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两极分化;剖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2-0104
。众所周知,初中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两极分化现象是各学校普遍存在的,搞好英语教学,达到《英语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既是提高整个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广大英语教师所面临的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
要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就必须重视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两极分化,必须找准成绩分化的原因。就此,笔者较全面地设计调查表,对本校七年级所有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听听他们的心声,分析英语学习成绩两极分化提前的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
一、透视英语学习中的两极分化
1. 客观因素促成两极分化的形成
经过6年简单的小学生活后,踏入丰富多彩的初中生活,学生的心理上有明显的改变。而各种活动的变多,教材的跳跃变化,其他科目的增加和作业的明显增多,教师不一样的教法等一切的改变,无不一一冲击和激励着七年级学生英语的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更有一定的冲劲,而另外一些则有点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1)教材的化
小学教材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小学生兴趣的要求,教材采用儿童喜爱的表现形式,如诗歌、故事、会话表演、游戏等形式呈现给学生,足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初中教材每单元以话题为主线,一个话题一种语法,而语法的重复性比较低,突出的是语言的交际功能,且知识量大,词汇多,练习明显增多,此教材更加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及其初步运用语言能力的塑造,适应新时展的要求。相对于初中教材,好的学生更有一份挑战和冲劲,而还有一部分学生则更怀念小学英语的游戏教学,这种变化明显地削弱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进而促使了两极分化的形成。
(2)功课的突增
在小学,就那么寥寥的几门课,两三位教师一竿子包到底;而中学,一下子十几门课全端出来,教师一人授一门课;这节课刚一完,下一节又换了教师,换了内容,门门有作业,应接不暇。好的学生在小学掌握了学习技巧,即使作业的突然改变,也能应付自如。而对于有些学生来说,每天忙于应付完那么多门功课的作业,却没有太多的时间来模仿磁带里的语音语调。没有时间去背和复习所学过的知识,更没有时间去预习第二天要上的内容。长期的忽视自然而然就促成了两极分化。
(3)教法的改变
小学英语教师通常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操练学生的口语和培养一定的交际,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小学内容不多,这种教法使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就能轻松解决了一切目标,即使是留到课外的作业,也无非是读读背背的内容。而进入初中后,教师的教学目标不同,应试教学大于一切,重点难点反复的操练,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明显减少,而留给课后的则比小学要多出很多的作业。所以,相对来说,课堂教学变得枯燥了很多,这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冲击很大,慢慢地,有些学生就放弃了英语学习。
2. 主观意识加速了两极分化的形成
七年级新生带着新奇与自信走入中学校园,面对着一个陌生的环境,新的学习任务和新的人际关系,心理产生了微妙而复杂的变化。正由于这些变化在其心里起作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初中生活。
(1)心理变化
李伯黍、燕国材在2000年的一项研究认为,我国青少年的性格发展有两个骤变期:一个是在小学六年级前后:一个是在高中一年级前后。在骤变期,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都会出现一些新的因素,正是这些新的因素的出现,从而导致了青少年性格的迅速发展和变化。而小学升入初中,周围一切的改变极大地冲击着学生的心理,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英语成绩好的学生情绪都很稳定,心境很好;而英语成绩不好的学生大都情绪低落,焦虑,烦躁,甚至灰心失望。而且,英语成绩好的学生心境越来越好,英语成绩差的学生情绪越来越低落,如此恶性循环,导致两极分化的加剧。
(2)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善于学习英语的人都得益于有效的学习策略,他们懂得在何时何地完成何种任务时,使用何种策略最合适。调查结果表明,整体而言,初中学生对英语学习策略的掌握还处于盲目状态,学习策略尚未内化成一种自觉行为,总体策略运用水平不高。优生和差生比较,区别在于课堂上,英语成绩好的学生往往能够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并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而英语成绩差的学生一般都听讲,不与教师的教学相互配合;课后,英语成绩好的学生大都能主动复习课堂所学的内容,并且善于归纳整理,找出其中某些规律,记忆知识要点。而英语成绩差的学生基本不主动复习,也很少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杂乱无章,这样就不善于记忆知识要点。英语成绩好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不局限于教材中提供的语言,他们会寻找各种相关的课外材料主动地学习,作为对课堂所学知识的补充。而英语成绩差的学生在课堂上的知识都难以掌握。所以,形成好生越来越好,成绩差的学生越来越没有信心,明显地加速了两极分化。
部署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今年5月起,按照中央、省委、XX市委政法委的统一部署,在全市政法系统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暨“公正执法、一心为民”大讨论活动。目前,第一阶段工作基本结束。经台州市委和市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暨“公正执法、一心为民”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的检查考评,政法各部门第一阶段的工作基本符合检查验收标准,可以转入第二阶段工作。今天的会议,是转段的动员会。会后,政法各部门都要自行组织转段动员。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第一阶段教育讨论活动的简要回顾
省委政法委作出在全省政法机关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决定后,我市政法各部门抢前抓早,精心部署,在学习动员阶段采取多种形式,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是开展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整体思路清晰。为了增强全市政法机关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针对性,我们确定了“围绕一个主题”,“坚持两个贯彻始终”,“突出三个重点”,“采取四个结合”,“实现五个目标”的工作思路。围绕一个主题,即要紧扣“公正执法、一心为民”这个政法工作主题。坚持两个贯彻始终,即针对学习阶段时间短及基于思想是行动先导的认识,坚持将学习发动贯彻于整个教育活动的始终;针对有些问题能够立即整改及基于成果可以促进学习的认识,坚持将边查边改贯彻整个教育活动的始终。突出三个重点,即以学习中央、省、市政法委领导关于教育活动的一系列指示讲话为重点;以履行执法办案职能的部门为重点;以领导干部为重点。采取四个结合,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荣辱观教育相结合;与学习许祥珊同志先进典型相结合;与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教育相结合;与促进各项政法工作相结合。实现五个目标,即执法观念进一步端正;执法能力进一步增强;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政法工作进一步提升。由于指导思想明确,工作思路清晰,取得了良好的开端。
二是开展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具体安排务实。政法各部门坚持统筹安排,保证了工作学习两不误。;开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专题讲座”,组织全体干警同时收听收看,还把讲座光盘挂在网上,供干警随时上网学习,节约了时间和成本。在学习方法方面,我们采取自学与集中学相结合;专题讲座与理论研讨相结合。在培训骨干方面,市公安局除了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外,党组成员先学一步,还先后举办了科所队室等主要业务部门的培训班,将理念教育和业务知识结合起来集中学习和研讨,为全市公安机关培训了一大批理论骨干。市法院还组织干警分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职业道德六个专题进行了书面考试,达到了以考促学的目的。
