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盐城运河文化述略

2023-12-07 来源:九壹网
档案与建设大运河印记2020.8ImprintsoftheGrantCanal栏目主持:徐立刚盐城运河文化述略*甘纪华(江苏海洋大学人事处,江苏连云港,222005)今盐城市区串场河中国古代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所开之邗沟,至隋代完成了以洛阳为中心的运河体系,此线于唐宋时达于极盛。元代定都于北方的大都(今北京),遂将隋唐运河截弯取直,明清仍之,形成了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无论是隋唐运河体系,还是嗣后的京杭大运河体系,邗沟(明清称里运河)运道都是其中最重要也是最为古老的一段。盐城即处于邗沟运河流域,自古与运河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历史变迁,运河交通线路的改换,与运河线上其他的城市相比,盐城与运河文化之关系历来甚少受人关注。今略述如下,庶几有助于对江苏运河文化丰富性的认知。之吴王夫差所开的邗沟东道省时省力,但邗沟西道地势较高,水源不足,尤其是干旱时期无法通航的问题始终难以彻底解决。因此,原本的邗沟东道也并未完全废弃不用。隋文帝开皇七年(587年)为南下伐陈而疏通的山阳渎,大体就依邗沟东道而行。直到隋炀帝大业元年开邗沟,大体依邗沟西道进行疏通整治,邗沟东道才彻底失去其运河干线的地位,现在的盐城地区也因此不再为运河干线所经。2.串场河盐运通道遗存虽然邗沟西道的畅通,使得盐城地区自隋代不再为运河干线所经,但盐城有另外一些运河支线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盐城地处江淮,自古为水乡泽国,河道一、盐城境内的运河遗存纵横。汉元狩四年(前119年),分射阳县(古射阳县县盐城境内的运河文化遗存主要涉及古邗沟运道和治在今淮安,与今不同)东部黄海地区的一部分置盐渎串场河盐运通道。县。“渎”即河也,县以盐渎为名,可知此地在汉时即分1.古邗沟运道遗存布着大小众多的运盐河。汉初吴王刘濞都广陵,招纳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北上争霸而开邗沟,沟亡命,煮海为盐,直到明清时期,两淮地区遂为重要的通长江与淮河,这是中国有明确记载的最早的运河。盐产地,盐场众多,运盐河也因为食盐运输应运而生。邗沟起于吴国邗城(今扬州),引江水北流至邵伯镇,向起初的运盐河多利用既有的天然水道。唐大历二年北经过今天高邮境内的武安湖、洋湖、樊梁湖和宝应境(767年),淮南节度判官李承为防止海水侵蚀陆地,率内的博芝湖,向东北注入射阳湖,再由射阳湖西北通往吏民于海陵(今泰州)以北沙坝上,修筑一条长约140末口(今淮安)入淮河。其中的射阳湖是当时江淮之间余里的捍海堰,该堰保护了堤西农田,百姓称之为“常最大的湖泊,直到宋代,其水域尚“长三百里,阔三十丰堰”,又名“李堤”。后常丰堰年久失修,渐失挡潮功里”(《太平寰宇记》)。古射阳湖大致位于宝应、建湖、用,北宋天圣年间,范仲淹在其基础上,新筑捍海堰,即盐城、兴化之间,今已基本消亡,目前其在盐城境内残后世所称的范公堤。他们筑堤取土而挖成的河流,就存部分为两个湖泊。古射阳湖是邗沟故道的重要节是今串场河的前身。这条河流因相比里运河(明清时点。因此,盐城实际上是在古邗沟运道上。期的里运河实即前代的邗沟西运道)水位较低,宋时称东汉顺帝时广陵太守陈登鉴于古邗沟运道东绕射为“下河”。盐城、泰州境内各盐场为了运盐方便,先后阳湖,耗费时程,且射阳湖水阔风大,船只容易遇险,于都沿下河一线而建,下河因串通境内各盐场,因此又俗是将邗沟旧道截弯取直,自樊梁湖北开渠入津湖,由津名串场河。串场河作为重要的运盐河,嗣后不断得到湖北开渠入白马湖,再由白马湖北上入淮,绕开了射阳浚治,如元延祐五年(1318年)“开修四百八十里”(《元湖。这是邗沟历史上的第一次改道,称为邗沟西道,原史·河渠志》),明正统五年(1440年)“浚盐城伍祐、新兴古邗沟则称为邗沟东道。虽然邗沟西道截弯取直,较二场运河”(《明史·河渠志》)。这条盐运河道中的大部72

