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堂练笔
许昌二高 赵 静
练笔是语文新课标中对写作教学的新要求,体现了新课程的自由作文。加强学生练笔的教学与指导,对弘扬学生个性、激发写作的兴趣,提高写作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有效指导学生进行课堂练笔,是语文一线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是落实新课程教学要求的重要途径,为了达到课堂练笔的课标要求,对课堂练笔的指导,应该遵循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训练方式,才能使课堂练笔达到应有的实效,那么开展课堂练笔有哪些主要办法?
1 、仿写性练笔
仿笔是学生课堂练笔中最基本、也是相当重要的一种练笔方式,仿写的资源就是教材。新课程语文教材中,精美的散文、生动形象的记叙文,精辟而富有哲理的议论文等等,都是学生进行仿写的最好例子,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仿写练笔时,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仿写要求,从仿词、仿句入手,逐步过渡到仿段、仿篇,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进而在形似的基础上,达到神似的境界。
2、想象性练笔
这是发展学生求异、求新思维的一种好方法,教师要创设想象的情境,充分运用各类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点燃思维的火花。如学习了都德《最后一课》后,教师可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小弗朗士,在师生充满激情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写出小弗朗士在最后一课之后的内心感受,以此拓展延伸课文内容,又陶冶学生情操,感受那种对自
己祖国深厚的挚爱。
3、 写读书随感
学生写读书随感,既可是读课文感想,更可以是读课外读物的内心感受。为了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教师不一定统一要求学生就某一篇指定的文章写读书随感,以避免学生无病呻吟勉强作文,致使文章乏味无比、公式化、程式化,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文章,随意地写,大胆的写,揭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4 、写成长日记
教师可将以前通常要求学生写的“日记”、“周记”结合在成长日记中,要求学生将自己心中最灵动的东西写下来,留一份美好的回忆,这样,学生有话可说,有句可写,在不经意间,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如何指导学生写命题作文
许昌二高 赵 静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双方共同的实践活动。因此,必须处理好“教”与“学”、“动机”与“效果”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熟悉学生的写作实际水平,针对学生“不知道怎样写”的问题指点门径,力求做到一课一得。
一、引导学生分析命题作文的特点。 在作文教学中我发现,学生怕写作文,其实最怕老师 布置命题作文,学生对命题作文的内容不熟悉,感到无话可说,硬叫写,其结果只能是敷衍了事。任何一种作 文命题,无论是何种体裁,也不管是何种形式,都具有限制性
和开放性的特点。现行的课本中,有些文章由于所反映的内容与现代生活距离久远,降低了对学生的吸引力,我们应该另外选择内容比较新颖的文章作为剖析 的对象,针对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每剖析一篇文章便能真正解决某种技巧问题,这样就容易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果学生能把握命题这一特点,就能避难趋易,像疱丁解牛那样,“以无厚入有间”,做到“ 游刃有余”。
二、指导学生把握思维的方法 。同一个题材,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发现的问题不同,得出的结论也 各有不同。作文教学要使学生在构思时思路开阔,八方辐射,要想使学生立意时独出机杼,不 落窠臼,想人之所未想,发人之所未发,必须在培养学生集中思维的基础上适当发展他们的多维思维方式。运 用这种“扩散”型的思维,学生就会感到思如泉涌,要写的东西很多,就会感到作文绝非是“自古华山一条路 ”,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样,就可以从诸多的角度中选择自己体会深刻、材料新颖、立意独特的角度 来写,克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毛病。
三、引导学生辩证分析问题。 青少年学生最少保守思想,他们思想解放,喜欢独立思考,勇于标新立异 ,但和成年人比,他们还缺乏社会生活的经验,思想还幼稚,看问题往往容易片面,没有深度。这些特点常常 在他们的作文中表现出来。因此,教师应对他们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使之用全面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提高他们辩证分析能力。通过这样辩证地分析,才能去伪存真,寻找出材料所揭示的正确观点,在此基础上抒发感情,进行评论,文章必然会抓住要领,褒贬得当,就不至于泛泛而谈,单薄无力了。
四、让学生掌握文体知识,使学生适“材”选“体”,落笔成文。学生写文章之所以感到无从写起或不知 道“怎么写”,原因之一是不掌握文体知识,缺少“规矩”。其实任何一种体裁的文章都有它们的共性,又有各自的特点,不同文体的比较教学,交叉训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规律性的东西。根据不同的题材性质 ,用不同的体裁来表现,写
作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还有开头的方法、过渡的方法、结尾的方法、 设置中心句的方法等等。
五、范文引路,模拟训练 。传统的教学范文还是有不少在写作手法和技巧上的可取之处,可以把其当作 学生模仿写作的典范。但是,教师应在教这些课文之前,作好写作安排,教者心中有数,使学者学有目标。在 评析课文时,着重分析作家观察、发现、思考、联想、选材、构思的方法,讲清每篇文章的仿作重点,让学生有法可效。范文引路要注意的问题是:要求学生学范文之取材分析、布局谋篇的方法,而不是抄袭,让学生通过模仿开拓自己的思路,并加以发挥,最终变为自己的东西。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知识,“怎样写”的心理障 碍问题得到了解决,教师往后的作文教学工作也就有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知识,就会通过这些知识去辐射自己的感性认识,并能把它们迅速地组织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别致新颖、匠心独运的文章就会脱颖而出,作文教学的预期目的也就达到了。
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许昌二高 赵 静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某项活动时产生的快感和兴致的激发剂,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呢?
