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钟辉课件-

2021-01-31 来源:九壹网
医易同源

《易传·系辞上传》:―是故,易有大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阴阳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从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阴阳的体用关系

体用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范畴。在先秦典籍中就有关于体用的记载。如《周易·系辞上》中有“故神无方而易无体”,又说“显诸仁,藏诸用”。这里体用二字已蕴含着后来作为哲学范畴的基本含义。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从体用的角度看,春夏养阳就是促进用的发挥,秋冬养阴就是把体涵养得更好。 阴阳的开合枢 《灵枢·根结》:“太阳为关,阳明为阖,少阳为怄。……太阴为关,厥阴为阖,少阴为枢 ……”。

开合枢病变

六经病变,就是开合枢的失调,就是开合枢的病变。

三、阴阳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四)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 (五)用以指导疾病的治疗 案例

某男,43岁,半年来右手三、四、五指掌处有异样感觉,似麻似疼。经西医内科、神经科、皮肤科、骨科等治疗无效,故寻中医诊治,中医师询得症情,并细察舌脉后,诊为气血不和之证。服用药几日后,症状明显缓解。该患者对―气血不和‖与―手麻‖之间的联系甚为不解,于是问于中医师:―药中哪一味是专治手麻的?‖中医师道:―中医治病注重整体,并无一药治你的手麻‖。

要求:本病例中中医师提到整体观念,你如何理解? 中医学基本特点

人体是个有机的整体

整体观念

人与环境相统一

根据四诊所得确定证候 辨证论治

根据证候确定治疗原则 整体观念

所谓整体,是指事物的统一性、完整性和联系性。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而且与环境相互关联。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和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辨证论治

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点之一

 包括辨证和论治两大方面

辨证论治

所谓辨证,是指运用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收集病人的症状、体征以及病史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邪正之间的关系,从而判断为何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称为―论治‖。

辨证是论治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也是对辨证结果的检验。

辨证论治

●证(证候)

既不是疾病的全过程,也不是某一项临床表现。 病因:如风寒、风热等 病位:如表、里、某 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脏、某经等 病性:如寒、热等 邪正关系:如虚、实等 辨证论治

●病(疾病)

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病理过程。

如: 风寒型

病因;风寒、风热、暑湿等 风湿型 感冒 发病形式:四季皆可;轻者伤风、 重者感冒 风热型

发展规律:起病急、传变快、流行性 暑湿型

2、症、证、病三者之间的区别与关系

症:疾病的个别表象(不及证准确) 区 别 证:疾病某个阶段的本质变化(比

病更具体、贴切、更具可操作 性)

病:疾病病理变化的全过程(笼 统)

关 系

内含 内含 症状 病———证(若干个)———症 体征

辨证论治

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异。 麻疹– 初期 中期 后期

感冒--风寒、风热、风湿、风燥、气虚

辨证论治

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

案例

某男,38岁,患咽喉肿痛,反复发作一年余,自行曾服用罗红霉素、咽炎片、西瓜霜等多种中西药物无效,后就诊于当地卫生所,诊为肺火盛,服用大量三黄片、牛黄解毒片之类,服药后不但咽痛未减,反而增加了腹泻一症。遂求治于老中医处,中医师为其察舌、切脉、观色、问诊后,诊为阴虚火旺证,治以滋阴降火,服药7剂后,疾病大为好转。

要求:本病例中患者诊治先后其实反映了疾病阴阳属性的诊断问题,那如何调整阴阳呢?

火盛必济之水,然水非外水也,外水可暂救以止炎,非常治之法也。必大滋其内水之匮。内水者,肾水也。然而火盛之时,滋肾之水不能泻胃之火,以火旺不易灭,水衰难骤生也。少师曰:又将奈何?岐伯曰:救焚之法,先泻胃火,后以水济之。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

从事物属性看

阳 阴 天 火 男 地 水 女

二、阴阳变化的规律

阴阳的相对性阴阳是说明事物的两种属性,是代表矛盾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是自然界相互

联系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

阴阳的互根阳依附于阴,阴依附于阳,在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依存的关系,任何阳的一面或阴的一面,都不能离开另一面而单独存在,阴阳双方互相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依据。

二、阴阳变化的规律

阴阳的消长指阴阳双方在对立互根的基础上是在永恒地运动变化着的,不断出现―阴消阳长‖与―阳消阴长‖的现象,这是一切事物运动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阴阳的转化指同一体的阴阳,在一定的条件下,当其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其双方可以各自向其相反方面转化,阴可以转为阳,阳可以转为阴

五行学说

 五行学说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构成了整个世界,五种物质的不同配比,组成了万物。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五‖ 是指 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 行‖,有两层涵义:一是指行列、次序;二是指运动变化。因此,可将―五行‖定义为: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与之相关的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就性质而言,五行学说也是古贤用以解释世界和探求自然规律的一种自然观和方法论。

二、五行的特性

木曰曲直 火曰炎上 土曰稼穑 金曰从革 水曰润下

三、五行的生克乘侮关系  1.五行相生

―相生‖,指五行中某一事物对于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作用。五行相生的规律和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 2. 五行相克

―相克‖,指五行中某一事物对于另一事物具有抑制、约束、削弱等作用。五行相克的规律和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病机

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 学习经典

学好经典就是信受奉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