ARCHIVES&CONSTRUCTION

大运河印记栏目主持:徐立刚ImprintsoftheGrantCanal2020.8档案与建设分在今盐城境内。串场河北接唐垂拱四年(688年)所开的泗州涟水县新漕渠和宋元符初年所开的通涟河,南连汉初吴王刘濞所开的运盐河(今通扬运河前身),将两淮所产食盐输往南北,是一条重要的盐运河道。其与运河主河道里运河大体平行而又相连通,成为大运河的重要支流。今天的串场河虽然不再通航,但航道基本保存完整,是重要的运河支线文化遗存,值得珍视。二、盐城运河文化遗产的构成隋唐时期,古代中国第一次形成完备的运河交通体系。是时国力强盛而国用倍增,建都于关中四塞之地,转运南方盐铁钱粮,是关乎国家存亡的大事。唐代开始,设置盐铁转运使,又于天下产盐之地设盐铁巡院,而盐法益密。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第五琦变盐法,在淮南盐区的海陵、盐城置监院,招募游民煮盐。宝应元年(762年),刘晏兼任盐铁使和两淮转盐运使,在全国产盐区设置四场十监,负责食盐的生产和收购。盐城境内当时设有淮南道海陵监和盐城监,海陵监署在东台场,盐城监署在盐城。海陵监岁煮盐60万石,盐城监岁煮盐45万石,两监年产淮盐100余万石,两淮盐利之盛可抵百余州县之租赋。淮南是当时全国最大的食盐产销中心,而盐城的海盐生产规模又逾淮南盐区盐产大半。自唐代设盐铁转运使,盐业遂与运河漕运密切相关,嗣后历代承袭。可以说,两淮地区的盐文化乃是运河文化的重要内容。盐城自秦汉时期成为淮盐的重要产地。《史记·货盐城范公堤遗址范仲淹像殖列传》称楚州属地盐城沿海一带“有海盐之饶”。汉元狩四年(前119年),因产盐而析置盐渎县。东晋义熙七年(411年),又改盐渎县为盐城县。盐城可谓因盐而兴、赖盐而生,其运河文化也与淮盐的生产和运输等活动密切相关。举其要者,大抵古串场河示意图有如下数端。1.盐官文化宋代在东南盐区设提举盐事司管理盐业产销,两淮盐区设有利丰、海陵、盐城3个盐监和29个盐场,盐城境内有11个盐场。宋代范公堤的修筑,使盐城的盐业生产进一步发展,境内二监年产盐100万石以上,为淮南产盐之冠。北宋时期,晏殊、吕宜简、范仲淹等三人先后在东台西溪任过盐官。范仲淹《至西溪感赋》云:“谁道西溪小,西溪出人才。参知两丞相,皆向此间来。”晏殊在西溪兼管盐政时办西溪书院,招纳当地人读书学习,后来范仲淹来西溪接任盐官,又修捍海堤。两位宋代由盐官而位至宰辅的名人,切实践行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传统循吏精神。另外,盐政管理官署遗址如汉盐渎县城故址、唐盐城监遗址、宋西溪盐仓监遗址、宋元明清历代古淮南13个盐场遗址等,也是运河流域盐官文化的宝贵遗存。2.盐商文化盐城阜宁的庙湾镇是明清时代的盐运重镇,庙湾古城跨运盐河而建,繁盛一时。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淮徐》记庙湾镇曰:“在射阳湖濒,淮北盐运分司所属场,为淮郡极险门户,诸场适中之区,海舟鳞集,商货阜通”。可见明清时期庙湾镇盐业之盛。又,位于东台市安丰镇的鲍氏大楼,原为商业性的钱庄,是清末当地盐业商品经济较发达的历史见证;其建筑具有明显的徽式建筑特色,也反映出徽商文化与盐运文化的密切关系,实可为近代以来的徽商文化影响添一注脚。其他如明清大丰草堰古盐运集散地等,(下转第77页)ARCHIVES&CONSTRUCTION