三是开展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实际成效明显。在教育活动中,政法各部门干警执法指导思想得到进一步端正,公平正义的执法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确立,干警的法制观念思想认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干警的工作热情得到充分发挥,不但没有影响工作,反而促进了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反贪污贿赂工作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审判工作完成了年度80的任务目标,公安业务工作的数量和质量同比都有所提升,而且为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要进一步扎扎实实做好第二阶段工作
第一阶段取得的成果还是初步的。第二阶段对照检查、清理思想是此次教育讨论活动最为重要的关键环节,这一阶段工作抓得好不好,将直接影响整个活动的效果。为此,政法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一要贯穿始终强化学习。要继续抓好学习教育活动,必须将学习贯穿于教育讨论的始终。要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暨“公正执法、一心为民”大讨论活动与学习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紧密结合起来,通过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等形式,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入心、入耳、入脑。通过学习不断加深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政法各部门班子成员要带头做到边学边调研。通过开展理论研讨、知识竞赛、问卷测试等形式,推动学习的不断深入。在学习中坚持“三着力,三促进”原则。即在理论武装上着力,促进广大干警端正执法思想;在指导实践上着力,促进突出问题及时有效解决;在组织领导上着力,促进教育活动有序开展。
二要严格对照查摆问题。要解决问题,必须在找准问题上下功夫。首先要选准查摆工作切入点。从“三个方面切入”:一是把群众反映较强烈的看得见摸得着的问题作为查摆的切入点;二是把容易发生执法不公的环节和部门作为查摆的切入点;三是把对照先进典型存在的差距作为查摆问题的一个切入点。同时,要开展好“五查五看”活动,要深挖根源,敢于亮丑,把问题查全找准,全员写出自查报告和自我剖析材料。班子成员的自查报告交市委大讨论办公室。根据省委政法委《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对照检查、清理思想阶段的指导意见》精神,从五个方面把握对照检查的重点内容:大局意识方面,重点查是否存在不讲政治、不讲大局、不讲执法司法社会效果的现象和问题,着力解决在执法办案过程中片面强调独立办案、偏离大局执法以及单纯业务观点等问题。执法思想方面,重点查是否存在特权思想、霸道作风、的现象和问题,着力解决执法办案过程中存在的耍特权、抖威风、以及“冷硬横推”等伤害群众感情、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执法作风方面,重点查是否存在在位不在岗、在岗不履职、履职不认真等作风飘浮、办事拖拉、相互推诿以及有警不出、有案不立、压案不查(办)、查而不纠的现象和问题,着力解决执法办案过程中存在的工作敷衍、履职不到位,华而不实、搞形式主义,办事拖拉、效率低下等问题。执法行为方面,重点查是否存在是否存在有法不依、有章不循、、违法办案的 现象和问题,着力解决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随意执法、不作为、乱作为,重实体、轻程序,重结果、轻过程,办金钱案、人情案、关系案,甚至动手动脚、刑讯逼供、、贪赃枉法等执法不严、执法不公、执法不文明等问题。执法纪律方面,重点查是否存在不讲工作原则,违反办案纪律、以案谋私、执法不廉等现象和问题。着力解决执法办案过程中存在的乱收费、滥罚款,“吃拿卡要”,泄露案件机密、造成工作被动,以罚代刑、降格处理以及对自身要求不严,警容风纪不正、司法礼仪 不规范等问题。根据省委政法委的要求,这一阶段省委政法委将在全省政法系统组织开展清理政法干警经商办企业和干警亲属利用干警职权或职务影响经商办企业工作。因此,这一阶段将增加排摸、清理、整顿政法干警经商办企业方面的工作内容。
三要广泛深入征求意见。要真听,认真组织公开征谏、上门纳谏,认真听取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政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形式上可采取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座谈会、上门征求意见和满意度问卷测评等方式。教育讨论办公室和政法各部门向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镇(街道)、村居征求意见,部门与部门之间互相听取意见,机关内部向民警征求意见和建议。要把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归类梳理,及时反馈到相关政法部门(单位)。市委大讨论办公室决定于8月18日左右召开座谈会,听取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镇(街道)、村居干部对政法各部门的意见和建议,邀请人大、政协、组织、纪检的领导指导和监督,办公室要制订方案,精心组织好。
四要开展开门接访。市委大讨论办公室和政法各部门组织开展联合接访,解决一批涉法涉诉的案件,重点是进京赴省的上访老户。在太平、松门、泽国设立3个接访工作站,于8月15日、8月22日左右开展集中开门大接访活动,政法各部门领导要分组参加公开接访。同时,要进一步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制,确定责任部门和责任人,限期办结,并做好回访案件当事人工作,对当事人不满意的案件,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做好答复解释工作。
五要实行全面整改。要对排查出的问题,逐一梳理归类,以事找人,对号入座,从思想深处分析原因,认真清理,能整改的立即整改,条件不成熟的限期整改,以整改的成果体现教育活动的成效。
1、制定整改方案。根据自查、征谏及明查暗访发现的突出问题,分别写出单位和个人的整改报告,并以各科室(庭、队、所)为单位召开整改分析会,相互交流、分析点评、找准问题、落实措施。
2、开展积案、劣质案件的专项治理。组织开展对涉法涉诉案件的集中办理活动,对各种存在瑕疵的案件逐案进行清理。
3、严肃处理执法违法的人和事。
市委大讨论办公室将把这次活动作为阶段性重点工作,纳入20__年目标管理,年底进行考核验收,作为评先评优的一个重要条件。
六要保证人员、时间、精力到位。第二阶段教育讨论活动内容多、任务重、时间紧,政法各部门要正确处理此次活动与其他各项政法工作的关系,统筹兼顾,科学安排,找准工作着力点,增强工作针对性,认真落实工作措施,确保此次教育讨论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在房屋建筑工程中,质量通病涉及面较为广泛、种类也很繁多,一般在建筑工程质量通病表现为:屋面漏水、渗水;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蜂窝、露筋;或基础不均匀沉降,墙面抹灰起壳,墙身开裂;楼面起壳、起砂、开裂;雨篷根部、现浇钢筋混凝土阳台开裂等等。总的来说与设计、施工、材料、使用维护等有关,部分通病是上述四个原因之一引起的,有的也是几个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二、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成因分析
1、工程设计问题
受设计单位不具备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或者其设计人员没有较强的责任心等原因影响增加工程设计产生质量通病的风险。有时候是因为不合理的设计构造,选择建筑构配件时没有依照实际情况进行精心挑选,这也为工程质量通病产生埋下了隐患。比如在一些工程实例中,设计人员没有对建筑外墙上比较容易形成热桥的薄弱部位进行相应的热工计算,也就不能采取一些相应构造措施,这样就使得墙体局部出现泛霜、结露以及发霉、长毛等现象。再如,有些设计人员往往不依据实际的工程情况选用塑窗,只是一味的对标准图集生搬硬套,尤其是不认真计算设计大尺寸塑窗使用的材料以及节点,使得塑窗刚度不能达到要求,使塑窗不能得到正常使用,造成质量通病。这些工程设计的隐患经常是质量通病产生的导火线,因此解决设计问题成为控制质量通病的最为重要的环节。
2、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制度的落实
一旦无法落实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制度,将有可能间接导致许多建筑通病。通常来讲,很多建筑企业都会针对该企业在施工工程中存在的问题,由有实践经验的技术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制定了相关切实有效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制度,有些制度的严格程度甚至比国家规范的还要高。然而,一个好的制度并不能保证一项工程质量的提高,原因是制度的制定和制度的落实是分离的。有的施工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并没有遵守施工工艺标准和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定,而仅仅习惯于凭自己所谓的经验操作。比方在钢筋工程中,工人们总是习惯于按照自己的“眼力”估计来帮扎钢筋,尽管有技术规范,但是压根没有按技术规范去执行。所以,制度的落实是防治质量通病的重要一环。
3、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
