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孩子在学习上自立
教材分析:所选教材为河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家庭教育手册》二年级第五课《学习不用妈妈陪》,培养孩子在学习上自立的好习惯。本课深入浅出,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案例、案例分析、了解孩子、建议、大作业。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案例让家长明白引导孩子在学习上自立的重要性。
2、能通过了解孩子,反复对照找出症结所在,掌握基本的培养孩子独立性的方法。 3、掌握完成大作业的方法,提高对家庭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方法与措施:
1、通过故事引入、家长互动、师生互动加强理解。 2、通过多媒体课件等形式激发兴趣,丰富感官认识。 一:故事导入,切入课题。
1、教师引语,阐述培养独立性的重要意义
师导语:其实生活中有许多事是孩子们可以自己做的,只是由于身边有可以依赖的人,他们就不做了。放弃了可以自己做的事,也就永远得不到通过自己努力随之而来的快乐。
我认为,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通过一定的劳动来换取他所想要的东西,比简单地给予要好得多。
在生活中,欢喜和忧心总是相伴而行。孩子出生以后,他的天真、他的可爱、他的依恋,就像冬日的阳光、夏日的雨后彩虹那样美丽,那样动人。从此,你们会相互依偎、相互挂念,使生活平添许多欢乐与无言的感动。相信这是每一个父母都有过的情感体验。
然而,就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一旦成熟,就会随风飘离,到另一片土壤去发芽、生根。孩子一长大,就会离开父母,开始自己的生活,经历各自的故事。那些曾经吹打过我们的风雨,也会吹打在他的肩头;那些我们曾经面对的生活,也会出现在他的面前。这种忧伤与欢欣相伴的过程,会使母亲落泪,父亲伤感。
然而他们的确会离开的,不管是强壮,还是弱小。他们属于新世界,新的世界也在召唤他们。 这就是生命的必然。
从积极的一面来看,人类正是因此得以发展、繁衍,生活也因此而变得丰富、多彩。
不管我们曾经多么深沉地爱他们,也不管思念和牵挂有多么悠长,但他们仍然会走向自己的人生。因此,还得抹掉泪水,把坚实的手掌放在他的肩头说:“去吧,孩子,那是你的世界”! 但在和他们说再见之前,得为他们做一些必要的准备,知识的、品质的、习惯的、身体的……而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则是最重要的准备了。 2、从两个故事看孩子独立性培养 在这里为大家讲两个小故事。
故事一:小文今年5岁。从2岁开始,父母就鼓励他独自在小床上入睡了,3岁已经能帮父母做很多事情,比如,摆碗筷、搬凳子、挥舞小扫帚、学包小馄饨……3岁半很自然地进了幼儿园,穿衣、吃饭又快又好。现在,他在小朋友中很有威信,因为他经常能搭出美丽的房屋、雄伟的大厦,甚至奇特的油井和宇宙飞船,还能回答许多问题。最重要的是他非常勇敢,自己摔倒了会马上爬起来,即使父母在旁边;就算是别的小朋友不小心碰到了他,他也不会大哭大闹……
小文父母说:“小文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凡事爱问‘为什么’,我们也尽可能让他尝试他力所能及的事情,平时很注意培养他独立自主、勇敢坚强的品质。比如:2岁多后他经常爱说‘我要……’‘我想……”我来……’等等,显得很逆反,一下子好像不听话了。这时我们看了一些有关书籍,也咨询了一些有经验的人,知道这个时候的他开始‘自我中心’
了,希望我们大人把他当成很厉害的人,于是我们正好顺水推舟,开始‘刺激’他:好,长大就要有长大的模样,要自己睡觉,自己学着穿衣、脱鞋,而且要会帮助我们做点事情……结果他还真行,是长大了!”老师都很喜欢小文,因为小文聪明又独立,就算惹了事也敢作敢当,很像个“小大人”!小文说:“我觉得我能做好多好多的事情!”
小文的父母不仅看到了孩子独立的需要,而且能够给他表现的机会与合理的引导。父母的理解、放手、鼓励与赞许正是对孩子独立的支持。
故事二:小宁,10岁,小学四年级,可现在仍然与妈妈同床睡。因为怕黑,连上卫生间都要妈妈陪在外面。做功课更不要说了,妈妈真希望她能替他读书就好了,每天晚上真吃力。不看着他,他就不做了,甚至连题目都不会看。所以考试题经常是妈妈在家他会做,考场上他就好像什么都不知道了。洗澡、起床都要妈妈伺候才行!
