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 马克思恩格斯阐释文化动力的批判视角 云付平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了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其文化动力思想是通过一 系列的批判过程实现的。他们通过批判黑格尔及青年黑格尔派的理性决定论、空想社会 主义的历史观、费尔巴哈的人性决定论等,逐步确立了文化动力观的唯物主义基础。晚年 的恩格斯又批判了“经济决定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文化动力思想。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文化动力;批判 马克思曾写道:“如果我们的任务不是构想未来并使它适合于任何时候,我们便会更明确地知道,我 们现在应该做些什么,我指的就是要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l_1 他们以一种批判的视角来审视 一切,在社会发展的文化动力问题上,也是如此。 一、批判黑格尔及青年黑格尔学派的理性决定论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家从绝对精神出发,认为理性是世界的主 宰,是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历史的本质在于理性。黑格尔曾指出:“理性统治世界,也同样统 治世界历史。同这个自在自为的普遍的、实体的东西比较起来,其余一切东西都是从属于它的东西,都 是它的工具。 ̄',[21354他还指出:“历史已经形成了‘世界精神’的合理的必然路线,,E3358,而精神则是整个世 界历史发展的最终目的。黑格尔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的理解是:“没有热情,世界上一切伟大 的事业都不会成功。第一是那个‘观念’,第二是人类的热情,这两者交织成为世界历史的经纬线。”[3]6 在他看来,观念和热情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和进步的动力。虽然这种观念充分认识到了文化因素在社 会历史发展中的动力作用,但却犯了唯心主义的错误。 在《莱茵报》工作期间,马克思通过不断的社会实践和考察,发现了“物质利益所不能解决之难事”, 开始质疑和批判黑格尔的理性主义决定论。他曾指出:“观念变成了主体,而家庭和市民社会对国家的 现实的关系被理解为观念的内在想像活动。家庭和市民社会都是国家的前提,它们才是真正活动着的; 而在思辨的思维中这一切却是颠倒的。,,E431o在马克思看来,黑格尔的国家理论是属于理性决定论的,其 “国家决定市民社会”的观点是错误的。事实上,并不是国家的理念产生了家庭和市民社会。相反,家庭 和市民社会只是国家产生的一个必要条件。正是有了家庭和市民社会,国家才得以产生,“家庭和市民 社会使自身成为国家。它们是动力。可是,在黑格尔看来又相反,它们是由现实的观念产生的。,,I-4]11马 克思认为,黑格尔无论何时都把观念当作主体,从他自己已经形成的抽象的逻辑思想中发展他的对象, 具有泛神论的神秘主义的唯心主义特征。 收穑日期;2013—10—28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转型期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机制研究”(编号:08BKS05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云付平,女,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84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立足于物质生产活动,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历史观,确 立了文化动力思想的唯物主义基础。黑格尔认为,理性是绝对的、至上的、唯一的,历史不过是被时间外 化了的精神的体现,而人不过是促使世界精神事业实现的工具而已。而马克思则认为:“历史对人来说 是被认识到的历史,因而它作为形成过程是一种有意识地扬弃自身的形成过程。历史是人的真正的自 然史o ̄[51211另外,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言论也进行了批判。马克思曾认为,唯灵论和思辨 唯心主义是当时德国现实人道主义的最危险的敌人。青年黑格尔派,一方面把黑格尔的哲学作为他们 批判的武器,把群众看作是愚蠢落后的代名词和消极的力量,是需要批判的对象;另一方面又要求展开 绝对的、纯粹的批判,以实现世界的重建和人类的解放。同时,他们为了避免自身被批判,就把自身上升 为绝对的、无限的自我意识。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的批判 哲学”。他们认为,这种哲学片面地、绝对化地、形而上学地夸大了黑格尔的“自我意识主体”思想,要对 这种极端个人主义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进行深刻的批判和揭露。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批判黑格尔哲学 以及整个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青年黑格尔派自己所提到的革命运 动和丰功伟业,实质是其在“纯粹的思想领域”中吹嘘和想像的结果。马克思认为,他们在社会历史观的 基本问题上都颠倒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相互关系,把意识看成是推动社会历史变迁的源泉和动力, 企图仅仅通过改变思想和观念来改变世界,属于典型的唯心史观。因为“思想永远不能超出旧世界秩序 的范围,在任何情况下,思想所能超出的只是旧世界秩序的思想范围。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 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 ̄[51320当时的德国哲学家们都忽视了德国哲学和德国 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忽视了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在马克思看来, 要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必须正确解决哲学理论和现实世界的关系问题,绝对不能把意识、思想同客观物 质世界割裂开来。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对宗教、国家制度等进行了文化批判,结 合德国的现状阐述了文化的动力作用。他认为,虽然德国在历史上相比于现代国家是落后的,但在文化 上却已经超越了德国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批判了“现代的社会政治现实”。