目前,建筑工程领域中工程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具有较大流动性,不仅如此,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很多建设单位对员工的相关岗前培训工作存在不足。但是与之相对的是建筑工程施工对施工工艺越来越复杂,专业技术的要求却越来越高,更重要的是很多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依然是以手工操作为主。因此建筑工程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操作人员的素质和责任心、各工种间的相互配合情况,以及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的健全与否,是否脚踏实地的执行了各项技术规范和规程,是否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的程序、责任、方法进行严格的验收。所以,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为因素。
4、材料质量问题
卷材等柔性防水材料物理性能较差,高温流淌、滑动,低温脆裂,抗老化性能、不透水性等都不符合要求;卷材等柔性防水材料存在孔洞、裂口、露胎、杂质等外观缺陷;刚性(细石砼等)防水层所采用的材料不符合要求,如采用泌水性高的水泥、含泥量较大的骨料、不适当的外加剂等;烧结瓦吸水率大,抗冻性差。
三、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对策
1、合理进行工程设计
要健全质量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质量保证体系,按照审图程序严格审核图纸,尤其要将各专业之间协调配合的问题考虑其中。尽量满足设计深度要求,以防由于具体问题不能清楚地表达,致使施工企业无法轻松应对。对构、配件或者节点构造的图集进行选择时,要将工程实际情况考虑在内,以防因为选用不当造成工程质量通病。坚持贯彻工程技术标准,坚决拒绝建设单位提出不符合条文规定的要求。审查施工图的机构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并且基于本地区特点之上,对本地区设计的施工图中较容易发生的并且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和影响性的通病进行总结,还要对相关环节进行针对性地重点审查。
2、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监督体制
建筑企业要完善质量管理监督体制,严格按照质量监督的流程开展工作。监理工程师要根据建设工程的实际特点以及工程概况,按照建筑质量验收标准和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监督和控制的标准。建筑单位要制定完善的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积极寻找新方法、新思路对监督体系进行创新与改革,从而更好地为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提供依据和服务。此外,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还要与国内经济形势及国际格局变化相适应,与时俱进,领会到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在现阶段经济形势下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3、施工前做好样板展示工作
样板先行,样板展示施工准备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要重视施工前样板展示工作,这对对岗前培训非常重要,交底直观立体,重点明确,以便控制施工质量,加强质量通病防治。例如,在样板区有柱模板施工、屋面做法、外墙做法、砌体做法、地漏做法、钢筋捆扎等,这些对于岗前培训非常重要。
4、加强宣传,强化工程参与人员的工程质量意识
许多人觉得建筑工程中的一些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是小问题,正是由于这种心态导致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屡屡发生。因而,要想真正杜绝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必须提高有关人员在思想上对防控工程质量通病的重要意义的认识,通过大力宣传工程质量通病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危害,以及通过具体的案例来宣传和实例剖析等方式来提高有关人员的质量通病的有关认识,进而强化人们的建筑质量控制意识。
5、严抓施工材料质量
进行施工材料控制时,其主要内容就是检测施工时所需要的原材料,建筑构件以及施工设备等的质量,所以,相关部门必须严格把关,重视材料采购、检验以及使用,从而保证工程的质量:
(1)在选择采购员时,应该选择那些相对诚实守信并且爱岗敬业的专业人员来担任,并且通过学习和培训来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以及材料的鉴定水平,以便他们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同时降低材料的成本;
(2)建立健全材料送检制度,对那些具有正规质量保证书的材料,也不能掉以轻心,要一视同仁的进行必要的检测,用以确保检测报告的真实性。而相比那些质量书不齐全的产品,则更应该追查清楚,确保“三无产品”以及不合格的材料走不进施工现场;
(3)在材料使用方面,我们认为是施工材料合理使用同样是建设优质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施工前,我们要预先为材料的保管和使用创造良好的仓库或者场地等条件,用以确保它有一个良好的外界因素。而在施工过程中,就应该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进行材料的是使用,减少对原材料的浪费。同时,我们还需要对施工使用的实验仪器,或者机械设备等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检测,确保工程质量没问题。
四、结语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的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尽管我国建筑行业在工程质量施工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但是在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如何确保工程质量依然是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施工过程中的一大问题。所以,建筑企业要不断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坚持依法建设,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的意识,不断加大施工控制、管理力度,从而推动建筑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戴开元:《浅析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科技资讯》, 2006年20期
夏伟:《浅谈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山西建筑》, 2010年08期
高考数学试题历年来模式固定,趋势降低难度,加强对学生的数学能力考查力度。有经验的教师对高考题的考点、位置,问题的设置都非常清楚,高三的冲刺训练也是围绕着这些考点全面而细致地展开的。而我们的学生为什么会觉得难呢?原因有三:
原因一:学生习惯固定问题,固定方法,应变能力差
学生在做题时没有好的审题习惯,大致读一遍,是自己熟悉的题目,习惯的方法用得上,提笔就做,在问题尚不清晰的情况下就已经开始解题了,造成的结果就是题解不到底,半路卡壳(已知条件和求解关系不清晰),或者是丢解漏解(思维不全面)。磨刀不误砍柴工,学生他也不磨刀呀!上来就砍材,砍下来算,砍不下来拉倒。
原因二:学生的解题经验少,解题的信心不足
这缘于平时的训练不认真,偷懒,一遇到解题困难不积极想解题的策略,只想跳过;在解题过程中处理的问题少而且单一,收获的解题经验不足,能力不达标,也没有形成良性的解题直觉。在高考这样的大考下,心里惴惴不安,根本没有处理困难的决心和勇气,解题的信心就不足,一遇困难就先乱了阵脚,毛了神,溃不成军,该会的也不会了。
原因三:学生的审题高度不够
比如高考题的19和21题,它们都是递进问题,前面的问题为后面的问题服务解题的数据或者是解题思路的,而大多数学生把它们看成是孤立的问题,各自解决,没看清出题者的意图。像李逵不管来者何人抡上三板斧,解决问题就好,解决不了跳过。完全不按章法办,没有审题的高度。
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自己想法总结出几个方面与大家共商讨:
一、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用兴趣引导学习
人的整个学习过程应该是一盘棋,不能把高考的结果归结到高中三年的学习效果。良好的数学素养是从小慢慢培养起来的,广泛的阅读是拓宽学生的思维和视角最行之有效的措施。阅读各个门类的图书是给学生的学习提供养分充足的土壤,让学生的思维活跃、宽泛,表面看起来与成绩不搭界,其实却是建高楼大厦的地基。数学的小能靠不断的重复的训练,像给秧苗施肥,而数学的大能就来自于广博的数学素养,像秧苗生长的土壤。现在很多学生的数学思维像根植在沙漠,施肥和浇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多数的家长和教师过分强调训练的作用,其实是进入了学习能力培养的误区。
