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高职院校校友工作研究

来源:九壹网
高职院校校友工作研究李焦明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自动控制系,江苏南京210048)摘要:结合高职院校实际,深入探讨校友工作的必要性和具体做法,对充分发挥校友的作用和加强校友工作意义重大。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校友工作;研究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近年来,随着对校友与校友工作的认识的深化,校友工作已经不再是学校的边缘工作,越来越多的高校把校友工作提到了学校建设发展的战略高度来抓,形成了以校友工作促进教学、科研、为社会服务的科学发展观。但高职院校的校友工作则刚刚起步,任重而道远。以江苏省为例,全省现有高职院校76所,把校友工作提到议事日程,成立校友会、建立校友会网站的仅有4所,占5.26%。1高职院校为什么要做校友工作“校友”,是指在某所学校学习和工作过的人,其主体是学校的“产品”——已毕业的学生,为了便于论述,本文所提到的“校友”,仅指从该校接受过教育的已毕业的学生。1.1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高校的校友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力军和生力军,把广大校友凝聚在母校周围,营造和构建和谐的校友社会群体,实现学校与校友的互动、互补、共同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是全体校友工作者的共同任务。1.2它是教育理念创新的必然要求校友首先是学校的“产品”,学校有责任、有义务延伸其教育功能,做好“产品的售后服务”工作,跟踪关心、关注校友在社会上的发展,为学生终生服务。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母校要象父母关心子女一样,不断关心校友的进步,积极利用母校资源为校友提供各种服务,帮助校友更新知识、跟踪科技文化前沿、实现终身学习和快速成长,为校友在社会上建功立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免费或优惠为“校友”提供进修和培训,免费或优惠为“校友”提供各类信息和咨询,免费或优惠为“校友”提供图书馆等校内的公共设施,使校友在与母校的“师生情”中获得进步,取得发展。同时创造条件促进校友之间的在“同学谊”中合作与交流。校友工作为终身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和平台。此外,研究校友成才规律与在校学习期间的表现、成绩等特征的相关性,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提高优秀人才的成才率,有积极的意义。1.3它是学校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校友是学校在社会上的“脸面”。校友的表现,具体体现了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校友的成就,具体体现了学校对社会的贡献。因此,人们通过校友来了解和评价一所学校的好坏,社会通过校友来检验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成功的校友”是学校的“品牌”和“形象大使”,是学校社会声望的“活广告”。校友是学校发展的宝贵“资源”。“金矿、银矿,不如人矿”。广大校友编织了一个庞大的关系网,形成学校联系社会的公关资源,是学校招生、学生实习、毕业生就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是校企合作、学校为社会服务的桥梁和纽带,如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校友推荐就业人数2006年达到1160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71.3%,校友推荐就业成为应届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在各行各业工作的校友,可为学校提供便捷可靠的就业信息资源,为毕业生提供有效的就业指导。校友中有的是教学和科研第一线的专家、学者、教授,有的是政府部门的领导或工作人员,有的是企业的管理者或技术人才,可真诚地为学校的建设发展出谋划策,是学校宝贵的智力资源。成功校友是在校大学生学习的榜样,是对学生进行活生生思想教育的宝贵的精神资源。聘请学有专攻的知名校友出任兼职教授,构成学校宝贵的师资资源。校友向母校捐款、捐物、向贫困生资助、设立奖学金等,扩大了学校经费和物质资源。与校友进行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形成学校宝贵的产业资源。校友对学校教育的评价和意见,是学校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珍贵的教学资源。校友,不仅是母校发展的宝贵资源,也是促进校友自身事业发展的宝贵资源。校友对一个学校来说,是一种“资源”,但“资源”只有去开发,才能把转变为“财富”。可见,做好校友工作,是学校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今天的学生,明天的校友。学校教育的全过程都包含着培育校友工作的基础。校友工作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不仅是学校的份内工作而且是关系全局的学校的中心工作。2如何做校友工作校友工作要以校友和学校感情为纽带,以校友和学校沟通为基础,以组织各种活动为载体,以为学校和校友共同服务为手段,以促进学校和校友事业共同发展为目标。2.1建立健全校友工作组织机构,加强校友工作力度学校要成立校友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一把手任组长,形成了全校上下齐动员,共同参与校友工作的局面。校友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校友联络处或者校友工作办公室,对外称“校友会”,配以专职人员。校友联络处或校友工作办公室列入学校的行政机构,可与学校办公室或对外发展联络办公室等行政机构合署办公。院(系)设立校友联谊会,建立校、院(系)两级校友工作体制。校友联络处或者校友工作办公室的专职人员不可能很多,但校友工作量很大。为了做好校友工作,同时培养在校大学生的校友意识,可借鉴中国政法大学的做法。面向全校在校生公开招募志愿者,成立校友联络会,全面服务学校校友工作。校友联络会是一支学生志愿服务组织,隶属于中国政法大学校友会,在中国政法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的直接指导下开展活动。中国政法大学校友联络会设秘书长一人,接受校友工作办公室负责老师直接指导,并负责全面组织和协调联络会工作;设副秘书长两人,协助秘书长工作,协调管理部分小组事务;另设五个职能小组:办公室、刊物与网络编辑组、联谊与接待组、宣传与策划组、财务与礼品组。各组具体分工如下:办公室主要负责:(1)校友工作办公室日常行政事务处理及校友联络会办公用品的管理、维护、更新;(2)筹备印制各种会议材料,整理校友资料,编制并更新《校友通讯录》;(3)负责校友联络会内部文件、刊物的起草与编订;(4)组织各项活动,协调各部门间关系,保证各种指令传达的高效性;(5)档案存放与管理。刊物与网络组主要负责:(1)采访杰出校友,收集校友活动信息,编辑出版《法大校友》;(2)校友会网站的建立与维护,将母校发展与改革的信息及时反映给校友,同时为校友架设一个超越时空沟通的桥梁。联谊接待组主要负责:(1)与校友的直接联络与交流,对校友之间施以感情维系,促成地方校友分会的成立;(2)校友会将项活动时的礼仪与接待工作,对校友会的校友服务工作做最直接的形象展示;(3)协同其他部门的对外联络事宜。