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诗词中的意象整理

2021-02-15 来源:九壹网
. -

诗词中的意象整理

1、落花

A、一是把落花作为自然景物来描写,构成一种优美的意境。

“春城无处不飞花”(翃《寒食》)春风和煦,明媚,各种颜色的花儿在风中轻扬曼舞 B、一是面对落花,唏嘘感叹:叹年华易逝,美丽不再。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煜《浪淘沙》)国破家亡之恨,无可奈何之情。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清照《一剪梅》)浓浓的郁闷之情,幽幽的相思之苦。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葬花词。花落巳葬,己去谁葬,暗含自己的命运还不如落花,道尽了心中的绵绵的悲苦。 C、还有一种是以落花寓意昂扬向上的精神。

“花落春常在”清道光年间考生俞樾在礼部复试,以此句为诗开头,寓意希望在人间。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王安石《北陂杏花》)暗寓诗人宁可在与顽固派的斗争中粉身碎骨,也不愿委曲求全同流合污。

2、流水

A、因水具有柔和清冷的特点,故常用水比喻月色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的事物。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诗人借水的清冷,从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B、又因水的剪切不断、永不停歇与愁绪的无始无终、无止无休正好吻合,故诗人又常以水喻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白《宣州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十国南唐·煜《虞美人》),词人经历亡国之痛后,尝尽了人生的愁苦滋味,他用东去的“一江春水”抒写愁恨,让读者看到那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腔幽愤尽泻如注,悲愤之情,溢于言表。

3、“捣衣”和“砧声”

A“思妇”主题:

“晓吹员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白《捣衣》) “不辞捣衣倦,一寄塞垣深。”(杜甫《捣衣》)

“飞鸿影里,捣衣砧外,总是玉关情。”(宋·晏几道《少年游》)

B、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意象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

杜甫的《秋兴》,就是以白帝城的砧声寄寓自己客居漂泊中对故乡的思念: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C、把这种声音作为自己诗歌的背景音乐,表达种种复杂的情感:

. -可修编- .

. -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十国南唐·煜《捣练子》)

“砧清秋巷迥,灯白夜堂凉。此意无人会,重城醉梦乡。”(林景熙《夜意》)

4、雁

相传鸿雁能够传书。煜在《清平乐》中说:“雁来音信无凭”,春天大雁从南方飞归北方,主人公眼见南方的大雁飞来,心头顿时生出一线希望,兴许大雁会带来故国江南的音信。可等待半天,大雁飞过,音信全无,留下的只是更深的失望.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大雁的形象往往延伸出“雁阵”、“雁序”、“雁行”这些相应的形象来。强调的群体、共同飞翔的意义。

5、杜鹃

又名杜宇、子规、蜀鸟。传说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

A、因它的叫声被老百姓摹拟为“不如归去”,其声凄惨,因而古诗词中的杜鹃常常是凄凉、哀伤的象征,诗人常常用以表达思亲之情、归家之念。

“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吴融《简州归降贺京兆公》)

B、传说杜鹃啼叫时嘴里会流出殷红的血,故杜鹃啼血常用以表现环境之凄凉。 “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C、也有用杜鹃啼血来比喻忠贞的。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南宋·文天祥《金陵驿》)

6、鹧鸪

A、它的叫声被老百姓摹拟为“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群玉《九子坡闻鹧鸪》)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造口壁》) B、鹧鸪的叫声还可用来婉转劝人不要远行,以此表达思念之情。

“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东风唱鹧鸪”(谷《席上贻歌者》),它借所谓“江南客”之不忍唱鹧鸪曲,表达诗人不愿继续游子行的思乡之情。

7、燕子

A、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宋·晏几道《临江仙》),词人以“燕双飞”这乐景反衬“人独立”这一哀情,即看到燕子成双飞翔,想到自己孑然一身,心爱之人不在身边,孤独想思之苦油然而生。

B、又由于燕子有眷恋旧巢的习性,故又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的寄托。 “旧时王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禹锡《乌衣巷》),既暗示了乌衣巷往昔的繁华,又袒露了诗人面对今昔变化的无限感慨。

. -可修编- .