第一,善于发现闪光点,及时肯定鼓励。俗话说:“乐此不彼”。要学好一种东西,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获得知识进行创造性创作的一种自觉动机,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创作的
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创作,培养创作的兴趣,推荐发表文章,是激发学生创作的一个好办法。学生的作文,在批改时无论是当面批还是书面批我都要找到他们的长处,从中发现闪光点,加以肯定和鼓励,并且每次作文时我都要求学生认真对待,选出一些佳作张贴出来,并在课堂上朗读出来,哪怕是一个字用得妙,一个开头写得精彩都衷心表扬一番,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记得有一次,我班一位成绩比较差的同学,平时写作文都是语句不通,词不达意,写不够字数的。有一次我发现他作文的选材不错, 很新颖,于是特意地指导了他一番,然后在作文讲评课上把他的作文有感情地朗读出来,肯定她的进步,建议全班同学向他学习。从那以后,他写作的态度积极多了,每一次都能写够字数,有时还会认真地阅读一些课外书。所以在作文教学中,老师应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各种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获得写作成功的体验,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就更加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第二,因人施教,分类指导。俗话说:“十个指头有长短”学生作文水平高低不一致,是一种正常现象,“一刀切”的教法使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吃不消,也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产生消极心理和行为,因此每次作文我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提出不同的要求、任务、分类指导。好的学生鼓励他们参加各类作文竞赛,积极向报刊投稿发表,以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对差的学生降低要求,减少难度,使他们经过努力达到一个小目标。从而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总之,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唯找到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突破点,才能进一步引导他们热爱写作。我相信只要我们牢固树立新的理念,努力创造一种欢乐和谐的气氛,结合学生实际,设计一些科学、新颖和带有灵性、启发性的教法,定会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怎样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积累作文素材
许昌二高 赵 静
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自学能力的内容与标志之一,也是学习成功的重要前提。这充分说明了培养阅读习惯对语文的重要性。
首先,要培养学生边读边动笔的习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阅读的过程中,把不理解的字词、句做好记录再借助工具书或请教别人解决,这比单纯的靠教师“满堂灌”效果要好的多,还要培养学生随时记录自己读书心得的习惯。这些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很有帮助。
其次,要培养学生摘录、积累的习惯。大文豪苏轼主张“博对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要学生养成摘录、积累的习惯,就是为学生的“正确模仿”做好准备。鲁迅先生说过:“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出,所得就非常有限。”这都说明积累对作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的学生提笔作文,左右逢源,信手拈来,一气呵成,大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势。究其原因,便是在积累上下功夫,在阅读是有意识地收集整理阅读材料中的词语、句式、名人名言等,材料储备丰富。不少学生写作苦于无言,只好“望题轻叹”其根本原因是缺乏素材,腹中空空。仓库储存的素材多寡,直接关系到作文的质量,因此应培养学生积累素材的良好习惯。
作文素材的积累,包括生活经历积累,知识技能和语言积累,而知识技能和语言积累就要借助阅读了。通过阅读学生学到了文章写作的规律以及各种写作技巧,积累大量的语汇,还可以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模仿借鉴,把别人佳作的技巧、语言、思路、手法、典型实例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之中,从而完成文章写作,当学生作文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自觉或不自觉的摆脱模仿借鉴的拐杖,独立地进行创作。学
生的作文水平提高了,反过来也有助于阅读理解能力,概括能力,思维记忆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其知识技能的积累和语言的积累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