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Mar.2Ol0 第47卷第2期 Vo1.47 No.2 “中国经验":教育研究反思的基本维度 王兆绿 ,刘 莉 (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甘肃兰州 730070; 2.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摘 要]作为进入中国教育学者视野中的一个当代性名词,“中国经验”的形成与出现可以使我们破除以往对经验理 解的日常化与研究的技术化倾向,并在当前把它作为反思教育科学知识系统的一个基点与“关键词”。只有循着经验 本身的逻辑,教育研究的中国经验才能得到合理有效的认识,并不断激活教育研究的新的灵感,同时提供进行本土教 育研究的新的视角。 [关键词]“中国经验”;教育研究;自主性;反思 [中图分类号]G 4o—o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9162(2010)02—0060—05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与综合国力 的强盛,“中国经验”作为一个创新名词逐渐为国际 社会所体认。它的出现,不仅成为国际社会理解、 一、中国教育科学研究的自主性问题与 “中国经验”的内在建构 李培林先生认为,“中国经验”作为一个学术 概念,包括以下几层含义:一是所谓“经验”,不 了解、探究中国当代社会的基本锁钥,亦内化到本 土学者的学术视野中,成为本土学者进行学术研究 的一个生命性词汇,可以认为,“30年改革开放的 中国经验”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学术研究的一个重 要命题与历史具象。学者们分别从经济学、社会学、 政治学等各自学科角度对所属领域的中国经验进行 是仅仅指“成就”,它也包括“教训”,包括走过的 发展路程的一切特殊经历;二是“中国经验”不是 无所不包、没有选择的发展经历,它特别是指一些 具有独特性的新规则;三是“中国经验”是开放 了探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就这一命题本身 内在的意蕴来说,相关的研究还处于一种初始状态, 的、包容的、没有定型并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的经 验,它不是作为西方经验的对立面而存在,它也不 强调自己的普适性[3]。以此可以从自主性的视角 未能获得具足的、体现这一命题历史合法性的研究 范式与研究形态,“对什么是‘中国经验’、‘中国经 验’的性质、内涵和意义等的理解则比较含混。”¨ 审视我国的教育科学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社 会子系统之一的教育也呈现出了繁荣的景象。面对 “现在真正成为问题的,除什么是‘中国经验’外, 还有如何看待‘中国经验 ,用什么视野来研究‘中 国经验’。”_2 除此以外,“中国经验”研究中的前置 问题,诸如形成过程中人的因素、研究“中国经验” 的理路等命题也存在阙如之处,需要我们进行深入 中国社会转型的有序进行与社会变革对中国社会科 学的要求,社会科学界出现了“重建中国社会科 学”的声音。而这种声音很快变为一种社会科学学 者的普遍性诉求。与这种强力的普遍性的诉求相映 探讨。涉及于此,本文主要借助于自身的研究领域 与兴趣,对作为教育科学反思基本维度的“中国经 验”这一命题进行初始探讨。 [收稿日期]2009—12—2O 衬,反思成为社会科学学者普遍践行的学术话语。 “中国教育科学的自主性”命题的提出也正是这一 大的学术背景的产物。“自主性”命题要求对30年 [基金项目]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30年来教育研究的中国经验与自主性问题研究” (ogYJA8801O4)阶段性成果 [第一作者简介]王兆琛(1969 ),男,甘肃临洮人,教育学博士,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少数民族教育 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从事课程与教学论、民族教育研究 6O 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的文本形态、价值取向做出有 价值的判断,进行知识社会学、传播学等学术分 析。但与社会的这一深刻变革形成明显对照的是, 我国的教育研究并未由此而获得自身的“解放”, 走向自为,我国教育研究者寻找自我的研究观念并 未因时代的变革而逐渐清晰,获得具足的研究理 念,反而是为摆脱“迷惘”的困境的努力变得愈加 深重起来。对此问题,教育学者们一直进行着不断 的解读,而由此也构成了教育学科异于其他学科 的、富有学科特色的一道反思与解构性风景。而贯 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就是教育学者探寻中国教育科学 自主性的努力。