. -

8、寒蝉

晋人陆云在《寒蝉赋·序》中称赞蝉有五种美德:头上有蕤,这是文采;只饮露水,这是清高;不食五谷,这是廉洁;不住窠巢,这是俭朴;应气候守季节,这是信用。

蝉常常成为诗人自比清高的载体,而秋蝉命折旦夕,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因此,寒蝉又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商隐《蝉》),天将破晓,寒蝉巳声嘶力竭,而它所栖息的高树(喻指所期望的人)却仍然一片碧绿,似乎对寒蝉的哀鸣,全然无动于衷,诗人以蝉自况,喑喻为人作幕,寄人离下,空有不平之鸣,依然为薄官所羁绊。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竭。”(宋·柳永《雨霖铃》),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巳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植《赠白马王彪》。

9、月亮

A、古诗中的月亮往往是思乡的代名词,是相思之情的载体。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轼《江城子》) B、明月还常常蕴涵边人的悲愁。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唐·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的悲亢幽怨。 “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王昌龄《出塞》)的悲壮雄浑。 C、有时明月还蕴涵时空的永恒。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白《把酒问月》),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D、由于月亮的特点是普照天下,有圆有缺,月圆可喻亲朋相聚,事情结果圆满;月缺可喻亲朋分离,事情不如人意。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轼《水调歌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10、船

A、中国古典诗歌中用以表现“漂泊”之感的意象很多,如浮萍、飞蓬、孤雁等,“船”则是表现这种情感的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一叶扁舟,茫茫,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人在旅途,所见多异乡购物,更易触发无限的思绪。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 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 暝色况复久,秋声亦何长。 孤舟兼微月,独夜仍越乡。

————鹩虚《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

. -可修编- .

. -

这两首的主题与意象群极为相似:两位诗人都漂泊异乡,栖身客舟之中,暮色四合,夜风吹动岸上的树叶,发出凄清的声响。在作客他乡、旅途孤寂之时,两位诗人不约而同地想到昔日朋友,写诗以寄情。作为诗的中心意象,前者是“月照一孤舟”,后者是“孤舟兼微月”,都强调“月”与“舟”的组合.而最为直接地以船为喻、表现自身漂泊之感的诗歌,恐怕当属商隐的《木兰花》:

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 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

B、与“漂泊”之感相对,中国古典诗歌中“船”意象的另一典型涵是“自由”。

这种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庄子,他说:“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他的思想虽然消极,但是对中国文人来说,“泛若不系之舟”,却成为颇具吸引力的人生理想。

下面两首以“船”意象表达自由感受的诗,是历来为人所传诵的: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司空曙《江村即事》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西涧》

11、青山

古人说:智者乐水,仁者。山的静穆,山的宏远,对中国人有着永远的吸引力。 A、作为故乡的象征,雄浑沉稳的青山让游子感到无比亲切。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唐·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远行之人看着他乡青山,遥想故园风景,远志之人独归青山,求得一片从容,十分自在。 B、另一方面,人事往来成代,青山却容颜不改,万古长存。它不仅是一种空间意象,同时更暗含时间的因素,它代表一种压力,启示诗人对生命与历史进行反思;它提供一个坐标,让诗人得以定位自己在历史中的形象。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许浑《金陵怀古》),这种虚无之感在古典诗歌中得到反复表现,《三国演义》开篇一首《临江仙》词,即因浓缩了这种感慨而被誉为“千古第一调”。青山的宽广胸怀为人们提供居住地,让人留恋,令人向往。无论诗人是在青山的永恒中发现人生短暂而为之恐惧,还是因之而超脱,他们的身心都渴望归依青山。 “性本爱丘山”的渊明在弃官之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把自己完全交托给自然。被排挤出朝廷的白说:“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山中问答》)。 C、同样,“青山”意象在诗歌中也经常被用于暗示浓烈的情感。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宋·林逋《长相思》)

D、青山的绵延不绝,给读者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和想象空间。诗人们很早就学会一项技巧,在诗的前半部分抒发某种特定的感情,而把“青山”意象安放在结尾。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友人的身影如飞鸟从泪眼中消失,青山依旧伫立眼前,以其恒定提醒人的分离,倍添伤感和惆

. -可修编- .

. -

怅。唐代诗人钱起在考场上所作《省试湘灵鼓瑟》是以“青山”意象为结尾的最成功的例。根据考官的要求,他在诗的前半部分描写湘水女神鼓瑟,音律之美为人世罕闻,而以下面四句收束全诗:“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曲终之后湘灵杳无踪影,悲风拂过一川江水、几座青山,呈现给读者一幅极其省净的画面,画面中隐藏着一颗哀怨的灵魂,一双追索的眼睛。“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的开放式结尾一直为人们所欣赏。

12、梅

古往今来咏花的诗词歌赋,以梅为题者最多,或咏其风韵独胜,或咏其神形俱清,或赞其标格高雅,或颂其节操凝重。《荆州记》载,南朝梁时诗人陆凯有这样一首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梅。”

