《聊斋志异》 B:《西游记》和《聊斋志异》 C:《儒林外史》和《三国演义》 D:《红楼梦》和《三国演义》
19、强调教学不是一个简单的认识过程,而是学生发展的一个过程,是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素质得到发展的一个过程。 A:特殊认识说 B:认识发展说 C:认识一实践说 D:交往说
20、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人的需要主要分两大类,成长需要和缺失需要,下列属于成长需要的是。 A:自我实现需要 B:安全需要 C:审美需要
D:认识和理解需要 E:尊重需要
21、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之一,在课堂类型上,它属于____ A:教育目的 B:教育目标 C:教育方针 D:教学目标
22、学生管理的方法有__。 A.班级管理法
B.自我管理法 C.思想教育法 D.行政管理法 E.制度管理法
23、儿童一进商场就被漂亮的玩具吸引,儿童在这一刻出现的心理现象是。 A:注意 B:想象 C:需要 D:思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