1.为学生的数学知识网络添点背景知识。新教材在每个章节的后面都配有小字部分的阅读材料,人物介绍,数学思想及贡献,或是对知识的深化与应用。教师迫于进度的压力一般都不做介绍,学生也不重视,整个教材下来学生也没了解几个数学家的数学贡献,以及有关的数学趣味故事,就像营养餐里没有了色、香、味,吃起来干巴巴的,没有食欲硬咽,倒了学生的胃口。添加背景知识需要看教师的整合能力。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多点色彩,使数学知识立体化、人性化吸引住我们的学生,这也是提高数学能力很关键的一环,像中医疗法,头疼医脚,但却治大病。
2.在课堂上,让数学知识与生活实例密切相关,使数学知识具有亲和力,拉近数学与学生的距离。例如,两个具有线性相关的随机变量,它们的数学期望与方差的关系式学生很难理解和记忆。。让其中的一个随机变量是一亩地玉米的产量,另一个是卖玉米后的利润,画出表格,列出关系式,这样学生就能很好地理解公式中的系数的意义并记住公式本身的形式了,也让学生看到了数学的实用性与有效性。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实用化,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开放课堂,让学生成为数学课的主人,积极思索、探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种提法好像比较适合文科性质的学科。数学是一门抽象的、精确的、严格逻辑的学科,它有自己独特的符号语言,因为“不放心、不相信、可能看不懂……”,所以教师代办的就比较多。换句话说,代替学生思维,这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无疑是拔苗助长。数学能力包括认知、计算、思维三个方面,不能将简单的计算等同于数学能力。我们的学生不停地计算,争取快速地算完,却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数学的新知课、习题课、复习课都应该不同程度的放开,前提是相信学生,发现学生,相信学生有自我修正、自我调整能力,避免填鸭式的硬灌。开放就是你一言我一语的热闹讨论吗?数学知识的特点不同于文科性质,“玫瑰静悄悄地开”就不是开放课堂了吗?什么样的形式开放,开放到什么程度,这对教师是一大挑战。从资深演员到匠心独运的导演,这种角色转变不是轻易就能做好的。现在我校的学案式教学,我个人认为是开放式教学的一步关键的棋,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有了抓手。“形散神不散”是理想的开放课堂,让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程度上动起来,让他们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有成就感,得到和谐发展。
二、踏踏实实提高数学的解题能力
波利亚的《怎样解题》中提到解题的四个阶段:理解题目、拟定方案、执行方案、回顾;。想提高数学的解题能力,还得从这四个解题环节深究我们教学中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1.理解题目。大多数教师在这个环节上,很多时候都是在越俎代庖直接分析题意,或是象征性的叫起一个至二个学生被动地跟着老师的思路走,然后拿出正确的解题方案。为什么很多学生反映上课听明白了,而自己独立接题就没思路了?原因是我们的学生根本没有学会审题,理解题目。。
2.暴露思路的形成过程,不把承认的成熟的思维强加给学生,更不能让学生机械地死记硬背思维与推理。成功的解题思路固然好,但错误的解题思路错的原因在哪?这往往是学生解题经验中最缺失的一环。学生做错题时往往没有耐心回头梳理查找,或者是找了也是一堆乱麻理不出头绪来。我们平时解题中不把错误的解题思路过滤掉,把正确的解题思路和错误的解题思路进行对比剖析,长时间坚持就能使学生收获丰富的解题经验,形成正确的解题直觉。
3.规范解题步骤,正确使用数学符号。数学符号是一种构造很好的语言,它简明而准确,而规则又与通常的语法不同。正确理解每个数学符号的意义,不仅是审题中的关键,也是解题过程正确表述的核心。多数学生只注重解题思路,不重视解题步骤,总以为思路没问题解答就更没问题,而落笔的结果是,数学符号使用混乱,表述不清楚,造成答题不规范。要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符号,并规范使用,充分重视数学语言的精确性、清晰性、简明性。让学生深刻体会数学的语言美,写出规范、富有美感的的数学步骤。
4.回顾是解题后能力提升的关键一环,培养学生的品题习惯。包括学科的尖子生在内,在解完题之后,像完成了一个任务,马上放开它去找别的事情做。充分解题是为了少解题或者是不解题,解题的质上来了,自然量就下去了,是题海中获救的法宝。通过回顾完整的答案,重新斟酌,审查结果及导致结果的途径能帮助学生巩固在此题中获得的经验、技巧、能力,教师应该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题目中还隐藏着你没有发现的东西,再去思考它,除了改进解题方法以外,还可以了解出题者的意图,并与之对话,用平等的身份与之交流,不再是被动地破解一个忙乱的谜。无论品题的结果如何,总可以深化我们对答案的理解,这种理解具有迁移性,在解答其他题目时会获得帮助和提醒。
肖川说:“数学的奥妙不在于发现它的完美与复杂,相反在于找到最经济和简单的表述与论证。”数学素养是科学素养的一部分,是人思维品质的一个衡量,它依靠的是两样东西:逻辑与创造。而多数学生只重视与忙碌数学中的逻辑训练,像小猫拖拽着毛线球不得不理却越理越乱,更不必说创造力了。如何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莱塔尔认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就是由教师协助学生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和创造出来。我们教师当前的任务是如何把我们的学生从题海中救出来,用四两拨千斤的力道卸掉压在学生身上的数学恐慌,让他们迎难而上,游刃有余。
在此基础上,充分吸收前一阶段学习交流、开展“问计求智大调研”活动等取得的成果,并广泛征求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形成了领导班子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分析检查报告。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建委领导班子带领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大市、绿色城市、实现“两提前、一率先”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精心组织各项城建重点工程,扎实搞好城市管理工作,推动了城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按照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形象。一是完成了新城区总长度××3公里的道路建设及×××座桥梁建设等多项工程,中心城区对张南路、昌国路等多条道路进行了建设改造,改善了城区交通环境。二是建成了昌国路立交桥、辛曹大型垃圾焚烧电厂等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实施了运动员公寓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形象。三是投资2亿多元对中心城区排水管网进行了改造,实施雨污分流,大大提高了城区汛期排水能力。四是实施污水处理厂建设与改造,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座,完成8处污水处理厂改造,日处理能力达到×××万吨。五是大力实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从2003年起绿地增量每年都超过300公顷,先后完成了××人民公园、高新区火炬公园、桓台少海公园、沂源沂河源公园等一批精品园建设与改造,成功创建了国家园林城市。六是实施了中心城区河道整治工程,对猪龙河河道进行全面整治,其中一期工程××5公里,年底将竣工,完成投资××亿元,大大提高了河道行洪能力,提升了河道景观质量。七是实施旧居住区综合整治,中心城区对河滨片区等三个旧小区实施整治,改造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生态景观质量。
(二)坚持民生为重,扎实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城乡面貌显著提升。。
(三)坚持城乡统筹,加快村镇建设步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初见成效。2003年以来,全市用于村镇建设的投资达×××余亿元,农村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建制镇和中心村及×××人以上村庄的规划调整完善率分别达到了×××和×××,建制镇驻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率达到×××。完成了×××个建制镇的垃圾中转站、×××个村庄的×××个封闭式或半封闭式垃圾池建设及×××个建制镇的垃圾处理体系建设。
开展了科技、规划、设计等“三下乡”和为农民建房、修路、改水、改厕、改善人居环境等“五方面”服务活动。
(四)坚持科学引导,不断加强建设行业管理,努力做大做强建设产业。2003年以来,全市建筑业产值累计完成1230亿元,增加值××5亿元,利税××56亿元,外出施工产值累计达396亿元,建筑业从业人数始终保持在×××万左右,每年从事建筑业获得的收入达×××多亿元,建筑业综合实力位居全省领先水平。房地产开发累计完成投资××亿元,带动相关产业增加值××亿元,累计完成商品房施工面积××0×××万平方米,建设了世纪花园、中润华侨城、黄金国际等一批生态和谐宜居社区。
