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JournalofSanmenxiaPolytechnic(ComprehensiveEdition)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Sep.,2006第5卷第3期Vo1.5,No.3高职研究浅谈“能力本位”的模块化课程建设聂玉凤(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经贸信息工程系,河南三门峡472000)摘要:学校竟争是品牌的竟争,其核心就在于课程。现行高职教育课程存在的弊端是:学科化、三段式、评价单一化、课程设笠与工作匹配度不高。欲改变这一现状,笔者认为应构建“能力本位”的模块化课程。关健词:课程;能力本位;模块化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9123(2006)03-0012-03收稿日期:2006-01-22作者简介:轰玉凤(1978-),女,河南泥池人,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课程是教学活动中内容和实施过程的统一,它策仍在学校。课程重基础、重输人,不免与实际岗位是实现高职培养目标的手段,也是学校教育教学过有所脱节。课程内容重学科体系,相对稳定,随市场程的核心。“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是一项十分需求、技术革新的变化小。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是高等职业教育工作的中(二)课程设置三段式心,也是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中一切改革成果的宿影职业教育课程的问题不仅是学科体系的问题,和归宿,而且也是连接社会经济与教育的桥梁。\"[1]而且还是传统职业教育课程三段式课程的问题。其这种关联性决定了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必须置身于三段式结构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习社会经济改革的大环境中。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课)三个阶段。这种课程设置明显偏重基础理论,强改革的不断深人和大量毕业生进人社会,高职教育调学科完整性,教学上要求循序渐进,因而理论课存在的问题不断显现出来,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课不仅挤占了实践教学的时间,还会造成不必要的程设置不太适合社会需要,学生能力不能满足企业“过度学习”的浪费,这种单科分段式课程设置还割(行业)的要求。因此,构建“能力本位”的模块化课断了学科之间的联系,难以形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程就显得十分必要。力,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造成“学而无用”。学一、目前高职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生因此产生对专业目标不明确,缺乏专业意识,产问题生“厌学”现象。(一)课程开发的学科化(三)课程评价的单一化我国高职一些课程开发的落脚点是从教育要2005年度在上海举办的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研求出发,以学科体系作为课程的开发基础,课程开讨会上,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吴文虎教授说:“明确发主要集中在教学计划的编写上。“这种开发方法课程的定位,应该是看家本领,教学设计要化难为首先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教学计划开发的原则意易,重中之重的改革措施是强化实践,考试方式也见,即:对课程体系、总学时、课程比例作出规定。学要相应调整。”在传统高职学生成绩评定中主要采校再根据这些原则意见,制定本校的实施性教学计取终结性评价,具体做法为:总评=平时成绩(出划,由系部专业教师进行市场调查分析,编制专业勤十课外作业+实验)+实践成绩(实训)+期末考试课程计划,最后由专业指导委员会审定并通过。”圆成绩,最后折合为所修学分。这种教学评价体系并由此可见,我国高职课程开发大多是从教育内部出不能清晰地体现出就业者的职业态度、职业技能。发,以学校为主,以知识为本位,而非从企业、行业高职考试方式的改革应从终结性评价走向形成性的要求、社会需求出发。开发中虽有行业参与,但决评价,从单一化评价走向多元化评价。(四)课程与工作的匹配度不相宜浅谈“能力本位”的模块化课程建设“课程与工作的匹配度是指高职的课程内容与相应的工作要求之间的吻合度。11[31由于以上各种原因,造成我国高职课程设置与工作匹配度较低的现象。学生对所学哪些知识技能是能够运用于实际工作岗位的认识非常模糊,进而导致学生人学时与入学后心理落差较大,学生在校所学技能与行业需求存在较大差异,就业的心理预期与现实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从而造成就业机会减少,就业成功率降低。职业分析职业关健能力模块IIiv,业技术能力模块}Ijr,业技术训练模块二、课程改革的对策目前,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已基本达成共识,即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是一种直接能上岗的技术性人才。由此,高职课程的改革目标应在理论知识“必需够用”的基础上,突出专门性和实践性。针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以上所提原有课程模式的弊端,高职课程设置应在“能力本位”课程观的基础上,朝“多元整合”方向发展,即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应打破原有“学科型”的教学体系,重新构建以职业关键能力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比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术的能力,强化学生职业能力,提高学生就业上岗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确定“多证书制度”以及“能力本位”的模块化课程的基本思路。“能力本位”是一种职业教育与培训思想。