整观近年来我国教育研究的思想表 达方式及文本,可以看到在探寻中国教育科学自主 性的道路上所存在的三大研究主潮 ]:1.以学派 构建为特质、教育实践为方向的教育学派主潮。于 此,针对教育研究领域普遍存在的“虚虚浮浮地 ‘说’(教育)者众,实实在在地‘做’(研究)者 寡;纯思辨有余,实证性不足;实践场景置之于 外,理论建构形同隔岸观火”_5]的研究倾向,有学 者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通过对中国教育研究 文本形态的反思,提出将教育学派作为中国教育科 学自主性的一个构成尺度,学者分析并提出了几种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正在形成并有一定影响的 学派[6]。2.以“主义”为特质、观念表达为任务 的“批判性”主潮。在此,存在着两种话语形态, 一是批判性研究,一是对批判性研究的反思。在第 一方面,受启于元教育学的倡导者当代德国教育学 者布雷岑卡,我国学者也进行了元教育学的深度工 作,并影响了一个时期中国教育科学研究的思维方 式,同时真实的标志着中国教育科学自主性努力的 系统开端。与此相关,教育学者们通常又借助于通 过提升教育科学的学术性来进行中国教育科学的自 主性,比较常见的是现象学的、解释学的、语言学 的、人类学研究的“侵入”。在此问题上,学者们 不断开启教育科学研究的门户,力图获得中国教育 科学研究的解放之路,提出了生命教育学、无立场 的教育学|7 等重要命题,这在21世纪初叶表现得 更为充分。它实在地表达出了中国教育学者确立自 己学术与学科地位的声音。在第二方面,针对教育 科学研究中批判性的蔓延及弊端,有学者进行了深 度分析,认为所谓的教育批判是“只批判、不建 构,即所谓只破不立。他们对现行教育实践的一切 均投以怀疑的目光,只要有可能,便对之进行釜底 抽薪式的质询、解构性的反思与颠覆性的评判。但 在这之后,并不明确提出自己关于建构(重构)教 育实践(取向、原则、材料、方式等)的具体主 张,更不用说拿出实践这些主张的示范来了。”_8] 可以看出,教育研究中的“批判性”研究显现出重 批判之形而忘其意的特征来。这从另一个方面推进 着中国教育科学自主性的方向。3.以移植为特质、 他国教育研究中国化的移植性主潮。作为对2O世 纪8O年代末至90年代末教育研究中“去西方中心 主义”的反动,20世纪9O年代末以来,我国教育 科学界在研究形态的路向上,出现了一种用西方教 育理论来对抗中国式研究的思潮。在这期间,每年 都有若干西方教育理论书籍的译介本面世,并作为 一种强势力量,不断地对教育研究者产生视觉上的 风暴与精神上的冲击,这以各种教育译著为典型。 这是从“他者”的视角来探寻中国教育科学自主性 的研究思潮。 透过中国教育科学研究的自主性建设路程,可 以合理地审视“30年来教育研究的中国经验”,并 对经验本身做出有价值的、逻辑性的展开,从而进 行我国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本土性建构。 二、“30年来教育研究的中国经验”的 知识图景 “3O年来教育研究的中国经验”事实上构成了 一幅鲜明的知识图景。这一图景本质上是中国式的, 因而以中国经验为原点可以合理地审视3O年来我国 教育研究的知识状况。有鉴于此,在我们的学术视 野中,我们旨在通过对30年来中国教育科学知识接 受、生产、传播以及存在于其间的观念史的考察与 分析,来进行中国教育科学自主性的建构①。 我们的研究则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我们所 关心的不是中国教育科学知识“是什么”的问题, 而是“为什么”和“如何”、“何以如此”的问题: 为什么30年来中国教育科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会缺 失自主性;为什么中国教育科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亦 步亦趋地步西方教育科学的后尘。与此同时,我们 还将尝试探讨中国教育科学是如何形成这种品格 的 (自序)。由于中国教育科学所存在的持续性 危机 1 ,我们研究的取向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30年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的知识接受史分析 3o年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取得的成绩是有目 共睹的,但在这一知识域中,有必要考察教育科学 学者的知识状况,有必要探讨存在于中国教育科学 研究中的“移植性”、“殖民性”问题,有必要探讨 61 教育实践领域对教育科学研究者知识的认同与接受 过程。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的教育科学研究 才具有了本土性的构成,我们的研究才具有了初始 意义。 