(五)坚持科技创新,积极推广建筑节能新技术和新型墙体材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2003年至今,我市新建新型墙材生产企业×××家,年设计生产能力21亿块标砖,实际生产15亿块标砖,累计生产新型墙材约63亿块标砖,利用工业废渣×××余万吨,节标煤约×××万吨,节地近1000×××亩,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的排放量约×××余万吨,直接经济效益达13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技术和产品,全市采用各种土壤源、浅层水源、污水源、地热等热泵技术供热制冷的建筑面积达×××多万平方米,销售安装太阳能达×××余台。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六大以来城市建设各项事业虽然取得很大发展,但是通过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特别是随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深入开展,对科学发展内涵的认识和把握逐步深入,也进一步查找到了制约城市建设科学发展的问题和不足。
(一)发展理念、发展思路方面。一是在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实践中思想不够解放,工作思路不够开阔,开拓创新意识不强,主要表现为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上一定程度存在着小富即安、固步自封和盲目自满的思想,眼光不远,境界不高,工作标准低,起点定位低,设计、建设的精品工程少;二是专业人才缺乏,表现为高层次城建专业人才缺乏,远远不能满足城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求;三是城市规划、设计、建设项目中体现地域文化特色不集中、不鲜明、不系统,表现为城市建设缺乏足够的文化含量、缺乏浓厚的人文底蕴,体现不出××文化特色;四是与先进城市、地区相比,城市建设投资形式单一,综合运作城市资源经营城市的路子不宽不活。
(二)在涉及民生方面。一是与基层群众沟通的渠道还不够畅通,群众意见不能及时有效纳入城市建设决策层面,特别是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一些问题往往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二是在解决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旧居住区存在脏乱差方面缺乏扎实有效的措施和长效管理机制,年年在综合整治上下不少功夫,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整治成效却不能得到有效巩固;三是在城市棚户区、老工矿区改造方面力度不够、措施不够有力,牵头部门作用发挥不够;四是在当前扩内需、促发展的形势下,出台扶持设计、建设、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相对较少。
(三)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对重点岗位人员的教育和监督力度还不够大,表现为个别党员身上还存在着与认真、专业、务实要求不相适应的现象,有的党员干部责任意识不强,工作作风漂浮,工作精力不集中,缺乏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认真分析查找整理出的三个方面的问题,既有工作上的又有思想作风上的,这些问题集中反映出我们党员干部在职责定位的认识上有差距,在工作作风上有差距,在发展理念、发展思路上有差距,这些差距表现在具体工作上,根子在思想上观念上。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这实质上是对科学发展观学习领会不深,精神实质把握不准,因而导致工作上的差距。
一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认识不深不透。。
二是思想解放不够,创新意识不强。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有的领导干部解放思想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强,视野不够开阔,有时还存在经验主义、按部就班、因循守旧的惰性思想,不善于吸纳先进城市、地区在城市建设方面的新思路、新理念,强调城市结构特殊多,结合实际的改革创新少,缺乏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勇气,缺乏忧患意识、争先意识和机遇意识,奋起直追和赶超的动力不足、魄力不大。
三是工作境界标准不高。对城市建设本身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认识和习惯的思维定势层面上,无论是设计、建设还是管理都存在境界不高、标准不高的问题,在工作上习惯于自己和自己比,小富即安,固步自封,不能跳出××看××,不善于把城市建设工作和担负的职责放到全市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大局中去权衡去把握,看得不够远、定位不够准;在工作标准上没有真正将城市建设当做一门艺术、一门学问来研究、来对待,工作标准不够高,要求不严,因而整体水平不高。
四是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城建事业既是关系经济社会事业的基础性行业,又是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涉及面广,工作关联性强,需要职责分明地实施管理,而目前的管理体制不顺,同一件事情多家管理,应是内在有机统一的事情,因分属不同部门,必须政府协调才能推进,严重影响工作效率,也影响政府形象。系统、单位内部缺少权责明晰、赏罚分明的约束激励机制,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很好地释放和发挥。
五是工作作风不够扎实。有的党员干部在工作中仍存在着浮躁情绪,学习不认真,工作不认真;专业知识不精,刻苦钻研不够,工作不努力,不扎实,满足于以会议、文件的方式部署落实工作。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调查研究不够,帮助基层、群众及服务对象解决困难的积极性和力度不够。
四、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共识
通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及总结近年来城市建设的经验,初步达成了四个方面的共识。
一是对城市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新的认识。城市建设事业作为全市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性行业,能否实现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尤其在当前面临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的大趋势下,在中央和省、市接连出台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发展政策措施的大形势下,城市建设担当的责任更为重大,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解放思想、顺应趋势、乘势而上,紧紧抓住新一轮难得的发展机遇,既要加快发展又要科学发展,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是对城市建设的内涵和定位有了新的认识。城市建设不仅仅是一般的修路建桥盖楼房的技术,更是一门内涵极为丰富的综合性的学问是一门艺术。城市建设者的眼界高低、对城建工作认识的深浅决定了城市建设水平的高下。要真正使城建工作有提高,城市建设出精品、有亮点,就必须坚持高点定位,切实将城市建设作为一门艺术、一门学问来对待、来研究;就必须逐步从浮躁自满、闭门造车、固步自封的情绪和状态中解放出来,从全国、全省发展大势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去考量,确定更高的目标参照系,始终与强的比,和快的赛,向高的攀;就必须按照刘慧晏书记对城建工作提出的“四大原则”、“八个意识”的具体要求,放眼长远,精益求精,打造特色,多出精品。只有准确把握城市建设的内涵,坚持高起点定位,才能真正使我们的城市美起来、靓起来、鲜活生动起来。
三是对城市管理及建设行业管理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城市管理及建设行业管理工作要真正上水平、全面体现以人为本,就必须树立高标准、创一流的理念,无论是建筑市场管理、房地产市场管理、勘探设计市场管理,还是市容市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都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规范化,现代化。城市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实现科学高效管理,必须借助于先进的信息、智能化手段,在科学管理、精细管理上做文章,才能实现一流管理目标。
四是在创新发展思路上有了新的认识。要破解当前城市建设面临的难题,就必须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充分学习借鉴济南、青岛等先进城市的经验做法,树立运营城市的理念,走市场化运作的路子,开辟多元融资渠道,破解城市建设资金的瓶颈制约,特别是城市旧城区改造、棚户区改造上尤其需要创新工作思路,才能有效推进。在建设管理中要坚持创新提高建设管理水平,只有坚持创新,在设计上才能“出精品”,在建设上才能“创优质”,在管理上才能“精细化”,坚持创新才能打造一批精品工程和标志性工程,塑造品牌形象,彰显城市个性。
五、进一步推进城市建设科学发展的主要思路和措施
根据查找出的问题及剖析情况,结合学习实践活动达成的城市建设科学发展的共识,经领导班子认真研究,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城市建设要科学发展,就必须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和谐宜居城市”的实践载体,立足于组团式城市特点,按照“中心凸出、十字展开、组团发展、以城带乡”的要求,通盘谋划,合理布局,把发展的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统一起来,在发展理念上进一步突出以人为本,切实从城市建设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出发,树立民本意识和精品意识,切实将民生情怀融入城市品格。在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中创新理念,提高标准,强化措施,力求全市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有新的飞跃。