这种课程指导思想要求课程设置应广泛吸收多种课程观的长处,结合社会、企业、职业、学生等因素的动态影响,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能力本位”课程观应从企业(行业)岗位具备的综合能力作为配置课程和界定课程的依据,摆脱“学科本位思想”,按能力需求精减课程。(一)职业分析职业分析是课程设计的前提条件,制约着课程设计、课程模式能否与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一致。职业分析是通过对人们从事某项特定活动的调整分析,找出完成这些活动所需的能力、态度、习惯以及各种形成的知识,经综合、提炼、总结、编制出各职业应具备的专门知识和技能[410(二)课程体系设计文秘、营销、旅游、金融等专业是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新开专业,围绕专业分析,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把其课程分为三大模块,如图1:图1市场营梢专业课程的三大模块1.职业关键能力模块又可称为通用能力模块,作为任何专业的学生都应具备这几种能力。在此模块中应该重视学生广泛兴趣的培养和深厚的文化基础。在具体课程内容上,各个专业可根据需求进行调整,针对市场营销专业,笔者认为可开设公共课(哲学、法律基础、大学英语、体育、计算机)、文学作品选、企业文化、公关语言、公共礼仪、管理学、应用写作、艺术欣赏、历史与文化、社会心理学等。2.在职业技术应用能力模块,根据职业分析,笔者认为可开设:经济法、西方经济学、基础统计、基础会计、市场营销学、消费心理学、推销理论与实务、广告务实、市场调研与预测、营销策划、商务谈判、营销软件操作等课程。依据市场的需求还可以把同一专业划分为几个不同的方向,学生可根据自身学习能力和兴趣选择不同方向。这类课程的设置应随着知识更新及时的更新,课程内容越精炼越整合越好。3.职业技术训练模块是对学生所学知识、技能进行操练的过程。主要培养学生分析专业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可通过情景教学、案例教学、分组研讨、项目开发、实习实训、暑期实践、毕业设计等多种形式进行。职业技能训练与理论教学的课时比例设置为1:1最佳。在课程设置上,各模块并不要求齐头并进。第一学期可以安排关键能力模块和技术应用模块中的基础课程,第二学期随着技术能力要求的提高可以安排进行技术训练模块。依次最后学期突出职业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三)课程目标的界定职业教育课程目标应定位在技术实践能力上。“课程目标是规定学生学习该门课程后达到的预期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行为结果”[51,而课程目标表达方式是非常重要的,业资格证书挂钩,实施以证代考,鼓励学生多拿证建议使用:“能(会)+程度副词+操作动词+操作对书,使课程评价更具有职业导向性和实效性。象”(四)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职业教育应注意实践性。在教法上,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意因实践环境施教,积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把实践作为教学的起点和手段,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兴趣,结合知识和经验,并通过解决实践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精三、小结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复杂、细致而专业的工作,只有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课程观,理解和把握职业教育课程的真正涵义,突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按照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和培养方案及构建课程模式,这样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模式才会收到实效。参考文献:神、创新意识和独立人格。(五)课程质量的评价[1]张建.论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选择与建构田.教育与职业,2005(18).高职课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其质量评价就应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标准进行。因此,要建立就业导向的质量观,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形成以口头与书面问答、技能测试、课程实践作业、毕业实践、实习报告等为主要方式的形成性评价体系。每一种评价或测试要尽可能地覆盖多种相关能力,并将课程质量评价与劳动部门的职[2]卢学红.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与思路田.职教论坛,2004(1).[3]黄尧孝.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思考田.职教论坛,2005(4).[4]黄克孝“多元整合”职教课程模式的理论思考田.职业与教育,1999(3).[5]钟启泉现代课程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OnMoldCurriculumConstructionof\"AbilityBasis\"NIEYu-feng(Economic&TradeinformationEngineeringDepartmentofSanmenxiaPolytechnique;Sanmenxia472000,China)AbStract:Theschoolcompetitionisthecompetitionofbrand,butthecorelieincurriculum.Theproblemsexistinginthepresent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aresubjectization,threeperiods,unitaryeval-uation,andmismatchingofcurriculumwithwork.Tochangethissituation,theauthorthinksitnecessarytosetupmoldcurriculumo#\"abilitybasis\".Keyword:Curriculum;Abilitybasis;Mold(责任编辑汤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