2.30年来中国教育科学知识的生产与传播分析 作为知识的一种样态,在我们探讨中国经验研 究的教育学意义时,教育科学知识的生产与传播途 径构成了我们研究的中介因素,为此,有必要运用 传播学、知识社会学、知识管理学的一般理念进行 相关研究,因为“知识具有一种基本的在体性 (Ontic),它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是作为在者的 人与另一更为整全的在者建立起一种生存关系。因 此, ‘知识’的本质是个体或群体参与或分有 (Teihaben)整体,无论分有的方式是沉冥式的还 是理析式的。”“知识生产过程的本质,取决于知识 生产主体对客体作用的特性,体现了知识生产中主 客体关系的性质。”¨lu也正是在传播过程中,教育 知识才在不断地产生并流动着,更重要的是,知识 分享(knowledge shared)才成为可能,“知识分 享指知识由知识拥有者到知识接受者的跨时空扩散 的过程。这里,知识是指经过人的思维整理过的信 息、数据、形象、意象、价值标准以及社会的其他 符号化产物。-E1 2]当然,分享的知识不仅包括可编 码的、容易和正式地通过单个个体传输的明晰知 识,也包括与个人的经历和背景密不可分的、不容 易和方便地交流和传播的隐性知识。 知识分享是知识发展的基础。当我们将知识分 享看作一个过程时,意味着知识会持续不断地从一 个人传播到另一个人。在知识的传播和使用过程 中,知识的巨大力量得以体现。知识交流是整个社 会进行知识分享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新知识得以 产生的基础。正是在知识的分享和交流的过程中, 知识得以传递并在传递中不断得到创新。如果知识 是静态的、无法传达的,自然,就谈不上分享了, 知识主体间的对话也就无从发生了。 基于这一认识,我们认为,探讨中国教育科学 知识的生产发生与途径,有效性、传播方式、效 度,不仅是可能的,更成为必要。 3.30年来中国教育科学知识的观念史研究 在某种意义上,中国教育科学在发展过程中取 得的成就,是在承认西方社会科学基本假设的前提 下的发展或成就,是对西方社会科学一系列基本命 题的精致化或对其即有研究范围的拓宽;与此同 时,我们还注意到,中国教育科学的这种发展,由 62 于中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需求,更是处于无反思意 识的建构过程之中,而且生产和组织生产这种知识 的机制也在无自主性的诉求下得到了日益强化[9] (自序)。为此,有必要深入分析3O年来中国教育 科学知识生产、生成中的观念元素。这其中主要包 含对教育研究者观念的内涵及其历史性生成(主要 涉及原始、发展、流传、相互影响与效果)的探 讨,要对那些表现为“普遍观念”的“经得起时间 检验的智慧” (dateless wisdom)进行历史性探 讨[1 ,也就是进行观念史(history of ideas)的研 究,而这也将开启教育科学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4.意义视野下的教育研究 对学术研究意义的追讨历来是学术发展与知识 增长的内在的精神传统与动力机制。但只有在近世 以来,随着释义学(诠释学、解释学)成为哲学进 而成为各类人文社会科学的显学时,意义问题也才 得以彰显l_1 。对“有意义教育研究”这一命题探 讨的基本意义在于使我们的研究可以从对文本意义 的理解转化到对关于教育存在意义的理解中来 ] (Pl7),在于使所形成的教育研究文本“具备一种 启发灵感的品质和某种叙述的结构来激发批判性的 反思和产生顿悟的可能性。”l1 (P14)使其间的思 想体现出“有意义”的基质,“真正的(有意义) 教育思想必然是源自于主体的一种教育生命运动, 必然是主体自身教育生活史的产物与延续。”_1 而 其根本意义在于形成一种研究的价值引导,形成以 教育的方式来研究教育、进行教育实践的精神与行 动,从而达到主体与对象、教育研究与教育世界的 和谐。 整体上来说,教育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社 会科学学科,其根本旨趣在于教育实践。然而,近 年来,在教育科学的研究中,存在着诸多体系建 构、主义论述的被称为“悬于半空”的研究,教育 研究者的资格、过程与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 问题。为此,有必要开展有意义教育研究的学术分 析,以便从研究的方法论上深刻检讨3O年来教育 研究的“中国经验”,并积极推进中国教育科学研 究的自主性建设。 三、“30年来教育研究的中国经验”的 一般理路 如上文所述,“中国经验”已经进入了中国学 者的视野中,但到目前,学者们的探讨仍停留在对 经验的一种日常性、单一性理解中,按照社会学学 者郑杭生先生的说法,停留在一种“单极思维” 中,“有的学者强调基于对本土经验的研究,提出 基础上,厘定中国教育科学知识的类型,进而对这 种为现代性所支配的教育科学知识类型进行批判。 纯粹的本土理论概念、范畴和构架,形成所谓‘原 汁原味’的中国社会学理论。