总之,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不 是黑格尔所说的“理性”,也不是青年黑格尔派的纯粹批判,而是群众的物质实践活动,是“日益完善的生 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 ̄,[51541,这一认识奠定了马克思恩格斯文化 动力思想的唯物论基础。 二、批判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观 19世纪初,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代表的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派,立足于私有制的立场,对资 本主义的私有制度作了理性而非现实的批判。他们把社会主义看作是理性、正义和绝对真理的表现,宣 扬超越阶级的“理性论”和唯心主义的“天才决定论”,试图通过“和平”的方式来解决社会中存在的历史 矛盾。 傅立叶曾无情地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揭露了其在物质上和道德上的贫穷,嘲讽了资产阶级思想家 过去所讲的诱人诺言和可怜的现实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但是由于脱离现实的物质基础,他们未能深 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的辩证运动,而只是从抽象的理性出发来进行理论著说。他们放弃一切 政治行动和革命行动,主张进行改良而非革命,试图以和平或者实验的方式,以示范的力量来开辟未来 新社会的道路。同时,在很多时候,他们是从道德的角度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不公平现象,来发 泄自己的愤怒。很显然,只是局限于道德方面的谴责,批判不够彻底、不够深刻。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 他们未能找到实现社会理想的正确道路和依靠力量,而是把社会主义学说建立在唯心史观的基础之上, 寄希望于天才人物的出现。在他们看来,只要出现天才人物就可以轻而易举实行社会主义,只要制定、 宣传、呼吁、示范一套新的、完备的社会制度就可以实现社会主义理想。圣西门认为,学者和资产者是未 来社会的精神领导和统治者,科学就是学者。他对未来社会体系曾提出了两种假设:一种是领导人为社 会造福,另一种是依靠科学、工艺和艺术而繁荣。的确,科学技术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马克思恩格 斯也是这样认为的。但是社会意识、科学技术等文化因素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动力作用,必须以社会现 实为基础,必然受制于客观实际的制约。而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观具有理性主义的特点,是纯粹思想的 85 产物。他们的观点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价值上的判断,夸大了思想文化因素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 用,带有明显的唯心主义的幻想色彩。这些理论注定只能是无法实现的空想,也不可能成为指导无产阶 级革命运动取得胜利并最终实现全人类解放的思想武器。欧文曾极力主张进行共产主义试验,改变社 会环境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他曾进行了美国的新和谐公社、全国劳动产品公平交换商场、全国生产部 门大联盟以及英国的示范性共产主义公社等四次共产主义试验,但都以失败而告终。马克思在《共产党 宣言》中曾指出:“构成真正危险的并不是共产主义思想的实际试验,而是它的理论阐述;要知道,如果实 际试验大量地进行,那么,它一旦成为危险的东西,就会得到大炮的回答;而征服我们心智的、支配我们 信念的、我们的良心通过理智与之紧紧相连的思想,是不撕裂自己的心就无法挣脱的枷锁”L6j2 。思想 宣传和社会示范的方式,根本不可能实现社会的变革。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 中也曾明确指出,只有首先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摆脱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束缚,才能使其变 为科学。 与此同时,马克思恩格斯也高度重视共产主义理论宣传的作用。在他们看来,要想取得无产阶级革 命的胜利必须摆脱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束缚。“整个社会主义的原则又只是涉及真正的人的本质的现 实性的这一个方面。我们还应当同样关心另一个方面,即人的理论生活,因而应当把宗教、科学等等当 做我们批评的对象。”[1 只有与资产阶级用来统治人民的文化手段进行坚决的斗争,才能摆脱其精神统 治,生产出符合历史发展方向的文化形式,推动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 三、批判费尔巴哈的人性动力论 在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上,费尔巴哈主张“人性动力论”,以人的眼光来看待社会问题。“只有人性 的东西才是真实的实在的东西;因为只有人性的东西才是有理性的东西;人乃是理性的尺度。”[73 。。这是 费尔巴哈用来考察社会历史现象的人本思维方式的体现,他把人性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 在费尔巴哈看来,爱是唯一真正存在的,能够包容一切事物,具有支配人和人类社会的力量,人与人 之间的爱是促使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动力。可以看出,费尔巴哈无限地孤立了、放大了“人”和人的爱、友 谊和同情心等宗教感情,抽象化了人以及人的社会关系。马克思对此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指出:“他还从 来没有看到现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而是停留于抽象的‘人’,并且仅仅限于在感情范围内承认‘现实 的、单个的、肉体的人’,也就是说,除了爱与友情,而且是理想化了的爱与友情以外,他不知道‘人与人之 间’还有什么其他的‘人的关系’。”[s ∞费尔巴哈所认为的“人的本性”,是抽象的人性,是人的自然生物 本性。他还指出:“在人里面形成类,即形成本来的人性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就是理性、意志、 心。……理性、爱、意志力,这就是完善性,这就是最高的力,这就是作为人的绝对本质,就是人生存的目 的。”l_8 舭在费尔巴哈看来,思维力、意志力和心力是一个完善的人必须具备的东西,人性是社会存在 和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他把历史归结于人,但却把历史与人的思想观念联系起来。