(一)加强学习,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继续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要求,扎实搞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责任,精心谋划、精心部署、精心安排好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的工作,要继续突出活动实践特色,把解决突出问题贯穿于学习实践活动始终,科学制定整改落实方案,抓好协调督导,保证学习实践活动不走过场、不出偏差,取得实效。当前要紧紧抓住中央扩大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重大机遇,在全市城建工作务虚会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谋划城建项目,力争有更多的项目列入省、市的“大盘子”和重点项目;要突出抓好群众反映强烈、要求迫切的城建基础设施完善和旧城区改造等民心工程;要切实抓好建设系统安全生产工作和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统筹协调,处理好因城市建设、旧城改造、征地拆迁引发的各类矛盾和问题,在协调发展的实践中努力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二)以人为本,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确定实施五项工程,进一步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一是加强河道治理。实施猪龙河综合整治二期工程,继续对猪龙河人民路南两段××07公里的河段实施综合整治,提高河道行洪能力,实施高标准景观绿化改造;对玉龙河××5公里河段进行绿化、亮化提升改造,同时对世纪路进行路面升级、绿化提升。二是实施中心城区路网改造提升工程,重点对中心城区华光路、共青团路、太平路、西五路、金晶大道、王舍路等道路进行改造。三是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对西四路等道路进行雨污水管道建设,配套完善各区县雨污水管网,完成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及再生水回用工程。四是继续实施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体系工程。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在全市各乡镇建立起完整的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配套运输车辆,实现城乡生活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五是完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积极借助科学、先进的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在张店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全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网络,保障城市安全有序运行。
(三)注重民生,大力实施惠民便民工程。要在全力抓好已经确定的为民所办实事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谋划一批新工程。一是实施局片区改造,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对局片区进行整体开发、改造。二是实施抓好工矿区、“城中村”和老旧居住区改造工程,对张店区潘庄、西寨、新镇、西张、王舍×××个片区及高新区魏家村片区进行改造。三是实施中心城区重要节点和道路绿化工程,重点对西八路、世纪路与济青高速路口、张店青年公园、联通路、市政府三宿舍西侧绿地等进行建设改造,同时,继续实施便民游园建设,全市将建设和平小区游园、张北路齿轮厂游园、张辛路游园、西六路游园等×××余处街头便民游园,进一步完善×××米服务半径绿地系统,使城区居民享受到更多的绿色。四是定期召开座谈会,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专家学者及服务对象等对城市建设工作提出意见建议、献计献策,畅通接纳民意、倾听民声、改进工作的渠道。
(四)科学监管,积极引导建设产业健康发展。一是积极引导房地产业发展。加强舆论引导,积极落实国家近期出台的有关金融、税收等支持政策,调动消费者购房积极性,帮助开发企业坚定信心,努力协调调整政府规费的收费标准、收费方式,压缩办事时限,同时通过调整优化住房供应结构,提高中小户型供应比例,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供应,保持市场供求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二是切实加强对建筑业的管理。打破现行管理体制,规范管理程序,加强对村镇工程、工业园区工程监管,实现对建设工程的闭合管理。按照封闭式管理、属地管理和“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市及区县责任范围,确保管理到位。强化对招标投标、造价审核、工程监理等行为的监督管理。大力实施企业龙头带动和“走出去”战略,做大做强做优建筑业,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三是要深入研究在当前扩大内需、促进发展的形势下,如何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一系列政策,制定出台一系列扶持设计、建设、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帮助企业树立信心,渡过难关。
(五)城乡统筹,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一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着力建设统筹城乡的水网、电网、路网、气网、信息通讯网、生态环保网等,逐步形成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网络。二是开展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加大对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城市出入口及城市公共场所的环境整治,突出抓好以垃圾处理为重点的环境治理,实行户集、村收、镇运、区县集中处理,将镇村管理纳入城市管理体系。三是加强镇村生态建设。积极推进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实施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的环境综合整治“双百示范工程”。四是协同其他部门做好合村并居工作,特别要以规划为龙头,高效节约利用好村镇土地。五是积极研究制定解决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旧居住区存在脏乱差方面的有效措施和长效管理机制,积极借助科学、先进的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提升城乡环境管理水平。
(六)解放思想,提升工作境界标准。要进一步破除固步自封、浅尝辄止的思想情绪,放眼全国同行业,盯紧兄弟城市,增强危机感,增强责任意识,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树立更高的目标要求,在设计上立足高品位、高标准,凸显城市个性,释放城市魅力;在建设上着力建精品、出亮点,洋溢特色风貌和气息;在管理上坚持全区域、全时段、无缝隙、全覆盖,用科学、规范、精细的管理营造优美宜居的环境;在城市建设运营上坚持“拿来主义”,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先进城市成功经验,放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市场,将城市基础设施部分或全部资产通过产权转让、入股拍卖、使用权出让、经营权转让、bot、tot等方式,吸纳社会资金进行资产运营,实现城市资产保值、增值、效益最大化,开辟多种融资渠道,有效解决城市投入不足的难题。
(七)多措并举,造就“认真、专业、务实”的城建人才队伍。要按照刘慧晏书记“以专业化的眼光,把城市建设好、管理好”的要求,不断加大城建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一是加快各类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根据建设行业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继续与同济大学等高校进行合作举办培训班,着力培养和提高城建干部职工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努力提高专业化水平。坚持科学引进人才,通过公开招考、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形式,着重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城市建设发展中急需的紧缺人才。二是要完善人才工作机制。进一步深化改革,打破岗位、专业界限,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破除部门和单位壁垒,根据工作需要进行灵活整合,做到人尽其才。三是注重在实践中发现、锻炼、培养人才,要注重在生产管理一线识别人才,要选派有潜力的年轻干部到城建一线,在实践中磨炼、提高成才。四是健全激励机制。进一步研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政策措施,激励人才争先创优,倡导优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担当重任。