这就是在‘中国经 其次,对中国教育学者搬用或套用西方教育概念、 理论和分析框架来解释和讨论中国教育发展问题的 理念进行检视和批判,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对隐含于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中的支撑这种“搬用或套用”趋 验’问题上的单极思维”。为此,郑杭生先生提出 了研究“中国经验”的二维视野:“通过使外来社 会学的合理成份与本土社会的实际的多形式结合, 以增进社会学对本土社会的认识和在本土社会的应 向的所谓的“现代化思维框架”进行批判,在此, 主要做观念史的分析,拟揭示出中国教育科学知识 用,形成具有本土社会特色的社会学理论和方法 的“移植品格”以及这种品格所掩盖的作为知识消 ……现在我们提出的‘二维视野’,‘双侧分析’, 即把现代性全球化的长波推进以及本土社会转型的 特殊脉动两者结合起来加以考察和分析”。进而他 探讨了社会学进人中国经验的路径:“社会学的发 展是理论构建与经验研究的一体化过程。理论构建 的途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都离不开一个核心: 自觉地继承和发掘各种优秀的学术传统、运用各种 有价值的学术资源,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理论 和方法。在经验研究方面,则既要关注现代性之全 球化的发展趋势,也要投身于本土社会转型变迁的 经验研究,这能够为理论构建提供持久的现实资 源。社会学就是这样的双向发展过程,通过经验研 究来推进理论的构建,并将所获得的理论成果重新 引入到经验观察和分析之中,再通过这种在实践中 展开的研究进行新的概括和总结,使之上升为更新 的理论形态——这一路径体现了社会学研究的一种 传统,曾经并继续产生出许多光彩夺目的学术成 果。” 而在具体的层面上,有学者对“社会科学 研究如何进入中国经验”这一命题进行了探讨,认 为,进人中国经验研究的一种可能的路径如下:第 一,储备理论与方法;第二,半结构性访谈;第 三,发现“意外”;第四,反对仓促建立体系化的 理论;第五,个案调查与区域比较l】 。这对教育 学者研究教育研究的中国经验予以启迪。受教于 此,我们认为,作为一项批判性研究,对“30年 来教育研究的中国经验”的一般理路可以做以下阐 释:通过借助解释学、知识社会学、传播学的一般 观念,对教育科学研究知识(文本)的理解一反思 建构这一路径进行研究。具体来说,首先对已有 的教育研究知识(文本)进行分析,亦即对经典研 究范式(诸如普遍主义、本质主义)支配下的教育 科学知识类型在中国教育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作 用予以检讨,这主要涉及到运用哈贝马斯依据认知 旨趣与知识类型间的关系而对旨在实证控制的、理 解沟通的和批判解放的社会科学知识的探讨,在此 费者的中国学者与作为知识生产者的西方学者间的 关系,亦即作为“被动者”的中国学者向作为“主 动者”的中国学者转化过程中的诸问题。最后,展 开对中国教育科学研究自主性的境域化建构.中国 教育科学自主性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是那些在教 育科学场域中处于被支配地位的人在其研究中与并 非完善的学术制度之间的“契合”所致,换言之, 正是由于他们在其研究中未能科学地建构研究对象 而致使那些非科学或前科学的东西渗人进教育科 学,进而侵损了教育科学应有的自主性。据此,我 们拟通过研究建立以下理念:中国教育科学研究者 应当在其自身的具体研究中对日常性常识及学究性 常识加以彻底的质疑并与之决裂,进而科学地建构 起研究对象 J(P21)。 基于当前经验研究中对经验理解的日常化与研 究中存在的技术化倾向,有学者深刻指出,“脆弱 的、很少的经验资料,和没有让本身逻辑呈现出来 的经验研究,很容易被强大的来自西方的社会科学 预设所吞噬,这正是当前中国社会科学界的通病, 这种经验研究,看似经验研究,却只是伪经验研 究。”进而认为,“经验研究要在沿着经验逻辑往前 走的过程中,逐步深化对经验的理解……最终才可 能形成对经验的体系化的理解”,“最终形成真正基 于中国经验的中国社会科学。 ̄E17]作为进入中国教 育学者视野中的一个当代性名词,“中国经验”的 形成与出现由此可以使我们破除以往对经验一词的 日常化理解,并在当前把它作为教育科学研究与反 思以往教育科学知识系统的一个基点与“关键词”。 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30年来教育研究的中国经 验”这一命题才具有了学术与实践意义,也正是在 这一视野中,教育研究的中国经验才能得到有效的 认识。我们的任务就是充分地对之加以丰富、充 实,进行概括、提炼,并不断激活教育研究的新的 灵感,提供进行本土教育研究的新的视角,进而建 立中国教育的话语体系和理论概念[1引。 63 [注 释] ① 由于境域的一致性,本文关于中国教育科学自主性建 科学自主性问题的观点与相关论述,在此表示谢意。 