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答题
1、简述2011年下半年经济工作的十大重点任务。
1.坚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2.全力夺取全年农业丰收;3.坚持不懈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保障性住房建设;4.着力促进内需平稳较快增长;5.下大力气加快推进结构调整;6.毫不放松地抓好节能减排;7.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8.深化医药卫生、资源环境、财税金融、农村、文化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9.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就业和创业,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10.创新社会管理和服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2、简述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带领中国人民完成和推进的三件大事。
胡锦涛说,9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党和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成立,使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第二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我们创造性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们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积累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第三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同时借鉴国际经验,以巨大的政治勇气、理论勇气、实践勇气实行改革开放,经过艰辛探索,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9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变革,中国人民命运发生的变化,其广度和深度,其政治影响和社会意义,在人类发展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事实充分证明,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壮阔进程中,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
事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
3、简述世界安全形势出现的新动向。 西亚北非局势引发地区大动荡,政治冲突和政权更迭此起彼伏,各种政治势力展开角逐。美欧既要在地区动荡中寻求自保,又要对变革因势利导,法、英、意等欧洲国家挑头军事干预利比亚,强力推行“新干涉主义”,使地区动荡和紧张骤然升级。这次巨变短期内难以平息,中东和平进程面临新的挑战。
日本核泄露灾难引发核能安全领域的反思,可能催生新的国际核能安全机制。各国重新审视核能安全规划,一些国家冻结核电项目。
海权争端热度不减,北极热明显升温,南海争议波澜四起。在我南海地区,越南、菲律宾借助域外大国势力,一度表现得咄咄逼人。与此同时,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等国或扬言插手南海问题或直接参与在该地区的军演,给该地区带来了更多的不安定因素和不确定性,使得南海问题进一步复杂化。美、俄、加等北极周边五国正协商解决北极争端,试图达成排他的共同开发北极协议,并纷纷开始展示其在北极的军事存在。
网络安全问题愈加突出,西方抢抓网络空间主导权。美国出台《网络空间国际战略》,将网络空间开辟为外交新战场,推行网络威慑战略,谋求网络空间战略优势。德国、法国、日本、英国等相继推出网络安全战略和建立网络空间军事力量计划。慕尼黑安全会议和八国峰会均首次将网络安全问题列入会议日程。 近段时间以来,六方会谈有关各方就朝核问题以及六方会谈的重启问题加强了对话,其重启进程备受外界关注。伊朗核问题仍陷僵局,推动重回对话渠道举步维艰。美俄新核裁军条约生效,核裁军取得新进展。联合国新的气候变化谈判启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围绕减排和资金技术转让等问题矛盾依然尖锐。
4、、简述世界经济复苏和持续发展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和严峻挑战。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仍然处于日渐复苏阶段,但各主要经济体复苏不平衡。世界经济复苏和持续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和严峻挑战: 一是发达国家财政赤字和债务问题恶化,成为世界经济持续复苏的一大隐患。美国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开始受到怀疑,即使国债上限得以提高,仍只是权宜之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继续发酵,相关国家在政策调控和刺激经济方面顾此失彼,拖累经济复苏;日本大地震带来的灾害导致经济和贸易状况恶化,也使其债务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二是通胀压力逐渐由新兴市场国家向发达国家扩散,不仅对新兴市场国家产生较大通胀压力,也使发达国家由去年对通缩的担忧转为较强的通胀预期,加大了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 三是一些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经济刺激政策逐步到期,虽有助于缓解全球通胀压力,但有可能导致美元走强和资本回流美国等新变化,给新兴市场国家宏观经济带来不利影响。 四是西亚北非持续动荡和日本大灾给国际经济造成的消极影响挥之不去。
5、2011年是两岸关系发展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简述如何认识当前两岸关系的形势。 一是要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两岸应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夯实共同的政治基础,珍惜和平发展来之不易的宝贵成果,继续推进两岸协商谈判,全面开展两岸交流合作,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二是要深化两岸经济交流合作。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把两岸经济长远发展与两岸经济合作有效衔接。两岸应把握机遇,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三是要大力推动两岸文教交流,增进同胞感情融合。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宝贵财富,也是维系两岸同胞感情的重要精神纽带。在两岸经济合作已经取得长足进展的情况下,应更加有力地推进两岸文教交流合作,共同传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不断增强共有的中华民族认同。推动两岸关系未来发展归根到底要靠青年,要引导青年学生踊跃地投身到两岸交流合
作中来,携手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四是要继续深化两岸各界大交流,保障两岸民众尤其是基层民众共享和平发展成果。要采取积极措施,深化合作,进一步增进相互了解,消除隔阂误解,密切同胞感情,不断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民意基础,不断壮大支持和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力量。五是要继续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维护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要条件。六是要借纪念辛亥革命百年,增进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抓住契机,突出振兴中华、民族复兴的主题,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论述题
1、西亚北非动荡起因。
1、经济问题
(1)北非西亚各国大多属于外向型经济,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主要靠石油出口、旅游业、外资支撑其发展,但因为长期受外国干预,经济结构单一,长期依赖世界市场,形成了以出口石油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在国际分工中处于边缘位置,经济发展势必受国际环境的变化而波动,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导致了这些国家面临着国际市场需求大幅减少的窘境,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安全造成了致命性的打击。
(2)地区发展极不平衡,还有贫富分化悬殊。所以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加上物价飞涨,原本就业不足的状况就更为严重,民众生存处境更为困难,致使不满情绪高涨,求变心理骤升。
(3)很多国家国内失业率非常高,青年的就业率只有30%左右;而且即使在就业的人群中,很多人只是在非正式的私营企业中从事低薪酬、临时性的、没有社会保障的工作。 2、政治问题
北非西亚地区各国都面临政治僵化的问题,这些国家大多是强人把持政权,普遍缺乏民主,采用家族统治,实行世袭制、终身制,统治者独裁专制,突出表现在两方面。
(1)一个是强人执政,长期把持政权,如像突尼斯总统本.阿里统治23年,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统治30多年,卡扎菲更是统治利比亚40多年;第二个方面是世袭制,典型代表是沙特阿拉伯。这种僵化的政治体制导致了政治参与渠道单一,政府腐败问题严重,最终使社会矛盾积累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
