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九年级物理(沪科版)《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2020-01-26 来源:九壹网
 精编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九年级物理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江西中考)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 A.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50 ℃

B.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5 ℃ C.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70 ℃

D.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7 ℃

2.(黔西南中考)如图所示为一种固体空气清新剂,打开后,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少,在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汽化 B.熔化 C.升华 D.蒸发

3.(重庆中考B)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A.冰雪遇暖消融 B.露珠逐渐消失

C.电熨斗冒出白雾 D.树枝上形成“雾凇”

4.(贵阳中考)熬制糖水的时间越长,糖水的味道越甜.这是由于熬制过程中,糖水内的水经过下列哪种物态变化所致()

A.凝固 B.升华 C.汽化 D.熔化

5.(葫芦岛中考)20XX年5月26日印度出现高温天气,首都马德里的一条道路上的沥青被烤化,斑马线变得扭曲模糊.如图所示,关于这个情景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沥青被烤化属于熔化现象 B.沥青属于晶体

C.沥青被烤化过程放热

D.沥青被烤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6.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信息正确的是()

A.海波是非晶体

精编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B.海波在AB段是液态

C.海波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用时约8 min D.海波在BC段吸热,温度不变

7.炎热的夏季刚从冰箱中取出的冰棒上粘着“白粉”,剥去纸后冰棒就冒出“白雾”.若把冰棒放进茶杯里,不一会儿茶杯外壁就会“出汗”,放在嘴里变成“糖水”,这四种物态变化依次是()

A.凝固、汽化、液化、熔化 B.凝固、液化、液化、熔化 C.凝华、液化、液化、熔化 D.凝华、汽化、液化、熔化

8.20XX年春季,西南地区遭遇大旱.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果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其原因是()

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

9.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冰熔化过程中冰水混

B.冷冻室取出的冰棍,外表的“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

合物温度高于0 ℃

C.通常采用降温的方法

D.舞台上的云雾是干冰升

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

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钢罐内10.对如图所示的情形的解释正确的是()

A.结霜是升华现象

B.所谓的“烟”并非真正的烟,是小水珠汽化形成的 C.结霜是液化现象

D.所谓的“烟”并非真正的烟,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6分)

精编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11.(衡阳中考)在自然界出现的露、霜、电闪、雷鸣、沙尘暴等现象中,其形成过程涉及液化的有________,涉及凝华的有________.

12. 我国在研制舰载机时用到了先进的3D激光打印技术,包括打印钛合金机身骨架及高强钢起落架等.其中的关键技术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高强钢等金属材料________热量,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然后按构件形状重新结晶.

13.如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平均气温为-25 ℃,最低气温可达-88.3 ℃,依据图乙提供的数据,在南极长城站测气温时应选用________温度计.

酒精 水银 熔点 -107 ℃ -39 ℃ 沸点 78 ℃ 357 ℃ 甲 乙

14.如图所示是一只自制温度计,在小瓶里装一些带颜色的水.给小瓶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先插进一根玻璃管,将橡皮塞塞住瓶口.实验操作中,要先后将小瓶放入________中,并注意观察____________.

15.(成都中考)在打扫教室清洁时,用湿抹布擦黑板,过一会儿黑板就会变干,这是水的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夏天,从冰箱中取出一瓶饮料,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着附着在饮料瓶外表面,水蒸气在液化过程中要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16.(滨州中考)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注射器给正在沸腾的水打气加压时,可以看到水停止沸腾.这个现象表明:水面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将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在厨房中人们使用的________就是利用了这一规律.

三、实验探究题(第17题12分,第18题12分,共24分)

17.(本溪中考)晓轩同学在“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规律”时,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蜡在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是________℃;实验数据如下表,可以判断蜡属于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时间/min 蜡的温度/℃ 0 42 1 44 2 46 3 48 4 49 5 50 6 51 7 52 (2)向试管中放入碎冰,根据加热过程中记录的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温度—时间图像,得出冰熔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精编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3)另一同学把冰放入如图丁所示的烧杯中,并未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于是他认为冰熔化不需要吸收热量,他的想法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他还发现冰熔化时烧杯外壁有一层水珠,这是________形成的.

18.(黔东南中考)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点.

(1)图中是“研究水的沸点”实验,如图乙中A、B所示,其中________图是水沸腾时的气泡的变化情况;当水温升到90 ℃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在实验中记录了下列的数据.

时间/min 温度/℃ 0 90 1 91 2 92 3 93 4 94 5 95 6 96 7 97 8 98 9 93 10 98 11 98 12 98 (2)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________分钟时的数据.

(3)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此时水的沸腾的温度为________℃,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 (4)在图丙中以时间为横轴,以温度为纵轴,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作出水的沸腾图像.

(5)在这次实验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元测试(一) 温度与物态变化

1.D 2.C 3.C 4.C 5.A 6.D 7.C 8.A 9.B 10.D 11.露 霜 12.吸收 熔化 13.-3 酒精 14.热水 水柱的高度 15.汽化 放热 16.升高 高压锅 17.(1)39 非晶体 (2)熔化吸热 温度保持不变 (3)不正确 液

化18.(1)A (2)9 (3)98 (4)

(5)减少水的质量(或加大火焰、提高水的初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