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形式下的小学体育课教学改进
萧山区新围小学 沈佳波
摘 要:近年来,教学改革已经渗透到各学科的各环节中,体育课也在探索组织教法的创新。一节体育课,从准备、实施到课后小结等环节都可以体现创新改革。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形式,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思维方式,挖掘教学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智力、技能和技术的全面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目前小学体育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也是小学体育课组织教学应创新的依据。为适应新时期体育教学的发展要求,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此我对课堂教学创新进行了尝试和探索: 体育教师如何尽快的了解、学习、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并在教学中通过经验与学习并举的方式勤于探索、勇于发现、善于利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使课堂教学变的更加和谐、高效、生动。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小学体育教师 创新教学 一、改革课堂结构,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全面锻炼身体课堂结构是否合理,关系到能否实现教学目标。现行体育课堂结构通常由四个阶段三项教材内容组成:
1
开始部分(第一阶段)→集队,问好(常规); 准备部分(第二阶段)→徒手操(准备活动); 基本部分(第三阶段)→主教材(讲解、示范、练习); 结束部分(第四阶段)→徒手操(放松活动)。
上述课堂结构是50年代引入的前苏联体育教学模式,这一结构机械呆板,各阶段联系松散,教学内容单一,影响学生科学、严谨、全面地锻炼身体。
为此,新课程对体育课的一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形成由多步骤多项教材内容组成的课堂教学结构: 第一步骤→集队、问好(常规);
第二步骤→游戏、韵律活动、舞蹈、模仿操、徒手操……(准备活动,任选其一);
第三步骤→辅助教材;身体素质练习、游戏……(辅助教材必选,其余任选);
第四步骤→主教材。(1)多种练习手段:(2)完整练习(必授); 第五步骤→模仿操、韵律活动、游戏、徒手操……(放松活动,任选
2
其一);
第六步骤→根据教学目标需要,往后延伸。
由此可见,改革后的体育课堂教学结构各步骤联系紧凑,教学内容厚实,综合性强,有利于学生科学、严谨、全面地锻炼身体。例如,“快速跑”的课堂教学结构可以这样安排: 第一步骤→集队、问好(常规); 第二步骤→模仿操(准备活动); 第三步骤→游戏“看谁投得准”; 第四步骤→主教材“快速跑”; 第五步骤→游戏“炸毁敌碉堡”; 第六步骤→舞蹈“娃哈哈”(放松活动)。 二、改变教学分组形式
在传统的体育课教学中,学生的分组情况要么是按高矮分组,要么按男女分组,要么是平均分若干组,总是比较死板。而小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对新事物具有浓厚兴趣,我们在教学中就可利用这种好奇心和积极性,通过小组分组形式的重新组合,在分组上来个创
3
新,让学生感到新鲜以提高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具体的方法有:
1、强弱搭配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身体素质情况和对技能掌握的程度,调节各小组人员的组合,强弱搭配。在学习中通过互帮互学来提高学习质量,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如在“单手肩上投篮”的教学中,由于动作掌握较难,如果光由教师进行辅导,则时间会来不及,而且仍有许多学生得不到指导,我就把篮球队员及完成好的学生跟完成差的学生分在一组,让优生对差生进行示范指导,充当小老师,让差的学生学有榜样,纠正动作,而好的同学通过对他人的指导,也使自己明白了那些地方容易出错,更加提高了动作质量。另外,在接力跑等比赛项目中,强弱生搭配也有助于比赛的公平,还能更好的激发团队凝聚力。
2、自由组合
小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也有自己的交际圈子,总是爱同要好的同学在一起活动。在教学中,改变旧的分组形式,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几个小组。目的是让兴趣一致、关系良好的学生结合在一起,营造一种愉快、和谐、团结互助的课堂气氛,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和奋斗目标,有利于学习和体育竞赛的顺利进行。特别是在游戏教学中,这种分组方式非常受学生欢迎。
4
3、分层次教学分组
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同,对技能的接受掌握程度也不同。如果不管这些差异,对整个班学生进行“统一层次”的教育,则会出现差生“吃不了”,优生“吃不饱”的局面。因此,在一些项目的教学中,可按学生的差异大致分成不同层次的若干组,结合因材施教和从实际出发的教学原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相应的学习目标,实行因材施教,处于较低层次的学生经过努力,进步了,便可到高一层次中去。这样,有利于调动各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好的学生能得到足够的训练,差的学生得到相应的提高,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在各自的基础上“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三、优化教学方法。
1. 改变过去以“教”、“灌”为主的方法体系,注意引导和启发。体育教学要由过去学生“跟着练”转向学生“自主练”,做到以学生为主,让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完成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同时注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搞简单的“一刀切”和“强制命令”,确保学生在已有的水平上都有提高。只有真正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才可能使学生成为自身素质发展的主人,才能使学生获得主动的发展。因此,教师选用教学方法时
5