73

大运河印记栏目主持:徐立刚ImprintsoftheGrantCanal158页。2020.8档案与建设三、结语[2][5][8][11][12][14][17][18][20][23]葛振家:《崔溥评注》,线装书局,2002年,第108、112、116、117、118、作为朝鲜人的崔溥因风浪而漂流至中国沿海,其〈漂海录〉121、105、107、112、117页。乘船历浙东、京杭运河至北京,几乎沿水路行遍了整个[3][19](清)凌寿祺:《浒墅关志》,广陵书社,2012年,第运河区域,其以敏锐的视角对运河沿线的驿站分布、卫48、4页。所关隘、闸坝堤堰、河道修治、商业市镇、习俗信仰进行[4]李国豪:《建苑拾英——中国古代土木建筑科技史料选了详实的观察与记载,并结合史料进行议论,某些观点编》,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341页。具有相当的学术研究价值。京杭运河沿岸经济最发达[6](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的江苏,是崔溥重点关注的区域,诸如河道、川泊、商1181页。[7][10](明)盛仪:《嘉靖惟扬志》卷7《公署志》,明嘉靖刻本。业、关榷、驿站、庙宇、水工无不罗列,叙苏州重在繁盛,[9](明)程敏政:《明文衡》,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叙镇江重在交通,叙扬州重在人文,叙淮安重在河政,705页。针对每个城市的不同特点与现实,结合历史记载予以[13](清)赵宏恩:《乾隆江南通志》卷40《舆地志》,清文渊评论,显示了其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对崔溥《漂海阁四库全书本。录》的研究与探讨,有助于进一步挖掘江苏深厚的运河[15](明)莫旦:《弘治吴江志》卷2《市镇》,明弘治元年刊本。历史文化底蕴。对中外文化记载进行比较研究,拓展[16]吴江市档案局编:《平望志》,广陵书社,2011年,第18页。研究的思路与范围,有利于运河文化带建设、大运河国[21](清)于成龙:《康熙江南通志》卷9《风俗》,清康熙二十家文化公园建设。三年刻本。*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山东运河河政、[22](明)杨洵:《万历扬州府志》卷1《郡县志上》,明万历二十九年刻本。河工与区域社会研究”(项目编号:16CZS017)的阶段[24](清)王光伯:《淮安河下志》,方志出版社,2006年,第性研究成果。参考文献[1](宋)叶梦得:《石林燕语》,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21页。(上接第73页)也具有类似的文化意义。民的盘剥云:“掾豺隶狼,新例临场;十日东淘,五日南3.盐民文化梁。趋役少迟,场吏大怒;骑马入草,鞭出灶户。东家贳盐本为大自然所赐,本可因产盐运盐造福人民。醪,西家割彘;殚力供给,负却公税。后乐前钲,鬼咤人但自汉代实行盐铁专卖,国家垄断盐利,盐政苛滥,盐惊;少年大贾,币帛将迎。帛高者止,与笑月下;来日相民所受盘剥甚为严重,几乎历代如此。北宋诗人柳永过,归比折价。笞挞未歇,优人喧阗;危笠次第,宾客登的《煮盐歌》描写沿海盐民苦难生活云:“煮海之民何所筵。堂上高会,门前卖子;盐丁多言,箠折牙齿。”营?妇无蚕织夫无耕。衣食之源太寥落,牢盆煮就汝盐城民间流传的民歌如《灶民叹五更》《烧盐歌》输征。年年春夏潮盈浦,潮退刮泥成岛屿。风干日曝《灶户前世不曾修》等,也都体现了底层盐民的苦难。咸味加,始灌潮波塯成卤。卤浓盐淡未得闲,采樵深入正是由于历代盐民深受官商盘剥之苦,其中不堪压迫无穷山。豹踪虎迹不敢避,朝阳山去夕阳还。船载肩者,或揭竿而起。如元代大丰白驹盐场盐民张士诚率擎未遑歇,投入巨灶炎炎热。晨烧暮灼堆积高,才得波众起义,纵横江浙一带,控制了中国东南最富庶的地涛变成雪。自从潴卤至飞霜,无非假贷充糇粮。秤入区,切断了元朝漕粮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从经济上官中得微直,一缗往往十缗偿。周而复始无休息,官租沉重地打击了元朝的腐败统治,体现出盐民敢于反抗未了私租逼。驱妻逐子课工程,虽作人形俱菜色。煮压迫的可贵精神。海之民何苦辛,安得母富子不贫。”*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清初著名诗人吴嘉纪为盐城安丰盐场人,对此耳濡“唐代运河与文学研究”(项目编号:2020SJZDA019)目染,体会深切,对于盐政腐败及盐民苦难,于其诗文中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也多有揭示。如其《临场歌》写盐吏的严酷与盐商对盐ARCHIVES&CONSTRUCTION

7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