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幼儿园揪尾巴活动反思

2021-03-02 来源:九壹网


幼儿园揪尾巴活动反思

幼儿园揪尾巴活动反思

今天的户外活动是游戏“揪尾巴”,我组织孩子孩子来到操场后,让孩子们自主的选择“尾巴”,然后把“尾巴”安装好。一切准备妥当后,随着老师的一声“揪尾巴开始咯!”的口令声,孩子们欢呼着奔跑起来。大对数孩子都挤在一起,只有一个男孩子xx在老师事先画好的圆圈机灵的躲开人群,一副很得意的样子。他试探着往人群里冲,一次,两次……后来他索性大胆的内圈中穿梭。突然,参与到游戏中的张老师出其不意的把他的尾巴给扯了下来。按照游戏的规则“尾巴”被扯掉了小朋友应该暂时离开游戏场地。就在这时,xx“哇”的`一声哭了起来,把其他小朋友都惊得停止了跑动,并且都向他投来不解的眼光。于是,我跑过去关切的问他:“xx,你怎么啦?为什么哭啊?”xx哭道:“张老师把我的尾巴扯掉了,我不要她撤掉我的尾巴。”于是,我忙对他说:“不哭,不哭,老师帮你把尾巴装上去,可以吧。”然而,xx还是大哭不止,好像自己受了多大的委屈似的。

恰在这时,下雨了,于是我赶紧带孩子进教室,由此,此次的游戏“揪尾巴”结束了。xx也停止了哭泣,不一下功夫又和同伴嬉闹到了一起。

分析:

该游戏的主要目的是让幼儿体验游戏的快乐,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快速奔跑和躲闪的能力。从活动过程来看,该活动基本达到了上述目的,教师也能对游戏中的“突发事件”做出反应,表现出迎有的教育敏感性。但我们需要反思的xx为什么哭呢?

活动后我反思孩子在游戏中都有把鸡蛋饿”假尾巴”当成了真“尾巴”因此,协教老师在他没有一点的心理准备的时候扯掉他尾巴,再加上这个孩子在班上来说是年纪最小的,也最娇气的一个孩子,因此就导致了他在游戏中的“大哭”。所以这个案例也给了一下教育启示:

1、教师在设计游戏的时候要根据班上孩子的能力来设计,教师在组织游戏的时候可根据孩子的不同能力来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进度来开展游戏,或者是按孩子的能力来进行分组游戏,让每一个孩子都 体验到游戏的乐趣。

2、教师在游戏中可以选择那些情绪比较稳定、比较开朗的孩子作为被揪尾巴的对象以起到示范的作用,并强调游戏的规则。

【幼儿园揪尾巴活动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