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卷1期 201 3年1月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nce)Journal of Anhui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 V 1.36No.1 Jan.2 0 1 3 一类三次系统的奇点分析及极限环的存在性 陈文斌, 高 芳, 鲁世平 (安徽师范大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对一类三次系统 f,72 =一 +娩一ny。+Lz =P(32,.y), 【 =z+a27c。=Q(32, ). 在(口>0,咒>4)情况下进行了定性分析,并得出系统极限环的存在性,唯一性及不存在性的一些 条件. 关键词:三次系统;奇点;极限环;存在性;唯一性 中图分类号:O1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443(2013)01—0012—06 引 言 众所周知,常微分方程直接研究和判断解的性质是常微分方程定性理论的基本思想.大量非线性振荡数 学模型、生态学中的种群竞争模型等都可归结到Li6nard方程的研究中,对此不少学者对其进行了不遗余力 的研究,同时也取得大量的研究成果,近年来,三次系统的研究工作日益增多,原因是生态系统中的 Kolmogorov系统、生化反应中的三分子模型等都可归结到三次系统的研究中来.此外,在机械振荡、化学反 应、无线电电子线路、人口动力学和非线性力学中三次多项式系统的数学模型随处可见.如文献[1] fIz =一 +8x一口 2Y—b23y—Lz3, <l =z+bx2+口z3. 得到极限环的不存在性,存在性及唯一性的一些充分条件.文献[2]对系统 fz =一 +如+00322 一Lz3, <I = 一口z . 进行了定性分析,得到极限环的不存在性,存在性及唯一性条件. 本文对一类三次系统 fz =一 +8x—ny。+Lx =P(32, ), I =z+az3=Q(z, ). (1) (2) (口>0, >4)进行了定性分析,得到极限环的不存在性,存在性及唯一性的一些充分条件并用计算机 Maple软件清晰画出系统轨线的走向,很好地佐证结论的正确性,并在最后给出了L>0, >0(O为焦点) 情况下的全局结构. 1 奇点分析 1.1 有限远奇点分析 由计算系统(1.1)一(1.2)知,系统只有一个平衡点o(。,。).它的线性变分矩阵为A=[ - 1l则它 的特征方程- -Al= 22-28+1=。 收稿日期:2012—08—10 基金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重点基金项目(207047);安徽省应用数学重点学科基金(2009—2014). 作者简介:陈文斌(1986一),男,安徽安庆人,硕士. 引用格式:陈文斌,高芳,鲁世平一类三次系统的奇点分析及极限环的存在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6(1):12—17 36卷第1期 陈文斌,高 芳,鲁世平: 一类三次系统的奇点分析及极限环的存在性 l3 ± ̄/ —4 ^12— .我化 们为 令 A = 一 9 分两种情况讨论: (i) ≠0,当0< <2时,O为不稳定的焦点,见图1; ≥2时0为不稳定的结点,见图2.当一2< <0时,O为稳定的焦点,见图3; ≤一2时0为稳定的结点,见图4. S 4 n ∞ S + L 寸们 + 口 S ∞ n c£) ∞ B = 乜 ∞ + S 寸c 一 (1.2) L 当 =0时,系统(1),(2)可转化为 ∞ S f32 =一Y—ny。+Lz。=P1(z, ), <【 Y =-z+口lz。=Q(z,Y). l(3) n FCOSO, = rlf t 1 , ,嬲 +YN )=r。(一nsin40cosO+LCOS40+asinOcos30), .Ⅲn (4) 方 程 组 5 (5) /L 、 l dO=丢( 一 z )=1十r (acod0+nsin40一Lcos30sinO). (6) /L、 一 6 转 l =Ar。, l掌:1+Br2. 