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股权基金(Private Equity Funds,简称PE),是最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曝光频率最高的新词汇之一作为一种投资方式和投资组织形式,PE经过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喧嚣、九十年代的沉寂,二十一世纪初从西半球重新崛起,并一路高歌
向新兴市场扩张,在全球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如今的PE已经成长为一个举足轻重的金融行业。在欧美发达国家,PE每年投资额已占到GDP的4%至5%,成为仅次于银行贷款和IPO的重要融资手段。
在中国,“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了我们的一块心病。我们长期为积存在银行的庞大规模资金而忧心忡
忡,为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而手足无措,为巨额民营资本的无序流动而担惊受怕,为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繁荣而寝食不安。关键是要找到一个“泄洪”的“闸门”,这个“闸门”就是PE。
央行原副行长吴晓灵说过,中国资本市场并不缺乏构成99摄氏度的金融要素,只是缺乏让水沸腾的那1摄氏度。中国不缺乏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不缺乏有冒险精神的投资人,也不缺乏有效利用的各种资源。中国缺乏组合各种要素的金融工具,而私募股权基金就是其中之一。
新近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解密私募股权基金》一书,用生动、诙谐的语言告诉人们如何“走出PE的认识误区”。“全球已走向资本市场导向时代”。书中讲的“PE——‘华尔街新王’”、“PE私密档案”、“PE的四支劲旅”、“PE的黄金价值链”、“PE的必杀技法”、“PE的‘偷心术’”,让你系统地了解PE的概念、分类、历史、现状及运作机理。“中国门里的‘野蛮人’”、“本土PE‘三剑客’”、“PE的中国生态”等等,又对外资PE在我国的运作情况、本土PE的发展情况、PE在我国发展
的环境特征进行了系统地介绍、剖析,回应了近年来国内外对PE的责难和展望PE未来发展前景。
《解密私募股权基金》一书,娓娓道来一个又一个故事,如,PE的“华尔街新王”,“不当总统就做PE”,“四大天王”华尔街论剑,等等。正像[美]埃米莉·桑顿所说,“在上世纪80年代,绝大多数商学院的毕业生都希望成为投资银行家。到了90年代,他们的理想则是进入与技术相关的风险资本公司或网络公司。而如今,最热门的去处却是私人股权公司。”于是整个世界已经转向了私人股权基金以及对冲基金公司,这里才是真正赚钱的地方,这里也是将产生传奇的地方。
目前,私募股权基金的文献并不匮乏,但大多是浮光掠影,鹦鹉学舌。作为一种理论体系,关于PE的内涵、外延、性质、特征、起源、分类、功能、机制等问题尚缺乏系统的阐述。《解密私募股权基金》弥补了上述欠缺,试图建立PE系统的理论架构。并且,局内人的视角看PE,对PE本质特征的认识、PE与资本市场的关系、PE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在我国要不要发展PE及如何发展PE、政府对PE应如何监管、PE的未来宿命等问题,作者都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你可以把PE比喻成令人望而生畏的百慕大三角,你也可以把PE比喻成神秘而摄人心魄的珠穆朗玛峰。其实,比喻成什么并不重要,PE就是一种客观实在,而且正以惊人的速度进行自我复制。不管人们喜不喜欢,挟着庞大的资源,PE在全球资本市场呼风唤雨的时代已经来临。
“未来5年内中国将成为全球最有吸引力和发展潜力的私募股权市场。长期而言,中国市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增长量可望与美国、欧洲市场比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