据妈妈反映,这孩子从小胆小,身体也不大好,家人都很心疼他,怕他到幼儿园吃亏,总是最后一个送去,最早接回来,还要对老师左托右付地恳求。该上学了还不会穿系带子的鞋,就都改成松紧带式;每天怕他睡不够,总是由妈妈拽他起床,然后帮他穿衣、洗脸。家里有明确的分工,爷爷负责上学接送并背书包;奶奶负责饮食,包括喂饭;爸爸负责买东西;妈妈负责功课兼做早上起床后的事情等。总之,小宁是家里的中心,所有的人都围着他忙得团团转,而他只是站在那里观望与等待……
懒惰、依赖如果不及时调整,就会像一种传染病蔓延到孩子的各个方面,生活上、学习上,乃至以后的工作中。小宁在父母的“爱”中逐渐失去了本该属于他的耕耘地带。所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要从小开始。重视日常生活中的自理、自立,才可能促使孩子学习上的独立自主。今天我们要共同探讨的课题就是《学习不用妈妈陪》,引导孩子在学习上独立。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研读文本,自主交流。
1、请家长自主阅读本课案例。(案例略) 2、案例分析
(1):教师提问:各位家长朋友有没有像亮亮妈妈这样的苦恼呢当孩子写作业需要您的作陪而您又没有时间时,您往往采取的是什么办法(请各位家长学员自主发言。教师掌握家长反馈的信息,并总结家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教师:好,各位家长,听了大家的发言我认为做为父母的确是不易,但我们各位家长有时真得是做了一些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我们辛苦了一天,本来回到家里已经很累了,可是我们还要守着孩子转来转去。可谓身心俱疲,今天就让我们试着从课本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找到解放我们自己锻炼孩子独立性的好方法。 (3):教师总结:
案例一中的亮亮不能独立完成作业,必须有家长陪伴。这种家长“陪读”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几乎每个家长都做过“陪读”。但是,“陪读”也有很多种。有的家长就像案例一中亮亮的妈妈,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陪在身边,有了错误就给孩子指出来,告诉孩子正确答案。有的家长就像案例二中娜娜的妈妈,开始的时候陪伴孩子做作业,等孩子慢慢长大了,就尝试着让孩子自己完成作业,然后通过抽查的方法来检查孩子作业的完成情况。两种家长就教育出来了两种孩子,一种孩子过度依赖家长,不能自己完成作业;另一种孩子能够独立完成作业,在学习上也自立了。 3、多媒体出示:什么是独立性
所谓独立性,是指一个人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社会上生存以及进行创造性活动必备的心理品质。它是在个体通过主观努力或在接受教育中获得的。在人类历史上,那些杰出的人才,都有很强的独立性。 4、缺乏独立性的原因: (1):家长的指导不当
我们一开始的陪读、陪写,不是为了陪而陪,而是为了以后少陪或不陪。我们要循序渐进的
培养孩子自己读题,自己检查作业的习惯。如果一味的“无微不至”的检查和指导,只能让孩子的依赖性增强,家长倒成了真正做作业的人,岂不是越俎代庖了。 (2):孩子缺乏独立思考能力
交给他们一些自检的方法和帮他们养成一些自检的方法,当发现他们做错题时,不要急于指正,而是放手交给孩子,先让他自检,在确实有困难时进行点拨,一点点的启发孩子找到正确答案,培养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这样再慢慢的放手,教会他抓紧时间,或者给他一定的时间限制进行约束去锻炼他的自我管理能力。 (3):老师的过多要求
现在有的老师为了保证孩子的作业质量,要求家长必须监督孩子,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来。要求签字啊,默写啊,给孩子出题等等,这种方法在一定范围内是可取的,也是必要的,但是不能过度过多,物极必反嘛,这也容易妨碍孩子独立习惯的培养。说到这里呢,我今后在这方面尽量避免出现要求过多的现象,同时也恳请各位家长积极联系互动,通过各种方式和班主任及任课老师进行交流反馈,使我们家校结合共同提高我们的家教质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5、了解孩子
请各位家长根据以下十点认真自测,看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上是独立的吗每题一分,分值越高越好。
(1)孩子会经常整理自己的文具和书籍。 (2)孩子可以独自在家一段时间。 (3)孩子自己学习,不用家长陪伴。 (4)孩子会自己准备考试前的文具。
(5)孩子遇到了难题,总是先试试自己能不能解决,然后才请家长帮忙。 (6)孩子完成作业后,先自己检查一遍有没有错误。 (7)孩子自己安排作业的顺序,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8)学习累了,孩子会休息一会儿。
(9)孩子能够控制休息的时间,然后继续学习。 (10)老师留的作业,孩子记得很清楚。 6、家教建议
(1)家长要适当指导
家长的指导方式对孩子的独立学习习惯的养成有重要的影响。家长可以逐渐减少陪伴的时间,逐渐减少检查作业的次数,由每天检查改为抽查。这样,孩子就能逐渐地适应独立完成作业了。
(2)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孩子学习时需要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比如家长尽量不要在孩子的旁边走动或者嘘寒问暖,把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尽量放在孩子的视线之外。 (3)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
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凡事儿童自己能够想,应当让他们自己想。比如给孩子讲故事,家长也可以适当地提出问题让孩子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或者家长可以故意给孩子一个不完整的答案,让孩子自己去想,得出圆满的答案;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表示自己解决不了,让孩子帮忙。这可以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4)与老师沟通,共同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习惯
家长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对培养孩子的学习独立性是非常有益的。今后我们要多沟通,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5)适当的鼓励与表扬
家长需要鼓励孩子,表扬孩子的进步,给孩子信心和动力。孩子得到了家长的支持就会逐渐
的摆脱对家长的依赖。
(6)教孩子一些独立学习的方法
比如告诉孩子如何安排作业顺序,一般应该先做简单一点的作业,由易到难,这样孩子有了积极性,做起作业来就越来越有信心和兴趣了。还要告诉孩子,有些问题不会的可以先跳过去,等最后的时候再问问家长。 7、布置大作业
第一阶段:逐渐减少陪伴学习的时间(5至7天)