结果便是,意识决 定历史,意识被看作是不受任何物质条件和实践条件限制的东西,被神圣化为世界的创造主,也就未能 摆脱历史唯心主义的束缚。费尔巴哈的“人性动力论”脱离了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生产关系,其 出发点并不是现实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由于立足于人本的思维方式,他未能找到人与人之间 最本质的社会关系,也未能找到这种社会关系赖以存在的基础。由于不能很好地理解实践,不能很好地 解释人的能动性,就很容易片面夸大精神的能动作用。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社会的动力是“现实的历 史的人”,而不是超越历史和现实的“人”和“爱”。历史的动力存在于现实中的物质生活、生产力和交往 形式之中,是社会主体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所决定着的。人类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就是“生产 力的历史”。因此,人们的“理性、爱、意志力”等文化因素的动力作用,必须立足于生产实践,以现实的历 史的人为出发点。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费尔巴哈和黑格尔以及青年黑格尔派在考察社会历史时使用的方法具有一致 性,都试图从精神因素的层面去寻找社会发展的动力因素,都认为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意识创造的,过分 夸大了思想文化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动力作用,犯了唯心主义的错误。 86 四、批判“经济决定论”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着重强调了“物质实践”、“生产方式”及“经济活动”等对社会发展的决定 性作用。可是在19世纪80年代末9O年代初,一部分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和德国社会民主党内的“青年 派”却把这一思想归结为或故意歪曲为“经济决定论”。例如,在《作为社会学的历史哲学》中,巴尔特把 技术力量和“生产方式”等同起来。在他看来,马克思的历史观简单来说就是“技术经济历史观”,他把历 史唯物论歪曲为经济唯物主义。当时德国社会民主党内的“青年派”教条式地看待马克思主义理论,作 为“现成的公式”和套语到处生搬硬套。第二国际时期的卡尔・考茨基将“经济决定论”作为“整个马克 思主义形象”。这些理论简单化、庸俗化了马克思恩格斯历史观中关于“经济生产活动”特殊发展规律的 思想,畸变了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基础,把人类历史发展看作是一种社会物质进化过程的机械决定论。 同时,这些理解把经济力量占主导地位的历史现象当作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简单化了经济活动在社 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把历史当作机械的自然过程,忽视了人的思想观念等其他各种社会因素的 作用。 针对上述种种错误观点,马克思恩格斯在历史唯物论通信中对“经济决定论”及把经济因素的决定 作用绝对化、唯一化的理论进行了深刻批判,揭露了“经济决定论”的虚假本质,揭示了真实的历史运动 的辩证规律,重点阐述了人类社会历史的运动规律和各种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问题。恩格斯在致约・ 布洛赫的信中,明确指出:“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 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阶级斗争的各种政治形式及其成果——由胜利了 的阶级在获胜以后确立的宪法等等,各种法的形式以及所有这些实际斗争在参加者头脑中的反映,政治 的、法律的和哲学的理论,宗教的观点以及它们向教义体系的进一步发展。,,E13591恩格斯在致瓦・博尔吉 乌斯的信中又指出:“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 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这并不是说,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 过是消极的结果。,,[13668恩格斯的这些论述强调了经济因素并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肯定了思想文化 观念等因素的积极作用,明确论述了文化因素具有的相对独立性以及对经济的反作用等内容,这是符合 历史发展的实际过程的。在社会历史运动中存在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以及上层建 筑诸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它们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社会发展,现实的社会变革总是各种社会因素相互作 用的合力所形成的结果。恩格斯在晚年书信中提出的“历史合力论”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 恩格斯的文化动力理论,也发展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众所周知,马克思恩格斯的一生就是批判的一生。他们从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多个角度,深刻 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和一切腐朽的落后思想,他们的文化动力思想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过 程。这也启示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一切理论或者现实问题,要学会运用批判的方法,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O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3[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33 [德]黑格尔.历史哲学[M].上海:三联书店,1956. [4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I-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81[德]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M].北京:商务印书馆,1 984. 编辑:刘小明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