宣传与策划组主要负责:(1)校友会各种活动的宣传工作,提高校友会的知名度,打造校友会品牌;(2)针对准校友既在校生举办的各种活动的策划。财务与礼品组主要负责:(1)校友联络会内部财务帐目的管理;(2)校友会礼品的管理以及日常相关事宜的组织管理;(3)对校友捐赠物品的登记与管理。2.2建立校友网站和校友数据库,增强校友的归属感校友分布在海内外的各个角落,而校友工作是以感情为纽带,以沟通为基础。做好校友工作,就必须为学校与校友,校友与校友之间的了解与情感联络提供一个超时空交流的便捷通道,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之成为了可能。建立校友网站,为校友搭建一个网上信息交流和多方互动的平台,在校友与母校之间搭建一个“手拉手、心联心、情融情”的爱心桥梁,成为校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友网站首要功能应是情感联络。为此,在校友网站上不仅要发布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管理、后勤等重要新闻和校友会工作的信息,使校友了解和关注母校的发展;网站还应设置校友聊天室、校友论坛、生日祝愿以及班级网页、同学录、网络校园等功能,为校友之间的沟通联系和感情联络提供方便。此外,宣传成功校友的发明、专利、产品、技术、事迹,体现学校以校友为荣的自豪感,无疑也可以增进校友和母校的感情。信息服务是校友网站的重要功能。一方面,校友网站要为校友提供信息服务,校友资料信息库、每个班的毕业合影照、学校每年的招生信息、进修和培训信息、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期刊网和学校图书馆的网站链接等校友们需要的信息及时发布在校友会网站上,为校友在社会上建功立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另一方面,校友可通过网站上的在线调查、校友论坛等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信息服务。校友不仅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而且熟悉母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管理体制等,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经历对母校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教学改革方面提出切合实际的意见。因此可将每年教学计划和大纲发布在校友网站上,供校友们品头论足,提出真知灼见,以此取代每年一度的专家顾问委员会会议。校友资料信息库是重要的校友资源。在每年新生入学时就要引导学生在校友网站上创建学生自己的班级网页,作为他们相互联系的一个永久据点。在学生毕业时,由院系统一在官方数据库上录入各院系毕业学生的基本情况和信息。校友毕业后,信息发生变更时,可以登陆网站,提交更新自己的信息,从而可以有效地保证了校友资料信息库的准确性。2.3做好成功校友的宣传策划和快速传播,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薛成义同学获得2005年度江苏省十佳青年学生后,新华社、中国新闻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新华日报、江苏教育电视台、南京电视台、南京日报等十多家新闻单位,赴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对薛成义同学进行了采访。薛成义同学事迹被各类媒体相继报道后,引起社会广泛而积极的反响。2007年4月30日,当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播出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乙烯车间班长薛魁获得中国青年的最高荣誉奖项――第十一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消息后,作为薛魁的母校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紧紧抓住这条新闻的有利时机,吸引新闻媒体主动上门,开展充满母校自豪感与独特内容的宣传,使我们的优秀校友产生更大、更广泛的社会影响,使我们的母校更加令人向往,更加令人折服。2.4精心策划有特色的校友返校活动学校可将每年10月1日~4日设为校友返校活动日,活动期间可举行成功校友报告会、成功校友表彰活动、校友奖学金设立和颁发活动、师生联谊等系列活动,以进一步密切学校与校友、校友与校友之间的联系与交流。2.5注意培养在校大学生校友意识在图书馆里专门开辟“校友书架”,汇集校友的专著,或者校友捐赠的图书资料;在校史陈列室中展示校友的最新研究成果、创造发明,甚至是自愿捐赠的荣誉奖状、证书和奖牌。3结束语母校是校友们永远的精神家园和快速成长坚实后盾,校友是母校建设发展中最弥足珍贵的办学资源和最可信赖与依靠的力量,做好校友工作,实现校友和母校的互动、互补、共同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参考文献:[1]周建松,郭福春.以校友资源为纽带促高职教育新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8(1):56-57.[2]聂永江.高校校友就业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江苏高教,2007(1):80-83.[3]郭樑.论校友资源的育人功能:以清华大学为例[J].社会科学战线,2005(3):327-328.[4]杨杰.增强校友工作创新意识谱写校友服务新篇章——浅析校友联络会在校友服务工作中的作用及运作[EB/OL].http://www.alu-res.org.cn/yantaohui/zhengfadax.htm.(2007-12-15).[5]陈褀.刍议在“迎评促建”中的校友工作实践[EB/OL].http://www.alumnipower.net/saru2004/11262004230414.asp.(2007-12-15).AWorkResearchonSubjectofAlumniofHigherVocationalCollegeLIJiao-ming

(Nanjingcollegeofchemicaltechnology,Nanjing210048,China)Abstract:Basedontherealityofvocationalcolleges,thispaperelaboratesonthenecessityandconcretepracticeinkeepingintouchwithalumni,whichissignificantinbringingthealumniintofullplayinthedevelopmentofcollegesandinstrengtheningtherelationshipwiththem.Keywords: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theworkofalumni;research*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资助立项课题《高职校本文化构建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B-a/2006/01/012)作者简介:李焦明(1970—),男,河南沁阳人,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自动控制系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电气工程与高等职业教育管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