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最新小学三年级阅读理解教案

2023-12-04 来源:九壹网


小学三年级阅读理解教案

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一)阅读的题型:

1、第几自然段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2、文中通过讲述了谁、谁、谁什么事情,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解题方法

1、段意合并法:一篇文章可以分为几段,每一个段落大意都概括了一个段落的主要意思,把各段的段意综合起来,就能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这里要注意文章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有的文章段落是并列的,有的文章段落是递进的,要做到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银杏树

在我们家楼前,有一棵银杏树.它高大挺拔,像一个威武的巨人.它度过了漫长的岁月,谁也算不出它的确切年龄.

这棵银杏树的树干笔直笔直的,已长到三层楼顶那么高了.假如把大地比做一张弓的话,那么这棵银杏树就是一支将要射向蓝天的长箭.它耸立在一排水杉的前面,暴风雨来了,它用那粗壮的身子保护着杉树.任凭风刮雷劈,毫不动摇.

1 / 8

它的树枝一律向上伸展,而且互相靠拢,像经过人工修剪似的,又像一个巨人高举着千百条铁的臂膀,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力量.

春天,枝上萌出嫩芽,闪着黄绿的眉眼.微风拂过,眨眼似的,多像少女那充满活力的妩媚的眼睛.夏天,叶子长成小扇子的模样,绿得似乎一碰就会滴下油来.到秋天,叶子变黄了,一阵风过,摇下一树金片.抬头仰望,就像大地举起一支饱蘸黄色油彩的大笔,要为蓝色天空添一幅美丽的图画.秋风吹得更紧了,片片黄叶纷纷扬扬飘落下来,像一只只黄蝴蝶在追逐嬉戏.冬天,落在地面的叶子渐渐地被尘土掩埋,慢慢地化成肥料融进大地,为来年新叶生长提供养料.

银杏树的果实一串串,黄澄澄.它隐藏在稠密的叶子里面,不易发觉,并不像苹果、桃子那样高高地悬挂在枝头,炫耀自己.

啊!银杏树,你高大的形象,给人奋进的力量;你那闪光的品德,给人以深深的启迪.银杏树,我赞美你!

练习:第四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

2、关键词句内容借助法:这种方法主要借助文章中的关键词句或句段进行总结,主要是指文章的中心句和中心段.

(1)中心句(段)出现在文章的前面:引出下文;

(2)中心句(段)出现在文章的中间:承上启下;

2 / 8

(3)中心句(段)出现在文章的后面:总结上文.

采摘苹果是最高兴的事了.个子矮的同学紧紧抓住被果实压得低低的枝条,手臂伸得长长的,用力一跃,一把摘下又红又大的苹果,那灿烂的脸蛋简直像盛开的花朵一样;那些手脚灵活的男同学干脆爬到树上,这个喊苹果太大了,那个嚷苹果真红呀,乐得不知该采哪一个好;女同学们在树下小心翼翼地接过男同学采来的苹果,满脸笑容地捧着丰收的果实,轻轻放到篮子里,生怕给碰坏了.“大家看啊,这是一个苹果王!”只见王晓明站在高高的树顶,手中举着一个红彤彤的大苹果,充满自豪地高声叫唤着.同学们闻声抬头望去,口水都快流下来了.太馋人了,我也忍不住吸了一口气.

练习:请找出本文的中心句子,归纳文段大意.

弼时同志的原则性,渗透在他的整个生活中.有一次,他住在陕北一个乡村里,让警卫同志给他装置一个打靶的靶子.弼时同志是很喜欢打靶的.警卫同志在老乡家里找到一张芦席,作成一个靶子.弼时同志问清楚芦席的来历,马上叫警卫同志送回去.他说:我们不能随便用老乡一点东西.弼时同志曾经住在北岳区一个乡村里,村外是稻田,田中小径纵横,有近路也有远路.弼时同志有一次出门,警卫同志建议他走近路,弼时同志问道:走近路会不会踏坏庄稼,老乡允许不允许?同志,要注意,我们在任何问题上,都不能损害群众利益.弼时同志在北京养病时,常到景山散步.他身体很坏,不能走远路,警卫同志建议从一个较近的小门进去.这个小门横着一条铁丝,挂着“游人止步”的牌子.弼时同志拒绝了这个善意的建议,并且耐心地说:这是园里的制度,我们绝对不能破坏制度.如果需要这样做,也得先和人家商量,得到人家允许.1949年,弼时同志的妹妹从湖南到北京来看他,临走时,请弼时同志写封信给湖南省委,替她丈夫介绍一个工作.弼时同志想了一想,觉得这样做不合组织原则,断然拒绝了他妹妹的要求.