消去 ,得 dy= =Ar3+… (7) (8) 并设解为r=c+r2c + 3c +…,其中r2(0)=r3(0)=…=0,将此解代入(7)一(8),比较c3的系数得 dr3(O):A 焦点量=焦点量 g3 rj。r 3(O)dO =if= (: ( n一,zsi sn40co Ls + cos40 0+asin0CcOoSs30=0)dO = : j一 Lcos40dO 3= L3 L, 所以 (1)当L>0,0为不稳定的焦点,见图5. (2)当L=0时,0为稳定的焦点,见图6. (3)当L=0时,方程组(3)一(4)转化为 14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 图5取L=1 f z =一Y~ny , (9) < lY =z+nlz . (10) 对系统(9)一(10)进行变量分离法有 二三 推出2(X2+Y。)+aT. +ny =c.根据文献[3]知 奇点0是方程的中心充要条件是存在与£无关的实的正则积分F(LE,Y)=C,所以L=0,O为中心,见图7. 1.2 无限远奇点分析 对系统(1)一(2),作poincar6变换,令 = , : ,即 = ,z= ,系统(1)一(2)化为 f du 2 2z一 娩2+ 4一 L+z2a ——————— ————一I dt , .< i dz 3 2一3z3+ “32一L 【dt 令出= dt,上面的系统化为 』 一 L +口 P2(…), (11) fL g三=z 一3 3+nU3Z—Lz=Q2(“,z). (12) 设系统在 轴(z=0)上平衡点为A( ,O),兵中 满足“ 一 L+a=0,令F(“)=“ 一 L+a,则F ( ) =4“3一L, ( )=12u2,从而F(甜)只有一个驻点 = L){且有最小 minF( )=一3( ){+n.系 统(11)一(12)的线性变分矩阵的行列式在A点为: D l Q Q: l l0 L 。= flu3O_一L I令T=(4-I-,2)k。一2L,△=T 一4D, (i)若0≤L<4 a -if ,则系统(1)一(2)在无限远处无奇点,即minF(“)>0.若L>4(号) ,即 minF(“)<0,F( )=0有两个正根分别为 1,“2,因为T>0,D>0,△>0,此时A2(“2,0)为不稳定的 结点;因为参数 ,L的任意性,当0<“1<( ){,T<0,D>0,△>0,此时A1(甜l,0)为稳定的结点,当 ( ){< <( ){,D<0,A ( 。,0)为鞍点. (ii)同理可证,若一4(号);<L<0,系统(1)一(2)在无限远处无奇点,即minF( )>0.若L< 4(号) ,F( )=0有两个负根分别为“3, 4,因为T<0,D>0,△>0,此时A3(“3,0)为稳定的结点; 因为参数 ,L的任意性,当( ){<“4<0,T>0,D>O,△>0,此时A4( 4,0)为不稳定的结点,m(7 ){ <甜 <( ){,D<0,A4(“ ,0)为鞍点. (iii)L=4(3)3时,R[J minF( )=0,“=( ){,A( ,0)为系统的高阶奇点,即李雅普洛夫型奇点,参 36卷第1期 陈文斌,高 芳,鲁世平: 一类三次系统的奇点分析及极限环的存在性 15 照文献[4]作变换,令 =U一 ,y=z,把(11)一(12)转化为 {l 粤篓=6 2 2+ 2(1+ 2一 )+x2y2+2uxy2—3xy2+ 4+4Iz3 , =J 3z+ 3 + 3+3nx2 2+3nxy3+ 4一 . 由3I3z+3,3乱+ +lz +4 z。,。+3觚 +3 。+ny 一 )=0,利用隐函数定理知Y:0,则 (z,0)=6x 即 =2,g=6u ,所以A为鞍结点. (i、,)同理可证,L=一4(詈) 时,A( ,0)为系统的高阶奇点,即李雅普洛夫型奇点,其结果A为鞍结点. 我们再做pOincar6变换,z=詈, = 1,即 : ,z= 1,系统(1)一(2)化为 f d — 2+ 287J一 + 2z 二 ldt— z2 ’ 1d 一_z2 一 3 ldt— z2 ’ 令出: dt,上面的系统化为 f dv:一 2+z 一 +V2Z2一W4Z2 ̄ (13) l窘一Z2V— (14) 很明显,o(o,0)不是系统(13)一(14)上的平衡点,y轴上无奇点. 2 极限环的分析 定理1 当系统(1)一(2)中, ≥0,L + ≠O,则系统在全平面也无闭轨. 