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是一项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厚的历史内涵,我国的传统节日更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是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传统节日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传统节日的现代保护与传承以是一项国人必须完成的重大课题。 1.传统节日日益淡化。 首先是观念上的淡化,在以前传统节日丰富多彩,如春节里人们谈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点蜡烛、放鞭炮、守岁、吃年夜饭,热闹非凡。现在,随着一些列因素的冲击,人们对传统节日日益模糊,在观念中看的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人们更愿意把时间投入到其他一些事情上去 其次是形式上的淡化。首先传统节日的形式日渐枯燥,似乎在春节只知道走亲戚,在元宵节只知道挂灯笼,在清明节只知道扫墓,传统节日失去了它原来的丰富,人们只是单调的做一些事,似乎仅仅是表示一下。节日里的一些习俗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其中蕴含的一些传统内容和文化意蕴也就随着这些习俗仪式的消失而逐渐被人们所淡忘了,这些便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日趋淡化。 2.传统节日日益变味。 首先是现代商业的冲击。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传统节日里的商业味道越来越浓。对于商家来说,传统节日是近年来最大经济增长点,各行业纷纷从榨取利益的角度打造节日品牌:如清明节的祭奠仪式在商业化的社会里也变了味道,令人眼花缭乱的祭品漫天飞舞,从传统的纸钱演变成“豪宅”、“小姐”、“大奔”等不一而足。
3.西方节日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冲击。
在中华传统节日受冷落的同时,一些外来的“洋节”确实越过越红,尤其是都市里的青年人参与圣诞节、情人节的热情,更承托出了传统节日的冷清。一些习俗礼仪和活动也逐渐的不适应现代生活而被人们所淡忘,多数传统节日大都沦为简单的吃喝玩乐,。
二是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被外国所抄袭。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被确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的节日被许多国家任意篡改而变为己有,不能不说是一种心痛。
传统节日是我国的历史瑰宝,承载着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厚重,积淀了丰厚的中华文化传统,蕴含着大量历史民俗,是我国宝贵的财富,意义重大。
1.中国的传统节日“以一种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来展示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表达着对美好的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追求和向往,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
1努力挖掘传统节日内涵,加强对传统节日的保护意识。
我国的传统文化节日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加强宣传和教育的力度。在对人们教育的过程中,尤其要加强对年轻人的教育,让其了解传统节日,熟悉传统节日,爱上传统节日。
2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在传统节日中,有些东西明显有问题,对于这些,应该及时抛弃,而保留那些传统节日中的精华部分,然后积极参与到节日中去。
4.加强传统节日的对外输出,增强中国传统节日的对外吸引力。充分利用海外媒体传播传统节日,增强海外华人对祖国传统节日的了解,使之成为传播节日的排
头兵。
在新形式下,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与保护恩重而道远,需要每个国人为之奋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