(八)深化改革,健全完善城市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一是进一步理顺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按照城市建设管理的内在规律,理顺现行的管理体制,力求权责分明地实施管理。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本着更有利于城市建设科学发展的原则,在对五区事权下放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管理办法,逐步从体制上解决好市区管理职责问题。二是根据这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将要形成的科学发展工作机制,结合前段深化作风效能建设形成的机制,完善为指导科学发展,促进作风效能建设的长效机制。三是进一步健全完善干部管理的激励机制。按照有关要求和规定,认真研究制定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按绩论功,失职必罚,渎职必办,鼓励保护、提拔重用那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干部,警惕和坚决调整那些巧言令色、敷衍塞责的干部,真正形成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局面,激励干部一门心思谋发展,全心全意干事业。
六、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具体措施
按照认真、专业、务实的要求,抓班子、带队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抓好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努力做到“六个好”,即组织领导好、谋划发展思路好、破解难题措施好、为民办实事成效好、干部作风转变好、体制机制创新好,切实发挥好领导班子在城市建设科学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努力争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好班子”。
(一)继续坚持领导班子理论学习制度。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在学习自觉性、经常性、实效性上狠下工夫。在继续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的同时,坚持做到“四有”、“五个一”,即有学习计划、有必读书目、有学习笔记、有考勤登记;每日坚持学习,每两周集中学习一次,每季度进行一次集中总结,每半年邀请专家、学者开设一次辅导讲座或形势报告,每年举办一次理论研讨会,确保学习教育的经常性和实效性。
(二)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健全理顺各种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党委会议、主任办公会议、中层干部会议,重大问题集体研究决定,充分调动和发挥班子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定期开展谈心交心活动,加强班子成员之间的交流沟通,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努力营造齐心协力谋发展、群策群力促和谐、团结一心干事业的生动活泼的工作局面。
(三)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考试改革; 研究成果;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1-0060-03
?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现实问题。作为思政课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界对思政课考试环节进行了多方面研究。本文对此进行综述,旨在对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有所禆益。
一、传统思政课考试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现有研究来看,论者们普遍认为,传统思政课考试环节积累了许多好经验,但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概括地说主要有:
1.命题内容呆板
王立荣认为,多年来思政课考试命题大多局限于书本知识,记忆性内容所占比重过大,极易导致学生习惯于死记硬背书本知识,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1]梁勇等人也认为,现有思政课考试内容囿于书本理论,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这既不能使学生通过考试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不能使学生运用相关理论去发现、揭示和正确剖析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2]
2.考试形式单一
张振昶指出,传统考试方式仅从教材、课本出发,将考试局限在课堂内,缺乏对社会实践的考核,不能完全反映思政课的课程本质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3]王儒仿指出,多年来思政课考试大多采用开卷和闭卷两种考试形式,试卷结构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题型模式由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等构成。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变通思维与灵活性。[4]石裕东也指出,考试题型缺乏理性思辨,容易造成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只是临考之前突击背诵,所以达不到思政课教学的应有目的。[5]
3.成绩评定失当
目前在思政课课程成绩评定上,许多高校采用“总评成绩=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的方式,这改变了“一考定终身”的传统,但由于期末考试成绩在课程成绩中所占比重大(一般要占到70%),所以许多学生还是把重点放在期末考试上。石裕东认为,这不能很好地体现对学生学习过程和能力的考核,有悖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6]
4.考后分析缺位
考试有多方面的功能,而长期以来思政课在设置考试环节时,比较重视考试的检查功能,即仅仅将课程考试的及格与否作为监控思政课教学的唯一目标。对此,王儒仿认为,由于受教学课时、学习内容等诸多因素影响,思政课考试一般安排在一个学期期末或一门课程结束之时进行,也就是说考试实质上只是总结,而非诊断。[7]李楠也认为,过去对思政课考试作了孤立于思政课教学系统之外的狭隘理解,也即只是将考试看作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而没有很好地发挥考试的反馈功能,更没有看到考试本身也是一个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8]
二、改革思政课考试的现实意义
关于改革思政课考试的现实意义,学界主要是围绕这四个层面来加以研究的:
1.改革思政课考试有利于消解传统考试的弊端
梁勇等论者指出,传统思政课考试在命题内容、考核形式、成绩评定、考试分析等方面的弊端,既有高校对考试环节设置错位的因素,也有教师对考试操控力不强的因素,还有学生应试目的不端正的因素,更有个别领导对考试改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而使改革方案无有力保障而半途而废的因素。这些弊端和不利因素极大地制约了思政课考试意义的发挥,因而必须强化对思政课考试改革重要性的认知,积极推动思政课考试的改革实践。[9]
2.改革思政课考试有利于发挥考试的多种功能
王儒仿认为,传统思政课考试过分突出考试的检查和总结功能。这不利于发挥考试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和规范作用,也不利于教师根据考核结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10]马冀也认为,思政课考试不仅要测试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水平,更要督促、引导和提升师生双方的教和学,因而从发挥考试本身具有的评价、导向和激励等多种功能来说,必须对思政课考试进行改革。[11]
3.改革思政课考试有利于实现教学的根本目标
杨建强提出思政课考试改革,应结合“05方案”的实施,积极探索多样化的考试形式,努力使考试成为提高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成为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环节。[12]王立荣提出,思政课考试形式要灵活多样,评价手段要改革创新。唯有如此,才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知识视野的拓宽、发现和认识规律以及综合素质和多种能力的提升。[13]马冀也提出,科学而又符合教育规律的思政课考试,不仅能促进思政课教学质量提高,而且有助于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顺利实现。[14]
4.改革思政课考试有利于顺应高等教育的发展