证明:用BendixSOn来判断 + aQ= +3Lz 不变号,所以无闭轨. 定理2 当系统(1)一(2)中,L= =0,则系统(1)一(2)存在一族围绕奇点o(0,0)的闭轨线. 证明:由前面有限奇点的讨论(ii),知L= :0,o(o,0)为中心,则系统(1)一(2)存在一族围绕奇点 o(o,0)的闭轨线. 下面我们讨论L和 异号时的情况,在讨论之前首先给出引理1,参照文献[5]. 引理1 考虑系统 I.z =一 ( )一F(x), l Y =g(x). . 假设下面条件成立: (1)xg(x)>0,当z≠0时; (2) ( )>0,当Y≠0时,且cp(y)单调增加; (3)厂(0)<0(>0),且存在实数a, ,使得厂1(z)=厂(z)+g(x)[a十 (-z)]有单零点oZ'1<0< 2, 且lz C-[zl,X2]时,fl(,27)≤0(≥0); (4)在[ 1,-z2]之外,函数 不减少(不增加); (5)所有闭轨线都包含-z轴上的区间[oZ'1,z2]. 则系统至多有一个极限环,若存在必稳定(不稳定). 定理3 当L<0, >0,若系统(1)一(2)满足0<a<6, <一L,2d3<3La一3L时,系统至多 有一个极限环,若存在必稳定. 证明:在系统(1)一(2)中,我们令 ( ):Y+ny。,g(x)=z+a.Tc ,V(x)=一 一Lx。, (z)= 一 一3k ,根据引理l可得,(1)xg(x)=Iz + >0,当-z≠0时;(2) ( )=Y +ny >0,当 ≠ 0时,且 ( )=1十3ny >0,贝0 ( )单调增加;(3)f(O)=一 <0,厂l(z)=一 一3Lx +(Iz+ 。)[口 16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仨 + (一 一Lx )],令a=0,卢=1,贝0 fl( )=一 一3Lx +(X+air。)[卢(一8x—Lz )],由条件可推出 fl(1)>0,fl(一1)>0,则根据介值定理,必存在单零点z1<0<z2,又由于fl(z)连续,则X∈[ 1,z2] 时,fl(z)≤0; ( ) =( ) +(一3L—m +(3L口一2a8—3L) +(一6La 由条件知(鲁 ) >0,所以函数鲁 不减少,所以所有闭轨线包含z轴上的区间[321 ̄Z2]至多有一个极 限环,若存在必稳定. 定理4 当L>0, <0,若系统(1)一(2)满足0<a<6, >一L,2a8>3La一3L时,系统至多 有一个极限环,若存在必不稳定. 证明:在系统(1),(2)中,我们令 ( )= +ny。,g(x)=z+船。,F(z)=一鼢一Lx ,f(x)=一 一3Lx ,根据引理1可得,(1)xg(x)=z +ax >0,当z≠0时;(2) ( )=Y +ny >0,当Y≠0时, 且 ( )=1+3 7' >0,贝0 ( )单调增加;(3 f(o)=一 >0,fI(z)=一 一3Lx。+(x+口z。)『a+ 卢(一3x—Lx。)],令a=0,卢=1,则,l(z)=一 一3Lz +( 十aT,。)[ (一 一Lx。)],由条件可推出-厂l(1) <0,f1(一1)<0,则根据介值定理,必存在单零点z1<0<z2,又由于fl(.z)连续,则-z∈[X1,z2]时, ^(z)≥0; ( ),=( g(z) 一3z—Lx。) = +(一3L一 )z +(3La一2a3—3L)z +(一6La—a2 )z 由条件知(尝 ) <0,所以函数鲁 不增加,所以所有闭轨线包含z轴上的区间[3:1,5C2]至多有一个极 限环,若存在必不稳定. 定理5 当L=一4(导) , >0,若系统(1)一(2)满足0<口<6, <一L,2a8<3La一3L时,则 系统有唯一的极限环,见图8. 证明:首先由定理3知系统(1)一(2)满足0<a<6, <一L,2a3<3La一3L时,系统最多有一个 极限环,若存在必稳定;由无限远奇点分析中的(iv),知无限远点为鞍结点,是远离型的,此外系统在有限远 奇点由 <0知o(0,0)是不稳定的焦点或结点,也是远离型的,我们可以把赤道相当于Poincar6一Bendixson 环域的外境接线,根据Poincarg-Bendixson环域定理知道系统,故至少有一个稳定的极限环;综上所述系统有 唯一的极限环. 3 全局结构 图7取L=0 下面仅给出L<0, >0(O为焦点)情况下的全局结构.