(2)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来自外界的民主、民权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国民的民主需求日益强烈,而当地各国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着体制僵化、改革严重滞后局面,加之政府严重腐败,家族和朋党垄断利益,贪污严重,民怨沸腾,引发了社会矛盾的激化。 3、文化问题
北非西亚地区国家大都属于阿拉伯国家,有相同的文化、宗教和风俗习惯,加上受殖民文化(或文化霸权主义)的影响,所以思想文化“营养不良”,畸形发展。
(1)北非西亚很多国家受到落后的思想观念和现实条件的影响,人口出生率奇高。
(2)有的国家大国心态很浓厚,或者出于部落的保守观念,不愿意采取合理的方式“敞开胸怀”。
(3) 受长期的世界形势的影响,传统的价值观念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的价值观念、政治模式在北非西亚地区发生了激烈碰撞,导致人们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混乱。 4、宗教问题
从宗教问题、民族问题上看,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往往是纠结在一起的。中东的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有其深刻历史根源,错综复杂,主要存在的三大教派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又
分化出诸多教派,可谓教派林立,教派之间的信仰难以妥协,谈不上形成统一的理想信念,更为严重的是存在严重的宗教歧视乃至欺压,这就是中东动荡的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
2、胡锦涛同志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近几年来,台湾国民党领导人吴伯雄、马英九等也强调“中国国民党一定继承中山先生的遗训,体现中山先生的精神”。国共两党均表示继承中山先生的未竟事业,你认为“继承”的内涵主要是什么?对此你有何看法。
继承的内涵是指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的振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胡锦涛同志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回顾百年历程,精辟论述了爱国主义是振兴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真诚召唤全体中华儿女携起手来共同奋斗。中国共产党的继承理想和开启新纪元意义。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建设人民享有民主权利和幸福生活的现代化国家的理想”,继承了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历史任务,继承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所以“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坚定支持的“革命事业”贯穿于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亲密的合作不仅明指大革命时期的第一次国共合作以及抗日战争时期的第二次国共合作,最忠实继承的是伟大理想和历史任务而非实现前者的道路选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完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丰功伟绩又是与辛亥革命的理想一脉相承。共产党也好国民党也罢,作为一个政党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再深入去想都是为了使百姓过上安康的生活,这正与孙中山先生的理想是相一致的——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与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从这个观点上来讲国共两党的理念是一样的。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贯穿全文始末。纪念辛亥革命等于纪念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孙中山,不论纪念辛亥革命还是孙中山都使两岸在纪念活动上达到了“统一”。在祖国尚未完成统一、中华民族尚处在伟大复兴征程之时,在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旗帜的感召下,等同为在“中华”以及“全体中华儿女”的范畴下:共同尊奉“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的遗言“„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
三、材料题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全面总结了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深刻分析了文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我国文化改革和发展的行动纲领,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请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体会。
众所周知,不同性质的文化可以对经济、政治、社会发展起到不同的作用。比如先进健康的文化能促进社会发展,反之,落后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前进。同时,不同民族的文化,因为相互之间有着历史、地域的差别,也会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建设具有各自特色的文化发展道路。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文化信息强权”的例
子。比如美国凭借着语言优势,通过电影、电视等媒介使其文化成为主流强势文化,并迅速向其他文化渗透。甚至有人曾宣称,世界上各个民族的文化,正在被美国的大众文化模式——电视演出、服装、音乐、电影等一一逐出并取而代之。从美国文化向其他文化渗透并取代其他文化模式的现象,我们可以看出增强我国自身的文化影响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文化已经成为了政治的重要内容,因为文化与政治,以及经济是互相交融,不可分离的,并且如果想要提高文化的影响力就要加强文化的传播。
而文化之所以需要建设,是因为文化并不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在如今这个太过看重经济发展的时代里,文化发展的脚步已经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了。再加上文化本身有着独立的传承和延续性,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当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所以现在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此次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我们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切实提高文化自觉,切实增强文化自信,更加奋发有为地推动祖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做出更大贡献。
所谓文化自觉,主要是指我们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以及对文化的地位作用、发展规律和建设使命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
而文化自信则是我们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自身文化发展的坚定信心。中华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倡导的和谐、大同、天人合一、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辩证思维等都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价值观。对这些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要继承和弘扬。
最后,如果要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推动祖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必须把握好以下三个原则:一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二是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为目标,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三是坚持以文化创新为动力,形成一批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产业链。 这次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为祖国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劲动力。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一步研究和把握祖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振奋精神,扎实工作,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