应重视学生的合理要求,提倡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并创造条件使学生体验运动乐趣,成功的满足,引导学生增强体育意识和养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
2. 在教学中给学生尝试的机会。给学生尝试的机会体现在课程选择和课程教学两个方面。在课程选择方面,教师可以给学生尝试选择体育项目的机会,并通过体验项目来决定自己是否喜欢和适合该项目。这符合新课标强调体现学生主体性的要求,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启发和引导的作用,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素质是不是适合所选择的项目。传统的课程教学,往往是老师进行示范,然后分解教学。这种授之以“鱼”的方法,抹杀了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只是一味模仿老师的动作,而不能自主地去体会运动本身。如果让学生先去尝试体会,在尝试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弱点,同时教师有针对性地去观察学生的动作特点,然后对其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意见,那么效果则会好得多。
3.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在新的课程体系下,教师要重视体育文化的陶冶,借助多媒体手段,放一些体育比赛的录像或与体育相关的电影,作些即兴的点评,以加强学生对体育理念的理解,也加强学生现代体育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在单个项目练习时,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某个明星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动作进行慢放和分解,让他们从直观上去感受动作应该是怎么样的,明白哪些动作是必须要做的,哪些技术环节又是可以变通的。这样不仅可以使课程本身变得丰富多彩起
6
来,也可以使学生精准地去学习各技术环节。 亲自参与到运动中在原有教学模式下,体育教师只是采取课堂传授的方式,强调运动技能的掌握,而忽略了运动本身的快乐,几乎很少有师生互动的空间。在新课标要求下的体育教学,教狮应该参与到教学中,营造体育运动的气氛,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与学生一起分享运动中的成功和失败,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运动精神。 四、改革考核方法,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1.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改革教学评价是目前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尤其在体育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体育考核的良性反馈调节学生的积极性,改变在体育考核中一些学生尽管认真学习、刻苦锻炼,却难于获得较好成绩而有些学生单凭身体条件的先天优势就可取得优异成绩的不合理现象。体育成绩考核应从教育评价出发,不但要看学生在体育课上达到的绝对水平成绩,更要重视对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进步幅度和努力求知程度的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切合实际的评价,都能从评价中得到新的目标与新的动机并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获得成功的乐趣。
2.评价能帮助、激励学生的学习及改进教师的教学。以往的评价偏重于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导致评价缺乏激励作用。这对体质差而平时表现积极的学生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为此,体育教师要在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多角度地对每个学生进
7
行评价,力求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让他们感到自己“也能行”,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自信心。如投垒球,如果全体学生都用同样重的垒球,那么个子小、力量差的学生肯定得不到好成绩,评价的结果无疑对他们是一个打击。但如果我们将评价集中动作上来,那么学生的关注点就可集中在自己的姿势改进上来。
3.现在各学科已实行了考核等级制,我在考核时,也是采用等级制,并针对体育课特点,对等级制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围绕体育常识、运动水平、技能技巧、出勤表现等,并特别增加了“课堂外锻炼” 这个项目,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将等级制中的“优秀、合格、待合格”改用“A”(优秀90-100分)、“B”(良好75-89分)、“C”(中等60-74分)和“D”(尚需努力60分以下)四个档次。实践中,各项目的评价只对学生公布等级的档次,而不直接公布具体分数。这样,减少分数的负面影响,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找回自信心和自尊心,达到全面、中肯地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当然,“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情况做出不同的改变。但我认为,总的规律是不变的,对小学体育课教学的改革创新,还可从不同角度入手。这就要求我们广大的小学体育教师,不能人云亦云,生搬硬套,而应从学校及学生的实际出发,敏锐地观察、积极地实践,探索出能体现个性的教学组织方案,以配合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以上是一些个人不成熟的看法,希望能
8
和同行一起共勉。
参考文献:
1、季浏.课程与教学论[M]. 2、凌平.我国体育教学改革思考[J]. 3、《基础教育与创新》 4、《时代呼唤创新型课堂》 5、《创新教育与教师观念更新》 6、陈琦等.现代体育课程及其发展趋势[J].
9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8(1)人民教育 2000 08 教育发展研究 2000 S1 探索与求是 2000 04 体育科学,199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