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一日,命役徒芟①而辟之,中获废井。即呼工出其泥滓,观其好恶,曰:“嘉泉.也”。乃扃②而澄之,三日而后汲视。其泉清而白色,味之甚甘,渊然丈余,绠③不可竭。当大暑时,饮之若饵白雪,咀轻冰,凛如也;当严冬时,若遇爱日,得阳春,温如也。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又引嘉宾,以建溪、日铸、卧龙、龙门之茗试之,则甘液华滋,悦人襟灵。 .
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可为官师之规。因署其堂曰清白堂,又构亭于其侧,曰清白亭。庶几④居斯堂,登斯亭,而无忝⑤其名哉。
(节选自范仲淹《清白堂记》)
(注释)①芟(shān):除草。②扃(jiōng):关锁。③绠(gěng):原指井绳,此指提水。④庶几:但愿,希望。⑤忝(tiǎn):玷污。
3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2)微斯人 .
(3)命役徒芟而辟之 .
(4)悦人襟灵 .
3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
B.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
C.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
D.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
3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渊然丈余,绠不可竭。
34.通读甲乙两文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乙文段中的“嘉泉”有何特点?请简要概括。
(2)甲乙两文段各体现了作者范仲淹怎样的为官之道?请分别概括。
【答案】
31. (1) 曾经 (2) 如果没有 (3) 开辟 (4) 使(人的心情)愉悦
32. C
33. (1)在朝廷做官,则为平民百姓忧虑;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则替君王担忧。
(2)水深有一丈多,提水没有穷尽。
34. (1)特点:清澈甘美;冬暖夏凉,渊然不竭。
(2)甲文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为官意愿。乙文表达了作者清明廉洁、克己奉公的为官意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