A、 寒梅,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被诗化、典型化。这枝寒梅自然成了“我”的思乡之情的集中寄托。所以,王维独问“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与“今夜曲中闻折柳”一样,“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战土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而想到梅花之落,句中有思乡的情调。

B、 唐人的咏梅诗,大多写闺怨,传友情,托身世。至宋以后,借梅传友情抒闺怨之意渐歇,而写其意象之美,赞其品格吟风日盛。前者的代表是林和靖的《山园小梅》,后者的代表是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陆游一生爱梅、咏梅、以梅自喻。他赞美梅是“花中气节最高坚”的,俨然梅的知音、梅的化身:“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陆游《梅花绝句》)以后的咏梅诗,都只是宋人流风余韵的发扬。

13、菊花

清丽淡雅,芳香袭人,而且欺霜傲雪,它艳于百花凋后,不与群芳争列,在诗词中常常是恬然自处、傲然不屈高尚品格的象征。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战国楚·屈原《离骚》),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秋丛绕舍似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元稹《菊花》),则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思肖《寒菊》)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是借菊花来寄寓诗人崇高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14、莲花

莲花又名荷花、芙蓉、芙蕖、菡萏等。

A、由于“莲子”即“怜子”谐音,“怜”意为“爱慕”,“子”,第二人称

敬称,“怜子”即爱慕心上之人,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南朝乐府《西洲曲》)这里虚实相生,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气露珠隐去

. -可修编- .

. -

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B、又由于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故又被视为处于浊世而仍保持气节的高洁之士的象征。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乐府古辞《江南》)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商隐《无题四首》)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唐·籍《春别曲》)

15、竹子

A、 竹子虚心、有节、根固、质坚、潇洒、挺拔,所以,诗词中多为“坚贞”、“高雅”、“气节”的象征。诗人借竹言志,托竹寓情,蕴藏着深邃的哲理。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轼《绿竹筠》),表达了文人士大夫清高脱俗的雅趣。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板桥《竹石》),高度赞扬了竹子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秉性;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竿来扶持,明年更有新生者,十丈龙绕凤池”(清·板桥《新竹》),歌颂了竹子敬老爱幼、世代相传的美德。 B、 此外有表现竹子高风亮节的。

“自是子猷偏爱尔,虚心高节雪霜中”(兼《新竹》)。 C、 有表现顽强生命力的。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白居易《题次云窗竹》)。 D、 有表现忠诚的。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荫待我归”(钱起《暮春归故山草堂》)等等。

16、青松

青松是耐寒树木,经冬不凋,古人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因此常常被看做有刚正节操的象征。

17、梧桐

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唐·王昌龄《长信秋词》),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 “一声梧桐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元·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春风桃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秋日冷雨打在梧桐叶上,凄苦之情可想而知。其他如: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

. -可修编- .

. -

18、柳

A、柳从《诗经》开始,“昔我往矣,柳依依”,就首开了咏柳寄情、借柳伤别的先河。天下千树万树,“长安陌上无穷树,惟有垂管别离”,人们送别偏要折柳写柳,这是因为“柳枝依依”,含情脉脉,“条条有情”的缘故。古人取其义表示眷恋不舍,以柳相留。“柳”者,“留”二音相谐,因而“折柳”相留,表示情真意切的惜别之情。

B、普普通通的柳易勾起人从未明确意识到的感触与联想。诗中少妇“不知愁”登楼赏景,触“柳色”而生离愁别绪:“忽见陌头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唐·王昌龄《闺怨》) C、柳有着袅娜的风姿,迷人的意态(“一丝柳,一寸柔情”)所以,它被赋予缠绵悱恻哀怨无尽的情怀。这种情怀与离别的凄婉悲伤不谋而合,“柳依依”,“依依离情”

19、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白《送友人》);

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清照《点绛唇》)};以“骏马”喻志向{如“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杜甫《房兵胡马诗》};以“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牛峤《感恩多》);以“红豆”象征爱情或相思{如“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撷,此物最相思。”(唐·王维《相思》)};以“花”写离情{如“细看来,不是花,点点是离人泪”(轼《水龙吟》)};以“青草”喻离恨{如“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煜《清平乐》)};以“雨打芭蕉”写离愁别绪{如“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胜仲《点降唇》);以“乌鸦”表现凄凉的氛围{如“枯藤老树昏鸦”(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宋·观《满庭芳》)。还有“青苔”、“长江”、“青鸟”、“红尘”、“青云”等等。

. -可修编-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