吴昌盛等论者认为,要通过改革思政课考试,使之更加适应教书育人这个大目标的客观需要,更好地适应注重素质教育这个时代大趋势的客观要求。[15]杨建强也认为,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考试理念、考试内容与考试形式已不完全符合时代、社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深化考试改革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而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政课教学,也必须顺应这一趋势,积极探索和实施好考试改革。[16]
三、改革思政课考试的原则与对策
1.改革思政课考试的基本原则
为了积极而稳妥地推动思政课考试改革,论者普遍认为必须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其中,较典型的有四种观点:一是张振昶提出的必须将理论知识考试与实际表现考核相结合,期末测试与平时考核相结合,同时兼顾师生实际承受能力;[17]二是杨建强提出必须把考试的权威性与人本性相统一,考试目标与培养目标相一致,考试内容与考试形式相协调,理论考试与实际表现相结合;[18]三是李磊等论者提出必须坚持有利于培养人才、提高素质、转变学风、丰富实践和适应社会的“五个有利于”原则;[19]四是李庆华等论者提出了“六个相结合”,即坚持分层次与分阶段改革、开卷考查与闭卷考试、熟记知识点与运用基本理论、主课程小步改革与副课程大步改革、平时考核与期末试卷、考试成绩与读书心得等相结合。[20]
2.改革思政课考试的对策思路
如何切实有效地推动思政课考试改革?这是学界研究的重点。现将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第一,拓展命题内容。思政课考试的内容不应局限于课堂讲授及书本知识,金春姬认为思政课考试命题除了要考查学生对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的掌握情况之外,还应考查对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对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能力。[21]李楠也认为,作为思政课考试的内容范围,应减少对书本知识等纯粹记忆性内容的考核,适当增加社会实践内容的考查,重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社会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的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等方面。[22]
第二,创新考核形式。李楠提出可在保留期末考试这一前提下,探索多样化的平时考核方式。[23]王儒仿提出要全面创新考试形式,一方面改变考试的组织形式,另一方面变换试卷的命题形式,突破单一的笔试考查方式,同时改革笔试考查内容。。[24]基于任何单一的考试形式都有其优劣的认知,金春姬提出应构建闭卷与开卷结合、笔试与口试结合、理论考试与实践考核结合、课程论文与社会调查结合的考试考核形式系统。[25]
第三,完善成绩评定。李楠认为,改变思政课课程成绩评定不合理状况的关键是提高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这就要求在课程成绩的评定上贯彻“三个相结合”,即平时考核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以提高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理论知识考试成绩与社会实践考核成绩相结合,以加大社会实践考核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书面成绩与其他方式成绩相结合,以书面成绩为主。[26]张振昶认为,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成绩和终结性评价成绩应分别按占总成绩的40%和60%计算为妥;[27]吴昌盛等论者提出“二三五”模式,即平时、期中和期末各占总成绩的20%、30%和50%较合适;[28]杨现勇认为思政课课程成绩要由理论考试成绩和实践考核成绩两部分构成,根据不同课程内容,两者在总成绩中的比例要有所区别,如理论课的理论成绩在总成绩中占比可稍高些,而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成绩在总成绩中占比可略高些。[29]鉴于思政课课程的特殊性,李玉姣提出,在课程成绩评定上还必须跟学生的实际政治思想情况和日常表现结合起来。[30]
第四,重视考后分析。。[31]魏春艳认为,考后分析是整个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起信息反馈的作用,因而考后应及时告诉学生考试成绩并对考试结果进行评析,使学生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同时,教师通过考后分析也能发现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32]
四、推进思政课考试改革探索的若干思考
1.必须创新视角
经过多年的实践运作,硕士生入学考试全国统考课,无论是在考试目标的设定,还是题型结构的设置上,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思政课学业考试借鉴,但目前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还几乎是空白。另外,以往对思政课考试方式的研究,多是从考查形式、题型设置等方面展开的,而随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快速发展,能否进行网上考试的探索,能否将改革考试方式与完善考试机制、有效引导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结合起来研究,目前还不多见。
2.必须深化研究
如何发挥思政课考试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效应,现实中存在哪些制约因素?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深化。另外,如何科学安排思政课考试内容、规范设置考试形式、正确处理理论考试与实践考核的关系、合理划定课程成绩比例等问题的研究尚不够深入。此外,在考试内容、命题素材的选取乃至考试方式的设置上,今后应积极探索如何处理好思政课教学与学生日常行为教育的关系,努力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对其日常行为规范的培养上。
3.必须注重应用
在今后思政课考试改革研究中,应加大应用性、实证性和对策性研究的力度,如关于思政课课程成绩的评定,多数论者主张要加大平时考核力度,但阐述必要性的居多,而创建具有一定可行性模式的还不多见;又如要借鉴和汲取现代教育考试学的理念、方式方法和技术手段,将之运用到思政课考试实践中,以体现对考试实践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13] 王立荣.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2):90-93.
[2][9] 梁勇,靳秀芳,李新英.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08(9):49-51.
[3][17][27] 张振昶.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58-61.
[4][7][10][24] 王儒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探析[J].教育探索,2008(4):40-41.
[5][6] 石裕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探索与实践——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J].科教导刊,2010(35):47,50.
[8][22][23][26] 李楠.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考核的特点及其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的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5):65-69.
[11][14] 马冀.探析应用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J].学理论,2010(30):267-268.
[12][16][18] 杨建强.新课程体系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初探[J].社科纵横,2010(7):169-173.
[15][28] 吴昌盛,傅麟雅.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建议[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9(4):73-77.
[19] 李磊,冯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刍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7(3):78-79.
[20] 李庆华,梁温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成绩评价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3):77-79.
[21][25] 金春姬.创新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J].林业科技情报,2007(3):128-129.
[29][31] 杨现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体系的反思与重构[J].黑龙江教育,2007(6):77-7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