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板式楼梯的震害问题及对策

来源:九壹网
板式楼梯的震害问题及对策

淡 凯 郭江涛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分院,陕西 杨凌 712100)

摘要:

板式楼梯是框架结构中最广泛使用的一种楼梯形式,本文通过对框架结构中板式楼梯的震害调查与分析,提出了改善板式楼梯工作性能的施工与设计建议。

关键词:

框架结构;板式楼梯;震害分析;抗震设计中图分类号:

TU352.1+1         文献标识码:A   汶川地震后,我国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1](GB50011-

2001)进行了修订,并指出“结构计算过程中,应考虑楼梯的不利影响”。现行的板式楼梯仅考虑了竖向荷载,按照受弯的斜杆进行计算,未考虑地震作用,但是能够满足非震条件下的正常使用,有良好的工作性能。板式楼梯是框架结构中最广泛使用的一种楼梯形式,在地震作用下,表现出比结构主体框架梁、柱更严重的破坏现象[2]。

本文通过对框架结构中板式楼梯的震害调查与分析,提出了改善板式楼梯工作性能的施工与设计建议。1  板式楼梯的概述

板式楼梯[3]将其作为板来计算,支座为休息平台的边梁,而平台支撑在墙体的一种楼梯结构。

板式楼梯以其简单的受力特点、方便的施工技术,在教学楼、办公楼、医院、宾馆、住宅、商场等范围得到了广泛应用。

2  板式楼梯的震害及原因

[4]

2.1 梯板断裂

梯板断裂有以下几种情况:距支座1/3处断裂;在施工缝处断裂;沿板长度方向断裂。

其原因是:1)施工缝设置不当,混凝土质量受到影响,因此混凝土出现开裂;2)梯板按斜杆进行受力分析,板的负弯矩钢筋是在距两端支座1/4处来布置,在正常使用时,梯板的拉力很小;在地震作用下,梯板的拉力迅速增加,造成梯板上侧负弯矩钢筋被拉断。

2.2 梯间小柱破坏

根据震害经验,楼梯间多采用框架梁上设小柱,小柱顶两个方向设梁。梯间小柱多采用或,纵筋采用HRB335级钢筋,直径为14mm或16mm,在地震下梯间小柱出现柱头破损现象。产生此类破坏的原因是:1)柱截面过小,小柱在框架梁内的锚固长度不足;2)节点区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较差,强度较低。

2.3 梯间框架柱的破坏

与其它框架柱相比,梯间框架柱柱高为层高的一半,分得的剪力为框架柱的8倍,在强震下发生了剪切破坏。

2.4 平台梁与平台板的破坏

通常,两类构件仅按照受弯构件计算,,并且表现出良好的工作性能;在地震作用下,梯段板将受到较大的轴力,梯段板的水平推力使平台梁在平面外受弯、受剪,而平台梁宽度很小,平面外受弯能力很差,所以在重灾区有许多楼梯在该部位发生破坏。

2.5填充墙的破坏

由于梯板斜向布置,梯间小柱无法延伸到上层的梁底面,构造措施不当导致了填充墙部位破坏严重。要避免填充墙的倒塌,就要大幅度提高填充墙的延性,需要保持砌体的完整性,梯间小柱应延伸到上层梁底面。3 设计对策及建议

3.1 材料选择

混凝土要求级配合理,振捣密实,加强施工质量控制。使

用热轧钢筋的梯板基本没有发现梯板纵筋被拉断;冷轧扭钢筋由于延性不足,对抗震极其不利。因此,钢筋宜采用HPB300级或HRB335级,禁止采用冷轧扭钢筋。

3.2 施工对策

针对楼梯施工缝设置不合理,其中存在明显夹渣,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GB50204-2002),施工缝应垂直于梯板,但是施工单位并没有做到。只有监理单位对工程项目加强监管力度,才能解决存在的缺陷问题。

由于平台板为四边支撑板,施工缝宜设在平台板内,相对更安全一些。

3.3 设计措施

计算框架结构中框架梁和框架柱的配筋时,将楼梯的梯板也纳入考虑范围,通过PKPM2010结构设计软件进行计算分析,最后将计算结果予以放大后进行配筋。对结构横向框架进行计算时,由于梯板本身具有斜撑作用,结构的整体性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尤其是梯板本身及与休息平台直接相连的框架柱。因此,应选择合适的模型对板式楼梯进行计算。

根据梯板与框架柱的震后破坏情况,可采用两种方法来进行避免[6]:一是采用合适的构件断面与配筋抵抗地震作用;二是将楼梯休息平台与框架柱的联系切断,可在框架梁上设置短柱来支撑楼梯板。

在楼梯改造工程中,早期的设计图纸都是按照单向板进行配筋计算。在地震作用下,梯板受到较大的轴向力,而设计中没有计算考虑,因此,梯板出现了大量破坏。今后,在梯板的设计中,应按照拉弯构件考虑,梯板的负弯矩钢筋应全部贯通,不能在负筋长度的1/4处进行截断。

楼梯平台梁的设计应考虑平面内和平面外的弯矩与剪力,按照双向受弯构件进行计算。平台板采用双层双向配筋近似考虑其斜撑作用。

结语:

在水平力作用下,梯板具有“斜撑”作用,构件上将产生较大的轴向拉、压力,使其从正常使用下的受弯构件变成了筋设计并没有考虑这种影响,造成了板式楼梯的大量破坏。在以后的楼梯施工图设计中,应考虑地震作用对楼梯构件受力性能的影响,采取合适的计算模型进行计算,并采用一定的构造措施。

参考文献

[1] 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 何世龙,宋吉荣.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板式楼梯梯段板抗震分析及其设计对策 [J].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0(S1).

[3] 王云飞,杜宏宇. 框架结构中板式楼梯震害分析及对策探讨 [J]. 门窗,2014(01).

[4] 吴勇,王周胜,张玲. 框架结构中板式楼梯震害分析及对策探讨 [J]. 建筑技术,2009,40(6):561-564.

[5] 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6] 张立军. 框架结构中板式楼梯震害分析及对策探讨 [J]. 科技与企业,2013(15).

作者简介:淡凯(1989-),男,陕西杨凌人,硕士,助教,主要

从事混凝土结构和建筑工程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GLOBAL CITYGEOGRAPHY011

“拉弯、压弯”构件,受力状态发生了很大变化,而楼梯的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