详见邓正来:《研究与反思——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的 设的有关论点,借鉴并引用了邓正来先生《研究与反 思——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的思考》中关于中国社会 思考》,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参考文献] [1] 姜喜咏.“中国经验”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新 疆社会科学,2006.(4). 验,2004,(4). 邓正来.研究与反思—一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的思 [2] 郑杭生.如何研究-.1f1国经验”:二维视野还是单极 思维?——从现代性全球化与本土社会转型的关系 考[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l998. 王兆琮.论有意义的教育研究[J].教育研究, 2008,(7). 进行分析[A].三农中国[c].http:// www・snzg.cn. 肖玲.知识生产形态初探——兼论科学史论与科学 [3] 李培林.“中国经验”的内涵和基本要点[A].中国 网[c].http://ww w.CHINA.com.cn,2005一¨一 18. 认识论的结合E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2). 林慧岳,李林芳.论知识分享[J].自然辩证法研 究,2002,(8). [4] 王兆琛,富婷.得形而忘意——近年来我国教育研 l二J 口 口 究中若干问题的反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 门 2008,(1). 丁耘,陈新主编.思想史研究:第一卷[M].桂 口 二 l口 一 l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阳 张能为.理解的实践——伽达默尔实践哲学研究 [5] 程天君,吴康宁.当前教育学研究的三个悖论[J]. 教育研究,2006,(8).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 [6] 靖国平.从“学科立场”到“学派立场”——论中 国教育学的学派意识及其实践路向[J].高等教育 研究,2006,(1).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吴康宁.“有意义的”教育思想从何而来[J].教育 研究,2004,(5). [7] 金生弦.无立场的教育学思维——关怀人间、人事、 人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3). 贺雪峰.科学研究如何进入中国经验[A].汉网 rC].2006—07—06. 曾天山.新中国教育科研六十年[J].教育学术月 刊,2009,(5). [8] 吴康宁.“教育批判”的困境[J].教育研究与实 “Chinese Experience":A Basic Reflective Dimensions of Education Science WANG Zhao—j ing,LIU Li (Research Center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for Northwest Minorities,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Gansu,730070,PRC) [Abstract]“Chinese experience”,a new phrase,has entered into education researchers’vison in china, and its appearance could make them to do away with the routine and technicality understanding. Meanwhile,it has been regarded as a basis and keyword that reflects the knowledge system of Chinese education science.This paper believes only following the logic of experience can be possible for people to rationally recognize“Chinese experience”of education research and to provide a new viewpoint of local education research. [Key words]Chinese experience;education research;independence;reflection (责任编辑 张和平/校对 贺平)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