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料范本 幼儿自主游戏的自由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1 / 4 幼儿的自主性游戏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但是幼儿游戏的实质在于它的自主性。幼儿之所以喜欢游戏,是因为幼儿的自主性在游戏中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挥。当幼儿在游戏中按照自己的爱好和意愿活动时,就有了很高的自主性。他们对游戏的开始、进行、结束都有自己的想法,教师应予以尊重,不能因为不符合自己预先的设想就予以否定,并强行将幼儿游戏的发展纳入到自己事先预设好的轨道中来。教师应该认识到幼儿的游戏反映的是其自身的生活经验。让幼儿主动控制活动进程、自主决定活动的方式方法,成为游戏的主人。在以往的游戏中,教师行为与理念的融合难免各有差异,也存在众多问题,使得“在游戏活动中注重幼儿自主性的发挥”变得不那么“纯正”,出现“导演式的游戏”或“放任式的游戏”两种倾向。教师在幼儿的游戏中充当着“导演”的角色,对游戏进程进行不恰当干扰,从根本上剥夺了幼儿自主自由游戏的权利,或是在游戏中任其自由发挥,使游戏变成嬉戏,没有任何教育意图的包涵。到了教育过程中,行为往往就会偏差于目标,目标与过程就偏离了。因此,在每次的活动中老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指导幼儿的活动,只要孩子与老师的预设活动有了一些偏差,老师就会马上千方百计的引导孩子朝着自己的预设目标走去,老师的干预是非常多的,影响了幼儿的自主性发展,控制了幼儿活动的自由度。 在阅读了各种游戏论文和多年实践后让我掌握了更多的理论和指导技能,也让我学会了怎么来记录和判断幼儿的游戏情况,让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介入幼儿的游戏并指导幼儿游戏。在实践中,让我更好 2 / 4 地以适合的角色介入到幼儿的游戏并指导幼儿游戏。记得以前指导孩子游戏时,我总是以教师的身份,作为一个引导者直接介入到幼儿的游戏之中,引导孩子按照自己预设的计划游戏。这种介入不仅干扰幼儿游戏的自主性,有时可能会由于自己的强制性行为,限制幼儿思维的发展,而间接地介入能起到更好的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这个月开展的游戏中,我走到“角色表演区”,发现孩子们很吵,我正想走上去制止孩子们吵闹的行为,突然想到孩子们玩的角色游戏,如果我强行地命令孩子们不准吵闹,不仅不尊重孩子游戏的自主性,同时可能会削弱孩子们游戏的兴趣,不如用间接介入的方法,通过与幼儿平行游戏来了解幼儿的情况。于是我以孩子们表演故事中的一个角色进入,通过与孩子一起游戏的过程,我才明白吵闹的原因是,他们在开“动物狂欢派对”。在游戏中幼儿将自己在生活中经历的真实情景迁移到游戏中。于是,我也以参加者的身份与他们一起商量在“派对”上,人那么多,那么乱,出了事怎么办?孩子们就纷纷说要注意安全,接着我又问“我们应该怎样来注意安全呢?”幼儿们知道自己没有遵守排队的次序,马上都很安静下来,同时也更激发了孩子们游戏的兴趣。这次的指导,让我感受到了与幼儿平行游戏的收获。 为什么说是细心观察和适时的介入呢?因为如果不是细心的观察,我们很容易从以前的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由以往过多的干预转变成现在的放羊式的活动,孩子走到哪里是哪里,似乎这样就能体现出尊重孩子,殊不知这样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而如果不恰当地介入活动,也会抑制孩子的发展,如果过早介入孩子的活动,他们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而如果介入得晚了可能就会 3 / 4 引起一些不安全因素的发生或使孩子形成一种在遇到困难时退缩的习惯等等。因此在游戏中我们应该细心的观察。 在这次观察到的幼儿游戏情况中我采用了平行式的介入方式,与幼儿一起游戏,了解幼儿的实际情况,对幼儿提出的新的游戏方式,并没有否决,而是让幼儿将已由的生活经验迁移到游戏中,抓住社会热点问题,抓住生活周边环境的变迁,使主题下的游戏活动更具时代性。但是幼儿对于新的游戏缺乏新的规则,教师在这点上就应该起到指导的作用,每一个游戏都有规则,规则需要幼儿来遵守,就要由幼儿来制订并共同执行,这样不仅对规则熟悉,而且同伴间也能互相监督,以不断完善规则。 点评“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的学习应以游戏为主要形式”,这是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但如何发挥教师的作用,尊重幼儿的兴趣需要和游戏意愿,引导幼儿自主地游戏,则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本文中,教师从介入的时间及介入的方式上较好地分析了自己的教育行为,起到了积极的反思效果,帮助老师在游戏开展中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引导幼儿自主游戏,并学习解决游戏冲突,促进幼儿的发展。 信誉链接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