3 / 8

练习、文章告诉你弼时同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要素创联法:对于文章有时间、地点、主要人物、重点事件的,采取“谁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或者“什么东西怎么样?”的要素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锁匠的徒弟

老锁匠一生修锁无数,技艺高超,收费合理,深受人们的敬重.更主要的是老锁匠为人正直,每修一把锁都告诉别人他的姓名和地址,说:“如果你家发生了盗窃,只要是用钥匙打开的家门,你就来找我.”

老锁匠老了,为了不让他的技艺失传,人们帮他物色徒弟,最后老锁匠挑中了两个年轻人,两个年轻人都学会了不少东西.但两个人中只有一个能得到真传,老锁匠决定对他们进行一次考试.

老锁匠准备了两个保险柜,分别装在两个房间,让两个徒弟去打开,谁开的时间短谁就是胜者.结果大徒弟只用了不到十分钟就打开了保险柜,而二徒弟却用了半个小时,众人都以为大徒弟必胜无疑.老锁匠问大徒弟:“保险柜里有什么?”大徒弟眼中放出了光亮:“师傅,里面有很多钱,全是百元大钞.”问二徒弟同样的问题,二徒弟支吾了半天说:“师傅,我没看见有什么,您让我打开锁,我就打开了锁.”

老锁匠十分高兴,郑重宣布二徒弟为他的接班人.大徒弟不服,众人不解.老锁匠微微一笑说:“不管干什么行业都要讲一个‘信’字,尤其是我们这一行,要有更高的职业道德.我收徒弟是要把他培养成一个高超的锁匠,他必须做到心中有锁而无其他,对钱财视而不见.否则,心有私念,稍有贪心,登门入室或打开保险柜取钱易如反掌,最终只能害

4 / 8

人害己.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

练习:本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二、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一)阅读的题型:

1、请解释文中“什么”词语的意思?

2、本文中的“什么”词语能否省略?为什么?

3、下列两句话哪一句比较好,为什么?

(二)解题方法: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找到相关的句子细读,理解提炼词语的意思;

2、组词理解词语或寻找词语的近义词对其进行解释;

3、分析词语在文章中的实际词性,先解释词语的表面意思,再结合文章的具体情况分析词语的文中含义.具体如下:

(1)动词,词语的原意是,本文中详细表现了谁什么对什么事情怎么样?或者谁的动作如何?

5 / 8

(2)形容词,词语的原意是指,本文中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什么东西怎么样?

(3)副词,词语的原意是指,本文中具体表现了什么东西什么范围或什么程度?

三个和尚(shàng)

传说古时候,一个活泼伶俐(línglì)的小和尚来到山上的一座庙(miào)里.开始,他勤快地挑水,不但自己够喝,还往菩萨(pú sà)手中的净瓶里灌水,净瓶里的柳枝活了.不久,来了一个瘦和尚.他与小和尚为了喝水和挑水的问题发生了争执(zhí),谁也不愿意吃亏(kuī),于是,两人商量一起抬水.后来,又来了一个胖和尚.三个和尚都要喝水,但都不愿意多挑水.没过两天水缸露底了.净瓶里的柳枝也因没水而开始枯萎(wěi)了.

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打盹(dǔn)的时候,一根正在燃烧的蜡烛掉在香案上,小庙起火了.危机之中,三个和尚争先恐后地挑水救火,一场大火很快被扑灭了.

大火过后,三个和尚似乎明白了什么.从此,水缸里的水又满了,三个和尚高高兴兴地捧着大碗喝水,净瓶里的柳枝又恢(huī)复了生机.……”

练习:联系上下文,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

争执:

争先恐后:

母爱

6 / 8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西部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这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严格限定为三斤.日常的饮用、洗漱、洗菜、洗衣,包括喂牲口,全都依赖这三斤珍贵的水,而这些水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

人缺水不行,牲畜也一样.终于有一天,一头一直被人们认为憨厚的老牛挣脱了缰绳,闯到沙漠里运水车必经的公路旁.运水军车来了,老牛迅速冲上公路,司机紧急刹车,军车停了下来.老牛沉默着立在车前,任凭司机怎样呵斥驱赶,它就是不肯挪动半步.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双方仍然僵持着.运水的战士以前也碰到过牲口拦路索水的情形,但它们都不像这头牛这般倔强.人和牛这样对峙着,运水车不能前进.性急的司机试图点火驱赶,可老牛仍然一动不动.

后来,牛的主人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

老牛凄厉的叫声,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风,显得分外悲壮.一旁的运水战士哭了,司机也哭了.最后,运水的战士说:“就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我愿接受一次处分.”他从水车上取出半盆水──三斤左右,放在牛面前.

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没有喝水,而是对着夕阳,仰天长哞,似乎在呼唤什么.不远的沙堆背后跑来一头小牛,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静默中,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没等主人吆喝,在一片寂静中,它们掉转头,慢慢往回走去.

练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7 / 8

贪婪:

凄厉:

瘦骨嶙峋:

8 /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