其他情况可根据综上所述可得. 定理6(1)若一4(号);<L<0,o点为不稳定的焦点,则系统在无限远处没有奇点,全局结构如图 9;(2)若L<一4(号) ,( ){<“ <0,o点为不稳定的焦点,则A3为系统的稳定结点,A 为不稳定的结 点,全局结构如图10;(3)若L<一4(号);,( ) < <( ){.0点为不稳定的焦点,则A3为系统的稳定 结点,A4为鞍点,全局结构如图11;(4)若L=一4(号)i,o点为不稳定的焦点,则系统有唯一的极限环,且 36卷第1期 陈文斌,高 芳,鲁世平: 一类三次系统的奇点分析及极限环的存在性 在A点为鞍结点,全局结构如图12 图9 —4(号){<L<0 图10 L<一4 了a 24.,(寺){<“4<o 图11 L<一4(号)丢,(寺){<“ <(寺){ 图12 L=一4‘了a 2- 参考文献: [1]张瑞海,陈海波.一类平面三次微分系统极限环的存在性与唯一性[J].数学理论与应用,2004,24:32—35. [2]陈文灯,一类三次系统的定性分析.系统科学与数学,1994,14(4):1999:16—18. [3]张芷芬.微分方程定性理论.科学出版社,1997:196—375. [4]罗定军.动力系统的定性与分支理论.科学出版社,2001:30—117. [5]张锦炎,冯贝叶.常微分方程几何理论与分支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20—101. [6]马知恩.一类三次系统极限环的存在唯一性[J].数学年刊,1986,7A:1—6. [7]刘兴国,刘斌,吕勇.一类平面三次系统极限环的存在唯一性.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0,24(1):1—5. [8]王现.系统主= ( )一F(-z), =一g(z)极限环的唯一性[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18(3):123~126. [9]FREEDMANH J,KUANGY.Uniquene ̄oflimit cyclesin Lienard—type equationsNonlinearAnalysis,1900,15:333—338. [1O]叶颜谦.极限环论.上海科学出版社,1984:89—153. [11]ROBERT E,KOOK J A.Note on“uniqueness of limit cycle in a lienard-type system”rnj’oumal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 1997,205:260—276. [12]杨字俊,张剑峰.一类三次系统的极限环与分支问题[J].高校应用数学报A辑,2006,21(4):405—412. Analysis of Point Singularity and Existence of Limit Cycles for a Class of Cubic Systems CHEN Wen—bin,GAO Fang,LU Shi.ping (College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 241003,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makes a qualitatice analysis for a class of cubic systems with(a>0, >4)of the form 』z =一Y+ 一ny。+Lz =P( , ) (1) IY =.z+ax。=O(x,Y). (2) and gives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the existence,uniqueness and nonexistence of limit cycles for such systems. Key words:cubic system;point singularity;limit cycle;existence;unique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