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路

2020-07-18 来源:九壹网
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

摘要:在新课改实施的大背景中,对小学生展开思想道德与法制教育是促进其健康成长的重要内容。因此,要有效实施新课程改革,小学法制与道德教师则应加强对传统教学观念的更新,有效调整教学策略,切实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展开分析与思考,全面推动课程改革,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形成。本文围绕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路展开探索,从实践的层面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以期能够促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的实施,促进学生获得全方面发展形成。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思考

在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核心素养的培养,在现代教育领域更加注重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不仅应当通过系统的课堂教会学生明辨是非,同时还应当引导学生构建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构建更和谐的教学氛围,运用生活式的互动方式与朋友式的沟通以及情景化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进而让学生能够在课程学习中学到基础知识,并将相关知识融入到思想中,让法治意识强化于心,成为一个“尊师重教、明理诚信、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接班人。

1.

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全面提升课程实施的实践价值和生活价值

对于小学生而言,小学生活本身就是一次离开父母的社会性实践活动。而社会与法制,其核心就在于培养学生具有真善美的意识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应当加强课程教学的实践价值,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更紧密的联系,不断对课程教学的内容进行拓展和升华,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经

历为出发点和整个课堂实施的落脚点,选择生活化教学素材融入课堂,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并学会在相应的场景下如何处理。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生活离不开规则》的教学中,应当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课堂纪律的重要性,并且是每个人在很多场景下所必须遵守的规范。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观看相应视频或者引导学生在上学路上注意观察红绿灯是如何实现行人与车辆的有效指挥,进而使整个道路运行更加通畅。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没有红绿灯人会如何?如果每个人都随意通行又会如何等等,进而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思考。与此同时,还可通过影片、ppt等多样化方式引导学生观看红绿灯在停电状态下的交通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相同情形下所观察到的社会现象,从而更深刻体会到真正的自由必须主动遵守规矩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没有交通信号灯,交通情况会一片混乱,如果课堂上不遵守纪律课堂也会一片混乱,教学效率将会大受影响。

1.

深化情感教学和心理健康教学,通过家校联合有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相关章节进行情感主题的升华,通过真实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处理成长过程中面对的诸多新问题。在此过程中,还可充分发挥家校教育的价值,通过线上活动或者线下活动组织家长一起参与,进而引导家庭教育中注重道德与法制的教育,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统一性,这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学会沟通交流》课程教学中就包含了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的诸多内容,课程可以此为创新型突破点,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进行充分的结合,强化教学效果。在课堂中首先为学生详细阐述相应的理论知识,然后发放相应的表格,在表格中记录在与家长沟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教学完成以后可以鼓励学生放学后将相应的表格交给父母,并且和父母展开相应的沟通,以家庭作业的形式促进亲子沟通,促进双方了解各自的想法,进而提高沟通的效率,有效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通过这个过程,也能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沟通方法,明白沟通的重要性,进而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1.

积极应用多样化教学方式进行呈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在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进行课程教学形式的。创新与突破,有效转变传统说教教学模式,将教材作为基础内容并进行多种形式的延展。例如,通过绘画、故事等模式引导学生描述实际的生活情景,还可用儿歌、诗歌的模式促进课程的有效实施。例如,在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这些事我来做》教学过程中,就可以该课程的具体内容为素材,引导学生进行故事或者诗歌的撰写,然后将故事的内容录制成相应的视频音频等通过课堂或是线上模式在学生以及家长中进行播放,进而引导学生认真做事,并且能够将相应的价值判断方式运用到故事中,使学生在故事的聆听过程中加以思考,通过更放松的心情,加强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强化,进而了解到作为一名小学生应当在生活中应当加强自理能力的培养,主动参与家务劳动,在劳动过程中不断形成更坚强的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

总结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推行的条件下,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施应当加强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积极与家庭教育相融合,有效融入多样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基础知识的掌握,加强实践能力的提升,进而实现道德认知水平的整体提升。同时,不断拉近女学生与家长的距离,使家校教育密切融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并促进能够获得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道德与法治意识。总之,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素养是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在课程教学中应当遵守新课程教学的目标,制定更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在循序渐进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实现成长,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重争做守承诺、讲信用、重诚信的新时代新人才。

参考文献: 1.

戴蕊.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思考[J].试题与研究,2020(32):167-168.

2.

杜桂珍.立足学生本位,强化学科素养——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J].新课程,2021(26):116.

3.

袁涛.基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的思考[J].当代家庭教育,2021(16):165-166.

4.

张丽萍.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模式探析[J].读写算,2021(15):69-7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