天数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第七天
第二阶段:训练孩子自己检查作业 天数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第七天 训练孩子做的事情 大声朗读,查找错别字 大声朗读,查找错别字 大声朗读数学题的题目,看看有没有看错题目的要求 大声朗读数学题的题目,看看有没有看错题目的要求 反复演算,查找计算错误 反复演算,查找计算错误 反复演算,查找计算错误 训练孩子做的事情 整理文具 整理文具 整理书包 整理书包 整理书桌 整理书桌 整理书桌 陪读时间 全程 中间离开5分钟 中间离开10分钟 中间离开两次,每次10分钟 中间离开20分钟 中间离开30分钟 抽查,每次5至10分钟 第三阶段:总结一段时间孩子的表现,给予表扬和鼓励 8:奖励方法
在帮助孩子逐步养成独立作业,自我检查作业的过程中,家长要注意给予孩子适当的奖励。在这里为大家列举几种奖励的方法。
可以采用代币的形式。代币不是给钱,可以是红花或者自制的卡片,还可以是孩子自己喜欢的图画形式。如果孩子检查时错误少或没有错误,就给代币,等积累到了一定的数量,孩子就可以兑现相应的奖励,比如:10个代币可以得到一盒橡皮泥,20个代币可以得到拼图,四十个代币可以出去游玩一次等等,家长在这个问题上可以集思广益,和孩子共同协商。 9:家长反馈
通过教师与家长自由交流,虚心听取家长意见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深入共同探讨,教师做好意见汇总,能回答的相机指导,不能有效指导的,课下继续寻求解决方法,深入探究。 三、献言献策 (多媒体出示) (1)师献言:
▲家庭教育的任务,首先是父母教育、父母学习。
▲关心孩子是必要的,但若把他前进道路上的石块全部清扫干净,坑坑洼洼全部垫平,他可能暂时平平安安,但同时也失去了走坎坷道路的能力。——孙蒲远 ▲结合童话寓意,引导孩子去思考、探索,比单纯说理要深刻。
▲孩子自己动手制作小玩具,虽然粗糙,但远比得来现成的精美玩具快乐。 ▲如果你真的爱孩子,就该送他“出海经风浪”
▲父母要逐渐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并由此树立孩子的信心。 ▲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所以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的社会意识和独立的意识。 ▲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自身不断感悟和学习的过程。 ▲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 ▲只要教师和家长协调一致,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
▲家长要敢于放手,给孩子以锻炼的机会。让孩子接触社会,体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让他们感悟世间的真、善、美,从而获得生存能力。其次,家长要及时指导和帮助孩子。教给孩子在实际锻炼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处理问题的技巧和方法,增强他们战胜困难和挫折的信心与能力。再次,家长还应要求孩子不断积累生存的经验。随着经验的不断增加,孩子的羽翼就会逐渐丰满,生存能力就会越来越强。 ▲父母不能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
(2)优秀家长献言并共同交流经验与困惑。 四、心灵倾诉,升华情感
视频显示: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
提前录制孩子们对父母想说的心里话。逐一播放。最后一齐道出心声:爸爸妈妈,我们会慢慢长大,谢谢父母一直以来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照顾,我们想在生活中不断跌倒再爬起,我们会在天空中展开翅膀迎接风雨的洗礼,这样才会拥有丰满的羽毛和坚强的毅力.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我们既需要你们指航,更需要自己摸爬滚打.爸爸妈妈,我们永远爱你们! 五、配乐小诗——献给妈妈 《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
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太快,
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 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
彷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
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 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啊!为什么」 天上一片安静。
「唉!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 好吧!松手了!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 让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还有个花园, 我感到微风,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 慢着!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 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
咦我以前怎么没有这般细腻的体会 我忽然想起来了,莫非我错了 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
分享:
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 和孩子一起走过他孩提时代和青春岁月, 虽然也有被气疯和失去耐心的时候, 然而,
孩子却在不知不觉中向我们展示了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 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 孩子的视角是独特的, 家长又何妨放慢脚步,
把自己主观的想法放在一边, 陪着孩子静静体味生活的滋味, 倾听孩子内心声音在俗世的回响, 给自己留一点时间,
从没完没了的生活里探出头, 这其中成就的,何止是孩子! 六、教师寄言总结:
我想起一位母亲,想起她给远行的儿子写的一封信,那一句“你注定要成长,而我要退到幕后”令人难忘。这位母亲明白,爱是为了更好的分离,所以,她放飞了孩子的同时给了他单飞的力量和永远的依靠。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以他(她)独立的人格,面对他(她)的世界。
各位家长朋友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的独立人格的养成倾注智慧与行动。这次授课到此结束,恳请家长朋友课下继续交流,提出宝贵意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